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澤 吳寶沛
摘要自殺現(xiàn)象令人費解。本文以進化心理學為框架,深入完整地評估了自殺適應器理論,即,自殺最有可能在實現(xiàn)整體適應度的能力下降時出現(xiàn)。該理論推論有三:高智商者更可能自殺;自殺傾向有一定遺傳性;暗示適應不良的進化線索與自殺相關。大量實證研究支持推論。未來方向包括使用計算機模擬和田野調(diào)查檢驗自殺心理的進化效應,檢驗整體適應度改變線索與自殺的關系,考察性別差異,并區(qū)分適于該理論的自殺類型。
關鍵詞自殺;自殺意念;適應器;智力閾限假設;行為遺傳學;進化心理學
分類號B84-0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9.01.008
1引言
自殺是一種令人擔憂的社會現(xiàn)象。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每年有近100萬人自殺,數(shù)目超過死于兇殺案和戰(zhàn)爭的總人數(shù),另外有1000萬到2000萬的人嘗試自殺。自從2008年銀行業(yè)崩盤引發(fā)經(jīng)濟危機以來,自殺是15~44歲人群(最具有生產(chǎn)力的群體)三大死亡原因之一(Aleman? &? Denys, 2014)。在中國,全國平均自殺率為9.8/100000(Wang, Chan,? &? Yip, 2014)。許多學者從各自的視角出發(fā),對自殺的原因進行了探討(杜睿, 江光榮, 2015; 劉玉新, 張建衛(wèi), 張西超, 王成全, 張杰, 2013)。不過,這些研究通常考慮的都是自殺的當前原因(proximate causes),相對忽略了對自殺進化原因(evolutionary causes)的探討。當前原因,又稱近因,是直接導致某一行為的先行因素,可以是某種心理狀態(tài)、生理因素、人格特質(zhì),或情境因素,試圖回答的是某些因素怎樣導致某一行為的出現(xiàn)。進化原因,又稱遠因,考察的是某一行為在人類進化史上出現(xiàn)并維持下去的終極原因,試圖回答的是這一行為為什么會出現(xiàn)。而無論是當前原因還是進化原因,對于完整而深入地理解人類心理,都是必要的。舉例來說,人們歧視殘疾人和肥胖者,當前原因可能是跟偏見有關的認知、情緒和態(tài)度因素,而進化原因則跟行為免疫系統(tǒng)的啟動有關,目的是為了減少疾病感染。能夠及早根據(jù)環(huán)境線索探測到病菌存在的個體,比那些沒有這一相應機制的個體具有更多的生存優(yōu)勢。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自殺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方式,但本文論述的自殺行為和自殺心理,不涉及傷害他人的動機和行為,只跟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圖和行為有關(Van Orden, Witte, Cukrowicz, Braithwaite, Selby, &? Joiner, 2010)。自殺式襲擊或自殺式恐怖主義已經(jīng)引起了學界的關注(石偉, 賈鳳祥, 2011),也有不少心理學家試圖從進化心理學的框架進行分析(Gallup? &? Weedon, 2013)。這種涉及對他人進行攻擊或傷害的自殺現(xiàn)象,可以從互惠利他(Victoroff, 2009)、親緣利他(Qirko, 2009, 2013)以及宗教認知(Liddle, Bush,? &? Shackelford, 2011)的進化視角進行理解,不過自殺式攻擊行為不是本文的論述對象。本文的自殺既包括自殺意念也包括自殺行為,而自殺行為又包括自殺企圖(又叫自殺未遂)和自殺死亡。自殺意念未必就能導致自殺行為,因為還必須擁有自殺能力,但本文的重點不是區(qū)分這幾個概念的不同,而是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探討自殺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并對這種視角導致的假設和推論進行檢驗和評價。這種視角跟其他的研究視角相互補充,能夠加深研究者對自殺現(xiàn)象的理解,并為自殺的干預提供富有價值的參考。
在本文中,我們將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對自殺心理進行深度分析。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認為,對于社會性動物(包括人類)來說,在某些情況下,跟不具備自殺機制的個體相比,具備自殺機制的個體在某些情況下能夠提升自己的整體適應度(de Catanzaro, 1991)。本文將在下面的部分詳細闡述自殺的適應器理論,同時評述檢驗這一理論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來自多個領域。最后,本文將討論自殺的進化心理學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2自殺的適應器理論
