魏 建,等
魏 建: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研討魯迅小說《狂人日記》。上周已經(jīng)布置了,誰先講自己重讀《狂人日記》的心得?
王菁鈺:我在閱讀的時候格外注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表達的獨特的東西,那就是眼神。因為中國人非常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一開頭“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提到了趙家狗的眼神,這個切入點讓人不寒而栗。連狗都這樣看待狂人,何況是人。所以接下來先生開始描寫趙貴翁的眼神“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一句話引人深思。為什么“怕我”為什么“想害我”,簡單的一個眼神勾勒出了狂人的心理世界和他困頓的生存境況。同樣地,后面的七八個路人的眼神、小孩子的眼神甚至后來大哥的眼神有類似的效果。其中在寫到路人眼神的時候,先生穿插了這樣一段描寫:“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也就是說那些人以前也是處于被壓迫的地位,但如今他們也開始吃人。這一段看似不經(jīng)意,其實非常有震撼力。
其中幾處還有前后照應(yīng)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趙家的狗,后來在第六節(jié)又出現(xiàn)了。另外,還有小孩子這個意象。小孩子在書中有特殊的含義,正因為他們天真爛漫、人事不知,所以他們的這種眼神才格外讓狂人覺得絕望又難過,響應(yīng)了結(jié)尾處的“救救孩子!”眼神還起到營造氛圍的作用。無論是作為家人的大哥眼光的兇狠,還是后來“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吃進嘴里也不知道“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的恐怖感,都刻畫出了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似乎讓我們感受到狂人日益痛苦的心境,也能感覺到這里的敘事節(jié)奏逐漸加快。所以,《狂人日記》的魅力在于它的偉大隱藏在渺小之中。僅從眼神這一細微的地方,就能刻畫出那個家人不是家人、孩子不是孩子的黑暗恐怖的吃人社會。
馮冉冉: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捎袝r候看似相反的事物往往只有一步之遙,就像《狂人日記》中那個整日提防被吃并且為孩子呼救的狂人一樣,總是讓人禁不住懷疑,他到底是個瘋子還是個英勇的啟蒙者?
他是個瘋子,在自家哥哥眼中都是精神病患者??墒呛芷婀?,一個瘋子的敘述竟然會有那么強的邏輯性,甚至是比正常人更具條理性。“晚上總是睡不著。凡事需得研究,才會明白”于是他開始了以今推古的過程。女人打兒子,像是要吃人。惡人被打死,心肝被人吃。而大哥和佃戶看“我”的眼光則又分明是兇光。接著“我”翻開歷史,發(fā)現(xiàn)書縫里全是吃人??袢送茰y自己被人吃的這一系列過程是有理有據(jù),明明白白的。而這所有的推理與聯(lián)想都極易說服讀者,讓讀者選擇去相信。但太過理所當然的現(xiàn)象背后往往是有意為之的。就好像為什么狂人想的不是眾人想要殺害他,而是要吃他。為什么他能想到要去歷史中尋找答案,而正巧在書縫里看到了滿滿的“吃人”。這一切到底是誰安排的,狂人又到底是誰?
