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琳/文并攝
1.“吹”出來的晚年幸福
說起民族樂器葫蘆絲,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其音色飄逸、柔和,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在沈陽,有這樣一群“老伙伴”,他們因為同樣的愛好走到了一起,組建了葫蘆絲樂團。
在一次教學匯報演出前夕,記者走進了他們當中,一張張滿面春風的笑臉,一聲聲高亢洪亮的問候,絲毫看不出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只讓人感到無限的“夕陽之美”。
66歲的李莉是葫蘆絲樂團的領頭人,對于音樂,她只是喜歡,在組建這個隊伍之前,也是一張白紙。有一次,她聽到公園里有人吹奏葫蘆絲,瞬間被其優(yōu)美韻律所打動,從此癡迷不已。
只看別人吹哪能過癮?李莉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現(xiàn)在樂團的張老師,起初李莉和身邊幾個朋友一起跟著張老師學習,出于對音樂的喜歡,她們很快就入門了,并能演奏一些簡單的曲子。半年下來,李莉在朋友圈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人找她想學葫蘆絲,向她請教葫蘆絲的演奏技法?!澳鷰е覀円黄鸫岛J絲吧!”“要不您也是幫我們,這左一個右一個地找你,不如大家聚在一起!”在老伙伴們的強烈要求下,2014年,李莉正式組建現(xiàn)在的葫蘆絲樂團,而張老師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李莉介紹,樂團有20多名團員,平均年齡60多歲,年齡最大的團員72歲。團里的女團員都以姐妹相稱,大家勁兒往一處使,遇到啥事都沒有“掉鏈子”的。平時每周一次課,如果有演出,大家還常聚在一起排練,“以后我們就抱團養(yǎng)老了,一起學習一起樂。”
2017年,是葫蘆絲樂團出去演出最多的一年,大家通過兩三年的學習,演奏技巧已經(jīng)很純熟。李莉說,樂團參加了第四屆老年春晚并獲了獎,還經(jīng)常去養(yǎng)老院進行慰問演出。
到了2018年,是樂團團員升級的一年,團里的3名團員報名了八級考試,通過刻苦訓練,全員通過考試,順利拿到葫蘆絲八級證書。據(jù)介紹,2019年,又有4名隊員向更高的目標發(fā)起沖擊——報名考葫蘆絲十級。
說到這,團里一位比較年輕的團員很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的老師教得好,不單純教演奏技巧,還教樂理知識?,F(xiàn)在我聽公園里那些吹葫蘆絲的,就覺得沒我們吹的旋律悠揚。有了樂理的支持,我們就是學院派的?!?/p>
這名團員還分享了自己當初學習葫蘆絲的初衷:“我父親有腦萎縮,我害怕自己到老了也這樣,就想著學點樂器,鍛煉一下。葫蘆絲的學習就能讓我達到目的,一吹起來,手指、嘴都在不停地動和配合。通過學習葫蘆絲,原來的氣短沒有了,精神頭更足了?!?/p>
樂團里有一位男團員,被其他團員稱為老帥哥,他說自己學習葫蘆絲最大的感受就是精神上相比原來振奮了不少,從剛開始吹不出音兒,到后來能和其他團員配合演奏,這個過程讓自己忘記了年齡,忘掉了煩惱。
李莉介紹:“在沈陽,葫蘆絲老年樂團很多,但能參加定級的寥寥無幾。我們學習葫蘆絲的初衷是為了尋找快樂,現(xiàn)在升級了,團員們有了很好的樂理基礎,已經(jīng)不局限于吹葫蘆絲了,像巴烏、二胡、電子琴等樂器,團員們也在嘗試著學習,將來我們的樂團沒準就是一個綜合性的樂團,拉出去什么節(jié)目都能演?!?/p>
2.到養(yǎng)老院慰問演出
3.考級成功,可喜可賀
4.抱團演出,抱團養(yǎng)老
5.匯報演出前緊張排練
6.出來找樂,不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