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銘 鄭曉芳
(1.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2.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2017年11月上海大學進行了“時代音畫”課程,教師通過梳理近代以來九首國歌如何一路走來,讓學生感受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那段血與火的難忘歷史,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共和國音樂史教育相融合,運用多元藝術手段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民族的命運,樹立信念?!皶r代音畫”是在課程思政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和藝術教育相融合的一個實例。課程的創(chuàng)新得益于近年來上海高等學校推進的全課程育人框架,“將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對接專業(yè)課程、課堂教學與師資團隊,形成密集型與全方位并存,構建滲透型與一體化互進的全新教育模式——‘課程思政’”。[1]“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整體性的課程觀和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打破了學科、課程之間的功能壁壘,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和德育功能,賦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鮮活的生命力,拓展專業(yè)課程教育教學功能,通過創(chuàng)新內容、有效的平臺和機制構建,加強育人合力,發(fā)揮思政課程和其他課程的協(xié)同育人功能。[2]
1987年5月29日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中就明確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業(yè)務教學工作結合起來。”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耙阎R教育同價值觀教育、能力教育結合起來,把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融入每一門課的教學之中”。[3]在課程思政理念下將藝術教育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增強藝術教育思想性,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領作用,是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和時代性的可行之徑,符合“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對于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淙姘l(fā)展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筆者借助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結合福建省9所高校(其中3所藝術類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藝術教育的情況,就思想政治教育和藝術教育的教學實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優(yōu)勢和存在問題做了初步研究。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2份,有效回收率為96.4%,回收內容完整。訪談了14位在校生,其中6位藝術類學生。
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應有之義。近代由于自我意識的逐漸回歸,受西方思潮影響,個人主義的膨脹使其社會根基弱化,走上了利已主義的道路。極端的利己主義是虛無、相對主義的基礎。否定倫理道德的觀念來自于社會與理性,使善惡美丑的標準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誤入了唯心主義的范疇,最終發(fā)展成為道德的相對主義或功利主義。針對“個人利益和集體意義沖突時的個人選擇”,非藝術學生里有近55%的學生表示傾向個人,20%的學生表示“視情況而定”,藝術類學生選擇個人的達到69%。在訪談問及“道德認知”和“道德踐履”關系時,多數(shù)學生表示較少付之于行動。39%的學生表示時常感到“精神空虛、浮躁不安”。近期“潔潔良”事件引發(fā)網(wǎng)上熱議,“潔潔良”成了高?!熬吕褐髁x者”的代名詞,問卷調查青年功利化傾向明顯。由全球化浪潮催生的世界性的社會道德危機,嚴重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大學生對知識所承載的價值觀念缺乏感性的認知,也嚴重影響了價值觀念內化為大學生價值信念的理性認同的發(fā)展。在價值觀念多元的情況下,個體信仰的失落極易使大學生生成“兩面人”。教育內容需要經(jīng)過受教者審美性、藝術性的內心體驗、道德的感受才能發(fā)揮作用,大學生主體審美人格的丟失,缺乏理想精神,有回避崇高、意志低沉現(xiàn)象。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功利主義與知性主義的困境,過多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適性”、忽視其“內適性”。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認為思政課有益于提高個人的政治素養(yǎng),但對思政理論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不清晰,半數(shù)以上學生表示來上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拿學分,對課程缺乏理性認同。當問及“個人對思政課程的期待”時,選擇“增強理論水平,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只占30.6%,認為“認真聽講,參與課堂活動即可”的占30.4%,選擇“期末成績高”的占到27.7%。這表明大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認識存在主觀偏差,實用主義思想傾向較為明顯,也側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較多地強調理性、公正等道德品質的形成,在教育目的觀上精神內涵的缺損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層的危機。在調查思政理論課程到課情況時,75.1%學生表示不會曠課,但其中35.2%的學生表示有過曠課經(jīng)歷。從缺課的原因來看,69%的學生認為課程的教學內容“理論性太強,存在著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矛盾?!痹趯Α坝绊懰颊n課堂效果主要因素”調查中,62.2%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是關鍵,針對“你最喜愛的教學方式”調查中,學生選擇相較最高的是情景式教學,其次是視頻教學和案例教學。大學生是教育生活中鮮活的主體,教育者不可忽略他們在理解、掌握、運用規(guī)范和知識的獨立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達成是一個由內而外建構或生成的過程,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知識傳授基礎上創(chuàng)設特定價值情境,引導大學生自主調整,建構品德心理圖式。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開放性和教學方法的藝術化、審美化,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