狂人是啟蒙者,所以他才具有如此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可貴的善良之心?!澳銈兞⒖谈牧?,從真心改起”“救救孩子”“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這一句句振聾發(fā)聵的呼號與質(zhì)問無不顯示了五四啟蒙者們渴望療救中國的赤子之心。而狂人備受歧視的異舉與不被理解的孤獨也表現(xiàn)出了啟蒙先驅(qū)們孤立無援而苦苦求索的艱難處境。從這一角度來講,狂人之“狂”不過是所謂正常人,即那些愚昧無知的大眾們眼中的“瘋了”罷了。誰才瘋了?也只有悲哀彌漫在孤獨的啟蒙者心中,伴隨著他們默默地前行。
雖然狂人作為一個啟蒙者來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他另一種身份——瘋子,一個患有被迫害妄想癥的瘋子。他的語言即使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但也確實異于常人。開篇兩三句的敘述比較正常,看不出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瘋言瘋語??墒?,緊接著“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感覺不對了,這已不是一個正常人的思維方式,而是轉(zhuǎn)入了某種病態(tài)的感官世界。那些看“我”的人都是青面獠牙,目露兇光的。這還不能完全表現(xiàn)出“我”是個精神病患者?!拔摇睗撛诘男睦砘顒痈钱愑诔H说男睦硎澜纭!昂谄崞岬模恢侨帐且?。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孩子似的兇光,兔子的怯弱,狐貍的狡猾……”這幾句話語意不明,但會隱隱讓人覺得這就是狂人的內(nèi)心活動。他恐懼,他擔憂,他警惕。用動物來指代,顯得混亂而又模糊,這確是一個病人的心理特征。這樣,狂人實則是兼具啟蒙者和瘋子的雙重身份。而這看似截然相反的兩種身份卻讓他演繹得難以辨別,甚至還讓讀者時不時地感到困惑,他到底是誰?天才與瘋子只有一步之遙,但事實上,他們也許就是同一人。
張雅寧:運用倒敘手法,在序言部分就交代狂人的結(jié)局,即“然早已愈,赴某地候補矣?!鳖A(yù)告了狂人終于失敗。而日記用白話文寫成,序言卻保留文言文,本意在表明作者及看客們是所謂的“正常人”,而主人公則是徹頭徹尾的“狂人”與不可理喻的“瘋子”。但也正是這種反襯的手法,表現(xiàn)出魯迅先生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文中始終虛偽度日,日后又代為寫序的種種人才是瘋子,而不被理解的狂人反而帶有極強的自我象征意義。在整篇文章的十三則日記中,多處出現(xiàn)環(huán)境描寫,這種環(huán)境描寫又不是細致的,往往一筆帶過卻極具力量,散發(fā)一種冷峻的意味。其中的“月”和“夜晚”或許是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象征:如寫“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時,狂人的心情是“分外爽快”的,因為這種三十多年后的重見是久違了的,而之后寫“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和“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時,心境則大不相同。外面黑漆漆的本該是黑夜,狂人卻分辨不出到底是夜晚到來還是白天被遮蔽,無疑此時的心境已經(jīng)從開頭處的明朗逐漸變得迷茫和懷疑,直至最后精神也陷入了恐懼和絕望當中,生的希望完全被吃人的陰影所籠罩了。
魯迅先生在敘述“吃人”事件的可怕之處時,將吃人概括為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自古延續(xù)下來的實際意義上的吃人,如文中提到的狼子村的駭人故事,以及流傳已久的易子而食的故事;另一種是更有深意的吃人,即精神上的蠶食與壓迫,典型的就是狂人所懼怕的被吃以及妹子的死也是由于這種吃人造成的?;谶@兩種吃人,先生又向我們論證兩種觀點:一種是吃人不是某個群體的事情,而是普遍存在的廣泛行為。人們既想吃人,又怕被人吃,就在這種矛盾的夾縫中微弱求生,如文中“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他無疑是怕被“我”吃,同時又迫不及待想吃“我”,就在這種吃與被吃的關(guān)系中逐漸淪陷了。另一種則是吃人也不是一代人的事,乃是幾代人甚至是代代流傳下來的事,文中的小孩子也在議論“我”,這使狂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終于得出結(jié)論“這是他們娘老子教的”一下子將一代人的無知與罪過上升到一個更為廣泛的層面上來。