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常州運河中的“東坡”遺存書寫

2019-03-05 09:28傅燕婷邵維林俞明鋼
關鍵詞:大運河東坡常州

傅燕婷,邵維林,俞明鋼

(常州工學院人文學院, 江蘇 常州 213022)

京杭大運河串聯(lián)起中國京津兩市與河北、江蘇、山東、浙江四省,開鑿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可以與長城比肩的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2013年5月,京杭大運河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大運河森林公園時強調,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qū)的共同責任。此后習總書記又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要古為今用,深度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通過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帶的豐富內(nèi)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可以進一步擦亮為世界認可的國家文化符號,將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中國標志性的文化符號品牌。此后,京杭大運河流經(jīng)的四省兩市政府陸續(xù)舉行高層會議,加強頂層設計,并結合自身特點出臺了各具特色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方案。2018年4月,江蘇省依托省社科院成立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

京杭大運河江蘇段流經(jīng)徐州、淮安、揚州、鎮(zhèn)江、常州、無錫、蘇州八座城市。江蘇是京杭運河遺產(chǎn)最為豐富的省份,共有7個遺產(chǎn)區(qū)、28個遺產(chǎn)點。大運河不僅形塑了江蘇江南水鄉(xiāng)的地貌,奠定了江蘇的城鎮(zhèn)格局,還孕育了江蘇的文化特質。常州運河是連接蘇北段和蘇南段的重要連接點,許多文人騷客在常州運河留下了詩文墨寶。蘇軾十三次來常州,最終歸老于常州。因為蘇軾,艤舟亭、東坡公園等常州運河遺存在文學史上大放異彩。

一、蘇軾的常州情緣

蘇軾的一生與常州有著密切的關系,自他首次經(jīng)常州赴杭州上任,至晚年從海南獲赦后于常州逝世,宋費補之評價其“出處窮達三十年,未嘗一日忘吾州”。作為宋代杰出的詩詞文大家,東坡先生曾十三次來到常州,其中有史料明確記載的有5次。常州的秀美山水深深吸引著蘇軾,為此他買田陽羨,多次上表乞住常州以度晚年,最終歸老于常州前后北岸的藤花舊館。

蘇軾與常州的緣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京趕考并金榜題名,與他同科中進士的有宜興蔣之奇、單錫以及武進的胡宗愈。幾人在宴會上相聊甚歡,蘇軾在與友人交談中,被江南的秀麗風光所吸引,心馳神往,便與友人定下“雞黍之約”?!洞雾嵤Y穎叔》一詩就是蘇軾懷念當時的宴會而和蔣之奇詩的作品:“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后期。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盵1]713-714該詩真實地反映了蘇軾對常州山清水秀、小橋流水風光的向往。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政治上的沉浮動蕩使他更加想遠離宦海,退隱田園。他思念著常州秀麗的風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調離黃州遷往汝州。在途徑真州的路上,蔣之奇前來敘舊并自愿為他購田置舍安排事宜。不久,從宜興傳來好消息,“有一小莊子,歲可得八百碩,似可足食”,于是蘇軾前去看田。江南的秀色使蘇軾沉醉,濃郁的文風使他迷戀,無不妥帖,于是寫下《乞常州居住表》:“自離黃州,風濤驚恐,舉家重病,幼子喪亡。今雖已至揚州,而貲用罄竭,無以出陸,又汝州別無田業(yè)可以為生。犬馬之憂,饑寒為急。竊謂朝廷至仁,既已全其性命,必先憐其失所。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給饘粥,欲望圣慈,特許于常州居住?!盵2]214-215不料上表投送后,卻石沉大海。于是蘇軾又書《再上乞常州居住表》,并于元豐八年(1085年)二月初得償所愿:“蘇軾告下仍以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汝州團練副史,不得簽書公事,常州居住。”[3]69蘇軾喜極而泣:“十年歸夢寄西風,此去真為田舍翁。”[1]1098兩次上表乞居常州,足以顯示蘇軾對常州的一片真情。后經(jīng)多番輾轉,蘇軾帶著家人終于回到了常州。他心情暢達,精神大好,游遍了常州城景。“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游[4]”一句,便將蘇軾當時心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蘇軾一生漂泊無依,仕途坎坷,幾經(jīng)沉浮。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駕崩,哲宗即位,經(jīng)司馬光推薦,蘇軾再被起用。而此時距其隱居常州才不過一個月。無奈之下,蘇軾只好啟程赴任。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章淳為相,對元祐老臣發(fā)動攻擊,以語涉譏訕之罪把蘇軾一路貶到海南儋州。從此天涯海角,蘇軾回鄉(xiāng)無望。在蘇軾放棄希望準備老死海外之時,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駕崩,宋徽宗即位,起復元佑諸臣,蘇軾得以離開海南回鄉(xiāng)。此時,弟弟蘇轍來書,盼望兄長來許昌定居,語悲情濃,思念情切。但出于政治等多種原因考量,蘇軾放棄了去許昌與蘇轍對床偕老的計劃:“適值程德孺過金山,往會之,頗聞北方事,有決不可往穎昌(今許昌)近地居者。今已決計居常州,借得一孫家宅”[2]355-356,并最終決定回歸常州。據(jù)費袞《梁溪漫志》載:蘇軾晚年北歸常州“夾運河岸千萬人隨觀之。東坡顧坐客曰:‘莫看煞軾否?!盵3]56但想象中的美好晚年生活并未得以實現(xiàn),一路的顛簸使蘇軾疲憊不堪,他在歸途中不幸染病,抵達常州后病情也始終沒有好轉,不久便闔眼逝世于藤花舊館,遂了他熙寧七年(1074年)在常州悼念錢公輔的《哀詞》中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盵2]2519-2520

