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偵利
【摘要】鑒于良好課堂行為習慣在農村小學生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對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期幫助農村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讓農村小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課堂行為習慣;素質教育
一、引言
農村小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較比城市同齡人稍遜,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對他們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的良好課堂學習習慣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通力協(xié)作與配合,從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入手。另外,更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以更專業(yè)的教學方式和問題解決方式對小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在重視學生興趣和個性特點的基礎上,采用有效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上形成更有利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良好課堂行為習慣。如今素質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探究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的策略,是當前落實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的成長、教師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國家未來建設者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當前我國農村小學生不良課堂行為習慣的主要表現(xiàn)
盡管這些年我國農村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有所改善,但相比城市仍有較大差距。農村小學生生長在條件、環(huán)境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從小就受到周邊不良因素的影響,繼而養(yǎng)成了不好的生活習慣[1]。等到他們進入學校學習后,這種不良習慣又會帶到學校課堂中,對教師的教學和其他學生的成長形成不良影響。
權威調查數(shù)據顯示,我國農村小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衛(wèi)生習慣不好,經常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小學生一年四季都是在一個臟、亂、差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其次,紀律觀念不強,導致教師在上課時經常要拿出一定時間維持紀律,特別是一個學生的不良行為往往會影響一大片,繼而給課堂秩序的維持帶來難度。
再次,語言習慣不好,特別是在兩個學生鬧矛盾時,往往是滿口污言穢語,這種現(xiàn)象甚至在小學生寫的作文中都有體現(xiàn)。
最后,內心太過脆弱,小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容易自卑,往往會對上課情緒產生影響,繼而影響學習積極性。
三、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的重要作用
農村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和民族的未來。如今我國非常重視城鎮(zhèn)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縮小城鄉(xiāng)差距方面已經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所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對農村經濟的發(fā)展乃至國家經濟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果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不好,那么教師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維持課堂秩序,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下降,使學生的素養(yǎng)形成受限。反之,如果學生擁有了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那么就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師教學,從而使學習更加輕松、自然,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由此可見,對農村小學生的良好課堂行為習慣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為日后的成長和進步做好鋪墊。
(二)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健康的身心是學生更好學習的重要保障[2]。如果一個學生一年四季都在臟、亂、差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成長,那么不僅會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還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產生影響。例如,看到班上其他學生亂扔垃圾,那么小學生就會模仿,養(yǎng)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再如,聽到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大喊大叫卻沒有得到阻止,那么小學生也會跟著起哄。所以,如果重視并開始進行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工作,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將會產生重大意義。
(三)有利于發(fā)掘學生的潛意識
潛意識能實現(xiàn)個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潛意識受個體內部情感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的潛意識被激發(fā)和調動,那么他將會在某些方面取得更明顯的進步。所以,對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進行培養(yǎng)后,就要讓小學生更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學習上,促進小學生潛意識的激發(fā)和調動,幫助他們取得更快的進步,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通常表現(xiàn)得比較穩(wěn)定,會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從而輕松應對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此一來,學生的成就感、滿足感便得到了實現(xiàn),同時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更積極的影響,促進他們更認真地學習。
四、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的主要措施
小學生壞習慣的形成無需很久,但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長年累月地不斷堅持,并且需要借助外界力量的輔助,如教師的鼓勵和家長的監(jiān)督等。所以,教師和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一)發(fā)揮榜樣的作用給小學生做良好示范
模范、榜樣往往具有巨大的表率作用,小學生對模范、榜樣的學習往往是從模仿開始[3]。教師是小學生的榜樣,應該為小學生的成長樹立表率。所以,教師要讓農村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就必須以身示范。小學生不僅模仿能力非常強,而且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處于主導地位,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當然,社會上還有許許多多正面的、積極的榜樣人物,教師不能拘泥于自身的示范作用,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總之,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給農村小學生做良好的示范,幫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二)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良好的行為習慣往往表現(xiàn)得比較穩(wěn)定,是人們經過長時間的堅持和練習得到的一種近乎自動化的行為,例如早上起床要刷牙,下雨要帶傘等。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盡管思維比較活躍,但是心靈很單純。如果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可能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養(yǎng)成教育。如果僅僅是利用僵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那么這種教條式教育方式可能會讓學生對養(yǎng)成教育完全失去興趣,甚至走向性格極端。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農村小學生播放一些動畫故事,如“曾子殺豬”“聞雞起舞”“孔融讓梨”等,讓他們在充滿趣味的動畫畫面中體會良好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小學生就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并且以這些價值觀進一步促進習慣的養(yǎng)成和鞏固,為農村小學生的素質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
學校是學習文化知識、形成技能和素養(yǎng)的重要地方,所以學校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培養(yǎng)目標,另一方面要在不斷細化的基礎上,保證目標的合理性。如果目標太高,則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反之則起不到激發(fā)作用。小學生的道德認知還比較感性,特別是農村小學生的見識面有限,對事物的認知更趨于感性,有些事情更依賴于教師直接告知或家長直接要求,極少有自己的主動意識和行為在其中。等他們長到一定年齡后,隨著理性思維的形成,他們的思維也會逐漸變得更加成熟,看待問題也將更加全面。所以,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這樣才會使培養(yǎng)的過程更加有效。
(四)家長和教師要對小學生多鼓勵,少責怪
每個小學生都是一塊金子,不管在何種環(huán)境中,這塊金子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所以,教師和家長都應該認識到小學生的閃光點,對小學生多一點鼓勵,少一點責怪。從以往的教育情況來看,對小學生施以嚴厲斥責盡管是為了使小學生更好地改正缺點,但往往會讓小學生幼小的心靈遭受傷害。特別是農村小學生,他們所面對的教師主要來自農村,而這部分教師多以傳統(tǒng)教學法為主,一心只求成績提升,從而忽略了小學生的身心素養(yǎng)發(fā)展。另外,他們所面對的家長大多數(shù)文化程度不高,其教育方式以嚴厲管教為主,進一步打擊了小學生的心靈。事實上,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更不是管出來的[4]。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多鼓勵小學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時刻在進步。這樣一來,農村小學生會變得更加自信和堅強,有利于良好課堂行為的形成和發(fā)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生由于主觀和客觀原因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課堂行為習慣,導致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非常低下,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教師除了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還應該和家長一道共同為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努力,如教師給小學生做良好示范,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家長和教師要對小學生多鼓勵,少責怪等。當然,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的方法非常多,但由于該領域尚處于研究階段,本文對此研究暫至于此,還有待于日后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曹新麗.習慣養(yǎng)成,任重而道遠——農村小學生課堂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江西教育,2013(15).
[2]田永態(tài).小學生良好課堂行為習慣促農村課堂教學[J].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07):121.
[3]李先竹,胡少林.科研興德 用心育人——“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課題研究總結[J].中國德育, 2005(09):59-60.
[4]王新福,楊艷飛.重研究,重實踐,取實效——《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研究》課題研究心得[J].讀與寫,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