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延章
摘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小學生活潑好動,沉悶的語文教學課堂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順應學生的天性,在課堂中適當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恰當?shù)匾龑W生的錯誤想法,或適時地利用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疑問生成新的認知點,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活力
有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講解過多或答案不達標準不罷休的引導的情況,課堂內(nèi)容看似充實,實質(zhì)課堂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消磨殆盡。因此,筆者常思考煥發(fā)語文課堂活力的方法,以下是筆者的一些思考。
一、讓童真造就靈性課堂
小學生想象豐富,思想富有童趣。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喚醒他們的表達欲望。
在《家》這首詩的閱讀教學課上,筆者在講解詩歌前,先把詩歌投影在白板上,讓學生朗讀。一個學生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師,魚兒的家除了小河還有很多地方的!”筆者一聽,意識到這是一個散發(fā)學生思維的契機,筆者順勢問:“哦,你覺得哪里也可以是魚兒的家呢?”他說:“池塘也是魚兒的家?!惫P者肯定他的想法并表揚他:“對的!你很善于觀察生活,真棒!誰也來說說?”這時,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大海是魚兒的家?!薄八锸囚~兒的家?!薄牭綄W生詩一般的表達,筆者非常高興,繼而問:“除了‘小河是魚兒的家可以修改,詩歌中還有哪一句也可以修改?”學生紛紛舉手回答:“鳥窩是小鳥的家”“泥土是蚯蚓的家”……
童真是詩。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想、表達。
二、讓錯誤點燃美麗課堂
現(xiàn)在的學生愛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提出的一些想法,有的是成人無法想象的,有的觀點以我們的價值判斷來說是錯誤的。然而,這些錯誤是他們思想火花的迸發(fā),是美麗而可貴的。
如在學完《小小的船》后,班里有學生疑惑:“白天的天空是白色的,晚上的天空是黑色的,為什么課文說是藍色的?”筆者隨即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表達。他們的答案不一:“天空如果是白色的,白云就看不見了,因此,天空是藍色的?!薄疤炜帐且幻骁R子,映出藍色的大海,所以天空是藍色的。”“因為星星喜歡藍色的搖籃,所以天空是藍色的?!薄瓕W生的奇思妙想讓課堂精彩起來了。他們的回答看似缺乏邏輯,細細品味卻像童話一樣美,而這些“錯誤”蘊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確是一種“美麗”,需要教師善于在學生平時的“錯誤”中捕捉、挖掘、積累和培養(yǎng)。
三、讓質(zhì)疑推動思維課堂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為無本之木。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一切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思維,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小學生的疑問多數(shù)是隨意的,遇到什么不懂就問什么。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只要教師耐心引導他們從隨意疑問轉(zhuǎn)向有目的、抓重點地疑問,學生就能變得懂思考、善探究,對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筆者在教授《大還是小》這篇課文時,一個學生問筆者:“老師,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怎么那么奇怪呀?‘有時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長大。更多的時候,我盼著自己快點兒長大。這個小朋友是希望自己不要長大還是快點兒長大呀?”學生的問題問得非常好!筆者就順勢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小朋友有時希望自己不要長大,有時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他自己都沒想好!…‘小朋友希望快點兒長大,因為長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薄粋€學生提出的問題,激活了全班學生探究的熱情。“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學生只有敢于提出問題,才能真正學到知識。語文課堂不能只有教師的音調(diào),更多時候需要敢于質(zhì)疑的音色。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努力給學生搭建一個舞臺,讓他們的心靈自由飛翔,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和活力,讓語文教學真正為學生的未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