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晶晶
【摘要】當前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正逐漸走進大眾的視線中,如何提升學生四大方面的能力,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zhì)是英語老師首先需要探討研究的問題。而優(yōu)秀英文繪本具有敘事性強,趣味性高的特點,能夠讓學生們利用自己的有意注意去多方面的觀察繪圖本身及相連圖片之間的的關系,提升他們的語言及學習能力。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通過把握繪本主題,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挖掘其積極的道德品質(zhì)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感悟中西文化異同的目的。期望這小小的淺談能夠為英語教學課堂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繪本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20-02
目前,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材料單一,多來自于課本原文及練習冊中的拓展訓練。學生除了書本中的Fun story外就很少接觸適合該學生年齡階段特點和能力水平的課外閱讀材料了。不僅如此,書本中的Fun story僅僅是單元重點知識的整合。學生學習過后只是加深了重點句型的記憶或者調(diào)解了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很難通過有趣的語篇閱讀,達到鍛煉其用英語語言進行深度學習與探究的能力,并從中提升思想品質(zhì)的目的。但是在社會上比較流行的英文原版繪本具有故事性強,趣味性高的特點。學生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就可以將枯燥無味的文本閱讀學習變得生機勃勃。并且,大部分英語繪本多為家喻戶曉的童話或寓言故事。學生通過地道細膩的語言輸入,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深切的感知英語文化,擺正對西方文化及價值觀的認知,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形成和全方面發(fā)展,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
英文繪本不僅僅是本漫畫書,它更是一本傳遞價值的良師益友。繪本的種類有很多,例如通過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的語言繪本,傳遞正確三觀的品格繪本及科普科學技術知識的百科繪本等,都會在不同層次方面,對學生英語學習道路起到長久且良好的教育作用。例如,繪本可以給孩子講故事,講道理,幫助他們懂是非,辨真?zhèn)?。綜上所述,繪本教學不僅僅是拓展閱讀練習那么簡單,它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如何將英語繪本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相結合呢,首先我們需要對核心素養(yǎng)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
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的提出全面系統(tǒng)的概括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四大方面:1:語言能力,學生通過感知與領悟,內(nèi)化與整合去掌握語言知識及技能并能夠運用導實際生活中去。2: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生通過監(jiān)控與調(diào)整自我學習策略,能夠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3:文化意識,學生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感悟與鑒別西方文化與中國的異同以能夠達到思考辨析并認同傳播的能力水平。4:思維品質(zhì),學生能夠利用分類、推理判斷的方式,利用英語的多元思維進行活動。
學生習得知識的過程必然是一個主動建構的動態(tài)過程,將新內(nèi)容擴充到已有知識結構當中去。所以如何將課本中的知識內(nèi)容,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推動,內(nèi)化成自己的個人經(jīng)驗將是英語繪本教學的重中之重。簡而言之,學生能夠?qū)⒆约旱挠幸庾⒁庠诶蠋煹闹笇侣鋵嵲趫D片重點內(nèi)容上,并通過把握各個圖畫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的劇情想象猜測,最終掌握邏輯主體脈絡,然后進行主題升華批判中來。
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可將繪本的封面或者標題,先于內(nèi)容呈現(xiàn)給學生們,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參與進來。去猜一猜文章的主題,并一步一步逐層遞進,讓全體學生帶著強大的學習動機,在不斷的猜測討論中,進行繪本閱讀,達到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預測故事情節(jié),調(diào)動多種感官。
教師不應在將傳統(tǒng)的文本閱讀方式用在繪本教學中,即枯燥的朗讀和逐字逐句的精讀和語法講解。而是將繪本封面或者標題巧妙地運用視頻,圖片或者音效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聽一聽,描一描感興趣的地方等方式刺激學生聽覺,視覺等感官。也可以設置懸念,設計的問題往往沒有預設的統(tǒng)一答案,這樣就給學生留下較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帶著想象力和期待進入繪本中去,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教師不斷設置開放性問題也會啟發(fā)孩子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讓他們將批判眼光作為指導,保持對事物的興趣以及好奇心。讓學生發(fā)揮無限的想象力并用英語語言進行表述,鍛煉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英語的實際水平。