而狂人一開始是極力反對、害怕這種吃人的行為的,還去首先對自己的親大哥進行規(guī)勸,最后卻絕望地發(fā)現(xiàn)自己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員罷了,即使自己從未有過吃人的可怖想法,卻實在是不知不覺得參與其中了,就算不吃人,也不過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在無意之間,或許也吃過自己心愛的妹子的肉,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文中又多用動物來隱喻及象征,無論是“我”被關(guān)起來宛如毫無反抗能力的雞鴨,還是懼怕趙家始終不肯放過我的惡狗,或是“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貍的狡猾……”都代表著吃人者的兇狠狡詐與被吃者的軟弱無能??袢藦拈_始的害怕、逃避,到后來的帶著一絲希望反抗、規(guī)勸,直至最后徹底絕望,只好寄希望于也許還有未曾來得及吃人的孩子,即使知道這種努力最后可能并不能取得一定效果,卻依然不可放棄困獸般的掙扎與探索,不可放棄對下一代寄予的深切希望,把自己所期待的一切變革托付于不知道何時才能到來的光明。
宮 震:魯迅的《狂人日記》不論從文學建構(gòu)思維還是語言的多義性上來看,經(jīng)驗是完全來自西方的,所以人們稱贊魯迅是“創(chuàng)造新形式的先鋒”,他把現(xiàn)代文學拔高到了一個新水平上。
首先我們注意到一個貫穿全篇的重要線索——吃人。兩種含義:其一:吃人是生理上的吃人,表現(xiàn)出人類野蠻和殘酷的一面。其二:吃人是一種象征,被吃的人象征遭受迫害者,而吃人的人象征著施害者。趙貴翁既怕我又想害我,小伙子們臉色鐵青,佃戶講述著他們吃人的事……女人、醫(yī)生、大哥、母親,所有人都在看著我,向我暗示他們要吃我。如何探究其象征意義,就要搞明白誰在吃人。
第一組:大哥、父母,而我被吃,并且我懷疑他們已經(jīng)把妹妹吃掉了。第一組吃人的群體就是“家庭”,而“兄長”“父母”則是家庭的權(quán)威,在封建倫理家庭中被吃的,恰恰是那些有著新希望,需要張揚個性的青年們。
第二組:史書和典故。誤記李時珍、易牙、“易子而食”;“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的兩個字是吃人”?!八那瓿匀寺臍v”吃人的是我們的歷史,也是我們的傳統(tǒng),是從來如此。
第三組:他們。一方面是社會上那些“上等人”及其附庸。他們是鄉(xiāng)土中國社會秩序的掌控者,是封建經(jīng)濟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農(nóng)村的悲劇制造者。我們并不難理解他們吃人行為。另一方面,他們——也有給知縣打過枷的,也有給紳士掌摑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的妻子,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諸如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路人、女人、佃戶等等,他們都是被吃的人,也是吃人的人。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量誰是狂人?
狂人首先是被迫害的人,全世界的人都要吃他,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孤獨者。其次他的狂其實是能夠清醒認識社會和自我的體現(xiàn),他又是那個時代的先知先覺者,另外,他善意的勸說大哥“不要吃人”,并且高呼“你們都改了吧!”我們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心系社會,想改良這社會的人。由此,其形象灼灼可見,他是一個覺醒了的知識分子。和被稱作姊妹篇《長明燈》里的瘋子不同,他不是高呼“我要放火”,而是苦口婆心的勸說“從真心改起。”他是一個改良者而非破壞者。這樣的知識分子形象在魯迅的作品,乃至整個五四文學,乃至整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中都有太多。
我個人認為,此種題材小說隨著社會歷史和思想觀念的發(fā)展,知識分子形象往往會隨著“從被圍困到毀滅”向“被圍困到突圍”的方向發(fā)展。魯迅對“孤獨者”知識分子所表現(xiàn)出的并非是批判而是深刻的同情。魏連殳的尸體還在冷笑“這冰涼的死尸”,生存和孤獨蔓延到了故事時間中,散發(fā)出荒誕的色彩?!犊袢巳沼洝分须y道沒有知識分子困境問題嗎?我們看到的狂人是人人想吃,被剝離于社會之外的人,文中提到“一方面恐懼被吃,一方面還想吃人”,這不正是人與人相互制造苦難,他人即地獄的存在主義思維嗎?正如王富仁說,中國的現(xiàn)代主義應(yīng)當從魯迅的沙漠意識和聞一多的死水意識中去尋找,這就是魯迅將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造就的高度。
狂人其實是魯迅個人體驗的一種投射,他感到“被吃”的恐懼,其實也是一種“孤獨”的恐懼。根本原因是知識分子的知識經(jīng)驗和他們所要幫助、告誡的人民之間無法對話,成為一種失語狀態(tài)。由于思想基點的差別,失去了對話的可能。
