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要: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他們的政治社會化程度和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認可程度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認為高?;鶎狱h組織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教育實效性不高、大學生政治意識淡薄等問題也比較突出,亟需解決。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 大學生 政治社會化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1-0012-02
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狀態(tài)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穩(wěn)定和傳承,因而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高?;鶎狱h組織在聯(lián)系學生、教育學生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并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本研究的思路主要依循政治社會化理論,將社會學的個案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方法結合起來,探索高?;鶎狱h組織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的影響作用,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發(fā)揮高校黨組織的影響作用提出對策建議,為建設和諧安定的社會主義新校園服務。
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概念及內(nèi)容
社會化是社會學的重要概念,是人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重要過程,個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社會觀念和社會技能,進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社會化是一個長期過程,貫穿于人的一生。政治社會化是社會化的重要方面,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指通過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和參加與政治相關的活動,從而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是其態(tài)度和行為的總和,其中包括政治認知、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行為三個方面。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受到家庭、學校、媒體、同輩群體等因素的影響,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主要集中在學校,因而高校在其中發(fā)揮較大的影響作用,而高?;鶎狱h組織由于其政治性、廣泛性、組織性等特點,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的影響作用尤為突出。
二、高?;鶎狱h組織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
(一)傳授政治知識,形成政治認知
政治認知是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前提,是形成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行為的基礎。高?;鶎狱h組織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經(jīng)常性組織學習教育活動,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了解并掌握政治知識。在高校中,基層黨組織通過主題黨課、主題活動、知識講座、知識手冊等形式,幫助大學生了解政治歷史、政治知識,為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政治認知搭建平臺,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認知水平。
(二)增強政治認同,確立政治態(tài)度
政治態(tài)度是大學生建立在政治認知基礎上的較穩(wěn)定的一系列心理傾向,是對政治認知的反映,進而引導政治行為。高?;鶎狱h組織向大學生傳授政治知識,增強政治認知水平,幫助大學生確立科學的價值觀,也增強了大學生對高?;鶎狱h組織的政治認同。高?;鶎狱h組織中的學生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等,對于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也起到引導作用。高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是高校大學生中學習、工作等各方面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是學生的榜樣和旗幟,作為同輩群體,對其他同學也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基層黨組織中的學生作為群體成員,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較強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情感,增強了集體凝聚力和歸屬感。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產(chǎn)生較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積極傳播著先進的政治思想,進而增強了大學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態(tài)度。
(三)塑造政治人格,引導政治行為
政治行為是政治認知和政治態(tài)度的反映,是政治人格的體現(xiàn)。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高?;鶎狱h組織在塑造大學生政治人格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思想教育、理論學習,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認知,掌握科學的實踐方法;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通過方法創(chuàng)新的活動,增強大學生勇于實踐、積極創(chuàng)新的意識,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才干,從而健全政治人格。有了健全的政治人格,培養(yǎng)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提高政治行為的科學性,從而確保政治社會化的正確方向,使大學生成為真正的新時代人才。
三、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基本政治理論知識水平有待提高
大學生雖然對于當前的國家政策能夠有較強的認知,但是理論知識掌握方面有所欠缺,僅僅流于表面,而缺乏更深刻的理論認識,或者對其了解僅是一知半解,不深入更不鞏固,他們的政治理論知識考試成績能夠明顯體現(xiàn)出來。同時,大學生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認識不夠明確,需要進一步強化。通過調(diào)查得知,學生對選舉的認知水平較低,58.87%對選舉的意義存在誤解,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到一半的同學對于選舉能夠有比較正確的認知。對心目中的代表的標準這一問題,認知比較多元化,75%的同學認為“競選人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體現(xiàn)選舉人的利益”,其他同學更多的在意選舉人的名字、和自己的關系、品德、能力和周圍同學意見等因素。不到一半(43.35%)的同學愿意并且會運用合法手段維護改變不合理制度,而大多數(shù)同學不愿意改變現(xiàn)狀,認知不清晰。大學生這些政治認知方面的缺乏一定程度上會對大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行為產(chǎn)生消極影響。