雖然對適應器的具體界定存在爭議,但是進化心理學家通常認為自然選擇的主要產(chǎn)物是適應器(Buss, Haselton, Shackelford, Bleske,? &? Wakefield, 1998)。適應器(adaptation)就是具有種屬特性的生理性狀或心理特征,這些特征經(jīng)過自然選擇進化而來,具有一定遺傳性,能夠有效地幫助個體解決生存和繁衍問題(Tooby? &? Cosmides, 1992)。嬰兒的臍帶是適應器,因為這一性狀能夠幫助胎兒從母親那里獲得充分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從而保證自己正常發(fā)育。嫉妒也是適應器,因為男性的嫉妒能夠減少伴侶與其他男性發(fā)生性關系的風險,從而提高自己父親身份的確信度。嫉妒對女性也同樣重要,因為這一心理適應器能夠讓女性對男性的感情出軌防患于未然,從而保證伴侶把資源持續(xù)不斷地投入到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簡而言之,適應器就像是一把鑰匙,這把鑰匙經(jīng)過特殊設計,針對的是進化環(huán)境中反復發(fā)生的具體的適應性問題。能夠有效解決這些適應性問題的人類祖先,就能更好地存活下來,留下更多的后代。不能解決同樣問題的人類祖先留下的后代就較少,他們甚至可能被自然選擇淘汰,沒有留下后代。隨著這種選擇過程一代一代地不斷進行,擁有適應器的個體將在群體中擁有越來越多的后代,而沒有同樣適應器的個體擁有的后代越來越少,最終消亡。除了適應器之外,自然選擇的另一產(chǎn)物是副產(chǎn)物(by-product)。跟適應器不同的是,副產(chǎn)物既不解決具體的適應性問題,也不具備功能設計(functional design)的特點。肚臍眼就是一種副產(chǎn)物,它不能幫助人類躲避敵害,也不幫助他們覓食或擇偶。只是因為跟臍帶有所聯(lián)系,肚臍眼這一性狀才保留了下來。
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認為,至少對于某些物種來說,自殺在某些情境下具有適應功能(de Catanzaro, 1991)。這一理論由整體適應性理論(inclusive fitness theory)推論而來。根據(jù)整體適應性理論,衡量個體進化適應的指標是整體適應度,這一指標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個體自身而導致的繁殖成功率,這是經(jīng)典的自然選擇理論確定的直接適應度(direct fitness);第二部分,通過跟個體有共享基因的家人而導致的繁殖成功率,這是間接適應度(indirect fitness)。直接適應度加上間接適應度就構成了整體適應度。對于高度社會化的物種來說,自殺可能在某些情境下是適應的(de Catanzaro, 1991)。因為自殺影響的只是個體的直接適應度,自殺導致的個體死亡使得通過自身進行的繁衍潛能不再具有可行性。但是,這一行為卻可能對個體的間接適應度產(chǎn)生進化上的促進作用。這一邏輯的前提是,在任何一種現(xiàn)實的進化情境中,用于維持個體及其親屬生存和繁衍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對于高度社會化的物種而言,它們通常跟自己的親屬生活在一起。這也意味著,當個體實現(xiàn)未來繁殖潛能的機會很小時,即個體基本無法通過自身留下后代,這樣的話,繼續(xù)為生存進行投資在進化上就意味著浪費。因為這些有限的重要資源本可以節(jié)省下來,留給他們的近親,用來照料這些親人的后代。而且,他們的生存還可能消耗用于親屬生存和繁衍的有限資源,進一步減少他們親屬的繁殖潛能。這些損失將最終體現(xiàn)為他們整體適應度的降低。相反,假如某一個體未來的繁殖潛能很低,而他親屬的繁殖潛能很高,他的自殺將會節(jié)省有限的資源用于親屬的進化投資。即使自己的直接適應度較低,但是間接適應度將因此而提高,因而他的整體適應度有可能處于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
簡而言之,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認為當個體實現(xiàn)自己整體適應度的能力急劇下降時,自殺最有可能發(fā)生。這一理論可以導出三個推論:第一,因為自殺機制需要“計算”這一行為的進化后果,比較自殺與否帶來的整體適應度改變,因而自殺行為可能需要滿足一定的智力閾限(de Catanzaro, 1981; cited by Voracek, 2004)。自殺與否的權衡,跟很多利弊權衡(benefit-cost tradeoff)一樣,通常是無意識進行的(當然,也可以是有意識的)。而智力水平較高的個體,按照智力閾限假設,在利弊權衡方面,具有更強的能力,因而更能突破有機體設定的自我保存機制的層層防護。第二,如果自殺傾向是一種適應機制,那么這一心理應該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因為這種遺傳性可以保證這一適應機制的選擇優(yōu)勢能夠傳遞給下一代。第三, 任何一種進化機制的啟動,都需要具體情境中相關線索的激活(李宏利, 王燕, 2011)。自殺心理的啟動,不一定需要抽象的整體適應度降低的信息,表征這種降低的當前因素也同樣可以引發(fā)這一心理。因為進化動機作為“遠因”,跟作為“近因”的當前因素并不沖突,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暗示個體實現(xiàn)整體適應度的能力急劇降低的進化線索和當前因素都可能跟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有關。圖1是自殺適應器理論的一個簡略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實現(xiàn)整體適應度的能力降低既可能直接引發(fā)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也可能通過影響跟自殺有關的當前心理因素,進而間接地引發(fā)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我們將在下面的部分詳細論述跟這些推論有關的實證研究,以檢驗自殺的適應器理論。
3對適應器理論的檢驗
3.1智力閾限假設及其檢驗
