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校本課程開發(fā)

2019-02-14 06:13:16姚秀萍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課程群校本課程核心素養(yǎng)

姚秀萍

【摘要】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有效補充課程,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學校作為校本課程的主體,以核心素養(yǎng)的三個方面,即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為著力點,開發(fā)指向人文底蘊的經典散文“閱讀類”校本課程、指向自主發(fā)展的第二課堂“課程群”以及指向學生社會參與的“活動類”課程是有效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校本課程;閱讀類;課程群;活動類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一般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校本課程建設實踐研究”(FJJKXB18-181)。

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從三個方面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制定目標價值體系,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學校、教師的共識。如何為學生實現這一目標體系提供最佳的落地實施系統(tǒng),是學校最應考慮的事。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有效補充課程,是實現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重要載體。秀嶼區(qū)實驗小學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以三個方面為校本課程尋找發(fā)力點。

一、指向人文底蘊的經典散文“閱讀類”課程開發(fā)

兒童閱讀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在倡導閱讀的大環(huán)境下,“閱讀課程”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中國是散文大國,早在先秦時期,散文就已成熟成型了。散文作家所經歷過的人情世故,所見識過的風俗民情,所接受過的文化熏陶,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對學生的人文積淀與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與提升有獨特的價值。

“人”是亙古不變的主題,教育的目標也是指向人的全面發(fā)展。學校在閱讀課程開發(fā)設計上,堅持人文精神高度,以“人”為主題,依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分別以“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為母題,選擇與學生精神世界有對接點的經典散文,每個單元2篇經典散文,共64篇。

低年級的閱讀課程,在“人與自然”的母題下設置“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子題?!盎ú輼淠尽弊宇}下選取了具有中國文化味道的代表性植物名篇:梅蘭竹菊、松柏楊榕及地方特色植物龍眼、荔枝等。在“飛禽走獸”子題下選取了充滿童真童趣,具有人格化、象征性的動物,如海燕、鳥、蜘蛛等。讓孩子們從搖曳生姿的花草樹木到生生不息的飛禽走獸,感受到獨特的精神。如學生讀經典散文《白楊》,不但知道了白楊樹高大挺拔、筆直等特點,在生活中也會多關注那些堅強執(zhí)著、無私奉獻的人,自身也會朝向這些好品質發(fā)展;讀散文詩《海燕》,學生在感悟海燕不畏風雨、勇敢搏擊特點的同時,也增強了面對挫折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

中年級的孩子對自然界有了一定的認知,他們的關注點從“自然”過渡到“自我”[2],中年級的閱讀課程轉向“人與自我”母題,在此母題下設置“名人足跡”“認識自我”兩大子題?!懊俗阚E”以“勵志篇”“勤學篇”“誠信篇”“孝梯篇”為單元,選取經典散文閱讀名篇?!罢J識自我”以“充滿自信”“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善于學習”四個話題為單元,選取經典散文閱讀名篇。孩子們通過閱讀,從名人情懷中定下衡量自己的尺度,生成內心的自省、自律與自期。

經典散文承載著作家對生命中最美好事物的期待與渴望,高年級孩子的社會感知既有理性的見識,又有情感的成分,正處于提升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的好時期。高年級的閱讀課程以“人與社會”為母題,在母題下設置“民俗民風”“鄉(xiāng)韻鄉(xiāng)情”兩個子題,分別以“風味食品”“文化畫卷”“傳統(tǒng)藝術”“特色傳承”“特色工藝”“鄉(xiāng)下人家”“海韻傳情”“莆風籟音”八個版塊構成子題單元。把孩子們從活色生香的特色點心食品中,從南腔北調的藝術情懷中,從美好故鄉(xiāng)深深愛戀中引進一個比自我更大的世界。

二、指向自主發(fā)展的第二課堂“課程群”開發(fā)

每個學生在成長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產生不同興趣,都是多元的,第二課堂的開設滿足了不同興趣學生的成長需要,為學生的成長打開多元成長的通道,努力達成“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3]。我們將傳統(tǒng)的第二課堂——社團活動進行整合,設計基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課程群”,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課程”為軸線,對應開設語言類、書畫類、表達類、健體類、創(chuàng)新類、益智類、音韻類七大類課程群,共設48個小項目,每周五下午全校學生走班上課。在“課程群”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課程前期、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三個階段。

課程前期為實現教育目標做好充分準備。首先是教師與課程教材方面的準備。學校組織每個項目負責老師分析學生學情特點,部分課程在國家課程基礎上拓展,如音韻類下設項目音樂興趣班、繪畫興趣班。部分課程引進第三方專家團隊進行教學,以改編修訂的方式,將第三課程修訂成適用學校學生的教材,如創(chuàng)新類、益智類課程下設部分項目創(chuàng)客興趣班、象棋興趣班等。另外一部分課程組織項目負責老師結合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進行編寫,可以引用,可以參考,旨在提升教材的有效性。