第四組:孩子。孩子出現(xiàn)了三次。前兩次都在強調(diào)娘和老子的教唆,最后是一句不自信的發(fā)問:還有沒吃過人的孩子吧!救救孩子。其實孩子吃沒吃人,魯迅也沒有交代,只是他有一種危機感,他恐懼的已經(jīng)不是被吃,而是這些孩子受了太多的教唆。這種教唆是恐怖的,民族的新生群體只有擺脫數(shù)千年的思想重擔,才能浴火新生,所以救救孩子,也就是救他們脫離舊家庭、舊倫理、舊社會、舊思想的侵害。
范麗媛:魯迅的《狂人日記》由文言文小序和十三節(jié)白話文日記構(gòu)成。在這個故事中,瘋子,即“狂人”的形象自然備受關(guān)注,而“狂人”的“狂”到底真耶?假耶?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同時必須高于生活,絕對的真實必然成為不了藝術(shù)。這種“狂”我們與其將它視為生理學意義上的病癥,不妨將其視作知識分子的一種分裂,一種超我的存在。
“狂人”的“狂”主要解釋無非是兩種:假狂與真狂。持假狂意見者,多將狂人看作是一個戰(zhàn)士,“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許多人更是喊出了“禮教吃人”的口號,將反封建反禮教推向了高潮。我們先說“禮教吃人”這一口號,究竟是狂人所想還是后人的過度闡釋,我以為多是過度闡釋。小說中是這樣描寫的,“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是從字縫里看出的“吃人”二字,這是在“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的掩蓋之下的真相。從理性上看,“仁義道德”只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一種秩序規(guī)范,正如西方社會的“契約精神”,是一種為大家所認同并遵守的社會規(guī)則。仁義道德是讓人們守仁義有道德,怎么會成為吃人的工具呢?且狂人也并沒有說是“禮教吃人”,他是在仁義道德之下看到的吃人。其實是那些以仁義道德為掩護,實際上卻進行不義之舉的行為在“吃人”??袢思热荒芸吹饺A麗外衣下的真相,怎么能說是真狂呢?
持真狂意見者主要依據(jù)是小說中序言部分所說,“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而且小說用寫實主義的手法將發(fā)狂之人的心理、思想等描寫得栩栩如生,若是假狂是斷不能如此的。由此,許多人認為狂人之狂乃迫害癥所導致。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又無法解釋瘋子是如何寫出日記的。若說其發(fā)瘋是間歇性的,日記是正常狀態(tài)下所記錄的,那另一個問題便會自然而然的浮現(xiàn)出來,狂人在發(fā)瘋時的思想、心理狀態(tài)又是如何記錄地如此之清晰。所以我認為將狂人之“狂”定義為絕對的“真”、“假”是不合適的。
這篇日記記述了狂人從發(fā)現(xiàn)“吃人”到最后絕望的整個過程,結(jié)構(gòu)條理,思路清晰,若說為狂人所作,恐怕是難以服人的。在看似平淡的詞句下所展現(xiàn)的思想深度,則更像是知識分子所作?!蔼{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貍的狡猾……”,短短三個詞組言近而旨遠,將吃人者的心態(tài)描寫得惟妙惟肖。另外還有諸多意象的使用,如趙家的狗、古久先生的流水簿子、月光等,尤其是“月光”這一意象,它代表了與黑暗相對的光明。有月光之時是一種稍微明亮的境地,在沒有月光之時,便陷入徹底的黑暗?!霸鹿狻钡暮x在日記中就顯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一番意蘊。在日記第二則,對眾人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最常見的就發(fā)生在街頭巷尾的、中國人所特有的圍觀議論,而狂人將這種現(xiàn)象提煉出來,并且加以精煉生動的描寫。我們與其認為是狂人的記述,或許更愿意相信是小序中做了候補不再“狂”的狂人的敘述。并不是真的狂人在記述,而是某君的另一個“我”在記述。《狂人日記》這個小序置于文章開頭,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日記是一個知識分子所作,“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我所認為狂人是知識分子的分裂也源于此,在小序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中規(guī)中矩的知識分子,在病好后去某地老老實實做候補的知識分子。而日記中給我們展現(xiàn)的則是一個敢于挑戰(zhàn)幾千年文化,敢于對“吃人”說“不”的知識分子先驅(qū)者、覺醒者的形象。不論是做候補的某君還是狂人,這其實是知識分子的兩面。自古以來“狂”就是讀書人身上的標簽之一,尤其在魏晉時代,“狂”更是讀書人的標志。魏晉文人們以“狂”來“越名教而任自然”,《狂人日記》中我們也可將這種“狂”理解為知識分子的反抗。只是以常人的眼光看來,這種反抗無疑成為了一種“狂”、一種“瘋”,如同《藥》中眾人“恍然大悟”夏瑜是“發(fā)了瘋了”。
魏 建:針對同學們所談問題,我來談?wù)勎业目捶ā?/p>
一、狂人究竟是怎樣的形象?