二、常州運河“東坡”遺存之艤舟亭

目前,常州運河沿岸與蘇東坡相關的文化景觀有艤舟亭、洗硯池、藤花舊館、東坡公園。艤舟亭被認為是常州運河與蘇東坡關系最緊密的遺存。熙寧六年(1071年),蘇軾由杭州赴常州、潤州救災賑饑,到常州城東時正值除夕之夜,遂泊船于大運河河畔,未上岸驚擾官員和百姓?!靶懈枰翱迌煽氨?,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xiāng)音無伴苦思歸?!盵1]2533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常州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嚴重災情。20年后,蘇軾在廣東惠州守歲時曾將這首詩錄給兒子蘇過,可見蘇軾對此詩之珍重和對常州人民的關切。南宋時,常州人民為了紀念蘇軾,便在此建了艤舟亭。

艤舟亭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是常州運河沿岸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見證了蘇軾與常州運河、常州人民的感情,成為歷代文人懷念蘇軾而吟詠的對象,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關于艤舟亭的詩詞,其中地位最高的當屬乾隆皇帝?!肚迨犯濉酚涊d,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視,往返途經(jīng)常州時,曾四次御制親書懷念蘇軾的詩章,在此興建萬壽亭行宮,并重修艤舟亭,御題“玉局風流”匾額。乾隆帝也三次駐蹕于此亭。乾隆第一次駐蹕艤舟亭時,御制詩《跋馬過常州至艤舟亭》:“風流蘇髯仙,遙年此系艇。遺跡至今傳,以人不以境。流為佛氏宇,松竹頗幽靜。印公舊深契,玉帶留堪省。南來緣觀民,詎為賞煙景。敞榭及孤亭,點綴備臨幸。玉局強項人,想必未首肯。山僧不解禪,念佛特清警。云昔會執(zhí)戈,放下屠刀猛。乘臚就前途,回望崇情永。坡留我則往,不系問云影?!盵5]2735這首詩不僅展現(xiàn)了乾隆對蘇軾的崇敬之情,還透露了略帶傷感的心情:遺跡至今傳,以人不以境。乾隆第二次南巡駐蹕艤舟亭時,命刑部侍郎、宮廷畫苑領袖、邑人錢維城等人繪艤舟亭圖卷以志,并親自在圖卷上題《艤舟亭圖卷》詩,表達了一代帝王對一代文豪的敬仰之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第三次來到艤舟亭時,面對舊亭,不免觸景生情:“侍臣昔日圖鄉(xiāng)景,適在運河岸側邊。道古亭稱以蘇氏,跡誠真否屬疑然……爾時玉局停橈處,我亦無端一艤舟……獨憐寫者古人事,寫者亦今為古人”[5]3091,以此來懷念蘇軾和已故的畫家錢維城。