其次是學生的選課方面,以三種方式幫學生選課。一是通過公開網站、班級公布欄等多種方式公開課程項目,方便清楚自己興趣的學生直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二是舉辦相關的課程知識講座,向學生介紹大課程下小項目的特色,為那些對自己的興趣與特長相對模糊的學生提供選課參考;三是開展期初課程體驗公開課,每個學年開學第一、二兩周,各個項目負責老師對家長和學生開放課堂,為學生的自主選擇、自主發(fā)展提供更為準確的通道。

課程實施將學生自主發(fā)展做得扎實。課前有準備讓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有充分的認識,體現價值導向,打破學科、知識、社會邊界。課程實施過程中通過兩個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一是“課中有記錄”。在選擇課程之后,引導學生制定自己的特長成長規(guī)劃。每上一節(jié)課,教師與學生都做好學習記錄,避免課程流于形式,也避免學生邊學邊丟。二是“課程重發(fā)展”。由于每位學生都是自己選擇課程,參與的積極性更高,適當多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多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興趣在學生的身上落地生根,確保每位學生在小學畢業(yè)都有一項特長。

課程評價方式以表現性評價為主。學校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以展覽、展示、表演為主要方式,每學期開設一次全校性大型展示活動,每個學生至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如針對語言類課程開展“陽光主持人”“陽光播音員”“陽光故事家”“詩詞大賽”等;針對“益智類”“創(chuàng)新類”課程,以校園科技節(jié)為展示大平臺,開設“啟智獎”“創(chuàng)意獎”“創(chuàng)新獎”三個獎項,讓每一位參與課程學習的學生都有一個獲獎的機會。通過不同方式的展示,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課程進行綜合性評價,進一步喚醒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內驅力,體現價值導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指向學生社會參與的“活動類”課程開發(fā)

學生社會參與的附著點主要在三個地方:校園、家庭、社會。打破學科、知識、社會邊界是提升學生社會參與素養(yǎng)的關鍵。學校以“我們的節(jié)日”為支點,發(fā)揮德育課程的價值引領作用,構建“活動類”課程。分低、中、高年級設置課程,每個學段分別由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兩個特定意義的節(jié)日、兩個地方特色節(jié)日組成。每個節(jié)日分“探源尋本”“實踐傳承”“研學拓展”三個版塊具體實施,從認識到體驗到內化,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節(jié)日豐厚的內涵教育意義根植于學生的心間,也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

中國的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寓意深刻又耐人尋味的故事,或禮儀,或情義,或奮發(fā)向上,或報效祖國?!疤皆磳け尽鄙钊肓私馊A夏文化,從故事、起源中獲得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樹立家國情懷,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有助于學生調動各學科及課外累積的知識,融于生活中感知文化、學習文化。如地方特色節(jié)日“做大歲”,明朝時期倭寇入侵莆田地區(qū),到處燒殺掠奪,直到正月初一才被戚家軍打敗,由于莆田人家家避難在外,沒法過年,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將“做大歲”編入校本課程,使學生在“探源尋本”中增強社會參與意識。

“實踐傳承”使學生的參與由校園轉向家庭、社會,由課內走向課外,由校內融入社會,讓每個學生和家庭成員一起過傳統(tǒng)節(jié)日,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與地方特色的有機融合。如傳統(tǒng)節(jié)日之元宵節(jié),針對特色節(jié)日特色,自己動手做燈謎,做湯圓,結合地方特色參與“游燈”活動。 如特定意義節(jié)日之三八節(jié),在“實踐傳承”版塊中,引導學生為媽媽、奶奶、外婆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用真情、行動回報母親,不但加深了親子關系,而且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學會回報。

在“研學拓展”這一版塊中,要求學生設計與節(jié)日相關的研學課題。如設計五一節(jié)的研學拓展,舉辦“勞模采訪”“勞動模范我來當”等主題活動。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參與,定策略,找伙伴,解難題,在實踐中學,將各種能力遷移應用于研學拓展中,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學生通過三個版塊的學習實踐,不但獲得了文化知識,而且提升了人文情懷和實踐能力。

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三大方面,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4]。學校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中,以這三個方面作為目標價值,從學科出發(fā),從學情出發(fā),將學生的認知與情感體驗統(tǒng)一起來,才可實現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永新.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6.

[3]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6.

[4]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課程群校本課程核心素養(yǎng)
基礎醫(yī)學顯微形態(tài)學實驗課程群的構建及意義張雪莉
“卓越醫(yī)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實踐教學分析及醫(yī)學方法學課程群構建
培養(yǎng)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5:51
軟件工程專業(yè)編程語言課程群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初探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fā)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5:11
關于綜合性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課程群建設的思考
高中學?!叭乃仞B(yǎng)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50
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傾聽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蒙山县| 利川市| 竹北市| 浦江县| 寿阳县| 普格县| 黄骅市| 绿春县| 民丰县| 莲花县| 红原县| 庄浪县| 黄山市| 双城市| 牟定县| 元谋县| 泸定县| 长顺县| 丁青县| 旺苍县| 莱阳市| 襄垣县| 邯郸县| 色达县| 泰和县| 海原县| 兴宁市| 固镇县| 吐鲁番市| 盈江县| 海门市| 泽普县| 鄱阳县| 南部县| 和田县| 遵化市| 汾阳市| 和龙市| 东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