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國 游江波
(南開大學體育部,天津 300071)
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需要學校各部門的密切合作,需要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和課外活動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運動技能的提高,需要學生體育社團的有效組織,更需要一個特殊的群體——高水平運動員發(fā)揮“近距離”的帶動作用。
南開大學有著重視體育的優(yōu)良傳統,老校長張伯苓更被稱為“體育校長”,歷史上“南開五虎”“南敏排球隊”都曾經讓南開學子們津津樂道。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比賽“11連冠”的南開女排不但為學校爭得了榮譽,而且讓師生們津津樂道,掀起了南開排球運動的高潮??梢?,加強高水平運動員與普通學生的積極互動,充分發(fā)揮高水平運動員的帶動作用,進而有效推動全體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是非常必要的。
多年來,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的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些高校單純?yōu)榱巳〉眠\動成績和金牌名次,獨立招生、小班上課、集中食宿、大量的時間用來訓練,學習成為了一個無足輕重的任務,完全把省市專業(yè)隊的管理模式搬到了高校,使得高水平運動員逐漸成為游離于學生群體外的一部分,普通學生們不認識這些“運動員”,這些“運動員”也很少和普通學生有什么交流,彼此成了兩條互不相干的“平行線”,沒有交集。其結果就是,普通學生不關心這些運動員取得的比賽成績,運動員們也不屑于和普通學生“體育盲”們交往。
南開大學的高水平運動員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運動員們大都活動于自己運動員們的“小圈子”,訓練時間緊,學習壓力大,考試難又無人輔導幫助;而普通學生們雖然喜歡運動也渴望比較專業(yè)的運動指導,但無處尋找也難以實現。因此課外體育活動需要有效的推動力。
南開大學特色的“公能”素質教育決定了南開學子應該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公能兼濟的人才,普通學生應該掌握1-2項運動技能,具有運動興趣,成為體育愛好者。高水平運動員也應該成為具有高素質(文化、修養(yǎng)、科學)的合格的南開人。
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網站有關國內外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管理、高水平運動員的激勵、高水平運動隊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管理模式,以及學生體育社團活動,高水平運動員與學生互動等方面相關的文獻60余篇。
2.2 問卷調查法
設計兩種調查問卷,分別面向南開大學的普通同學、高水平運動員兩個群體進行數據采集,調研方式為通過問卷星平臺進行問卷發(fā)布,并在微信中轉發(fā)相關鏈接,參與調研的同學們在網上進行作答,得到相關數據,并對結果統計分析。
面向普通學生進行的調研共發(fā)放280份問卷,回收269份,其中有效問卷269份,回收率96.1%,有效率100%。面向排球高水平運動員(包括排球和田徑項目)進行的調研發(fā)放問卷70份,回收61份,回收率87.1%,有效問卷61份,有效率100%。
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常規(guī)數理統計,并得出分析結果。
3.1 被調查的普通學生學歷情況及其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
在回收的269份有效問卷中,涵蓋了從大學一年級新生到博士生各個年級,參與問卷調研的學生覆蓋面較廣,體現了較好的代表性。其中本科生占85.4%,研究生占9.8%,博士生占4.8%;男女生比例為3:5(圖1)。
圖1 被調查的普通學生的情況
圖2 參加調查的普通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
從被調查的學生每周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況來看(圖2),喜愛體育活動的程度和人數分布比較均勻,每周運動時間在2小時以下的占21%,基本是每周一次體育課的學生,體育習慣和愛好可能尚未形成。運動時間在2—4小時之間的同學占29%,運動時間在4—7小時的同學約占20%,這部分學生上體育課外參加了一些課外體育活動,應該算是對體育活動有一定興趣和愛好的群體。另外還有22%的同學能保證每周運動時間在7小時以上,應該是對體育活動有較強的興趣和愛好的同學。被調查人員分布情況表明本研究問卷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3.2 普通學生對學校組建高水平運動隊的看法和認識