艤舟亭最重要的文學價值,在于它承載著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懷蘇情懷和對高潔曠達品性的追求,是古代文人懷念蘇軾的一條不可或缺的紐帶。黃永是順治十二年(1655年)進士,后因“奏銷案”被罷官,歸里后以讀書自娛,當他來到艤舟亭時,不由地想起蘇軾當年歸隱陽羨的事跡,無限感愴:“陽羨歸田日,扁舟那處無。往來頻此地,足跡愴吾徒??婶尺B晨暮,人煙宛畫圖。兒時亭上坐,把酒共招呼?!盵6]該詩表達了詩人對蘇東坡的仰慕之情。陳玉璂是康熙時期以倡導古文之學而名噪文壇的“毗陵四家”之一,其在《艤舟亭》詩中描繪:“東城河水流,河流清且泚……昔有艤舟亭,得名自蘇子。賢者遭播遷,天地安所止?!盵7]此詩論證了蘇軾和艤舟亭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清儲麟趾乘舟經(jīng)過常州時,特來觀賞艤舟亭,遙想東坡先生當年詠太平寺牡丹的詩,不由得發(fā)出感慨:“煙艇何年道晉陵,孤亭瀟灑傍漁罾。牡丹長憶太平寺,玉版同參小乘僧。細雨斜風應未阻,青衫白袷更誰能。到今東郭經(jīng)行處,猶說雙溝是采菱?!盵8]楊錫紱是乾隆時期的名臣,他乘船行于大運河,一路南下到達常州,遠遠地望去以為是閣亭,又似梵宇,近看才知道是艤舟亭,提筆作《三月八日過常州,上東坡先生艤舟亭兼看墨池有感》:“晉陵河水如帶圍,輕帆細雨曉風吹。望中要閣疑梵宇,眼名跡溯峨眉。峨眉山人東坡老,蘭橈偶系屬詩草。當時筆墨走蛟龍,余沈猶為后人寶。池邊古石何崔巍,欲落不落纏莓苔。微風蕩漾水波黑,千年呵護煩云雷。匪人磨墨墨磨人,此語先生詎浪云。何當吸盡墨池水,頃刻變化乘煙云?!盵9]此詩開篇就描寫了運河像一條腰帶將常州緊緊包圍,點明常州與運河城水相依、密不可分的關系。詩人參觀了艤舟亭,創(chuàng)作此詩,稱贊東坡先生的書法超群,表達了他敬重和仰慕之情。石韞玉是蘇州吳縣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中了進士,詩文皆工。他乘舟經(jīng)過艤舟亭時,停船上岸,步入艤舟亭,瞻仰東坡遺跡,作《陡蘇公艤舟亭》:“艤舟亭子古城彎,四面窗寮碧水環(huán)。漠漠蒼苔微辯徑,疏疏翠竹不遮山。游人裙屐煙霞里,才子聲名天地間。今我依然乘一葦,片帆新涉大江還?!盵10]詩中描繪了艤舟亭的景色,蒼苔微徑,翠竹稀疏,還有碧水相繞,好一片美景,并發(fā)出“才子聲名天地間”的感慨,表達了對蘇東坡無限的敬慕之情。這些詩句為后人研究艤舟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太平天國時期,艤舟亭被毀,長期荒蕪。現(xiàn)在的艤舟亭是1984年重建的,由八根石柱承托亭蓋,四角雙檐飛甍九脊,重檐歇山頂,飾有精美磚雕和木雕,亭頂有二龍戲珠,還有蒼松仙鶴、神龍游魚等圖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三、常州運河“東坡”遺存之東坡公園

常州運河沿岸的“東坡”遺存,除了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艤舟亭外,還有東坡公園。1954年,常州市政府為保護艤舟亭、洗硯池等與東坡先生相關的遺址,修建東郊公園,即現(xiàn)在的東坡公園。如今,東坡公園已經(jīng)成為了蘇軾與常州文化相連接的重要人文景觀。東坡公園內(nèi)的東坡書院位于半月島的西北角,僅一間,規(guī)模較小。大堂中央有一幅蘇軾畫像一垂到底,四圍是依墻而建的玻璃展柜。門口兩側有一副對聯(lián):“竹環(huán)窗戶琴書潤;花圧欄桿筆硯香”,意境自然而優(yōu)美。門柱上也有一副對聯(lián):“鴻爪雪泥,曾構草堂留勝跡;銅琶鐵板,永傳仙樂播寰瀛”。這副對聯(lián)化用了蘇軾的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飛鴻那復計東西?!盵1]96-97

此外東坡公園內(nèi)還有洗硯池與香泉井。洗硯池原位于蘇軾的終老地孫氏館內(nèi),乾隆二次南巡時(1757年)曾移洗硯池于艤舟亭畔。香泉井據(jù)傳為1007年王樹堂所鑿,蘇軾留居期間,常飲此井水,不久井水居然“泉香冽,能治病”。東坡公園建園時移井入園。在半月島的中央,聳立著一座仰蘇閣,雍容且高峻。仰蘇閣仿宋代樓閣,共三層:第一層主要用于存放蘇東坡生平文獻資料和墨跡等;第二層收集了多幅精美的大型銅刻,內(nèi)容是描繪蘇東坡來常州的情景;第三層是公務樓層。在仰蘇閣西側的閣基臺上有“坡仙遺范”石碑,乃康熙帝南巡時(1705年)所題寫,“坡仙”是對蘇軾的美稱。

四、結語

蘇軾是一位糅合儒、釋、道于一體的人物,他既能經(jīng)世濟民,又能任情逍遙,甚至能參悟佛學至理,看破生死,歸于一處,有人評價其“居廟堂之高,心憂黎民,勤于政務;處江湖之遠,盡職盡責,為善一方”[3]3。蘇軾讓常州運河帶有“東坡”色彩,也使常州運河的遺存在歷史文化的長廊中大放異彩,成為了歷代文人騷客吟詠的對象。充分挖掘常州運河沿岸的文化遺存,對于增強常州運河乃至江南運河的影響力、打造常州文化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蘇軾在宜興、杭州均有停留,亦有佳作傳世。因此充分挖掘蘇軾對江南運河文化的影響,有利于進一步促進長三角文化一體化的實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京杭大運河文化品牌的形成,促使京杭大運河成為國家文化符號。

猜你喜歡
大運河東坡常州
常州的早晨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大運河,行走山東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東坡詩元代接受論
宜興:東坡書院憶東坡
東坡畫扇
遇見“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