對于狂人形象的認識,學術(shù)界的觀點主要有四大類:“真狂說”“假狂說”“裝狂說”“似狂非狂說”。這些觀點都從各自的角度走進了狂人形象,獲得了不同的發(fā)現(xiàn)。這些觀點看似不同,但它們有共同的局限性,那就是都把狂人都當成一個寫實的形象來對待了??傁朐谶@個人物身上找到現(xiàn)實中某一類人的影子。如:啟蒙者,精神病患者,佯狂的戰(zhàn)士,被迫害發(fā)狂的先覺者等。而事實上,狂人是一個虛構(gòu)的象征型的人物。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說:“我年青的時候也曾經(jīng)做過許多夢”。這是指的他在日本留學時期,那時候的魯迅是“精神界之戰(zhàn)士”。后來,魯迅沉默了將近十年。即使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的日子里,魯迅依然很消極。對《新青年》的啟蒙,對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的改革,沒有多大興趣。文學革命星期的時候,他依然在“錄碑”,日記中大量“無事”的記錄。這時期,魯迅的靈魂是分裂的:一半屬于“精神界之戰(zhàn)士”的魯迅,一半屬于“沉默的魯迅”。前者憤激、希望、焦灼、真實;后者消極、絕望、平靜、虛無。后來生活中出現(xiàn)的也是兩個不同的魯迅。一個遵守傳統(tǒng)道德的形象,一個反傳統(tǒng)道德的形象;一個是穿著長衫的愛國者形象,一個堅持西方文化價值立場的形象;一個以火熱的赤子之心關(guān)懷民眾的形象,一個以無情的文字痛斥愚民的形象;一個長期鉆研整理中國古籍的形象,一個讓青年少讀、最好不讀中國書的形象;一個接納了包辦婚姻妻子的形象,一個與比自己小17歲的學生自由戀愛的形象。前一個是正常人的形象,后一個像發(fā)狂的形象,而狂人形象應(yīng)是魯迅發(fā)狂心靈的自我表現(xiàn)。
魯迅心靈中那一半發(fā)了狂的思想感情,在“五四”以前是缺乏表達語境的。到了“五四”時期,這樣的表達才有了被接受的可能,當然以狂人的話語方式。這種話語方式在《狂人日記》中成了魯迅式的敘述方式——借用瘋瘋癲癲的狂人語言講述常人難以置信的駭人聽聞的“吃人”故事,借用被害妄想的狂人心理說出常人難以置信的“吃人”現(xiàn)實,借用漫無邊際的狂人思維貫穿四千年“從來如此”的“吃人”的歷史。文學創(chuàng)作無不是自我表現(xiàn)??袢怂笳鞯膽?yīng)是魯迅靈魂中另一半自我?!犊袢巳沼洝肥刽斞刚业搅俗鳛槲膶W家的自己,喚起了魯迅的創(chuàng)作激情,既表達出了魯迅精神世界里的孤獨與反抗,又寄托了他“獨戰(zhàn)多數(shù)”的思想;既能看到魯迅式的多疑與尖刻,又看到了魯迅式的誠摯與坦蕩,還能痛苦地發(fā)現(xiàn)魯迅強烈的“防范意識”;狂人敏感的病態(tài)的感覺——四面充溢著陰謀、流言和陷阱,人與人之間滿懷敵意與猜疑——也許就是魯迅精神上時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的變形的反映。
二、小說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對于《狂人日記》,許多人形成了這樣的前理解:魯迅深刻的思想帶來這篇小說的震撼力。于是,大量《狂人日記》的研究成果,幾乎都是從思想到思想,從概念到概念,脫離小說的藝術(shù)層面直奔作品的思想意義。似乎這篇小說的成功,就是因為出現(xiàn)了“吃人”、“救救孩子”之類的字眼。其實不然,小說文體有兩個根本性的東西:一是講故事,二是虛構(gòu)人和事。研究小說不能離開故事和虛構(gòu)孤立地談作品思想。如果可以這樣研究,那么作品解讀就會變成隨意附會。如果真是這樣,小說作家無需精心虛構(gòu)故事,只要會選有深度的字眼,會喊幾個口號就行了?!犊袢巳沼洝返某晒?,主要不是因為出現(xiàn)了“吃人”的字眼,更不是結(jié)尾時喊了一個口號,而是小說藝術(shù)的成功,其中之一就是成功地虛構(gòu)了一個聳人聽聞的荒誕故事:正常人都想吃人,瘋子卻不讓人吃人的故事。
魯迅為什么要講這樣的故事呢?“五四”新文化先驅(qū)都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洞察和批判,都對中國現(xiàn)代文化建設(shè)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但他們觀察的視角和思考的路徑是不一樣的。有的關(guān)注的是“主義”、有的關(guān)注的是“問題”、魯迅始終關(guān)注的是中國人的“靈魂”。從《狂人日記》開始,魯迅小說集中講述中國人心靈黑暗的故事。正常人都想吃人的故事,這是魯迅式的寓言。
