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丹
(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國的福利文化思想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在推動社會歷史變遷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從傳統社會時期的萌芽,到近現代社會的互動與嬗變,在迎接現代化轉型又面臨著全球化機遇與挑戰(zhàn)?;趪鴥韧庑蝿莸霓D變,中國特色福利文化如何完成自身蛻變和發(fā)展呢?通過科學鑒別和激活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的活力,剖析新時代福利文化的時代蘊意,可以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動力,為我國普惠性福利時代到來提供指導。
我國有著悠久的文明史,福利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根據特殊的社會時代條件進行調整和發(fā)展乃至轉變,但是其中蘊含的福利文化內涵卻綿延不絕,這也決定了我國當代福利意識形態(tài)深受傳統觀念影響。
中國社會保障自古以來是柔性傳承,靠傳統文化維系[1](P383)。古代沒有現代意義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思想,但已有社會福利思想的萌芽,儒家的“孝”、“仁義”以及“家庭核心觀念”等對我國福利文化的形成影響較大??鬃印抖Y記》中構建的大同社會包括了給予老人、小孩、殘疾人等在內的諸多弱勢群體福利的意識觀念,構建了社會福利思想的雛形;孟子提倡對老年人的關愛,具有社會福利觀念[2](P41);董仲舒倡導救濟“大貧”者、限制“大富”者具有福利思想色彩,在推動儒家福利思想成為社會共識方面作用很大;墨家的“兼愛”提倡平等理念,也是福利思想的一個進步;宋代朱熹提倡國家要體諒百姓關注民意并提出“社倉”思想,這都是世界福利思想史較早的記載之一。
隨著西方國家福利思想的傳入,近代中國社會變化更多的是由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影響著。在這期間,與西方文明交流融合中,儒家倡導的家庭內的福利之說被否定,這也促進了中國福利思想朝著制度化和現代化轉變。在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中講道:“古者鰥、寡、孤、獨謂之窮民,文王發(fā)政施仁,必先四者”,指出了中國傳統社會給與福利的對象。他在《善舉》中介紹了外國的慈善事業(yè),而且倡導用經濟手段治理災荒的理念,一定程度上,鄭觀應開創(chuàng)了中國福利事業(yè);康有為提倡學習西方社會的“大福利”,把養(yǎng)老、醫(yī)療、生育等轉變?yōu)楣哺@聵I(yè),他還提出慈善救濟對政府而言是一份責任,對人民而言是一項權利;孫中山為構建一個理想的福利社會也在不停的進行探索。這時期主要把西方福利思想與中國傳統思想相結合,上升到了治國方略的高度,是一種新的福利文化理念。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福利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理論依據,倡導國家在福利實踐當中承擔全部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地共享權益,理應獲得“參與的自由”。改革開放40多年來社會福利思想不斷發(fā)展,福利文化研究也逐漸成為顯學。這時期實施的福利內涵豐富,主要包括職業(yè)福利、社會補貼、殘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兒童福利、婦女福利、社會收養(yǎng)、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等,朝著多層次、可持續(xù)的社會保障福利目標發(fā)展。
總體上,傳統社會的福利思想主要深受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多元化文化影響,包括家庭倫理價值觀、孝道,甚至帶有宗族的色彩,并在西學東漸之后與西方文化碰撞交流逐漸變革。而現代社會則更多凸顯馬列主義與中國傳統福利文化精華的結合實踐,由傳統的家庭本位到國家主導的政府、社會、家庭的多元化福利保障趨勢發(fā)展。
回顧中國社會福利思想演進歷史,對于認識今天的福利文化的源流和社會條件,對于改進和發(fā)展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福利事業(yè),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現實意義。從馬克思主義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辯證關系出發(fā),牢固樹立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的自信心,可以為我國現行福利社會的完善和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現實指導。
一種福利文化就是一套話語和實踐,構建福利文化,就是一種政治反思實踐。隨著中國的社會轉型和福利制度的不斷發(fā)展,整個社會對福利文化的研究不斷深入,希冀在思想觀念層面為我國未來福利制度的定位找到一種文化建構力量。十九大報告提倡的文化自信,不僅引發(fā)了各種解讀,也帶來了對中國傳統福利文化的研究的熱潮。知道我們擁有什么樣的福利文化,還需要什么樣的福利文化,今天擁有的福利文化帶來了什么,將來還能帶給我們什么,未來社會發(fā)展又提出怎樣的福利文化要求,這些研究具有強烈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在過去沒有科學認識西方福利制度歷史背景下,提出福利文化建設既不合時宜,也難以為當時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所接納。今天,隨著黨和政府對改善民生問題的重視,對社會福利制度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建設中國特色的福利文化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必然,中國特色的福利文化建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基的發(fā)展,反過來又會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