自殺的智力閾限假設認為,不是所有的物種都具有自殺的能力,自殺通常是擁有高度發(fā)達的社會意識的物種才有的一種能力,這也許能解釋為什么除了人類,其他物種中很少存在明確的嚴格意義上的自殺現(xiàn)象(de Catanzaro, 1991)。因為自殺需要在潛意識中權衡這一行為的進化效應,以確保這一極端方式能夠帶來整體適應度的進化收益。因而,自殺要求個體達到必要的智力閾限,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由此也可以推論,自殺行為跟智力水平具有正相關關系(de Catanzaro, 1981; cited by Voracek, 2004)。不少學者從個體層面和群體層面對這一假設進行了檢驗。
在個體層面,不少證據(jù)表明高智商個體中的自殺率比普通人更高。對一項天才兒童的追蹤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對于那些平均智商為151的孩子來說,他們在一生中自殺身亡的危險是普通人(智商是100)的4倍(Voracek, 2004)。包括小說家、文學家、劇作家和詩人在內(nèi)的其他高智商者,死于自殺的可能性也遠遠高于普通人(Preti? &? Miotto, 1999; cited by Voracek, 2004)。這一關系對于某些臨床群體同樣適用:自殺而死的精神分裂癥病人比未自殺的同類病人擁有更高的智力水平(Siris, 2001)。
更多的研究在群體層面考察了智力與自殺的關系,進一步檢驗和支持了兩者之間的正向關系(Voracek, 2013)。一項全國性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15歲到64歲之間,死于自殺的意大利人通常擁有更高的學歷(Pompili, Vichi, Qin, Innamorati, De Leo,? &? Girardi, 2013)。當然,這里的學歷水平只是智力的一個間接指標。不過,使用智力直接指標的其他研究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關系(Voracek, 2009)。對奧地利全國除維也納之外的99個行政區(qū)服兵役的男性進行調(diào)查,研究者發(fā)現(xiàn),當某一個行政區(qū)的智力水平較高時,該區(qū)域服兵役男性的自殺率也會較高(Voracek, 2006)。以著名人物的數(shù)量作為某一省份地區(qū)智力的指標,Voracek(2005)發(fā)現(xiàn)對白俄羅斯的任一省份來說,地區(qū)智力跟自殺率正相關。國家智力(national IQ)得分較高,通常意味著該國擁有較高的自殺率(Lester, 2003)。即使在控制了離婚率、老齡化以及失業(yè)率等可能的混淆因素之后,國家智力跟該國的自殺率依然存在明確的正相關(Voracek, 2004)。法國在1987年到2010年之間,自殺率有所下降(Fond, Zendjidjian, Boucekine, Brunel, Llorca,? &? Boyer, 2015),與此同時,關于法國智力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反弗林效應,1999年到2008-9年間,通過韋氏成人智力量表測量,法國的國家智力下降了3.8 IQ點(Dutton? &? Lynn, 2015)。
誠然,無論是個體層面還是群體層面對智商與自殺關系的研究,大多數(shù)都是相關研究,無法驗證因果,但是依然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高智商者能夠無意識地(也可能是有意識地)權衡自殺是否能帶來整體適應度的提高。另外,鑒于自殺這一領域的研究,難以使用實驗室研究來直接確定因果關系,因此使用多方面相關研究來推測因果關系,是較為穩(wěn)妥合適的方法。
3.2自殺的行為遺傳學視角
作為生物學的一個分支,行為遺傳學試圖回答這樣的問題:某一心理或行為特質(zhì)的群體變異,在多大程度上是遺傳導致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環(huán)境導致的。常用的三種行為遺傳學設計是家族研究,雙生子研究和收養(yǎng)研究。雖然每一種設計都有自己潛在的缺陷,但不同設計之間可以交叉驗證或相互結合,這樣就能給出比較可靠的特質(zhì)遺傳率評估(王申連, 郭本禹, 2013)。那么,自殺傾向是否具有遺傳性?不同設計的行為遺傳學研究對此進行了探討。
家族研究發(fā)現(xiàn),親緣關系越近,個體之間的自殺風險的相關越高。胡霞、賈存顯、王琳琳、廉穎、韓梅和劉慧(2013)發(fā)現(xiàn)在中國農(nóng)村,自殺家族史跟個體的自殺行為高度相關。無論是自殺死亡還是自殺未遂,自殺組一級親屬的自殺行為都高于對照組的一級親屬。在另一項包括瑞典全部人口的調(diào)查中, Tidemalm, Runeson, Waern, Frisell, Carlstrm, Lichtenstein和 Lngstrm(2011)發(fā)現(xiàn)即使處于相似的家庭環(huán)境中,親生手足之間的自殺風險相關高于同母異父的個體。即使在控制了家族精神疾病史之后,自殺組一級親屬的自殺率,依然高于對照組(Brent, Bridge, Johnson,? &? Connolly, 1996)。此外,同卵雙生子之間的自殺風險相關高于異卵雙生子,異卵雙生子之間的自殺風險相關高于表親手足同胞,而后者的自殺風險相關又高于沒有任何親緣關系的對照組。因為同卵雙生子之間的遺傳相關度為100%,異卵雙生子之間遺傳相關度為50%,表親手足同胞之間的遺傳相關度為12.5%,陌生個體之間遺傳相關度接近于0,自殺風險隨著遺傳相關度的降低而降低,這一發(fā)現(xiàn)意味著遺傳因素影響自殺風險之間的相關。
