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6 2002-2012年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尼羅病毒感染后急性期與恢復期死亡情況//David C.E. Philpot, Melissa S. Nolan,Nicole Evert,等
西尼羅病毒(WNV)感染有一個特征明顯的急性發(fā)病過程,但對其長期結局卻知之甚少。我們搜索到2002-2012年期間,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西尼羅病毒感染者4 142例,確認其中因西尼羅病毒感染死亡557例(13%)。我們通過計算標化死亡率并使用全州的死亡率數據,分析了西尼羅病毒感染后死亡的全因死亡和死亡專率。289例(7%)患者在急性期 (癥狀出現(xiàn)后90天以內) 死亡;這些死亡病例中267例(92%)出現(xiàn)西尼羅神經侵襲性疾病。其余3 853例患者中有268例(7%)在恢復期死亡(癥狀出現(xiàn)后90 d以上),其中210例(78%)出現(xiàn)西尼羅神經侵襲性疾病?;謴推谖髂崃_神經侵襲性疾病患者多因感染和腎臟損傷的原因死亡;年齡小于60歲尤其是伴有腎臟損傷、感染、消化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原因的病例患者,增加了全因死亡的風險。我們提供群體水平證據,證明了西尼羅病毒感染導致的西尼羅神經侵襲性疾病使得死亡風險增加。
P265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多房棘球絳蟲感染//Jonathon D. Kotwa, Mats Isaksson,Claire M. Jardine,等
肺泡棘球蚴病是一種由多房棘球蚴中間期感染引起的疾病,人類和狗中如果不加以治療通常是致命的。自2012年以來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5只狗、3只狐猴和1只花栗鼠中發(fā)現(xiàn)了肺泡棘球蚴病。在此之前,該地區(qū)是被認為沒有這種絳蟲的。出于對人類和動物的健康的關注,我們對安大略省南部野生犬類感染的流行程度進行了評估。2015-2017年,我們收集了460只野生犬科動物(416只土狼,44只狐貍)死后的糞便樣本,采用半自動磁捕獲探針DNA提取和實時PCR方法檢測多房棘球蚴DNA。令人驚訝的是,23%(95%CI:20%-27%)的樣本檢測呈陽性。通過空間掃描測試,我們確定了該省中西部地區(qū)的一個感染群(RR 2.26;P=0.002)。該群集環(huán)繞在人口密集區(qū),提示有動物傳播風險。
P273 2017年剛果共和國利庫亞拉地區(qū)猴痘流行病學和生態(tài)學調查// Reena H. Doshi,Sarah Anne J. Guagliardo,Jeffrey B. Doty,等
猴痘是中非和西非的一種地方病,由人獸共患的正痘病毒引起。剛果共和國偶爾報告猴痘。在2017年3月22日至4月5日期間,我們調查了43例疑似人猴痘病例。我們對其進行了訪談,并收集了干血樣、水泡和表皮標本(活動性病變), 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正痘病毒抗體,用PCR檢測猴痘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DNA。在Manfouété鎮(zhèn)周圍進行了生態(tài)調查,對105只小型哺乳動物的標本進行了正痘病毒抗體或DNA檢測。在疑似人類病例中,有22例符合確診、可能和可疑病例的定義。干血條只從18例患者中獲得,其IgG陽性率為100%,IgM陽性率為88.9%(16/18)。在動物中標本,僅來自非洲巨袋鼠的標本顯示有正痘病毒抗體,這為該物種參與自然界中猴痘病毒的傳播和維持提供了證據。
P299 寨卡病毒病發(fā)病12-19個月后病毒IgM檢測和中和抗體交叉反應// Isabel Griffin,Stacey W. Martin,Marcs Fischer,等
關于寨卡病毒感染者體內能檢測到的寨卡病毒特異性IgM抗體的持續(xù)時間的數據有限。寨卡病毒和相關的黃病毒之間能夠發(fā)生中和抗體交叉反應,但這種混淆診斷的交叉反應程度尚不確定。我們對確診寨卡病毒患者發(fā)病后12-19個月收集的血清標本進行了寨卡病毒IgM以及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中和抗體檢測。在62名參與者中,45例(73%)檢測出寨卡病毒IgM, 12例(19%)檢測結果不明確。雖然所有接受檢測的患者都有寨卡病毒中和抗體,但39例(63%)患者也有登革病毒中和抗體;其中,12例(19%)登革病毒與寨卡病毒的滴度差異小于4倍,5(8%)例登革病毒的滴度比寨卡病毒高4倍。IgM抗體可檢測時間的延長以及中和抗體交叉反應的存在,使得寨卡病毒感染時間難以確定,也難以區(qū)分相關黃病毒。
P311 巴西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傳播差異和抗體動力學//Fernando A. Bozza,Andres Moreira-Soto,Alexandra Rockstroh,等
應用從巴西患者獲得的血清陽轉樣本,結合多種抗體、技術和抗原,寨卡病毒的診斷檢測得到了改進,但敏感性仍不夠理想。相比之下,基孔肯雅病毒診斷檢測是明確的。對血清學數據和非特異性癥狀提示近期反復出現(xiàn)的蟲媒病毒感染,需要進行徹底的病毒學檢測。
P316 印度類鼻疽病例的臨床表現(xiàn)、藥敏反應及轉歸//Maria Koshy,Manjeera Jagannati,Ravikar Ralph,等
我們研究了印度南部一家三級醫(yī)院治療的114例經培養(yǎng)確診的類鼻疽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預后。糖尿病是發(fā)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結核樣慢性類鼻疽比急性類鼻疽更常見。敗血癥和呼吸系統(tǒng)受累與不良預后相關。
P290 巨噬細胞活化標記物-可溶性CD163嚴重且致命埃博拉病毒病密切相關//Anita K. McElroy, Punya Shrivastava-Ranjan, Jessica R. Harmon,等
埃博拉病毒病與細胞因子水平升高有關,高細胞因子血癥在死亡病例中尤為明顯。這種高炎癥狀態(tài)使人聯(lián)想到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和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這兩種風濕性疾病,其特點是巨噬細胞和T細胞活化。對兩組埃博拉患者的評估顯示,巨噬細胞活化標志物sCD163與嚴重或致死的埃博拉病毒病緊密相關,而不是T細胞活化標志物sCD25。此外,在死亡病例中觀察到宿主組織對CD163特異性抗體有顯著的免疫活性,主要發(fā)生在埃博拉病毒抗原廣泛免疫染色區(qū)域。這些數據表明,宿主巨噬細胞的活化激發(fā)了埃博拉,定向抗炎療法可能有助于治療埃博拉病毒病(圖1)。
(A)肝臟蘇木精和伊紅染色顯示肝細胞壞死,胞漿內有嗜伊紅包涵體(箭頭所示)。(B)肝細胞中的EBOV抗原和巨噬細胞中的CD 163抗原。(C)肝臟組織雙重免疫組化染色高倍圖像顯示巨噬細胞中EBOV和CD163抗原的共定位(箭頭所示)。(D)EBOV和CD163抗原在脾臟巨噬細胞中的共定位(箭頭所示)。(E)心臟組織中EBOV和間質巨噬細胞(CD163)的染色。在一些心肌細胞可見EVOV。(F)睪丸組織中內皮細胞(箭頭)和巨噬細胞(箭頭)的EBOV和CD 163抗原。原放大倍數×20(A, B,D,E,F(xiàn));×63(C)。圖1 感染埃博拉病毒(EBOV)死亡患者組織的免疫組化染色,顯示出EBOV(紅色)和CD163(棕色)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