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話語表達的深層意蘊釋論

2019-01-26 06:10:22楊東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政治路線改革開放話語

楊東

(天津商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北辰 300134)

歷史沉淀于特定的概念表述,話語揭示著特定歷史的深層內涵。“改革開放”,作為中國共產黨在關鍵時期做出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決策,中經40年的發(fā)展演變,不僅成為影響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的關鍵概念,而且業(yè)已成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核心表達,并由此演繹形成了“改革開放以來”這一表征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里程碑式”的概念表述話語。概念表述話語反映的是歷史發(fā)展的具體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然會以語言為載體反映到人們的話語表述中。因此,在闡釋“改革開放”的學理探究中,我們既需要梳理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與巨大成就,也應該關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在人們話語表述中的深層意蘊。鑒于此,本文以“改革開放以來”為考察對象,探究其作為概念表述話語所體現的深層意蘊。

一、“改革開放以來”:歷史進程中的轉折話語

歷史發(fā)展的轉折關頭,“不是宣告逝去的鐘聲,而是人類和物質性再生和重新開始的聲音,是在它們短暫的永恒中重新固定一瞬的聲音”[1]366?!案母镩_放以來”,作為人們的概念表述話語,首先體現為人們對這一重大歷史進程中所做的轉折表達。

回首共和國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我們雖然取得過巨大成就,但也有過曲折動亂的歲月。尤其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造成了嚴重的混亂,政治上損害了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經濟上造成了重大損失,文化上遭到極大破壞。正如鄧小平強調指出,“文化大革命”很難說“有哪一點是正確的,吃的苦頭大了”。[2]170隨著“四人幫”的垮臺,一時間“萬里河山紅旗展,八億神州盡開顏”,形成了“黨心大快,軍心大快,民心大快”的少有局面。[3]“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經過一系列的撥亂反正,終究使人們“從天上回到了人間”。正如有人所說,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打個比方,好像是我們從天上回到了人間。中國人民終于結束無休無止、你斗我爭、我斗你爭這樣的擴大化的階級斗爭的煩惱,腳踏實地地致力于發(fā)展生產力和繁榮商品經濟的目標了。”[4]21正是在這一重大的歷史轉折之下,形成了隨后“改革開放”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并在1978年奠定了這一重大轉折的時間坐標。鄧小平會見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時如是說道:“中國現在發(fā)生的變化主要是從一九七八年底開始的”,那時“我主持中央黨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頓措施,每整頓一項就立即見效,非常見效。這些整頓實際上是同‘文化大革命 "唱反調”[5]81。由是可見,“改革開放以來”就是針對重大歷史關頭的政策實踐在概念話語中的轉折表達。

1980年1月,鄧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就指出,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的各項工作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折。首先是政治狀況發(fā)生了根本轉折,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對“四人幫”的幫派體系以及他們所犯的嚴重罪行進行了徹底清算,從而基本上整頓了全國各級組織的領導班子。同時,國內和黨內的民主生活正在走上軌道,民主制度與民主生活一年比一年健全,一年比一年擴大。這即是我們取得各項成就的政治保證,也是政治狀況發(fā)生根本轉變的具體體現。其次,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一大批冤假錯案得到了平反。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的黨和國家就改變了面貌,政治局面就轉入了安定團結、生動活潑。這樣我們才能夠轉移工作著重點,安下心來集中力量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否則就根本不可能”。這樣的轉折,使得“我們黨的狀況是不是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領導班子是不是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思想路線是不是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不是說所有的問題統(tǒng)統(tǒng)解決了,但是發(fā)生了一個根本的轉變,這是最重要的事實”。這種轉折,在鄧小平看來,“不但解決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二十多年的問題?!保?]242,245

隨著歷史的推移,人們對改革開放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以來”的話語表述更為頻繁,體現轉折意義的表述更為突出。這種轉折表述,首先體現在對“改革開放”的話語建構中。

1984年,鄧小平即指出,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后較長一段時間里,“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緩慢,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條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國家也無法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迫使我們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決定進行改革”。鄧小平接著指出:“改革的性質同過去的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態(tài)。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變革。”改革是一場革命,這樣的表述具有鮮明的除舊布新的轉折之意。1988年,鄧小平在會見90年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會議全體與會者時再次指出:“二十年的經驗尤其是‘文化大革命 "的教訓告訴我們,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政策不行。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這樣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這些政策概括起來,就是改革和開放。”[5]134-135,266這樣的轉折表述,既是鄧小平在轉折關頭的經驗闡釋,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歷史教訓中得出的深刻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轉折意義的話語表述,更體現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所取得歷史性成就。眾所周知,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體現在方方面面。經濟發(fā)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沿海到內地,改革開放的大潮使得中國處處呈現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一如鄧小平所說,“中國現在發(fā)生的變化主要是從一九七八年底開始的”,正是從那次全會開始,我們“總結了歷史經驗,決定了一系列撥亂反正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整頓措施,“每整頓一項就立即見效,非常見效”。這樣的成效是“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才真正發(fā)生變化”[5]81。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發(fā)生在中國人民身上的這些巨大變化,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更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的重要貢獻”。在習近平看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過了一段很不平凡的歷程,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對此有著切身的體會?!保?]29-30