收養(yǎng)研究和雙生子研究也都發(fā)現(xiàn),遺傳因素在自殺行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Althoff, Hudziak, Willemsen, Hudziak, Bartels,? &? Boomsma, 2012; von Borczyskowski, Lindblad, Vinnerljung, Reintjes,? &? Hjern, 2011)。丹麥的一項全國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親生手足之間的自殺風險相關要高于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的同胞(Petersen, Srensen, Andersen, Mortensen,? &? Hawton, 2013)。Segal(2009)找到了47對同卵雙生子和31對異卵雙生子,這些雙生子之中其中之一死于自殺。作為對照組,Segal找到了347對同卵雙生子和170對異卵雙生子,這些雙生子中其中之一死于自殺之外的其他原因。結果顯示,對死于自殺的雙生子來說,同卵雙生子的自殺企圖多于異卵雙生子。但對于對照組而言,同卵雙生子的自殺企圖跟異卵雙生子沒有差異。除了自殺行為和自殺企圖,雙生子研究同樣發(fā)現(xiàn)自殺意念(suicidal ideation)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Pedersen? &? Fiske, 2010)。
現(xiàn)代醫(yī)學也許能為自殺的遺傳提供一些佐證,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自殺易感性或許有一定的基因基礎。5-羥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 5-HT)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自殺行為,且這種關聯(lián),與自殺者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無關(Golden, Gilmore, Corrigan, Ekstrom, Knight,? &? Garbutt, 1991)。而5-羥色胺系統(tǒng)的紊亂,又受5-羥色胺受體(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5-HTR)的影響。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抑郁癥患者,還是酒精依賴者,自殺行為均與5-羥色胺1A受體(5-HTR1A)基因多態(tài)性、5-羥色胺2A(5-HTR2A)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有關(邱曉惠, 馬靖松, 宋珺瑤, 王琳, 楊秀賢, 喬正學, 楊艷杰, 2015; 王永柏, 王嘉凱, 剛清偉, 劉婧一, 王靜, 2015; Wrzosek, ukaszkiewicz, Wrzosek, Serafin, Jakubczyk, Klimkiewicz, &? Wojnar, 2011)。
另外,還有研究者通過進化模擬發(fā)現(xiàn),自殺可能更多的是一種遺傳特征。在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有自殺可能性的群體,人口增長速度比其他群體快(Szentes? &? Thomas, 2013)。
3.3影響自殺的進化線索和當前因素
無論是智力閾限假設還是行為遺傳學的研究,都為自殺的適應器理論提供了某種間接支持。不過,兩個領域的研究都沒有涉及適應器理論的具體內(nèi)容,沒有對內(nèi)容相關假設進行檢驗。不少研究者開始對影響自殺的進化線索和當前機制進行探討(Brown, Dahlen, Mills, Rick, & Biblarz, 1999; Joiner? &? Silva, 2012)。
研究發(fā)現(xiàn),當實現(xiàn)整體適應度的能力降低時,也就是繁殖潛能急劇減少時,個體的自殺意念會增強。de Catanzaro(1991)對包括普通人、同性戀和精神病人在內(nèi)的多個群體進行調(diào)查。他發(fā)現(xiàn)在所有群體中,跟自殺意念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個體對家庭的影響,即自殺意念與成為家庭的負擔有正相關關系,而對家庭擁有重大貢獻則與自殺意念負相關。成為家庭負擔意味著降低個體的整體適應度,而能夠給家庭做貢獻才意味著能提升個體的整體適應度,這一發(fā)現(xiàn)支持了自殺的適應器理論。其他研究也發(fā)現(xiàn),提升整體適應度的許多線索都能負向預測個體的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這些線索包括個體的繁殖潛能,個體對家庭的貢獻,家人的繁殖潛能,以及個體跟重要他人之間的良好關系(Brown, Dahlen, Mills, Rick,? &? Biblarz, 1999)。 Brown, Brown, Johnson, Olsen, Melver和Sullivan(2009)的研究把這些結果推進一步。他們發(fā)現(xiàn),當個體認為自己是家庭負擔時,他們的自殺意念會增強,不過兩者之間的關系受到健康、浪漫關系滿意度以及母親年齡的影響。在個體在健康不佳、浪漫關系較差以及母親較年輕時,個體認為自己是家人的負擔將導致最強烈的自殺意念。健康不佳和浪漫關系較差意味著個體擁有較差的繁殖潛能,于是他們倘若成為家庭的負擔,就意味著他們也將降低家人的繁殖潛能,從而惡化自身的整體適應度,自殺意念會因此會增強。母親年齡較低意味著家人的繁殖潛能較高——她以后還可能擁有更多的后代,這時個體倘若成為家人的負擔,就可能降低家人的繁殖潛能,從而間接影響自身整體適應度的提升,因而自殺意念也會增強。Van Orden, Witte, Cukrowicz, Braithwaite, Selby和Joiner(2010)歸納了影響自殺最重要的六個危險因素:精神障礙,社會孤立,家庭沖突,身體疾病,失業(yè)以及既往的自殺史。這里的每一個因素都得到了至少15個以上實證研究的支持??梢钥吹?,所有的因素都跟個體實現(xiàn)整體適應度的能力降低有關,精神障礙、身體疾病、失業(yè)以及社會孤立等因素可以直接降低個體的繁殖潛能,因為具有這些特征的個體很難找到配偶,也難以給家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很可能會成為家人的負擔。家庭沖突和既往的自殺史等都暗示著個體會消耗家人的資源,影響家人的繁殖成功,這兩個因素也會降低個體實現(xiàn)整體適應度的能力。
