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建
編號:G40(2019)48-02-01
[摘要]恐懼教育,是教育中的誤區(qū),教育不能依賴恐懼達成,更不能使教育本身成為恐懼。在教育過程中,身為教育者應該要清醒認識,遏制恐懼教育的萌芽;明確教育目的,警惕恐懼教育的滲入;智慧管理,避免恐懼教育的侵害。要重激勵,做孩子真誠的朋友;善評價,做孩子適時的導航;妙批評,做孩子有趣的導師,讓孩子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接受教育,遠離恐懼,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讓孩子陽光成長。
[關鍵詞]恐懼教育 慎入 誤區(qū) 智慧管理
恐懼,雖然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情緒之一,但如果成為達成教育的一種手段,對孩子身心發(fā)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看到身邊總有一群這樣的孩子,他們或作業(yè)拖拉屢教不改,或與同學糾紛不斷、違紀不聽勸等等,我們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過程中,為了讓孩子明確責任意識,免不了進行一些言語或行為上的批評,然而,一旦未拿捏準確,便會演變成恐懼教育。
一、清醒認識,遏制恐懼教育的萌芽
如何拿捏,十分重要,尤其是教育者在進行教育中的清醒。孩子的屢教屢犯,難免不會給我們帶來煩擾,容易引起情緒上的波動。當你希望能快速解決或是覺得孩子似乎講不通理的時候,最后就有可能演變成用你的強勢鎮(zhèn)壓,直至孩子害怕而暫時地屈服。甚至,有些教師會將孩子自我管理的問題升級為孩子與老師對立的層面上,更多主觀感情地判斷和處理事情,張牙舞爪讓恐懼教育盛行。
或許,當時能立即產生一些你想達到的效果,然而,從教育本身來說,卻是失敗的,對孩子來說,也會造成不可預測的傷害。當孩子因恐懼而暫時屈服時,他并未真正認識到錯誤,反而會因此帶去心靈上的隱患,甚至有可能會模仿,擴散恐懼教育的負面影響。
因此,身為教育者,我們一定要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情緒左右,要清醒地認識到教育是以平等、尊重為前提,以疏導為主要手段的,不應硬塞硬堵。
二、明確目的,警惕恐懼教育的滲入
教育本身,就是帶給人充實、平和的,是能讓人積極昂然、進取勃發(fā)的,可以說,也是可以讓人戰(zhàn)勝恐懼的利器。教育的手段雖然是豐富多元化的,但無論何種,我們都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能本末倒置,反而丟了教育的初衷。
當孩子作業(yè)屢次拖欠,教導后仍我行我素,你可能會因為孩子的不聽教導而懊喪氣惱,但我們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yè),就是希望孩子能夠熱愛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如果批評之余,罰抄增加了作業(yè)甚至言語責罵侮辱,孩子只會更害怕作業(yè),害怕學習,即使能將作業(yè)補完,卻在這個過程中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那是得不償失的。
三、智慧管理,避免恐懼教育的侵害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成長為有義務感和責任心的、善良而堅定、溫厚而嚴格的、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行為的真正的公民,我們就應該真誠地對待他。當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存在和個性差異,真誠地教導我們的孩子時,才能有管理的智慧涌現,避免恐懼教育的侵害。
綜上所述,我們的教育不能依賴恐懼,更加不能成為恐懼,慎入恐懼的教育誤區(qū),遠離恐懼,讓孩子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得到引領,讓孩子能夠身心愉悅地接受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的最好體現,平和、充滿智慧和愛的教育,才能帶給學生陽光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紅梅,朱丹主編.《小學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方明編,《陶行知名篇精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石角鎮(zhèn)三八中心小學 5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