好的故事都是在熟悉與陌生之間,太熟悉的故事難以吸引人,太陌生的故事難以產(chǎn)生共鳴。對于中國讀者來說,這個瘋子的故事肯定是陌生的,但故事里的生活場景卻是中國人都熟悉的。在狂人的日記里,第一次寫到狂人與正常人接觸時的情形是這樣的:
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兇的一個人,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小心”注意別人的“眼色”;聚集在一起“交頭接耳”地議論人;看到別人“交頭接耳”議論自已并且對自己笑,自己就發(fā)毛——這些都是中國式的人與人交往的生活細節(jié)。小說就是這樣從中國正常人的正常生活中看到人與人之間提防、算計、傷害等劣根性,并以“吃人”意象和故事象征這種罪惡的心理和行為。
象征是用具體的感性形式暗示與之相近的理性內(nèi)涵。象征的實現(xiàn)程度,在于“感性形式”與“理性內(nèi)涵”之間“暗示”得是否自然,是否合情合理。本來,說正常人“吃人”是不合情理的,但由于出自狂人的臆想,便成為較為自然的了。然后,小說中嵌入了正常人真的吃人的事情,如“易子而食”、“食肉寢皮”、“割股療親”、以及從歷史上的“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一直吃到徐錫林”(幾年前發(fā)生的)。這些事情動機不同,結(jié)果完全一樣——真的吃人,而且一連吃了四千多年。在《狂人日記》中,一會兒是真的吃人,一會兒是狂人臆想中的“吃人”。就這樣,亦真亦假,似真似幻,從而產(chǎn)生了象征性。
《狂人日記》中吃人的人并非是惡人,相反,倒是狼子村的人把“大惡人”吃了。那么狂人眼里吃人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小說中說:“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些不幸的人,被“吃”的人,他們都要“吃人”?!拔摇钡拇蟾缫渤匀?,連“我”也不能保證定然沒有吃過人??袢舜蠛簦骸拔彝擞惺裁闯穑俊币驗椤俺匀恕笔谴蠹业挠?、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欲望。這種種欲望形成了一個人人想“吃人”,人人怕被吃的生存狀態(tài)。這就是象征在中國人集體共同犯罪背后所存在的普遍的心靈黑暗。
前人研究《狂人日記》的成果總是說這篇小說“揭露了‘仁義道德’吃人的本質(zhì)”。而實際上關(guān)于“仁義道德”在原作中是這樣描述的: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問題的要害是:小說不是告訴我們“仁義道德”吃人,而是說“仁義道德”掩蓋了“吃人”。否則何言“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所謂“字縫里”露出來的字,也就是“字縫”擋不住的字。所以說小說中的這一段描寫是形象地說明“仁義道德”掩蓋了“吃人”。這也就是為什么“吃人”現(xiàn)象能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小說沒有說“仁義道德”本身吃人,而是象征“仁義道德”使“吃人”合法化了。
魯迅的《狂人日記》突然出現(xiàn)了“吃人”的意象,不僅寫人要吃人,而且每個人都要吃人,甚至于狂人自己也吃過人,這與“五四”新文化主流的理念并不一樣?!拔逅摹毙挛幕髁鳂税瘛叭耸侨f物的靈長”,張揚個人,揭露舊禮教舊文化把個人吞噬。突然出現(xiàn)了魯迅對“人”的解構(gòu),特別震撼中國人的心靈。這個荒誕故事具有多重象征意蘊:其一,人本身的荒誕,人是會吃人的,本身就具有從動物遺傳過來的吃人的本能。這跟我們通常理解的個人主義和人文主義有很大區(qū)別。其二,現(xiàn)存秩序規(guī)則的荒誕。吃人與被吃就是現(xiàn)存秩序,而且“從來如此”,“書上都寫著”。其三,荒誕的合法性。正常人對一切現(xiàn)存秩序規(guī)則的是非、善惡——直至對“吃人”的對錯,都是不必問的,“你說便是你錯”。其四,荒誕的延續(xù)性。孩子意象在小說中象征他們被成人所馴化,成人被從來如此的秩序所馴化,使得荒誕變成了現(xiàn)實,而且不斷延續(xù)。以往《狂人日記》的研究者大談歷史吃人,禮教吃人,封建社會吃人,傳統(tǒng)吃人??墒囚斞该髅鲗懙氖亲约阂彩浅匀说?。這是對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反思,是對人自身的追問,與“五四”先驅(qū)倡導的主流文化有明顯的不同。
三、如何理解小說的敘述者?