除此之外,更多的研究者開始考察跟自殺行為有關的當前因素。其中,得到心理學家較多關注的一種模型是自殺的人際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Joiner, Van Orden, Witte, Selby,Ribeiro, Lewis? &? Rudd, 2009; Van Orden, Witte, Cukrowicz, Braithwaite, Selby,? &? Joiner, 2010)。這一理論明確指出,負擔感知(perceived burdensomeness)和歸屬受挫(thwarted belongingness)是構成自殺意念的兩個核心因素。負擔感知測量的是個體認為自己是他人負擔的一種知覺和判斷,歸屬受挫測量的是個體認為自己缺乏或喪失社會聯(lián)結的一種知覺和判斷(Bryan, Morrow, Anestis,? &? Joiner, 2010)。除了自殺意念或自殺欲望之外,人際理論認為個體通過種種方式獲得自殺能力也很重要,因為能力獲得(acquired capability)這一因素在自殺意念到自殺行為的轉變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Joiner? &? Silva, 2012),智力閾限理論與能力獲得因素是相輔相成的,更高的智力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更強的自殺能力。鑒于負擔感知和歸屬受挫跟自殺的適應器理論關系更為密切,本文在下面將主要論述這兩個因素對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的影響。
許多研究表明,負擔感知是預測自殺意念的一個有力因素。對于不得不忍受慢性疼痛的病人來說,即使考慮包括抑郁癥狀在內(nèi)的危險因素的影響,負擔感知也是唯一能預測自殺意念的因素(Wilson, Heenan, Kowal, Henderson, Mcwilliams,? &? Castillo, 2016; Wilson, Kowal, Henderson, Mcwilliams,? &? Péloquin, 2013)。除此之外,對軍隊工作的文職人員和軍人的調(diào)查也都發(fā)現(xiàn),負擔感知跟自殺意念密切相關(Bryan, Clemans,? &? Hernandez, 2012; Bryan, Morrow, Anestis,? &? Joiner, 2010; Monteith, Menefee, Pettit, Leopoulos,? &? Vincent, 2013)。對美國空軍中自殺身亡者的遺書進行內(nèi)容分析,大約30%的自殺者都在其中提到自己是家人和朋友的負擔(Cox, Ghahramanlou-Holloway, Greene, Bakalar, Schendel, Nademin, & Kindt, 2011)。負擔感知跟自殺意念之間的密切關系,同樣適用于包括老年人在內(nèi)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Cukrowicz, Cheavens, Van Orden, Ragain, ?&? Cook, 2011; Van Orden, Cukrowicz, Witte,? &? Joiner, 2012),也適用于其他文化下的被試比如中國人(Zhang, Lester, Zhao,? &? Zhou, 2013)、非裔美國人和亞裔美國人(Davidson? &? Wingate, 2011; Wong, Koo, Tran, Chiu,? &? Mok, 2011)、印第安人(OKeefe, Wingate, Tucker, Rhoadeskerswill, Slish,? &? Davidson, 2014),以及墨西哥人(Garza? &? Pettit, 2010)。
同樣,歸屬受挫跟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弱化的社會聯(lián)結是老年人自殺的危險因素(Lee, 2015)。由學校相關困難所導致的社會隔離會導致青少年選擇自殺(Séguin, Beauchamp, Robert, DiMambro,? &? Turecki, 2014)。對同性戀者來說,“出柜”作為保護因素,能夠為其贏得更多社會支持,降低自殺的可能性(Plderl, Sellmeier, Fartacek, Pichler, Fartacek,? &? Kralovec, 2014)。這些發(fā)現(xiàn)間接支持了歸屬受挫對于自殺行為的促進作用。其他直接測量歸屬受挫的研究也都一致發(fā)現(xiàn),這一因素跟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存在密切關系(Chu, Buchmanschmitt, Moberg,? &? Joiner, 2016; Chu, Hom, Rogers, Ringer, Hames, Suh,? &? Joiner, 2016; Van Orden, Cukrowicz, Witte,? &? Joiner, 2012)。除此之外,自殺干預中的跟進接觸(follow-up contact)能夠減少自殺行為(Luxton, June,? &? Comtois, 2013),可能跟自殺未遂者歸屬感的增強、歸屬挫敗的減弱有關。