如果我們從布迪厄的慣習理論分析,基于場域和慣習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可以看到福利文化和福利制度是相互關聯的。福利文化是社會福利制度系統的內在推動力,社會福利的制度體系是福利文化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形式,因其需要而產生,進而維持整個系統的運轉,實現系統維持功能。不管從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福利體系構成要素,還是社會福利被包括于社會保障體系中思考,隨著我國普遍福利時代到來,對福利文化的研究可以促進各項福利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忽視本土福利文化在社會福利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試圖拋開中國的福利文化土壤,簡單移植國外的社會福利模式,結果只能是“水土不服”[3]。
要不斷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就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傳承民族文化中優(yōu)秀的美德[4](P181)。構建中國特色福利文化,不能原封不動地繼承和接受,必須經過創(chuàng)造性改造,才能成為符合轉型時期現代化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福利文化。
一是堅持對傳統福利文化的民族認同和汲取。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是我們的根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從歷史的、發(fā)展的角度客觀分析、鑒別、傳承中華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重視指導中國革命、社會建設、改革取得勝利的文化養(yǎng)料,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新發(fā)展。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就是要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從當前國內外諸多福利難題著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呈現中國方案,提出中國智慧。
二是堅決抵御、打破文化標準的霸權、照搬和依賴。關于西方福利文化,很多人認為其思想都是好的、科學的、先進的,應該全盤接受,也有部分人認為中國傳統思想存在著很多不科學、不合理,甚至有礙于中國轉型社會發(fā)展的文化,應該學習西方的人文主義福利思想。這是一種盲目崇拜西方福利文化的表現,嚴重忽略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在對外開放和融入全球一體化轉型發(fā)展時期,我們要警惕西方文化和平演變策略,抵制文明優(yōu)越性謬論等,通過構建中國特色福利文化國際話語權,保護和弘揚祖國傳統福利文化,保障我們國家的文化安全。
社會主義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建構中國特色福利文化要從人民最迫切的需要著手。十九大報告指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早已經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構建中國特色的福利文化就是從人民群眾對社會福利日益增長的需求著手。弘揚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要以人民的需求為初心,不斷著眼于實現人民對精神文化思想訴求。同時,要將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的精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相結合,在滿足人民需求和贏得民心基礎上,堅定不移地構建中國特色福利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構建永葆中國共產黨生命力和執(zhí)政根基的文化力量。
充分挖掘中國傳統福利文化與轉型時期中國現代化發(fā)展的連接點,需要政府構建一種社會文化的保障機制。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福利文化機制,政府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全體社會成員科學地選擇學習傳統福利文化,盡到繼承傳統優(yōu)秀福利文化的職責與義務。我們在構建福利文化自信方面要實現以政府主導為主、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模式,通過發(fā)揮政府引導作用,調動家庭、社區(qū)、非政府組織和企業(yè)等的功能,建立一套全民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福利文化機制。
一是弘揚、普及優(yōu)秀福利文化的教育,發(fā)揮輿論媒體正面效應。一方面綜合運用傳統的報紙、電臺和新興互聯網媒體比如微信、微博等為載體,普及對優(yōu)秀福利文化的影響力,同時傳承傳統節(jié)日和民俗習慣的積極效用,比如中國夢“夢娃”就具有強大“以文化人”的感召力。另一方面要發(fā)揮優(yōu)秀公益視頻廣告的文化作用,將福利文化的精髓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震撼心靈,啟迪思想。二是推動中國特色福利文化對外傳播。以國外建立的孔子學院、中國文化博物館以及在外的華人同胞為紐帶,談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的聲音,宣揚中國特色,展示中國形象,助推中華優(yōu)秀傳統福利文化的國際傳播。
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了世界不斷發(fā)展進步,中國“入世”后,中國當代福利文化與外來福利文化的對話和交流將會更加頻繁。因此,認真研究借鑒國外福利思想對中國當代福利文化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吸收其他國家適合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秀福利文化,正確汲取西方福利思想的精髓,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互鑒減少各國福利文化沖突,實現福利文化共存取代福利文化優(yōu)越感。在學習西方文明的精華以后,使其成為我們文明構建的要素[5](P5)。堅決剔除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適合中國國情的西方福利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到來做出思想文化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