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大中明確指出:“要按照新時代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要求,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撐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數(shù)字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建設,是新時代變革教育系統(tǒng)的內生力量,是貫徹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先的具體實踐。當前,互聯(lián)網已經遍布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也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和學生的青睞,并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學領域中,這給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在為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注入新的血液同時,也極大程度地改變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豐富的教學素材、多維度的教學互動、自主化的探究學習,促使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式;教學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門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式通常是學生課前預習、上課做好筆記、課后習題訓練,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看似很流暢,但實際上整個教學都只是圍繞“教材”而展開,且?guī)熒g缺乏及時的溝通與互動,課堂枯燥,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更加缺乏自主學習思想政治的意識,最終使教師的輸出與學生的接收完全不成正比,學生嚴重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隨著課程教學的改革和教學信息化手段的發(fā)展,傳統(tǒng)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各種弊端與矛盾不斷凸顯。在這一形勢下,應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隨時隨地地根據(jù)自己需求選擇學習時間與內容,而且使得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新穎、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和趣味化,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知識,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與品質的培養(yǎng)。
一、 借助互聯(lián)網,促進自主性預習
思想政治教學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思想的升華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一般來說,傳統(tǒng)的課前預習是讓學生在家里進行,但由于缺乏教師的指導與監(jiān)督,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構建智慧課堂的信息化平臺,結合學生學情,通過設計預習視頻、課件、訓練題等資源,讓學生可以隨時獨立地自主學習,在平臺上也能精準地記錄學生的預習時間和預習效果。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匯報與展示,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預習自主性,也便于教師及時地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極大程度提高了預習效率。例如,在教學《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一課時,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利用互聯(lián)網搜索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材料及教案作為教學參考,將所設計課前預習導學案和微課視頻上傳到互聯(lián)網平臺,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下載進行預習,然后讓學生分組利用互聯(lián)網搜索,收集江蘇省人大的相關資料,并通過閱讀時事新聞了解江蘇省老百姓普遍關注的最現(xiàn)實問題,做成PPT進行課堂展示。在整個預習過程中,充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且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對人大代表的權利與義務等相關知識有了比較深刻的認知,為學生后續(xù)課堂的學習奠定了有利基礎。
二、 借助互聯(lián)網,創(chuàng)設多樣化情境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利用網絡搜索獲取信息資源更加便捷。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利用圖像、音樂、視頻、動畫等資源為情境增強色彩,也可以由學生通過自編自演錄制小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既可以讓情境變得更加多樣化,也可以增加課堂氣氛,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一課時,我在課堂導入時,利用動畫視頻創(chuàng)設了以下教學情境:
情境1:貨幣產生的第一階段(偶然的物物交換)
在原始社會末期,有兩位原始人甲和乙,甲富余一只兔子,乙富余兩把斧子,于是甲和乙相互交換,甲用一只兔子換了兩把斧子,這樣偶然的物物交換就產生了。
情境2:貨幣產生的第二階段(擴大的物物交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得到改善,剩余的物資也變得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人們之間發(fā)生的物物交換也變得更加復雜。比如,甲想用一只兔子和乙交換兩把斧子,但乙卻想換鹽,而有鹽的丙卻想要換兔子,這樣甲要想得到兩把斧子,就必須先和丙交換得到鹽,再用鹽和乙進行交換,最終換得斧子,這樣擴大的物物交換就逐漸形成了,這也是貨幣形成與發(fā)展的第二階段。
情境3:貨幣產生的第三階段(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雖然擴大的物物交換能夠讓人們獲得更多的物品,但這樣的交換過程非常煩瑣,那么,此時應該怎么辦呢,于是,出現(xiàn)了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情境4:貨幣產生的第四階段(以金銀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交換)
雖然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使得物物交換變得更加簡單,但由于不同地方所采用的等價物是不同的,且有的不易攜帶,這個時候就出現(xiàn)了以金銀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交換。
這樣以動畫形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將貨幣的產生過程用動畫生動形象地模擬出來,避免了枯燥的語言講授,又能調節(jié)課堂氛圍和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極大程度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產生興趣與熱情。
三、 借助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多維度互動
有效的教學互動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并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策略的重要依據(jù),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興趣與滿意度。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互聯(lián)網,可以建立實時交流平臺和多樣化的反饋機制,與學生進行多維度的互動。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實時交流平臺,比如微信、QQ等實時交流工具,一方面能夠及時反饋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與教師、與同伴討論學習內容,可以是時事政治、可以是課堂學習難點、也可以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感受及建議,在加強師生、生生交流的同時,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處于高中年齡段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針對學生思想活動的可塑性、多變性等特點,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通過采取循循善誘、釋疑解惑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品質和人生態(tài)度。此外,學生還可以將思想政治課堂上比較感興趣的知識點拍攝成微電影、微視頻在交流平臺進行分享與交流,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相互討論與學習,不僅加深了班級情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既為學生建立了多樣化的反饋機制與交流溝通渠道,也讓師生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民主化和公平化。
四、 總結
在互聯(lián)網和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得到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尤其是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教學模式在政治課堂中的廣泛運用,既豐富了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并將思政課教學化整為零、化大為小,便于學生掌握與理解,又將線上與線下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再受到教室、時間、師資等方面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內容,更加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推動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式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侯德麗.“互聯(lián)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231(3):114-115+146.
[2]李棟平.“互聯(lián)網+”促進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7(4):71.
[3]柴艷萍.高校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9):115-119.
作者簡介:
吳志穩(wěn),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中學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