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濱
摘?要:該文主要論述在信息技術提升學習力這一目標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首先解釋概念并說明研究它的原因。其次介紹“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和“自主學習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教學流程、信息技術環(huán)境和適用的教學課型,并舉例說明不同教學模式的操作和教學功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習力;教學模式;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探究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是當今教育必須面對的外在環(huán)境。學習力從其構(gòu)成要素看,是指一個人的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和學習創(chuàng)新力的總和。語文學習力即一個人學習語文的綜合素質(zhì)、學習效率和學習品質(zhì)。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就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目標的設定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梢?,初中階段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語文學習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huán)境中展開教學活動進程的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形式。當今,課堂仍是教學主陣地,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教學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從幻燈投影到聽錄音看視頻再到電腦搶答、交互軟件的使用、網(wǎng)絡學習等,它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異彩紛呈。
但在教學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有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僅限于顯示信息,學生的興趣因一時新鮮而產(chǎn)生,學習動力不足;“人灌”變成了“機灌”,學生的興趣泯滅,學習毅力不濟;學生大多是被動接受測試,學習能力不高;學生較少主動地質(zhì)疑問難,學習創(chuàng)新力不強。
到底什么樣的教學模式能在語文教學上真正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力呢?這是擺在每一位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
現(xiàn)在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提升學習力目標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談一些認識和思考。
一、 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
從建構(gòu)主義理論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何克抗教授曾提出過“雙主教學模式”。我認為用“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來概括更準確。
二十世紀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倡活動學習和活動教學,認為共同活動使智力得到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情景,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索精神,引導學生在共同活動中,合作探究,獲取知識,提升能力,這就是“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
“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的流程如下: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課前教師提供學習資源,學生預習檢測,教師了解學情、設計教學方案;課上教師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師生共同質(zhì)疑,學生合作研討、隨堂測試,師生共同評價;課后教師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個性化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è)、總結(jié)反思。
其中信息技術環(huán)境有班級語文學習的QQ群、微信群,希沃課件制作與播放、希沃白板和希沃助手,易教云平臺的“導學本”“網(wǎng)絡作業(yè)”“隨手拍”,班級優(yōu)化大師,Hiteach智慧教室等。
這一教學模式適合“教讀課文”的教學。在2016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七年級上冊》中寫到“教讀課文,由教師帶著學生,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或閱讀方案,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達成相應的閱讀目標,目的是學‘法”。如2016部編教材七上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歷來有不同看法:一是“批判說”,一是“對比說”,一是“兒童心理說”。探究本文主題,如果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講學生聽,學生無法自主地賞析這篇課文,采用了“雙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不一樣了。首先課前檢測,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必然,也能真正發(fā)現(xiàn)學生的疑難。其次教師圍繞著學生疑難展開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如創(chuàng)建一個主頁,鏈接相關內(nèi)容,提出探討主題的活動方案?;顒痈苷{(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再次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可以幫學生在自身原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內(nèi)化新的知識;教師適時質(zhì)疑,如文章為什么要寫讀書的場景,在學生讀書時為什么不加標點,你覺得歸納文章主題的方法是什么等,這會引導學生更加深入討論,將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想認識,歸納出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后教師布置學生閱讀《朝花夕拾》,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寫出理解到的文章主題和理由,將作業(yè)推送網(wǎng)絡平臺,以便教師個別輔導。這是學以致用,在教師的輔導下,學生的能力和思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信息技術應用下的“雙主合作研討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時代對語文教學的要求,而且始終貫徹“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從而使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二、 自主學習探究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探究教學模式”即在網(wǎng)絡教室,學生以團隊為單位,使用信息技術,自發(fā)探究問題,教師只從旁輔助、適時引導的教學模式。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具有個人參與的性質(zhì),學習是自我發(fā)起的,學習會使學生的行為、態(tài)度乃至個性都產(chǎn)生變化,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學時“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白灾鲗W習探究教學模式”是貫徹這些理論的最優(yōu)途徑。
“自主學習探究教學模式”的流程如下:教師向?qū)W生提供問題的有關線索,學生自組團隊,自主選題,合作探究,教師適時引導糾正,學生自己總結(jié)反饋。
支持這種教學模式的信息技術主要是網(wǎng)絡環(huán)境,模仿聊天室的互動交流程序,學生學習探究的資料庫等。
這一教學模式適用于“自讀課文”的教學,在2016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七年級上冊》中寫到“自讀課文,學生運用在教讀中獲得的閱讀經(jīng)驗,自主閱讀,進一步強化閱讀方法,沉淀為自主閱讀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