此外,不少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因素通過影響負擔感知和歸屬受挫,進而影響個體的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LGB青少年中,抑郁是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因為抑郁會增強個體的負擔感知和歸屬受挫,進而影響個體的自殺意念(Baams, Grossman,? &? Russell, 2015),但負擔感知和歸屬受挫對自殺意念的影響不以抑郁為中介因素(Kleiman, Liu,? &? Riskind, 2014)。除此之外,自主性和勝任力(Hill? &? Pettit, 2013)、不良的完美主義(Flett, Hewitt,? &? Heisel, 2014)、社會焦慮(Arditte, Morabito, Shaw,? &? Timpano, 2016)和災難(Orui, Sato, Tazaki, Kawamura, Harada,? &? Hayashi, 2015)都會對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產(chǎn)生影響,這些影響以負擔感知或歸屬受挫為中介因素。
3.4與適應器理論有關的爭議
Joiner, Hom, Hagan和Silva(2016)提出,自殺并非進化而來的適應行為,而是精神病理學的典范,自殺因群居物種自我犧牲行為的紊亂產(chǎn)生,究其原因是對負擔的錯誤感知。該理論與自殺適應器理論中的負擔感知有三大差異:其一,Joiner, Hom, Hagan和Silva(2016)的觀點強調(diào)扭曲的負擔感知,而“自殺的適應器理論”所指的是親屬的實際負擔;其二,該框架認為自殺是一種適應的紊亂,而“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認為它是在一定條件下的一種適應;其三,在現(xiàn)代語境中,該理論的“負擔”并不專指對遺傳親屬(擁有共同的基因)的負擔,而“自殺的適應器理論”則認為對遺傳親屬的負擔至關重要?!白晕覡奚袨槲蓙y”理論也有一定的道理,個體在經(jīng)歷親朋好友自殺后,無論對方是伴侶、父母、兒女還是朋友,自殺風險都會提高(Abrutyn? &? Mueller, 2015; Pitman, Osborn, King,? &? Erlangsen, 2014)。這似乎間接說明負擔感知的范圍不止局限于擁有共同基因的家屬,而主要取決于雙方的關系。我們的經(jīng)濟和文化景觀已經(jīng)成倍地發(fā)展,合作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對親屬的依賴比過去少,在許多國家發(fā)展起來的社會福利極大地改變了自殺行為的適應價值(Aubin, Berlin,? &? Kornreich, 2013)。
除了理論上的反駁,有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較之“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討價還價理論”(bargaining model)對自殺行為的解釋率更高(Syme, Garfield,? &? Hagen, 2016)。這項人類學研究通過對53種文化的民族志資料進行編碼,分析了小規(guī)模的非工業(yè)社會中的自殺行為,認為自殺的適應器理論可能主要適用于在惡劣環(huán)境中的老年人,而“討價還價理論”是普遍適用的,特別是在年輕健康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討價還價理論,即自殺企圖是成本信號,而完成自殺是不幸的副產(chǎn)物。雖然民族志資料的研究中,自殺的適應器理論未得到廣泛的支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進化因素作為“遠因”,很有可能是隱性的,也就是說,可能不被民族志所記錄。另外,研究中,“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被操作化定義為5個變量,“討價還價”理論則被定義為12個變量,如此大的數(shù)量差異,是否也會導致解釋率計算的偏差?
4總結和展望
自殺的適應器理論認為,自殺對于社會性動物來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一種適應機制,個體以犧牲自我生命的方式用以保證自身基因的傳遞,這種傳遞不借助于自身而是借助于個體的家人(de Catanzaro, 1991)。這一理論包括三個推論:第一,自殺跟智商正相關; 第二,自殺具有遺傳性; 第三,自殺受到表征整體適應性降低的進化線索和當前因素的影響??梢钥吹?,這三個推論都得到了眾多證據(jù)的支持,從而為自殺的適應器理論提供了初步的證據(jù)。不過,鑒于直接證據(jù)較為少見,因而這一理論還需要經(jīng)受新的實證研究的檢驗。
需要指出的是,引起自殺的進化線索跟當前因素不是彼此對立的關系,兩者分別從遠因和近因的角度探討了自殺的原因。當個體實現(xiàn)自身整體適應度的能力急劇下降時,自殺機制就可能被啟動。這一機制的啟動不需要個體意識到,但可能通過一些因素體現(xiàn)出來。兩個重要的當前因素是負擔感知和歸屬受挫。雖然負擔感知測量的是個體對自己成為他人負擔的一種知覺和判斷,不過這里的“他人”通常都是個體的重要他人尤其是家人,而不太可能是陌生人。因此,負擔感知這一當前因素也許跟個體對家人繁殖成功的損害密切相關,恰恰是因為個體的存在可能對家人的繁殖成功帶來巨大的代價,個體才會產(chǎn)生自己是他人負擔的知覺和判斷。歸屬受挫則更多與實現(xiàn)個體繁殖成功的終極目標破滅有關,因為一個不能被家庭之外的重要他人接納的個體,既不能通過跟他人合作獲取繁衍所需的各種資源,也不能擁有合適的伴侶以實現(xiàn)自己繁衍后代的目的。因而,未來的研究有必要把導致自殺的進化線索跟當前因素結合起來,考察兩個層面的因素之間是否存在密切關系。