(二)政治參與意識與參與行為存在不一致的現(xiàn)象
雖然大學生的參與意識較強,然而在實際參與過程中,更傾向于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或行為,對于和自己關系不大的事情,關心程度和參與力度較低,使得政治參與帶有一定的“功利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政治參與行為較多,但比較集中在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方面。71.17%的學生經(jīng)?;蛴袝r與他人談論國家大事,而學生比較關注的社會政治問題主要集中在就業(yè)、教育、腐敗、環(huán)境這四個方面,比例分別是97.34%、88.14%、87.53%和76.27%,其中就業(yè)、教育和環(huán)境明顯與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而政治參與行為中,均有超過80%的學生參加過(院系)學生組織的選舉活動、寫過入黨申請書,但是問及參與的動機,多與自身發(fā)展相關。學生的這種政治態(tài)度,使得很多大學生在一些事件中表現(xiàn)出冷漠的態(tài)度。
很多大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和行為具有模糊性和盲目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雖然90%以上的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有所了解,但是認為認知是一回事兒,行為是另外一回事兒。這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很多大學生缺乏自己的主見和看法,很多大學生在申請入黨、參加各種選舉、進行思想?yún)R報時,更多地受到他人的影響,隨大流,而不是受理論的引導和影響,在行動過程中也缺乏自我的認知和見解;另一種情況是有的大學生過于執(zhí)著于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而是較為偏頗、缺乏實踐檢驗的錯誤認知。雖然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是都屬于認知和行為的矛盾,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糾正。
(三)高校基層黨組織對于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影響力度相對較低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手機和電腦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與網(wǎng)絡、朋輩群體相比,高?;鶎狱h組織對大學生的政治認知影響較小,當代大學生更多的受到網(wǎng)絡媒體的影響,對于國家大事和政策規(guī)定的了解更多的來源于網(wǎng)絡,而非是學?;鶎狱h組織的宣傳和教育,很多大學生對于高?;鶎狱h組織組織的理論學習,僅停留在表面、不求甚解,或者只為了考試。這就要求高?;鶎狱h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加大影響力度,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積極運用網(wǎng)絡新媒體,加強對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和影響。
四、發(fā)揮高?;鶎狱h組織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的對策
(一)重視高?;鶎狱h組織在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中的作用
高?;鶎狱h組織貼近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對大學生政治社會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如何積極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至關重要。高校在大學生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基層黨組織的教育和影響作用,將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動、校園文化建設與基層黨建活動結合起來,貼近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無論是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還是黨員的發(fā)展,都要注重教育過程,營造良好的政治學習氛圍,引導大學生的積極關注和參與,使得教育起到更廣泛的影響作用。
(二)將思想教育與行為引導結合起來
高?;鶎狱h組織在發(fā)揮教育影響作用過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將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除了常規(guī)的黨課、理論學習之外,更要注重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的活動組織和參與中運用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還要利用重大的時間節(jié)點組織實踐活動,如在一二·九運動、“九一八”事變等歷史事件紀念日組織相關的主題活動,一方面加深大學生的政治理論認知,培養(yǎng)政治情感,另一方面,使得大學生在活動參與的實踐中,踐行所學認知,加深政治情感,從而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健全大學生的政治人格。
(三)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加強教育效果
高?;鶎狱h組織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教育內(nèi)容的實時性,將最新的政治政策和內(nèi)容傳達給大學生,同時注意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采用大學生較喜歡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教育,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學生的關注度。在宣傳教育的過程中,注重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大學生主動組織各種活動,在組織活動和參與活動過程中使大學生加深政治認知,保持政治熱情,樹立科學的政治價值觀。
(四)將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化與學生自身全面發(fā)展結合起來
政治社會化是大學生社會化內(nèi)容的一個方面而非全部,因而,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發(fā)揮影響作用的同時,要注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政治社會化過程與學生自身發(fā)展過程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內(nèi)化為大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非僅僅將教育流于形式。要以學生為本,注重教育內(nèi)容的生活性和實踐性,使學生真正受到教育和引導。
參考文獻:
[1]馬振清.中國公民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
[2]游敏惠,唐妮霞.大學生微博政治參與的特點與對策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8-11.
[3]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團中央學校部課題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調(diào)研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05(7):5-10.
[4]嚴玲.近十年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鄂州大學學報,2016(1):82-8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