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陽
(曲阜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山東曲阜 273165)
中國武術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寶藏里的瑰寶。幾千年的傳承和發(fā)揚使中國武術在世界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群眾基礎,隨著我國保護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號召,武術充滿了活力,并迸發(fā)出更大的生機。
近幾年,滕州市逐漸走上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道路,以增強學生體質、陶冶情操、培養(yǎng)堅毅品質的武術文化為主要內容,選取并借鑒優(yōu)秀的武術校本教材,將武術校本課程與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結合在一起。本文以滕州市為例,對武術校本課程開展的效果進行研究,得出諸多影響因素并提出建議和意見,為今后武術校本課程實施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據。
課程設置主要分為低年級課程、中年級課程和高年級課程。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主要由老師講解武術的起源發(fā)展、對基本動作進行教學,通過各種方式加深對中國武術的了解,激發(fā)青少年對武術的興趣。
中年級課程為簡單連貫的個人拳和集體拳,通過練習和表演等形式,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興趣,磨練意志,培養(yǎng)堅韌的品格,也可以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
在中低年級課程的基礎上,高年級學生對中國武術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具備一定的武術基礎,所以高年級課程以練習簡單的攻防術和太極拳為主。高年級武術課程增強了實用性,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領會武術的內涵,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中國武術的外在美和內在美。在練習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追求武術動作上的形似,而且更加注重體會武術動作的深刻內涵。
2.1.1 認識和了解武術的途徑
通過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是通過課外某些途徑對武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學校的宣傳力度不夠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武術校本課程開展的效果。盡管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對武術起到了宣傳作用,但還是對中國武術文化有一定偏差。學校應加大對武術文化的宣傳,對校本課程的實施起到積極的作用。
2.1.2 對武術內容的了解程度
隨著社會傳媒的發(fā)展,公眾傳媒對于一些搏擊項目的宣傳,使學生對于這些武術運動也有一定的初步認識。而跆拳道、空手道、拳擊這些項目并不屬于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范疇,有小部分同學對于這方面缺乏一定的認知,容易混淆。這需要學校引導學生正確的武術知識。
2.1.3 學習武術的目的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同學表示學習武術的目的是為強身健體、自衛(wèi)防身,通過武術的學習能夠使自己身體更加強壯,并且能夠增強安全意識,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極少數(shù)同學是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目前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武術更多的是為了強身健體,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意志,具備自我保護能力,而缺乏對繼承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通過對武術校本課程的喜愛程度調查顯示,多數(shù)學生喜歡武術,但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武術的喜愛程度一般甚至表示不喜歡武術,這說明實施校本課程中要注意武術教材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教學的靈動性及課堂氛圍。
通過結果顯示,學生喜歡的武術教學內容依次為器械套路、徒手套路、攻防術、散打和基本功法。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更加喜歡具有攻擊性或者帶器械的武術學習內容。另外套路受到學生的喜愛程度較高,說明學生喜歡觀賞性高、具有形式美感的武術教學內容。此外,在武術練習過程中不僅要求練習者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的心性,更要求練習者有一顆持之以恒的耐心。學校對于武術校本課程的重視還不夠理想,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很好地掌握武術練習的精髓,這也體現(xiàn)了武術教學中浮躁、只注重表象等問題。
在應試教育仍然存在的形式下,很多學校對于武術校本課程的實施和開展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把武術校本課程作為學生校園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滕州市絕大多數(shù)學校表示沒有專業(yè)的武術教師,大部分老師更是表示沒有聽說過武術校本課程,也并不了解實施和開展武術校本課程的意義。
通過調查所獲取的數(shù)據顯示,滕州市武術校本課程教材的擁有率為100%,但是武術學習所分配的時間和課時較少,學生無法對武術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使得對武術教材的利用效率不夠,同時學校也缺乏對于武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
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武術課程的接受程度和學習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學校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性,因材施教,有利于保持每一個學生對待武術的興趣和熱情,使武術校本課程更容易實施和開展。在學生角度上看,學校對中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夠,大部分學生仍然依靠大眾傳媒來了解中國武術,導致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缺乏正確認識。學校對于武術校本課程的實施和發(fā)展重視度不夠。在目前的武術教學中,教學內容和形式單一,武術課時較少,缺少專業(yè)的武術指導教師,嚴重挫傷學生對于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各所學校武術校本課程的開展情況參差不齊,不利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
學校應該以學生的年齡和年級段為劃分依據,采取差異性教學模式,針對各學段的學生,因材施教,在武術教學內容和方式上進行靈活的變動,充分調動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武術的積極性;在武術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武術動作的形似,而且應該引導學生體會武術文化的內涵和底蘊。學校應加大武術文化的宣傳力度,借助現(xiàn)代媒體,積極帶領學生學習正確的中國武術文化知識,引導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通過靈活有趣的視頻圖文教學,使學生消除對中國武術的理解偏差,正確認識傳統(tǒng)武術文化。學校要更加重視開展和實施武術校本課程,創(chuàng)新武術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增加武術課程時間和時段,聘請專業(yè)的武術指導教師,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該注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武術的真正意義,培養(yǎng)學生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武學的自覺性和歷史責任感,為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注入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