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林 熹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外國語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5)
2015年,中國作家劉慈欣憑借長篇小說《三體》英譯本獲得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科幻文壇最高榮譽雨果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第一部獲得雨果獎的翻譯小說,無疑具有劃時代意義。2016年,中國作家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英譯本再次獲得雨果獎。隨著二人的獲獎,中國科幻小說正式登上世界舞臺,全世界都聽到了來自中國的科幻聲音。這些榮譽的獲得與華裔美籍科幻小說作家劉宇昆密不可分。就像沒有譯者葛浩文,莫言的小說無法摘得諾貝爾文學獎一樣,沒有譯者劉宇昆,劉慈欣與郝景芳也難以在競爭激烈的雨果獎中嶄露頭角。相比葛浩文單純的譯者身份,劉宇昆身兼譯者與作者雙重身份,他在翻譯與寫作兩個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劉宇昆的華裔美籍身份與移民經(jīng)歷更賦予了他獨到的創(chuàng)作與翻譯視角。
社會學家布迪厄曾說過,任何文化活動都有它自身的游戲規(guī)則和運作策略,“游戲者”無不受到這些規(guī)則的擺布[1]。翻譯作為一種廣泛的人類社會活動同樣遵循這一規(guī)律。20世紀70年代,霍姆斯就在《翻譯學的名與實》一文中提出了“翻譯社會學”的概念。20世紀90年代以后,翻譯研究更是掀起了社會學熱潮,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將翻譯置于社會語境下審視,探索翻譯與其他社會關系的相互作用。Mona Baker的《翻譯與沖突——敘事性闡釋》一書標志著翻譯研究的“社會學轉(zhuǎn)向”進入全速發(fā)展時期。而在社會學諸多理論之中,被譽為引領潮流的法國社會科學家布迪厄的理論應用最為廣泛。本文運用布迪厄社會學的核心概念來分析劉宇昆雙重身份背景下的譯者行為。
隨著翻譯研究的社會學轉(zhuǎn)向,布迪厄的核心理念被頻繁引入其中。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是一個基于實踐的行動理論,將其應用于翻譯研究,則涉及到從文本內(nèi)到文本外的整個過程。本文所指的譯者行為是廣義的,包括譯者的語言性翻譯行為和超越翻譯的社會性非翻譯行為,即譯內(nèi)+譯外行為。譯內(nèi)行為是譯者的語言性行為,處于翻譯的基本層;譯外行為是譯者的社會性行為,處于翻譯的高級層。因此,本文討論的譯者行為從翻譯的社會學視閾出發(fā),是對譯者譯內(nèi)和譯外行為的綜合評價。
布迪厄把人類的社會實踐場所抽象為“場域(field)”這一空間概念,認為場域是“具有自己獨特運作法則的社會空間”(本文作者譯)[2]。場域可以被視為不同類型的結構系統(tǒng),社會則是由不同場域構成的,如科學場域、文學場域等。這些場域既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它們有著獨立的運作規(guī)則,又彼此互動相依。每個場域由參與者(agents)之間的相互關系組成,焦點是參與者之間的關系。
翻譯學是一門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學科,是一個相對不獨立的場域,與周邊場域相互滲透,彼此博弈。譯者作為翻譯場域的重要參與者,其行為廣泛存在于翻譯場域之中。而翻譯場域的運作法則也被稱為翻譯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是翻譯場域主要參與者價值觀與思想觀的集中反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譯者行為。譯者若想在翻譯場域中獲得獎賞或贏得地位,則會使其行為在不同程度上遵循所處翻譯場域的規(guī)范。翻譯規(guī)范關注譯者行為的共性特征與規(guī)律,因此,是一種去個性化的描寫性研究,不足以解釋譯者林林總總的個體翻譯行為。這就需要在研究譯者行為中引入“慣習”這一概念。