81.6 %的被調查普通同學認為“南開大學需要全國聞名、比賽成績突出的高水平運動隊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圖3)。
圖3 學校是否需要成績突出的高水平運動隊
圖4 高水平運動隊對普通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激勵作用
對于“高水平運動隊隊是否會激勵你更多地了解和參與該項體育運動”的問題,80.9%的普通同學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圖4)。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希望南開大學能有自己的高水平的運動隊為學校爭光,并且認為可以極大地帶動和提升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和興趣。
3.3 普通學生對高水平運動員的了解和關注程度
排球運動作為我國三大球里的優(yōu)勢項目有著較高的關注度,南開大學擁有高水平男、女排運動隊,本研究對普通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情況以及對我校排球高水平運動隊的了解情況做了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4%的同學曾經參與過排球運動或者關注過排球比賽,另有28%的學生參加過校級或校級以上級別的比賽,而對排球運動完全沒有了解的同學只占 8%,由此可見,我校在推廣普及普通學生參加排球運動做得很好。
但是,從普通學生對我校排球高水平運動員的了解程度的問題來看,約22%的學生完全不知道我校有高水平排球隊的存在,有45.8%的學生表示僅僅知道南開大學有排球高水平運動員或在某個學院,僅此而已,對他們的其他情況并不了解?;卮稹罢J識個別運動員”的普通學生占29.5%,基本上是本院本專業(yè)的同學(圖5)。
圖5 普通學生對高水平運動隊的了解程度
在“是否會關注高水平運動隊參加全市或全國比賽”的問題中,38.6%的學生表示一定會關注。54.5%的學生表示如果有自己熟悉的運動員才會去關注,雖然這一比例聽上去比較高,然而參與調研的學生中只有約30%表示能夠“認識”一到兩名高水平運動員,顯然這其中的很多學生并不能達到“熟悉”的程度,因此愿意去關注比賽的普通學生并不多(圖6)。由此可以推測,目前我校普通同學和排球特長生的關系相對割裂,雙方也缺乏了解和溝通。
圖6 普通學生對高水平運動隊比賽的關注程度
3.4 普通學生對高水平運動員的互動互助意愿、需求和選擇方式
對于“如果有高水平運動員愿意向你提供運動方面的指導,你愿意接受嗎?”的問題,80.1%的同學表示愿意,其余19.1%的學生表示不愿意,理由主要是沒有課余時間參與體育活動,另有一些學生將該問題歸因于與運動員不熟、交流存在難度等(圖7)。
圖7 普通學生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方面指導的意愿
針對表示愿意接受技術指導的同學,本研究對其希望接受指導的形式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表1),結果發(fā)現,93%的同學表示支持和希望在體育課上高水平運動員以助教的身份輔助體育老師進行提供教學的指導;其次,可以以課外輔導站的形式請運動員為同學們提供每周一到兩次的指導,或者為同學們提供有關運動損傷恢復、肌肉鍛煉、以及排球技術訓練方法方面的講座或是線上交流活動。針對以上兩種形式,均有85%以上的同學表示愿意。而最后一種形式“與高水平運動員定期進行友誼賽,在切磋中提高水平”的接受度也達到了約80%。由此可見,雖然我們提出了多種指導形式,不同指導形式的接受程度略有差別,但總體上來說其接受度都很高,這些形式基本能夠得到普通學生的認可。
作為互動互助的一部分,普通學生也愿意為高水平運動員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表2),約80%的普通學生愿意為高水平運動員提供教學課件或考試復習資料,還有49.1%的學生愿意為運動員提供一對一的知識點講解及考前輔導,或是提供考研、就業(yè)、考取專業(yè)資格證書方面的經驗分享等等。
表2 普通學生愿意幫助高水平運動員的方式(多選)
3.5 被調查的高水平運動員的情況
面向高水平運動員(包括排球項目和田徑項目)進行的問卷調研收回有效問卷 61份,既包括在校學生 16人,占26.2%也包括已經畢業(yè)的學生(考慮到他們經過在校學習和工作后對加強與普通學生互動互助的理解認識更充分),畢業(yè)生45人,占73.8%;男女生比例約為1:3。
調查發(fā)現這些高水平運動員每周除了參加專項訓練之外,參加其他運動的時間并不多。其中參加其他運動的時間在2小時以下的隊員占60%以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他們結識新同學的機會。
3.6 高水平運動員與普通學生的交往情況
