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華
【摘 要】目的:探討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性腦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性腦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另選取同期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性腦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在一般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采用采用常規(guī)療法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納洛酮進行治療。分別從對患者治療效果、清醒時間和撤機時間等指標的分析來探討臨床效果。結果: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提高?;颊咔逍褧r間和撤機時間均明顯減少,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性腦病能夠很好地縮短患者的清醒時間與撤機時間,有很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納絡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腦病
【中圖分類號】R712.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02
引言:肺性腦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主要并發(fā)癥和死亡原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腦病是呼吸科的危重癥,死亡率高,肺性腦病病死率高達51.7%,如果能及時得到治療,死亡率明顯下降。在缺少機械通氣條件的基層醫(yī)院或拒絕機械通氣的患者治療上頗為艱難,已往的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為了探討更有效的治療方法,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性腦病患者50例,應用納洛酮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療效,且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00例肺性腦病是我科2017年3月-2018年7月住院患者。均符合《中華呼吸雜志》1980年修訂的肺性腦病診斷標準。觀察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68±9歲;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65±10歲。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顯著性。全部病例的臨床表現(xiàn)均有不同程度地咳嗽、膿痰、痰多而不易咳出、喘憋、呼吸困難、頭痛、煩躁、多汗、嗜睡、譫妄、意識障礙。體溫37.2~39.5℃,血壓100~160/60~115 mmHg,脈搏98~136次/min,呼吸22~38次/min,球結膜水腫,口周發(fā)紺,頸靜脈充盈,兩肺廣泛喘鳴音及濕啰音,心率98~136次/min,肝大,雙下肢水腫,四肢末梢循環(huán)差。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給氧濃度為30%~40%,氧流量為1~3 L/min,鼻導管給氧法)、抗感染、解痙、祛痰、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及營養(yǎng)支持等綜合療法。在保持氣道通暢的前提下,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尼可剎米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以納洛酮應用,首劑0.8 mg加入生理鹽水20 ml靜脈推注,續(xù)以納洛酮0.8 mg加生理鹽水100 ml靜滴,bid,連用3~5 d。
1.3 診斷標準
治療后24h內意識狀態(tài)清醒,并且咳、痰、 喘癥狀明顯改善為顯效;治療后24h-48h內意識狀態(tài)清醒,并且咳、 痰、 喘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意識狀態(tài)及咳、痰、 喘癥狀均無改善或者病情加重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統(tǒng)計軟件 SPSS 13.0 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 兩組患者的均衡性檢驗采用檢驗的方法,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計數資料的邊角采用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
2 結果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提高?;颊咔逍褧r間和撤機時間均明顯減少,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所致的肺性腦病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但目前認為低氧血癥、CO2潴留、酸中毒三個因素共同損傷腦血管和腦細胞是最根本的發(fā)病機制。有文獻報道,肺性腦病的發(fā)生與電解質紊亂有關,部分肺性腦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氯、低鈉血癥,經抗感染、糾正缺氧等治療后,電解質正常。I型呼衰為非通氣不足型呼衰,無CO2潴留,只有在嚴重的低氧血癥下才出現(xiàn)腦癥狀,即缺氧性腦病,且不能與肺性腦病相混淆。
根據患者入院時的病情及病理生理變化的不同階段,結合輔助檢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輔檢提示缺氧伴CO2潴留,臨床表現(xiàn)有神經精神癥狀,可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腦病。采取綜合的性措施制定治療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腦病患者血液中β-內啡肽含量明顯升高,對呼吸中樞的抑制和對意識的改變起著重要作用。納洛酮可逆轉β-內啡肽的作用。改善腦皮質的供血情況,增加腦缺血區(qū)血流量,減輕腦水腫,穩(wěn)定細胞膜上Na+-K+-ATP酶,使腦細胞功能得到保護和修復,意識障礙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另外,納洛酮通過興奮呼吸中樞而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其易通過血-腦屏障,通過與邊緣系統(tǒng)阿片受體結合,解除因β-內啡肽介導的心肺功能降低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促進病人神志清醒。
納洛酮是純粹的阿片受體拮抗劑,其本身無明顯藥理效應和毒性。靜脈給藥起效較快,藥物代謝半衰期較短(60~90 min),臨床應用安全、經濟、實用。治療后兩組在意識狀態(tài)、咳、喘癥狀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明顯改善作用,但納洛酮治療組較對照組療效更佳。故在搶救肺性腦病患者時,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治療,能使患者意識狀態(tài)很快改善,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且未發(fā)生任何副作用,在缺少機械通氣治療方法的基層醫(yī)院,值得推廣應用。本組資料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為707%,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參考文獻
沈宏韜.納洛酮在呼吸衰竭和肺性腦病治療中的作用[J].淮海醫(yī)藥.2001(01)
張佩斌,陳榮華.納洛酮對小白鼠缺氧時呼吸抑制反轉和低氧存活時間影響及臨床價值的探討[J].江蘇醫(yī)藥. 2000(08)
陶仲為.呼吸衰竭:國內外呼吸興奮劑使用的功與過[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