布迪厄認為,慣習是參與者感知世界、形成概念并采取行動的認知圖式系統(tǒng),是由一系列持久的、可轉(zhuǎn)換的性情組成的定勢系統(tǒng),是一個同時既結構又被結構的結構,產(chǎn)生并構建實踐與表達方式(本文作者譯)[3]。在這個定義中,慣習首先是一個系統(tǒng),其次它具有長期性和變化性的特征,最后它作用于實踐行為。譯者慣習是一個涉及翻譯內(nèi)和翻譯外一系列行為的認知系統(tǒng),它可能持續(xù)很久,甚至成為譯者的第二本性(second nature)(本文作者譯)[4], 但也可能由于場域的演變不斷發(fā)生變化。它的最終表現(xiàn)形式是譯者從翻譯思想(素養(yǎng)),到文本選擇、翻譯策略選擇等一系列譯內(nèi)和譯外行為。譯者慣習反映了其社會軌跡,包括其社會階層、教育背景、職業(yè)經(jīng)歷等。因此,來自相同社會階層、具有相似社會經(jīng)歷或職業(yè)背景的譯者往往具有相似的慣習。譯者慣習基于過去的社會軌跡,在特定的場域中形成,受翻譯規(guī)范的制約,反過來又促使翻譯規(guī)范演變,即具有既結構又被結構的特征??梢哉f,翻譯規(guī)范由一段時期內(nèi)的主流慣習構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翻譯場域內(nèi)外各參與者、各因素不斷博弈,從客觀上決定了翻譯規(guī)范總是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中。翻譯規(guī)范與譯者慣習互為因果,相互促進,從而推動翻譯場域的動態(tài)運作, 是譯者行為研究的重要支撐點。
與譯者行為密切相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資本。布迪厄曾提出一個經(jīng)典公式:[(慣習) (資本)]+ 場域=實踐(本文作者譯)[5]。投射到翻譯研究中即可解釋為譯者依靠慣習和資本在翻譯場域中作斗爭,進而形成譯者行為實踐。個體之所以在場域中有高低之分,究其根本,是因為其擁有的資本有多寡之別。場域中的資本主要以三種形式呈現(xiàn),即經(jīng)濟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而在翻譯場域中,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占據(jù)相對重要的位置。譯者的資本主要包括優(yōu)秀的雙語功底、良好的教育背景、與作品或原作者相關的成長環(huán)境、對相關領域的熟悉程度,以及過往的翻譯與寫作經(jīng)驗。除此之外,有些譯者的資本還來自于原作者作品的象征資本,或自己對某一領域的專業(yè)知識(本文作者譯)[6]。
慣習、資本和場域是布迪厄社會學理論框架下的三個核心概念。這三個因素共同影響著譯者行為產(chǎn)生、譯者實踐。所以,對譯者行為的考量必須將其置于特定的歷史社會語境下,綜合分析三者的動態(tài)關系。譯者行為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行為,需要將翻譯內(nèi)和翻譯外研究相結合,才可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其動因與合理度。華裔譯者具有特殊的雙重文化背景,其翻譯行為背后蘊含著民族文化層面的博弈,更需要從不同視角、多維度進行考察。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為研究錯綜復雜的翻譯現(xiàn)象和集共性與個性為一體的譯者行為提供了新鮮和充足的養(yǎng)分,拓展了譯者行為研究的邊界。
劉宇昆以《三體》譯者的身份進入中國大眾視野,然而,早在《三體》英譯本獲獎之前,他就憑借短篇小說《手中紙,心中愛》(ThePaperMenagerie)同時獲得2012年度雨果獎和星云獎。2013年以短篇小說《物哀》(MonoNoAware)再次榮獲雨果獎。他不但是一名優(yōu)秀的譯者,也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因此,在考察劉宇昆的譯者行為時,有必要從他的作者身份,更準確地說,是科幻小說家身份出發(fā),分析譯外行為對其翻譯實踐的影響。
劉宇昆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他11歲隨父母移民美國,由于語言不通,為了排解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孤獨感,開始與書籍為伴,這為他日后創(chuàng)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1歲那年,他進入哈佛大學,基于對寫作的熱愛,選擇了英美文學專業(yè)。同時,他還選修了自己擅長的計算機類課程, 畢業(yè)后成為一名軟件工程師,并在業(yè)余時間寫作。后來他又回到哈佛大學,進入法學院學習,隨后成為一名專攻高科技專利案件的訴訟顧問。文學、計算機和法學元素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劉宇昆認為,科幻小說是利用想象在構建平行世界[7]。
科幻小說作家陳楸帆評價他:“總能用細膩文字觸動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柔軟,為作品賦予宗教般悲憫的光芒。”[8]這種細膩與柔軟來自他的東方情懷,來自他的華裔身份??v觀劉宇昆的作品,東方主題是其最亮眼的特征。他的小說中頻繁出現(xiàn)折紙、清明節(jié)、中國圍棋等東方民俗文化主題,漢字、拼音、唐詩等東方語言文學主題,以及思鄉(xiāng)、孝道、集體主義等東方文化價值觀主題。正如劉慈欣所言,劉宇昆的科幻小說“充滿了東方文化的色彩,小說的結構與文筆都給人一種精致的感覺”[8]。