歷史進程中的話語表述,是與歷史發(fā)展密切相關的生動實踐在話語表述中的具體反映。換言之,歷史進程中的話語表述,并非是對歷史事實的簡單描述,而是在歷史事實中起著“建構”的作用,它有著鮮明的社會實踐功能和社會化指向?!案母镩_放以來”作為一種話語表述,無論是政策文本還是客觀陳述,其轉折意義至為明顯,體現著鮮明的轉折性表述話語。

二、“改革開放以來”:歷史轉折中的路線話語

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一定意義上就是一部思想政治路線斗爭史。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往往起著決定一切的作用?!案母镩_放以來”作為一種話語表述,就體現著深刻的思想政治路線話語。

歷史轉折中的路線話語,無疑是源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會見第二次中日民間人士會議日方委員會代表團的談話中指出:“我們在粉碎‘四人幫 "以后,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和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保?]5就思想路線而言,就是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鄧小平說,“這條思想路線,有一段時間被拋開了,給黨的事業(yè)帶來很大的危害,使國家遭到很大的災難,使黨和國家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損害”,現在“我們貫徹這條思想路線,就要反對教條主義,反對修正主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6]278。所謂政治路線,“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這條路線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受干擾,必須堅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其中“最主要的是搞經濟建設,發(fā)展國民經濟,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誤。請同志們在處理各種繁忙的事務的時候,務必一天也不要放松經濟工作”[6]276。

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思想路線上的撥亂反正;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這是政治路線上的撥亂反正。思想和政治路線上的撥亂反正,源自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歷史轉折中的路線話語,自然涵括這一表達。

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通過撥亂反正“實現了把工作重心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這樣一個根本轉變,制定了正確的政治路線,開辟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9]1621。黨的十五大報告也指出,貫穿于改革開放全過程的,是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重新確立的思想路線”,改革和建設的每一步發(fā)展,“都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結果”。[10]679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 "的錯誤提法,確定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11]5。可見,“改革開放以來”,就是在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的歷史語境下,以此來建構歷史轉折中的路線話語。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歷史轉折中的路線話語,不僅僅體現在思想與政治路線的一般性表述中,同時也內在地涵括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這是因為思想政治路線決定著走什么樣的道路。“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12]325-326“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一種話語表述,就是對中國發(fā)展道路的明確指向。

習近平指出,道路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根本性問題,是關系中國共產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踐探索中,之所以能夠取得一系列偉大勝利,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就是因為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從改革開放以來開創(chuàng)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鮮明主題和根本指針,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和千百萬人民群眾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中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開創(chuàng)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13]16-17。

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就從哪里開始。改革開放以來的生動實踐和巨大成就,是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在發(fā)展道路上的客觀反映,也是發(fā)展道路在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的明確指向。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堅定不移、一往無前的道路,那么改革開放就是這條道路最鮮明的特點;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給前進中的中國注入了蓬勃生機和活力,那是由于我們實行了改革開放?!案母镩_放以來”之所以成為一種表述話語,就在于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一言以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4]1719這一論述,既是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路線話語的深層意蘊。

三、“改革開放以來”:歷史前行中的辯證話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歷史前行的道路上依然充滿艱難曲折。所謂重大挑戰(zhàn)與重大風險,重大阻力與重大矛盾,諸如此類問題依然并存。“改革開放以來”的話語表述,自然也體現著這樣的辯證表達。

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有目共睹,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的快速發(fā)展靠的是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一切進步靠的是改革開放。但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依然存在一些風險和挑戰(zhàn),依然有一些需要亟待解決和完善的地方。中共十五大報告就這樣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雖已走出一條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還會有各種困難和風險,包括可以預料的和難以預料的,來自國內的和來自國外的,經濟生活中的和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保?5]522000年1月,胡錦濤在全國宣傳部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也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積累了日益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綜合國力”,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chuàng)性事業(yè),在前進道路上不可避免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甚至還會遇到一些嚴重干擾和障礙”[16]386。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會議上,習近平也深刻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但是“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zhàn)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仍需要亟待提高,我們仍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未來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17]。這樣的辯證表述話語,幾乎是中國共產黨在歷史前行道路上的普遍陳述。

改革開放使中國的各項事業(yè)獲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然面臨復雜的矛盾和問題。歸根結底,這些矛盾和問題仍需通過“改革”來解決。改革會遇到問題,“改革中遇到的種種難題,要靠深入改革來解決,后退是沒有出路的”[18]873。這是表征“改革開放以來”這一話語的另一辯證表達。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中經40年的發(fā)展歷程,不僅實現了飛速發(fā)展,完成了西方發(fā)達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發(fā)展歷程,在給中國社會與中國人民帶來巨大活力與發(fā)展的同時,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一些西方國家漸次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在我國相對短的時間里集中表現出來。但是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依然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這樣說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過去多年的快速發(fā)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fā)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當前“我國發(fā)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xù)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要“堅持不懈把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huán)節(jié),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19]18-19。因為“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fā)展壯大”[20]1。