當前藝術教育實踐的技藝化與功利化傾向互相傾軋,導致藝術教育實踐與“美善相諧”教育理念有所背離。早在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3號《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應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tǒng)和外國的優(yōu)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素養(yǎng),增強愛國主義精神”。2009年音樂教育家王耀華針對藝術教育改革,提出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藝術教育工作者。在針對藝術類學生“藝術教育工作者核心素質”的調查中,選擇“專業(yè)技能”的學生占到51%、“社會活動能力”占27.6%,只有13.4%的學生選擇“教育工作水平”,選擇“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的僅有8%?!皩I(yè)目標”定位調查中,選擇“專業(yè)主項提高”的占57%,定位于“教師教育”的占32%。在訪談中,問及學生對于“教師教育”、“師范”的核心要素的理解,多數(shù)學生概念模糊,學生表示他們更看重專業(yè)課,對相關的教育心理學和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并不看中,主要是湊學分的。對于思政課聽課情況,只有15%的學生表示會全程聽課,24%的學生表示在講得精彩的時候或是播放視頻時會抬頭認真聽講,24%的學生表示聽一會兒會做其他事,37%的學生選擇玩手機或睡覺。這表明藝術教育存在著目標定位偏差和核心能力片面化的情況。在藝術教育中長期注重專業(yè)技能、學歷、社會活動能力等“硬實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理想、信念、思想等“軟實力”的德性培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是一項系統(tǒng)性非常強的工作,它同時關系到兩個不同領域的文化教育,需要在最終目標進行深刻闡述的基礎上把握融合原則。其目的通過藝術美、規(guī)則美建立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將藝術中的審美精神注入思政教育中,使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在目標、內容、手段等方面實現(xiàn)融合,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扎實的價值底色,真正培養(yǎng)出與時代的要求相適應的全方位發(fā)展的高端人才。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應是促使學生對知識技能進行轉化,推進德性的內化,形成個體成長的生存智慧和審美能力。人們常將藝術與道德定位為非此即彼的關系,認為談道德、價值觀就會消解藝術的本質,扼殺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從而降低藝術的審美價值。[4]其實,這種將藝術的審美性與道德性對立起來的觀點是對藝術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一種曲解。藝術和道德是人類生命活動的精神本源,兩者的內在有著必然的同一性。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道德性與審美性關系到美和善的兩個方面的定義,它標明了生命美學的發(fā)展方向;從審美的角度來詮釋,把生命中善和美、自由和德性的特質提煉出來,讓審美的人充分享受生命的幸福和自由,同時充分拓展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歷史上曾有以斯溫伯恩、王爾德為主要代表的,宣揚藝術與道德無涉、“藝術至上”的唯美主義理論。雷默也曾提出藝術所追求的審美價值是自足的本體,不應受道德或其他事物的約束。其實,人不單單是生物層面的人,也是社會層面的人,與生活脫節(jié)的唯美作品無法滿足人們對于生活深層了解的渴求。人們的審美是建立在聯(lián)想、認知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動之上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體驗,也牽涉到道德范疇。藝術教育的根本是正確審美。審美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審美的目的,藝術活動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才能體現(xiàn)出生命正確的價值理念,將道德與審美合二為一,讓枯燥、抽象的教育內容變得具體而形象,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切意遠、形真理蘊的審美特點,這樣既未背離本質,又遵循了教育自身的規(guī)律。
“當前部分藝術教育活動以盈利為目的,在設計領域中表現(xiàn)出一些作品缺乏中心思想的指導。在藝術設計領域表現(xiàn)為張揚個性,拒絕社會正面描述,形成一種“空心化主流意識”。”[5]藝術是富有人性的,它能滋養(yǎng)心靈,喚起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如果藝術創(chuàng)作種背離審美,或刻意回避其思想性,其呈現(xiàn)的必將是空洞無味的,甚至可能是畸形丑惡的。因此藝術自身也需要凈化,需要反應時代精神,需要思想引領,要結合時代要求發(fā)揮藝術教育的審美價值和教化功能。中國道家學派崇尚“物我同一,情景相即”,即強調藝術審美體驗。人在審美過程當中所能感覺到的愉悅并不單純來自生理上的機能反應,它是綜合了人的情感,思維,感知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即具有社會內容,這就為思想政治教育留有了空間。