自殺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研究者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理解和考察。在進化心理學的框架下,de Catanzaro(1991)提出的適應器理論激發(fā)了眾多的研究,值得感興趣的研究者予以關注。不過,這一理論依然還需要更多研究的檢驗,而感興趣的研究者可以在未來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模擬和人類學田野調(diào)查對自殺心理的進化效應進行考察。鑒于自殺現(xiàn)象的特殊性,研究者無法采用實驗法考察自殺行為對人類整體適應度的影響。不過,采用計算機模擬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因為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者就可以比較具有自殺心理的個體跟不具有自殺心理的個體,是否在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能夠留下更多的后代。這一方法能夠直接比較自殺心理這一特征對整體適應度的進化影響。有研究基于對性Penna模型的修改,借用計算機模擬了自殺的進化過程,模型限定為自殺通過疾病得到進化(吳奇, 2009)。模擬通過D值(疾病不利于個體生存的概率)的改變進行,只有當D值為0~0.04時,自殺會作為不適應行為出現(xiàn),一旦D值大于0.05,自殺就會被自然選擇;而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D顯然是大于0.05的,該模型支持了自殺的適應器理論。除此之外,對現(xiàn)存的土著部落進行田野調(diào)查,比較不同部落自殺率的不同跟這些部落人口增長的差異,甚至比較不同家族自殺率的不同跟這些家族后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也都有助于提供獨特的證據(jù)以檢驗自殺行為的進化效應。當然,這種田野調(diào)查很難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還需要其他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的相互驗證。
第二,考察整體適應度改變的線索跟自殺心理的關系。研究者們對影響自殺的因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只有很少的研究者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考察了跟整體適應度改變有關的能力線索跟自殺心理的關系(Brown, Brown, Johnson, Olsen, Melver,? &? Sullivan, 2009; Brown, Dahlen, Mills, Rick,? &? Biblarz, 1999)。在影響自殺行為的眾多因素之中,心理障礙、身體疾病、社會孤立、失業(yè)、自殺經(jīng)歷等因素得到了較多的驗證(Van Orden, Witte, Cukrowicz, Braithwaite, Selby,? &? Joiner, 2010)。這些因素中都意味著整體適應度的降低,也意味著個體實現(xiàn)自己和家人繁殖成功的能力下降,研究者可以把這些因素納入到進化心理學的研究框架之中。除了考察整體適應度降低線索跟自殺意念的關系,研究者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考察整體適應度提升線索跟自殺意念的關系。研究表明,個體對家人繁殖成功的貢獻越大,個體自殺的可能性越?。˙rown, Dahlen, Mills, Rick,? &? Biblarz, 1999)。除此之外,結婚、懷孕或生育后代這些表示整體適應度提升的事件也都能降低自殺的風險(Appleby, 1991; Driver? &? Abed, 2004; Hyer? &? Lund, 1993)。這一方向的研究成果,將對自殺的行為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整體適應度降低的線索可能對不同性別有不同的影響。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實證研究,直接考察整體適應度降低的線索對自殺的影響是否具有性別差異。我們認為,整體適應度降低的不同線索也許對不同的性別有不同的意義,因而會對不同性別產(chǎn)生不同影響。舉例來說,擇偶領域是影響個體整體適應度的重要方面。不過,男性擇偶成功需要的條件跟女性有所不同: 前者需要具有較高的地位,擁有獲取資源的能力和潛力,而后者則需要擁有較高的生育力,即年輕漂亮(Buss, 2007)。因而,個體獲取資源的能力喪失將對男性的擇偶成功有更大的影響。相反,個體的容貌被毀將對女性的擇偶成功有更大的影響。因此,不同的擇偶失敗線索也許對不同性別的自殺意念具有不同的影響。這一假設得到了若干研究的間接支持: 個體獲取資源能力較低的指標(比如,失業(yè)和低收入)會增大自殺風險,但這一風險對男性的影響更大(Andrés, Collings,? &? Qin, 2010)。未來研究有必要明確考察表征整體適應度降低的線索對不同性別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的影響。