被調查的高水平運動員中,21人(34.4%)表示除了隊友之外,在學校擁有的朋友在10個以下,另有11人(20%)朋友數量在 10-20個之間,39人(64%)的朋友數量在 20人以上。調查顯示,按照重要程度綜合得分排序,首要原因是近一半的高水平運動員集中住宿而未和普通同學混編宿舍,所以減少了雙方進行溝通和增進友誼的機會;其次是特長生們的訓練和比賽占用了較多的課余時間,使得他們與普通同學的交流機會減少;第三位的原因是感覺缺乏共同語言。
表3 高水平運動員參加學生活動及組織情況(多選)
3.7 高水平運動員參加學?;顒拥那闆r
高水平運動員近幾年參與社團活動還是較多的。
對于“如果有機會讓你們與普通同學各盡其長,互幫互助,增進交流,你愿意嘗試嗎?”的問題,全部61人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針對高水平運動員更希望從普通學生那里得到怎樣的幫助這一問題,將調研結果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知識點講解和考前輔導、學習課件和復習資料、和考研就業(yè)的經驗分享。
3.8 高水平運動員為普通學生體育活動提供幫助的意愿及需求
高水平運動員希望和愿意為普通學生體育活動提供的方式,前面所述的體育課上以助教的形式提供指導、課外活動的技戰(zhàn)術輔導、運動損傷和健身及技術訓練的講座或線上交流、定期不同形式的友誼賽等方式,運動員們全部接受,超過 85%的高水平運動員非常愿意與普通同學進行各種方式的友誼賽,相互交流切磋;或是在體育課上擔任助教,進行輔助教學。
圖8 高水平運動員愿意為普通學生提供幫助的方式
通過問卷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的普通學生和高水平運動員之間普遍缺乏了解以及相互了解的渠道,但是同學們仍然渴望能夠進行相互交流,從而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如何使普通學生和水平運動員之間能夠優(yōu)勢互補,還需要探索出一條合適的道路,使得兩者能夠各盡所長,充分發(fā)揮普通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也盡量發(fā)揮高水平運動員在普及運動知識方面的優(yōu)勢。
4.1 繼承南開傳統,繼續(xù)辦好成績出色、聞名全國的高水平運動隊。從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希望南開大學擁有優(yōu)秀的高水平運動隊,并且認為高水平運動隊可以極大地帶動和提升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和興趣,增強師生的凝聚力和健康觀念。
4.2 南開大學高水平運動隊應明確辦隊定位和發(fā)展目標,將南開大學建設成為擁有一流體育的“雙一流”大學,立足開展南開校園體育文化,選擇符合大學生興趣、運動項目年齡規(guī)律、南開大學的傳統和優(yōu)勢的運動項目。南開大學強調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對運動員學生的成長也同樣提出較高的標準和要求。培養(yǎng)“公能”全面素質的運動員大學生,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南開人”,是南開大學創(chuàng)辦高水平隊的基本方向。以高水平運動隊帶動普通學生的體育活動,在國內外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4.3 高水平運動員應成為南開校園體育文化的有力推動者,通過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校園體育活動、互聯網+等方式,提升對本校高水平運動隊知曉、認同和關注程度,培育“全員參與,全體關注”的良好氛圍,以及社會媒體的宣傳報道,使高水平運動員不但成為普通學生心目中的“校園體育明星”,而且成為普通學生身邊親近的好朋友,從而讓普通學生更多地關注高水平運動員參加的各項賽事,成為體育活動愛好者和“球迷粉絲”。
4.4 學校體育部要加強對高水平運動員進行全面的體育知識和組織學生體育活動的能力培訓,使高水平運動員不僅達到所學專業(yè)要求,而且還有較強的社會體育工作能力,拓寬未來的發(fā)展領域。
4.5 突出文化育人和全員育人,讓高水平運動員充分融入校園文化之中。突破僅有體育部、教練員、班主任老師小群體對高水平運動員學習的單向管理,增加普通學生對高水平運動員的幫助和互助,共同成長,獲得“雙贏”。高水平運動員和普通學生混合編班、住宿,相互影響,讓運動員切身感受普通學生的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高效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研究能力等,同時讓普通學生感受運動員陽光開朗的性格、頑強的競爭和耐挫意識,學習運動員的高水平的技能。
4.6 建立高水平運動隊與有體育特長的普通學生“有效鏈接”的“大校隊”模式,通過合練、友誼賽等形式進一步密切高水平運動員與普通學生的關系,增加他們訓練課內外更多的關于學業(yè)和運動的交流,強化一對一、一對多的互動互助,切實提高高水平運動員的人文素質和學習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