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林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語用教學更應該明確自身的價值:不僅僅要實現(xiàn)學生母語情感的培養(yǎng),還需要以語言帶動內容,通過語言實踐活動使得學生的語言素質得到歷練。文章站在核心素養(yǎng)的維度去審視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問題,在語用教學模式中探討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語用教學工作。文章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為例,教師堅持以興趣為基礎,以創(chuàng)設良好語用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以強化訓練為抓手,讓課堂實時滲透語用教學;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教學安排形式,并有效做好語用作業(yè)設計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06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2-0035-02
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核心素養(yǎng)”之后,建立健全學生發(fā)展為基礎的核心素養(yǎng)體系,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關鍵點所在。核心素養(yǎng)要求小學語文語用教學擯棄傳統(tǒng)灌輸教學策略,積極嘗試多樣化的手段,而在此期間需要切實發(fā)揮效能的就是小學語文教師。語文課堂上閱讀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憑借教材學習正確理解和熟練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并從中獲得認識的提高、思想的熏陶和情意的感染,同時學以致用,通過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不斷發(fā)展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貫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語用教學為例,就應該擯棄傳統(tǒng)的語用教學思路,嘗試以更加多樣化的模式來推動,由此創(chuàng)設更加理想的語用教學格局。
一、興趣為基,創(chuàng)設良好語用教學環(huán)境
興趣教學法倡導教師在小學語文語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基本特質,尋求學生興趣所在,并且以此為基點,實現(xiàn)教學行為的改善和調整,由此使得實際語用教學環(huán)境得到不斷創(chuàng)設。在這樣的教學格局中,學生聽講的效率會得到提升,并且實際的語言素質和技能會因此得到鍛煉。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竊讀記》課文中的生字中有部分字體結構比較復雜,為了增強實際詞匯的理解效果,引導學生積極去使用對應的詞匯,教師在開展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就可從學生興趣點入手,積極進行詞匯的拓展,由此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用教育教學環(huán)境,繼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對應詞匯的積極性。文本中“腋”“轆”的字形比較復雜,為了增強識記,教師可以采取古代漢字文化滲透的教學方式。因為教師在前期教學中多次向學生介紹過康熙以及《康熙字典》,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康熙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因此《康熙字典》可以成為本次生詞教學中的重要錨點?!耙浮痹诠糯鷷械慕忉層卸喾N,《康熙字典》中記載:《增韻》中描述“左右脅之閑曰腋”,《史記·商君列傳》講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些古言,由此增強對“腋”的理解。再者在學習“轆”的時候,援引《康熙字典》中《集韻》“車軌道謂之轣轆”、《揚子·方言》中“繀車,趙魏之閑謂之轣轆”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追溯漢字發(fā)展歷史的重要文獻。在與學生探討這些古書籍的過程中,教師對對應漢字的發(fā)展歷程有充分的理解,而在這樣的不斷理解過程中,學生也開始慢慢體會到漢字的獨特魅力,學習漢字、了解漢字、思考漢字、運用漢字的激情會因此得到提升,處于這樣的語用學習格局中,實際語用教學質量自然會朝著更高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
其實,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因為了解到《康熙字典》是很多學生感興趣的焦點,教師可以在實際課堂上穿插《康熙字典》的解說詞,引導學生去了解歷時六年撰寫的康熙字典是以部首分類法來進行的,即依照筆畫排列的順序,以十二地支為標識,將其軌跡分為上中下三卷,其中韻母、聲母和音節(jié)表,是我們后期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歷程,了解這些語言文化發(fā)展歷史,同樣是激發(fā)學生語用學習熱情的關鍵性措施,教師應該懂得合理地進行插入,確保實際的語用教學環(huán)境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二、強化訓練,課堂實時滲透語用教學
在實際小學語文課堂推動的過程中,強化訓練是實際語用教學的重要策略。在學生語用理解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語段文字的增減、文字的替換、語序的變換等方法來比較品評語言,有助于領悟言語形式之精妙,感受言語內容深藏的意蘊,更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反復觸摸提高對語言的鑒賞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嘗試著引導學生去使用對應語言完成從了解到掌握、從掌握到應用的語言學習過程,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巧妙實現(xiàn)語用教學訓練點的設定,這是強化訓練過程中的關鍵點所在。