激情澎湃的藝術作品震撼心靈,和諧有序的悅音陶冶人心。藝術不能脫離思想,正確的思想或直接或曲折,或顯或隱的引領著藝術的創(chuàng)作。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就將人文主義思想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表達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產生了許多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作品。在十九世紀俄羅斯各種門類藝術的百花齊放,五四運動時期中國所涌現(xiàn)的一大批文學家和藝術家,在中國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擔負起艱難而光榮的藝術創(chuàng)作使命。這一切都與思想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是一個至情至美的優(yōu)秀作品。音樂作品突出梁祝二人性格中反抗封建專制的剛烈因素,通過吸收中國拉弦樂器的風格和戲曲演唱的潤腔手法,使作品體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又有濃郁的中國風韻。還有“長征組歌”、“黃河江頌”等音樂作品,都具有相似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結合是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新形式,將兩者組合在一起能夠形成多種新形態(tài),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新時期思政教育需要在教育內容和形式上做更新的探索,將“深度漫灌”與“精準滴灌”結合起來。通過融合藝術教育的德育元素,充實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美。這需要思政教師和藝術教育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共同教研進行內容融合,增加課程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藝術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完整的重要基石,它可以促進個體形成遵守集體利益的心理定位。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抽象內容,憑籍生動逼真的藝術形象,營造出具體、形象、生動而真實的意境,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審美特點,讓受教育者能夠把主觀與客觀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使大學生超脫了功利主義與知性主義的束縛,主觀能動地接受其中蘊含的思想內容、道德精神,追求美的理想,生成美的人格,塑造美的人生。另外,藝術和人內心情感的連接是直接而又內斂的,豐富的藝術資源和藝術形式使得思政教育抽象的感性知識變得活潑生動,給人心靈以巨大的感染力量。藝術手段的運用與借鑒,可以消解許多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情緒,多樣的藝術形式在教育方面體現(xiàn)出形象性、趣味性與生動性的特點,有著獨到的潤物無聲的育人作用。將內容融通和豐富形式相結合,既避免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動灌輸,又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獲得情感和思想的教化。
針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實行載體多元與實踐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新的教學實踐,融合藝術資源與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文化等資源,突顯思政課濃厚的思想性、思辨性課程特點,增加課程人文性和趣味性。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綜合新媒體、網(wǎng)絡平臺,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受教育者面前。比如可以充分利用通識課程等公共課程機制的建設,與思政課形成互補。借助微網(wǎng)絡這一載體的優(yōu)勢,精心設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隱寓在這些微活動當中,促進微網(wǎng)絡載體與教學內容的相互整合。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QQ、微信等平臺為學生解答并指導,最后學生通過編輯微博日志、發(fā)朋友圈等方式來總結自己的活動感想,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
教師還可以帶領大學生走出校園,在藝術博物館、革命根據(jù)地進行參觀考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進行教學實踐成果作品化。開通微博直播功能,借助微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創(chuàng)新理論、正能量音頻視頻、美文美圖等動態(tài)信息,將課程內容和價值觀教育深入到學生生活之中。還可以組織藝術類學生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到山區(qū)支教,關心弱勢群體,豐富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提升專業(yè)能力,提升青年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孔子有“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言論?!稑酚洝匪^“禮樂皆得,謂之有德”?!皹方虖莫M義上講是審美的教育,孔子把樂融入到教學之中,用樂來豐富人們的生活?!盵6]外在“禮”的規(guī)范下,內在“仁”的養(yǎng)成,通過“樂”導人心志,逐漸向理想完美的人格發(fā)展。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人通過全面的方式存在,成為一名完整的人,并使自己全部本質得到解釋,實現(xiàn)所有人和諧、完整、平等的發(fā)展。他提出,人類發(fā)展依次為人的依賴階段、物的依賴階段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階段三個階段。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種人類本質全部實現(xiàn)、人的素質的全面提升、人的需要的全面滿足的、人的個性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實現(xiàn)需要全面的教育,并與人的生產實踐相聯(lián)系,即有什么樣的生產實踐,就應該有什么樣的教育。這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工作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是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遵循的綜合性較高的教育類型。兩者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者進一步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新時期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融合需要創(chuàng)新理論構建,突破傳統(tǒng)教育中被動式灌輸?shù)慕虒W方法,充分發(fā)揮出新時代的優(yōu)勢,將教育內容和教育載體,以及載體中隱藏的教育內容與人的思想進行深度融合。楊波婷教授曾提出要在思政教育方式、教育過程中涵蘊情境化的人類情感和美感。孔湘明教授更加明確提出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是必然趨勢,提出將培養(yǎng)完善人格的人才作為教育立足點,創(chuàng)建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的模式,這為理論創(chuàng)新奠定了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美學觀關注人類內在的審美需求,認為審美具有儲善性、導善性和立善性,審美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觀中的核心內容。