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譯的副文本研究”專欄
主持人語(馮智強):
副文本(paratext)這一概念最初由法國文藝理論家杰拉德·熱奈特(Gérard Genette)于20世紀70年代在《廣義文本導論》一書中提出,而后在《隱跡文本》和《副文本:闡釋的門檻》等作品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用來指“在正文本和讀者之間起著協調作用的、用于展示作品的一切言語和非言語的材料”(Genette,1997:1),其中主要包括以標題、序、跋、題辭、圖片、注釋、附錄等隨書一同出現的內副文本(peritext)和以訪談、對話、書信、日記、書評、書刊廣告等為代表的外副文本(epitext)。副文本理論自產生之日起影響不斷擴大,已延伸至文學、語言及翻譯等諸多領域。
翻譯領域的副文本研究主要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特別是文化轉向之后。隨著翻譯研究視野的不斷拓寬,研究者更加關注文本周邊和文本之外的元素,特別是譯本生成的歷史文化語境。副文本因其可以為翻譯活動提供各種線索,為正文本提供必要的補充,從而揭示譯者的翻譯思想,發(fā)現翻譯動機,解讀譯本的生成機制,還原翻譯現場等而備受研究者的青睞。副文本可以帶領讀者重返當時譯本的生成語境,見證譯者的心路歷程,體會每個字、每句話的重量和溫度,而這一切恰恰都是翻譯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翻譯與副文本結緣拓寬了翻譯研究的對象,豐富了翻譯研究的方法,同時也加深了對翻譯研究本身的理解,從而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義。
本期的三篇文章從不同角度解讀和詮釋了副文本在翻譯研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間的互動關系。馮智強和龐秀成的《副文本生存狀態(tài)下的林語堂譯論話語》一文從林語堂著譯作品中豐富的副文本出發(fā),解讀了存在于其中關涉翻譯本質、翻譯標準、翻譯策略、翻譯原則、翻譯心理以及翻譯倫理等獨到的譯論話語,并進一步探討了中西譯論話語在歷史淵源、表現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差異,以推進林語堂翻譯思想的全面把握和副文本研究的縱深發(fā)展,同時促進中西譯論話語的溝通與交流。荊素蓉的《“雙非”文本翻譯中的副文本因素——基于漢語文博資料英譯實踐的考察》一文則以作者多年從事漢語文博資料的英譯實踐為基礎,全面考察了“雙非”文本,即非正式出版的、非文學文本翻譯過程中常見的三種副文本元素——詞匯表、文內夾注和排版格式的類別屬性、表現形式與效用功能,并高度提煉出時效性強、形式多樣、功能多元這一“雙非”文本翻譯中副文本的典型特色,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目前國內以翻譯為導向的副文本研究中僅以正式出版的文學文本為研究對象的不足。耿強的《副文本與中國翻譯話語的再考察(1949-1966)》一文則通過考察建國十七年(1949-1966)這個重要歷史時期內英國文學漢譯本中大量的序、跋等副文本,對這一時期代表性的翻譯理論“神化”說提出了質疑,指出這一時期復雜多樣的翻譯話語遠非只是“神似”論和“化境”說可以概括,重新審視了譯著的副文本對重構中國翻譯話語的價值和意義。作為社會主流或公共話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一時期的翻譯話語深受特定時期黨的文藝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影響,本身并不具有明顯的自主性。理想中的翻譯標準圍繞著忠實、暢達、樸素、精簡等話語展開,主要承擔著揭露敵人、教育群眾、鞏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任務,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這為我們認識副文本的特殊作用打開了新的思路。希望本欄目的文章能夠引起各位方家的關注,將翻譯領域的副文本研究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