劉宇昆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無疑對其翻譯實踐有著深刻的影響??苹眯≌f寫作為他提供了無形的翻譯資本,使其能在翻譯中國科幻小說時用細膩的文筆將一個個充滿奇幻又飽含人類情感和人性關懷的故事娓娓道來。劉宇昆的翻譯更是再創(chuàng)作,譯中有寫,通過翻譯,把中國文化、中國語言以一種符合西方審美卻又保留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現(xiàn),如同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一樣。
文本選擇是翻譯的第一步,是一個受多重因素影響的社會過程。首先,文本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者慣習,而慣習的養(yǎng)成與譯者的資本及所處的場域密切相關。在場域中,資本即是行動者可利用的資源。劉宇昆同時身處文學和翻譯兩個場域,他在文學場域中屢獲大獎,在美國科幻文壇占有一席之地,這些榮譽與名譽都為他積累了豐富的象征資本(symbolic power),并在翻譯場域中轉(zhuǎn)換為文化資本。當然,譯者劉宇昆具有的文化資本更加豐富。他在本科階段主修英國文學,并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研究,同時,他十分關注中國的情況和中國科幻小說的發(fā)展。此外,他的計算機和法學背景,以及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經(jīng)歷都構成了他絕對優(yōu)勢的譯者資本。在談及為何選擇翻譯《三體》時,劉宇昆提到兩點原因:一是第一次嘗試翻譯長篇科幻小說,而《三體》無疑是最好的起點;二是非常喜歡《三體》,想要將它的妙處帶給西方的讀者。其實,《三體》翻譯的成功不僅與劉宇昆所擁有的豐厚資本相關,與原作和原作者所具有的象征資本也分不開。劉慈欣在中國科幻文壇具有執(zhí)牛耳的地位,《三體》在中國的流行,以及西方讀者想了解中國歷史的期待心里都賦予了《三體》譯本更多的象征資本。
文本選擇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原作者和譯者若能惺惺相惜,則是一種極好的境界。 但由于文本選擇又是一個社會化過程,除了原作者和譯者的契合,還必須考慮出版商這一環(huán)節(jié)。劉宇昆選擇《三體》離不開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出版社與美國Tor Books 出版社的助推,它們?yōu)閯⒂罾サ某晒μ峁┝酥匾纳鐣Y本。由于對原作的喜愛,劉宇昆抓住了與中方出版社合作的機會,而譯本在目的語文化的推廣與發(fā)行則有賴于美國明星科幻出版社的光環(huán)加持。Tor Books 對《三體》在目標語文化中的準確定位和譯文的潤色使其更符合目標語讀者的審美。劉宇昆曾在訪談中表示非常有幸與Tor Books《三體》的責任編輯莉茲·戈林斯基(Liz Gorinsky)合作,她對譯本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劉宇昆的文本選擇背后,有文學場域與翻譯場域中文化資本、象征資本及社會資本的助力。
語言表達能體現(xiàn)出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同時構建出語言表達者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識解方式[9]。美國科幻大師Kim Stanley Robins曾說:“劉宇昆的翻譯清晰流暢,作品讀來既有熟悉感又有陌生感?!盵10]這種熟悉與陌生之間的張力讓劉宇昆的譯文達到一種精妙的平衡,既能滿足西方讀者的閱讀體驗,又讓他們在愉悅中領略中國文化和語言的魅力。
《三體》譯本中的陌生感主要來自于譯者對小說中歷史背景和科學知識的準確還原。對于小說中的“文革”背景與科幻內(nèi)核,原著僅有5處注釋,而譯本The Three-Body Problem共有42處注釋。這些大多以腳注形式出現(xiàn)的注釋,對于缺乏相關知識儲備的西方讀者來說無疑是相當必要的。對文中特有人物的翻譯,劉宇昆基本采取音譯加注。如“老舍、吳晗、翦伯贊、傅雷”在腳注(translator’s note)中呈現(xiàn)為:“Lao She: writer; Wu Han: historian;Jian Baozan: historian; Fu Lei: translator and critic?!睂μ囟v史背景,如“清華校園的百日大武斗”“十一屆三中全會”等,劉宇昆并沒有一筆帶過,而是在腳注中給出了詳盡的解釋。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迅速升到了副部級”[11]224的譯文是: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he was soon promoted to the level of deputy minister.