總之,成就與問題并存,前景與挑戰(zhàn)并存,這樣的復雜形勢,是構成“改革開放以來”這一表述話語的深刻背景,也是對我國在歷史前行道路的辯證表達。在這一話語背景下,實際體現的是一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這是因為改革開放本身就是一項空前巨大、空前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再加之我們的改革開放又是在經濟文化均比較落后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決定了我們所肩負的任務異常艱巨繁重,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極其復雜,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特別巨大。但說到底,就是要“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zhàn),看到形勢發(fā)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7]60。作為話語表述的深層意蘊,由此可以清晰地體現出來。

四、“改革開放以來”:復興征程中的行動話語

話語表述既體現為一種言語方式,也體現為一種行為方式,同時話語表述尤可“在意義方面說明世界、組成世界、建構世界”。[21]59-60“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一個重要表述話語,同樣體現著“建構”作用,并在人們的特定表達中成為一個“行動話語”。

爬梳相關文獻,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fā)現,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就凸顯著鮮明的行動指向。1979年9月,葉劍英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就要求全黨全國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22]70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這種行動指向更為鮮明。1987年7月,鄧小平會見孟加拉國總統(tǒng)艾爾沙德時,針對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議論指出,國際社會議論說中國改革的步子放慢了是有些根據,但說政策要變就沒有根據,“中國幾年來的發(fā)展情況表明,凡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地方都搞得好”,我們搞改革開放步子放得太慢了一點,“我們提出要大膽一些”,實踐證明,“步子放大些有利”[5]248。改革開放步子要大,是由于這一政策釋放出來的巨大活力,由此形成的寶貴經驗,要求我們必須始終把改革開放的政策與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改革開放以來”成為行動話語,就在于40年來的經驗意義賦予其更為深遠的行動意義。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開幕詞中即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復了正確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況、新經驗,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確政策”,“現在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深刻得多了,經驗豐富得多了,貫徹執(zhí)行我們的正確方針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大加強了”[23]2。黨的十五大報告再次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之所以能夠有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嶄新局面,是由于我們黨有“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一言以蔽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就是由于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14]1717。正是這種寶貴的經驗,最終成為復興中華民族的行動表達話語。

改革開放40年來所取得輝煌成就,一再證明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因而“改革開放以來”作為行動話語,其更為深遠的意義就是要著眼于中華民族的未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fā)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梢哉f,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國發(fā)展的實踐證明,當年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是英明的、正確的”,也正是由于如此,“我們要堅持走這條正確道路,這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我們不僅要堅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舉措、上新水平”,特別是解決當前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zhàn),“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保?0]1

改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在這一話語背景下,“改革開放以來”自當成為復興中華民族的行動話語。鄧小平指出,“我們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還處在初級階段。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5]379-380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說,縱觀世界,“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領導我們這樣前無古人、世所罕見的偉大事業(yè),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我們既不能因為改革發(fā)展取得的成績、得到的贊揚而驕傲自滿,更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20]11-12。

由上不難看出,改革開放本身就凸顯著鮮明的行動指向。4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賦予了“改革開放以來”這一表述更為明確的行動意義,就是堅定不移的高舉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將改革開放作為復興中華民族的關鍵一招,以此來實現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的莊嚴承諾。

結 語

改革開放之于中國,無論是思想觀念的解放,政策理念的變革,還是實踐行動的更張,無疑是新中國以來影響極為深遠的社會變革。這種變革反映到人們的話語表述中,最終形成了“改革開放以來”這一里程碑式的話語表達。之所以稱其為“里程碑式話語”,不僅在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與社會發(fā)生的變革從廣度還是深度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具體實踐上的每一個發(fā)展,思想理論上的每一個創(chuàng)新,都是堅持改革開放的結果,由此才得出了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14]1821

猜你喜歡
政治路線改革開放話語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真理標準大討論與政治路線的根本轉變
新時期政治路線與黨的建設
大經貿(2019年5期)2019-07-25 10:16:50
改革開放是怎樣起步和前行的
我們,與改革開放同行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0
改革開放四十年頌
改革開放 如沐春風
快樂語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1
遵義會議集中解決軍事路線和組織問題的原因論析
紅廣角(2016年11期)2016-12-12 02:17:40
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發(fā)展
世紀橋(2016年10期)2016-10-31 02:51:37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寻甸| 六枝特区| 曲阜市| 读书| 城步| 乌什县| 台江县| 镇江市| 安图县| 永平县| 遂平县| 平谷区| 个旧市| 陵川县| 宁津县| 海淀区| 彩票| 滦平县| 通榆县| 娱乐| 东光县| 碌曲县| 贵港市| 乐昌市| 灌云县| 梅河口市| 祁门县| 杨浦区| 铜川市| 新田县| 朔州市| 汕头市| 油尖旺区| 三门峡市| 玛沁县| 黑山县| 丰都县| 叙永县| 景泰县| 海阳市|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