第四,區(qū)分哪些類型的自殺適合從適應器理論的角度考察。顯然,作為一種復雜現(xiàn)象,自殺有不同類型,比如利己型、利他型、報復型與絕望型(劉燕舞, 2014);也有不同的自殺方式,如木炭燃燒(charcoal burning)、自縊、溺水、口服毒物、CO中毒、銳器自殺,不同性別、年齡的個體,會因自殺方式致命性的不同,而各有選取(李峰, 賈海鵬, 曾建勇, 譚力, 胡松廷, 肖定科, 陸雪松, 2016; Lee, Wu, Chen,? &? Wang, 2014)。進化心理學家認為,不是所有的自殺都必然具有適應性(Aubin, Berlin,? &? Kornreich, 2013),那么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就呼之欲出:到底哪些自殺現(xiàn)象可以從適應器的角度予以考察和研究?目前,還沒有研究者就這個問題給出假設,更沒有實證檢驗。但這方面可以探討的余地較大。比如,假如沒有明顯的進化劣勢,比如男性在社會地位、物質(zhì)資源、個人能力方面沒有特別糟糕,而女性在年齡、長相、健康方面也沒有表現(xiàn)太差,這時出現(xiàn)的自殺意念很可能不具有適應性,而更多地受到了社交媒體的影響,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名人自殺的公開,與總自殺率的激增有積極聯(lián)系(Abrutyn? &? Mueller, 2015);生活事件的沖擊也有不可忽視,在中國農(nóng)村,負性生活事件能正向預測自殺企圖(Zhang, Jia, Zhang, Wang,? &? Liu, 2015)。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進化與道德倫理應該分開考量。自殺的進化意義,即整體適應度的提高,并不影響自殺干預的實施。脂肪對人類的生存與繁衍有重要意義,智人與倭黑猩猩相比,擁有更多的脂肪,儲存脂肪使人類能夠更好地適應波動的氣候與無法預期的食物資源(Zihlman? &? Bolter, 2015),長鏈不飽和脂肪酸更是大腦正常發(fā)育的必需品(Cunnane? &? Crawford, 2003)。但是脂肪的進化意義,并不妨礙現(xiàn)代人減肥,我們也從不會認為減肥是不道德、不符合倫理的行為。抑郁癥同樣有其進化基礎,在人類長期的進化之路上,可能面臨一些不詳?shù)木车兀谶@些情境中,人類陷入危險、蒙受損失,努力付諸東流,甚至身體受損,而低迷的情緒使人類在這樣的情境中幸存(Nesse, 2000)??墒沁@不會阻礙我們對抑郁癥的治療與干預,因為抑郁癥為個體帶來了痛苦。對抑郁癥的干預,并不因為抑郁癥在進化中有適應功能,而變得不符合倫理道德。同理,復仇作為進化而來的心理機制,是對侵犯者的威懾,最終目的仍是為了更好地適應(Bone & Raihani, 2015),但是,社會不允許這種私人的懲戒行為。人是有限理性的,人會感情用事,會犯錯,如果人人都出于私心進行復仇,社會必將亂套,正是因為如此,人類建立了司法體系,用法律與證據(jù),來對是非做出判斷。如果說僅僅因為自殺有其進化基礎,就認為自殺干預是不符合倫理的、不道德的,那么,人類司法體系的建立,是否也是在阻礙進化呢?顯然不是。進化與倫理本就該分開考量,進化塑造了人類,而人類要如何去生活,又是另一回事。進化的著眼點是基因的延續(xù),而人類的生活卻包含了其他方面,正如我們從來不會說,我們存在的意義是“基因的復制”。因此,自殺的適應器理論,僅僅是闡明了自殺可能的進化基礎,而絕不是在否認自殺干預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參考文獻
杜睿, 江光榮 (2015). 自殺行為:影響因素、理論模型及研究展望. 心理科學進展, 23(8), 1437-1452.
胡霞, 賈存顯, 王琳琳, 廉穎, 韓梅, 劉慧 (2013). 農(nóng)村地區(qū)自殺死亡與遺傳因素的關系.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7(1), 23-27.
李峰, 賈海鵬, 曾建勇, 譚力, 胡松廷, 肖定科, ... 陸雪松 (2016). 自殺方式與性別和年齡關系548例分析.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31(5), 482-484.
李宏利, 王燕 (2011). 進化動機影響社會認知的一般特點及過程. 心理科學進展, 19(10), 1544-1551.
劉燕舞 (2014). 農(nóng)民自殺的類型及其社會分布邏輯.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5(1), 28-33.
劉玉新, 張建衛(wèi), 張西超, 王成全, 張杰 (2013). 新生代員工自殺意念的產(chǎn)生機理. 心理科學進展, 21(7), 1150-1161.
邱曉惠, 馬靖松, 宋珺瑤, 王琳, 楊秀賢, 喬正學, 楊艷杰 (2015). 5-羥色胺受體相關基因與自殺行為相關性. 中國公共衛(wèi)生, 31(9), 1147-1150.
石偉, 賈鳳翔 (2011). 自殺性恐怖主義的心理學述評. 心理科學進展, 19(9), 1378-1386.
王申連, 郭本禹 (2013). 人格行為遺傳學的兩類取向. 心理科學進展, 21(5), 827-836.
王永柏, 王嘉凱, 剛清偉, 劉婧一, 王靜 (2015). 5-羥色胺1a受體基因-1019C/G多態(tài)性與自殺行為關聯(lián)的meta分析.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9(2), 98-104.
吳奇 (2009). 基于有性Penna模型的自殺進化模擬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