藝術教育是美育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對各樣審美活動的善性作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與美育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為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兩者的融合創(chuàng)新了闡述語境。在現(xiàn)代教育中,智育不是純粹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好奇心以及理想思考力的發(fā)展;德育不是道德規(guī)范死板的灌輸,而是精神追求的發(fā)展;美育不是藝術技巧的灌輸所,應是對靈魂與生命的灌溉?!耙獜谋举|上、思想上去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審視自我價值的審美觀,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藝術理論和美育方面的知識,提升自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7]使得藝術無形地融入到教學資源、課程內容、授課過程、教學互動中,加強藝術類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系統(tǒng)總結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提升教育的實效。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提出強化網(wǎng)上思想引領,“把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開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利用教育信息化和網(wǎng)絡微平臺信息迅速發(fā)展的優(yōu)勢,加強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從思想、個性、身心特點出發(fā),對傳統(tǒng)的說教或灌輸?shù)姆绞斤@現(xiàn)較為明顯的排斥,對比之下更容易接受帶有各種藝術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藝術載體,大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容易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性,更易于價值觀的自覺生成。大學生不同的家庭出身、社會經(jīng)歷、生活環(huán)境以及家庭教育程度和方式的不同,使得大學生個性千差萬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色彩比較濃重,這讓大學生在涉及到具體的問題困惑時無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吸納。運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多樣而生活化的藝術形式和網(wǎng)絡平臺,使得具有個體差異的大學生更易找到與自身生活體驗相連接的體驗感與感受,更容易促進他們互相交流,碰撞思想,在自己的實際體驗中受到教育。[8]多樣豐富、潛移默化、注重情感的情景式的教育方式符合當代大學思想特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應更為細致地觀察和深入地探究大學生的特點,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新方法,開辟一條既體現(xiàn)時代特征和思想內涵,又融合藝術審美和互動參與的教育新路。
高校德育與藝術教育的相互融合不是短期工作,而需要通過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才可以實現(xiàn),它是一項系統(tǒng)性較強的工程,關系到德育與藝術教育兩塊截然不同教育領域的相互交融,它的融合對象不是單一化的,而應體現(xiàn)在課程機制、評價體系以及實踐機制等各個方面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課程思政理念下完善課程機制,將公共藝術課程升級改造成為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德育課程之一,與思政課形成教學互補。同時開設針對藝術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將藝術資源與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文化等資源相融合,實現(xiàn)兩者充分、有機的相互融合。其次,推進教學評價機制構建,加強合力育人。在課程思政理念下,實現(xiàn)不同專業(yè)背景的教師與思政教師合力育人的教學隊伍。同時配套科學的評價指標,根據(jù)教育目的建立梯級目標,就是否有利于受教者的專業(yè)學習和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否提高受教者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否利于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是否堅定受教者的理想信念四個方面建立若干子目標,借助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關方法對課程實施進行有價值評價判斷,推進教學評價機制構建。[9]再次要創(chuàng)建文化實踐機制,建設美善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豐富的校園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增進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審美、強化認同的重要途徑。創(chuàng)建文化實踐機制,注重實踐活動品牌化,深挖內涵,重視活動品質,利用好當?shù)氐奈幕囆g資源,加強活動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tǒng)一。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多樣化、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其中。還可聘請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開設學術講座,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引入鮮活的文化作品,通過多元課程進行作品背景解析,將實踐活動和課堂講授相結合。另外校園公共藝術文化也是高校實施德育與藝術教育融合的前沿陣地。那些蘊含美感與創(chuàng)新的自然景觀以及精巧實用的建筑物、由人文、自然等靜態(tài)景觀以及師生在學校范圍內所構建的一系列生活圖景都充分彰顯著每個高校不同的藝術文化,使學生在無聲無息中受到藝術的啟發(fā),德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