Translator’s Note: This meeting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and was seen as the moment when Deng xiaoping became the leader of China.[12]320
為了讓西方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小說中角色的地位變化,譯者將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與大家所熟知的改革開放聯(lián)系起來,以突顯該會議的重要性,進而簡潔而完整地再現(xiàn)原文的隱含意義,讓譯文讀者與原語讀者產(chǎn)生相近的閱讀體驗。
加注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翻譯技巧,但加注的文字及注釋的內(nèi)容卻是決定譯文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注釋不夠會影響讀者對原文的理解和角色的把握,注釋過多則會打斷讀者流暢的閱讀。對此,劉宇昆曾表示:“我展示的信息正好滿足了讀者需要理解故事的含量,但同時,一位好奇的讀者可以自己上網(wǎng)探討更深的細節(jié)?!盵13]在注釋中達到微妙平衡使他的譯文有了更廣泛的受眾群體,符合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領域西方讀者的口味,也是譯文大受歡迎和好評的原因之一。
翻譯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進行的,劉宇昆對原文精準的把控離不開他的中國文化背景、他對中國文化的尊重與熱愛,也離不開他的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經(jīng)歷。
劉宇昆在《三體》譯本的后記中指出:“中國文學傳統(tǒng)塑造了中國讀者,反之亦然。而這與美國讀者的期待和偏好有很大不同。有些情況,我會選擇美國讀者更熟悉的話語技巧,而有些時候我覺得保留原文風格是最好的選擇?!?本文作者譯)[12]397-398由此可以看出,劉宇昆的語篇策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地制宜”的。
如:“‘這是人類的落日……’葉文潔輕輕地說?!盵11]299
譯文“My sunset,” Ye whispered. “And sunset for humanity.”[12]390
這是《三體》第一部的最后一句。原文隱含了小說女主人公對自己命運的悲嘆,而譯文更為直接地表達了她當時無助、悔恨的心理。中國文化含蓄、內(nèi)斂,推崇集體主義精神,原文對女主人公復雜心情的描述只是冰山一角;西方文化更外露、直接,推崇個人主義。劉宇昆的增譯為西方讀者塑造了一個更加豐滿、立體,更能感同身受的角色。
再如《北京折疊》中:“老刀知道,彭蠡會在轉(zhuǎn)換前最后一分鐘鉆進膠囊,和整個城市數(shù)千萬人一樣,受膠囊定時釋放出的氣體催眠,陷入深深睡眠?!盵14]
譯文Lao Dao imagined Peng Li crawling into his cocoon-bed at the last minute, right before the Change. Like millions of others across the city, the cocoon-bed would release a soporific gas that put him into deep sleep.[15]
從語意層面看,譯文與原文基本一致;從語篇層面看,譯者有兩處比較明顯的改動。首先,原文松散的短句在譯文中以兩個緊湊的句子呈現(xiàn)。漢語是意合而英語是形合,因此漢語更多使用零散的短句,而英語則更多使用連詞和從句。在此例中,譯者運用分詞、連詞和從句將原文進行整合,使譯文的話語策略更符合西方文學傳統(tǒng)。其次,譯文第二句的主語由原文有生命的人稱“老刀”變?yōu)闊o靈主語“the cocoon-bed”。無靈主語在英語中被廣泛使用,而漢語更傾向使用有靈主語,因此,劉宇昆的這一話語技巧轉(zhuǎn)換使譯文更符合西方文化的客體思維,也更易于讀者接受。
翻譯是溝通不同文化的橋梁,在這個溝通過程中,既要最大化地保留原語文化的印記,又要確保受眾的話語共鳴和情感共鳴。這就需要譯者綜合運用國際化和本土化的表達,在原語文化和譯語文化中不斷轉(zhuǎn)化身份和角色,尋求平衡點。劉宇昆的美籍與華裔、作家與譯者的雙重身份賦予了他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讓他在兩種語言、兩種文化的轉(zhuǎn)換中游刃有余。劉宇昆在《三體》譯本的后記中表示,他的目標是做一名忠實的譯者,但譯者必須同時兼顧忠實、表達與文本的文學性(本文作者譯)[12]398??梢哉f,在翻譯實踐中,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無論從譯外或是譯內(nèi)角度而言,劉宇昆的譯者行為都與他所處的文學、翻譯場域,他不斷被塑造的譯者慣習和譯者資本密不可分。劉宇昆是一名成功的譯者,他對翻譯的細膩考量和他在譯文中追求的“熟悉”與“陌生”間的精妙平衡,對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和中國話語的國際認同有極大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