很多人把《狂人日記》在藝術(shù)形式上的成功歸因于開創(chuàng)性地使用白話,理由來自“《狂人日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這幾乎成了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一個文學史常識。但這是一個極為錯誤的“常識”。中國文學史上從來就不缺乏白話小說。與文言小說相比,古代白話小說要多得多。還有人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這也不對。即使把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起點確定在正式掀起“文學革命”的1917年1月,在1918年5月《狂人日記》發(fā)表以前,也已經(jīng)有多篇典型的白話小說發(fā)表;如果把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起點再往前推,那就不知發(fā)表了多少白話小說了?!犊袢巳沼洝分皇囚斞傅牡谝黄自捫≌f。而且五四時期的白話小說分兩種:一是源于中國古代和近代的白話小說,二是在翻譯小說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西式白話小說?!犊袢巳沼洝穼儆诤笳叱晒Φ姆独?。在語言上,《狂人日記》的特點,主要不是因為作品正文使用了西式白話,而是作品的開頭小序用的是文言。這種文言敘述與白話敘述的并存,是一種復調(diào)的敘述方式,也就是一部作品中同時有多種敘述者的聲音,或互相爭吵,或互相消解,或互相顛覆,或互相補充。
《狂人日記》中存在著三個敘述主體:小說創(chuàng)作者、小說的敘述者“余”、日記的敘述者“我”。魯迅既不是“我”,更不是“余”。在魯迅、“余”和“我”三者之間,充滿敘述的張力。
先說“余”和“我”。這是兩個對立的話語系統(tǒng):文言系統(tǒng)與白話系統(tǒng),其背后是兩類語言的使用者:常態(tài)的人與病態(tài)的人。前者是站在正常人的立場看世界,后者是站在精神病患者的立場看世界。它們之間是相互否定的。以“余”看“我”,“我”是瘋子;以“我”看“余”,“余”是“吃人”世界的維護者?!坝唷卑选拔摇钡脑捯暈椤罢Z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我”對常人的話卻充滿懷疑“從來如此就對嗎?”這就給讀者提出了兩個問題:作者究竟是肯定“余”還是肯定“我”?讀者究竟應(yīng)當相信“余”的敘述,還是相信“我”的敘述?
狂人的話是反對吃人的,但卻是瘋話。常人的世界是符合禮教的,但卻是吃人的。這就使得讀者與“余”和“我”都保持著距離。讀者以“余”的眼光讀日記,發(fā)現(xiàn)瘋話中充滿從古到今“吃人”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真實。這就使的讀者自覺不自覺地開始用“我”的眼光審視世界?!拔摇钡难酃馐菑囊雇黹_始的。這隱喻著正常人閉眼不思考的時候,正是狂人睜眼思考的時候。“我”所看到的,是正常人無法看到的,“我”所想到的,是正常人無法想到的??袢丝吹?、想到的是正常人生活的陰暗面:充滿兇狠的眼光與偽裝的笑容、想吃人又怕被吃的吃人世界。從而給讀者留下了深廣的思索空間和想象空間。
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同學們的發(fā)言很有水平。我想這既是紀念《狂人日記》發(fā)表一百周年、又是研究與傳播魯迅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希望同學們繼續(xù)閱讀魯迅作品、持續(xù)關(guān)注魯迅研究,我們以后還會繼續(xù)作這樣的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