2.善用觀察注意,分析人物信息。
教師通過設計問題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有意注意去觀察繪本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組或句型,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整合分析人物性格,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大概走向。在閱讀繪本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生詞難句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上下文的關系去猜測生詞難句的含義,提示學生在文中找一找并劃一劃關鍵詞句,然后將關鍵詞句摘抄在小卡片上,在朗讀、表演或者復述文本內(nèi)容時可以將讀書卡片作為提示卡之用。教師依托和利用標題,精心設計問題,順藤摸瓜,觀察文章中的顯性和隱性的信息,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引導學生總覽全文,從大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完整、準確、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涵。同伴之間也可以利用合作學習去攻克難關。例如教師通過“優(yōu)帶差”的分組方式,將合作學習進行到底。教師還可以設計難易不同層次的題目,將繪本教學不僅僅面向優(yōu)等生,而是面向全體學生。
3.抓住主旨大意,升華思維層次。
當學生理清繪本中的人物關系后,可讓學生大膽表現(xiàn),踴躍發(fā)言。例如話劇表演,制作書簽卡片,小組編纂寓言小冊和海報的形式,提升學習效果,增加課堂趣味。鼓勵學生運用選擇,類推等學習策略,探究深層次含義,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
4.總結故事脈絡,提升核心素養(yǎng)。
最后,學生可通過幾句話概括文章大意,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條清晰的繪本回顧,讓學生順利輸出語言內(nèi)容。加深對西方文化和正確價值觀的認知,從而增強其感性意識,加深其對周邊世界的理解,并不斷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個人體驗,將繪本中的教學品格遷移到實際生活中來。
在人教精通版四年級第六單元Fun story的新授課上,我就將大象猴子過河的故事進行了英語小繪本的編纂。將繪本設置成學生喜歡的對話方式。在學生閱讀前先將猴子大象及背景知識展示給學生們,讓他們來猜測人物之間將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讓他們大膽發(fā)揮想象力,并嘗試用短小的句子進行描述。隨后教師給予小提示,將重要的信息進行錄音播放,孩子在聽到猴子和大象聲音的一瞬間就已經(jīng)開懷大笑。我乘勝追擊,通過設置問題如Does monkey want to get bananas? What dose elephant want to eat? Do you think elephant can get bananas? Can you learn something from this story? 由易及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課內(nèi)外知識點。根據(jù)圖片信息和故事文本創(chuàng)編 monkey 和 elephant在各個場景中的會話是本繪本的教學重點。故而,教師將課的主體放在圖片“環(huán)游”和逐圖研讀環(huán)節(jié),并設計了一系列的看圖問答、看圖說話、創(chuàng)編和表演對話等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讀圖,捕捉圖片信息,對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關系及其背后的邏輯線索做出判斷分析,以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歸納重點句也在繪本教學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How big I am.與The monkey can climb the tree.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就有助于學生們掌握主旨大意,形成內(nèi)化的思維導圖。最后學生從頭至尾自由朗讀故事或過表演話劇或者配音等有趣的參與形式,讓同學們比一比,哪組表演最形象,進而體會猴子和大象的人物性格及品質(zhì),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收獲不同的知識,最終內(nèi)化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zhì)。
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先分析繪本內(nèi)容,不斷尋找與課堂文本相契合的材料,注重將相應的文化知識同步貫穿在繪本微課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善于發(fā)揮繪本中的教育目的和課堂中的教育智慧,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切實的落實到課堂中來,且開設英文繪本微課確實能夠幫助學生將學習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持久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持續(xù)自主閱讀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促進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不斷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和批判力,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