例如,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文章中有很多生動的詞匯,確保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并且能夠將其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去,是本次教育教學的關鍵所在。比如在學習完課文之后,要求學生使用“笑盈盈”“兇猛”“威武”“鎮(zhèn)靜”“恍惚”等詞匯來造句,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檢查學生對文本重要詞匯的理解情況。而學生通過相互探討的方式來進行,可以增強對對應詞匯的理解。根據(jù)學生造句的情況,教師可以找到對應理解的偏差,并且將其作為實際矯正的關鍵點。在這樣交互中,可以慢慢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對應詞匯。接著,教師要求學生給前三個詞匯找近義詞,使用近義詞來進行遣詞造句,并要求學生給后兩個詞匯尋找反義詞,使用反義詞來進行遣詞造句,這樣原本單一的詞匯理解和訓練演變?yōu)榻M合詞匯的強化訓練。在完成此過程中,學生對實際詞匯的含義會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并且在鑒賞過程中懂得辨析對應詞匯的不同,這些都將為未來詞匯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上述教育教學案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白的是要找到合適的語用教學訓練點,引導學生在多維度感觸語言文字的同時,以比較的方式來拓展實際語言面,這樣的訓練會引導實際語用教學朝著精細化方向發(fā)展。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會得到良好的鍛煉。其實,在很多語文課堂中,都可以穿插對應的語用訓練活動,這樣不僅僅可以規(guī)避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使得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鍛煉。至于實際穿插語言訓練活動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實現(xiàn)實際語用教學切入點的合理設定,并且結合學生的反饋,做好適當調整,由此確保實際的語用教學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
三、合理規(guī)劃,做好語用作業(yè)設計工作
學生語言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并非朝夕之事,其需要在長期的不斷積累中慢慢培養(yǎng)和提升,實現(xiàn)課堂與課外之間的融合,確保兩者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引導語用教學質量朝著更高的方向發(fā)展。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明確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確保語用作業(yè)設計工作的有效驅動,是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關注的焦點所在。雖然可以歸結為課外作業(yè),但是課外與課內之間的融合,將會影響到實際語用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實際小學語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高度關注語用作業(yè)的優(yōu)化設計。
以人教版五年級《新型玻璃》為例,在實際課文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充分結合課本內容,以介紹一款新型玻璃為目標,寫一篇短篇的說明文,并要求這篇說明文以“一種新型玻璃”介紹為核心內容,以課堂上學習的文本內容為素材,最好將其整理成為一張卡片。在課堂上,教師設定對應的作業(yè)情景:需要購買玻璃的大客戶想了解貴公司研發(fā)出來的新型玻璃,客戶要求企業(yè)經(jīng)理能夠對新型玻璃進行詳細的介紹,在此之后才能夠決定簽署合同,由此實際新型玻璃的說明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為產品研發(fā)經(jīng)理,你需要向這樣的客戶來介紹公司的新型玻璃。接著要求學生分別上臺來進行演講,要求學生能夠有效全面地向大家介紹新型玻璃,這里可以讓兩組介紹相同玻璃的小組參與競爭,營造對應商業(yè)競爭的氛圍,其他學生作為大客戶的代表團,對不同小組的演講情況進行點評和評價,最終決定選擇其中一組代表作為實際的勝利者,并且總結和歸納為什么淘汰了另外一組。在這樣的交互中,學生可以對別人在實際新型玻璃介紹中的問題有更好的理解,也就能夠找到自己的缺陷,并且積極主動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和調整,這將會為以后語言的使用奠定基礎。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語用作業(yè)設計是基礎,后期還采用了情景教學法,由此引導學生進入實際場景,激烈競爭的氛圍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感,而在這樣的參與過程中,學生對說明文的行文規(guī)律也有所了解,而這都得益于有效的作業(yè)設計。很明顯,實際的作業(yè)設計是開放性的和實踐性的,并且充分結合實際文本的內容,這樣的語用教學格局的塑造,的確可以成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的重要路徑之一。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述的教學案例中,引導和組織成為其主要的職能,剩下的都是依靠學生互動來完成。在這樣的交互過程中,文本內容與課后作業(yè)實現(xiàn)了融合,學生與學生實現(xiàn)了交互,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了競爭,與傳統(tǒng)單一的語用灌輸教學法相比,該課程的優(yōu)勢是十分明顯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必須進行控制,因為這是保證語用教學質量的焦點所在,不能有一點馬虎。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樹立小學語文語用教學實踐價值觀,以核心素養(yǎng)提升為基本訴求,積極做好實際課程調研工作,思考自身語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確保實現(xiàn)實際語用教學格局的創(chuàng)設,保證學生在這樣的格局中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進步。
當然教師也需要明白,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持續(xù)性地進行嘗試和探索,形成對應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法論,增強與不同教師之間的交互,才能夠一步一步慢慢改善。相信隨著在此方面實踐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小學語文語用教學格局會慢慢改善。而在此環(huán)境中,小學生的語言運用素質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穎暉.小學語文“語用教學”方法探尋[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242-243.
[2]陳梅云.小學語文語用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23):253.
[3]李愛霞.基于課題研究的小學語文教研組組織成員變革的個案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7):62-64.
[4]姚 敏.走出語用教學誤區(qū) 提高語用教學效果[J].文學教育(上旬刊),2018(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