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青 孫淑光
摘要:針對課上聽得懂、課下忘干凈的問題,基于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結合學生自身能力學習,設計了模擬電子技術知識點分級圖。課上學習,課下鞏固,基于新媒體信息傳播方式,設計新穎的習題模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建立師生反饋機制,快速響應教學需求,同步改進教學。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知識點分級;闖關答題;反饋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4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1-0262-03
一、引言
《模擬電子技術》是本科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機械電子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本課程主要通過課堂理論教學,輔以相應的實驗教學完成課程學習。
安排《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能掌握基本半導體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其使用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模擬集成器件應用方法,掌握常見基本電路的結構及參數(shù)估算,具有一定的讀圖、初步設計電路的能力,能夠使用常用的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設計,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門課程主要講述非線性電子元器件的原理與應用,比基本的線性元器件更難于理解,重難點分布零散,知識點多,實踐性較強。基于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為解決學生接受知識困難的問題,筆者特將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自己積累的一些課程建設的方法和經(jīng)驗分享出來,以期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
●模擬電子技術知識點分級建設
●模擬電子技術習題庫設計
●課堂管理反饋實踐
二、模擬電子技術知識點分級建設
模擬電子技術內容豐富繁雜,知識點分布廣泛,在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需要對課程重點知識點有較為明確的認識,故需建立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知識點分級圖。對知識點的分級建設,也有助于教師在出題過程中,對考核的知識點分布有細致的規(guī)范,防止試題內容偏門,知識點覆蓋不全面。根據(jù)模擬電子技術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參考教材目錄,對課程的知識點進行了歸納整理,分成了三個等級。其中一級知識點,為所有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是學習模擬電子技術必須掌握的方法和原理,考試重點;二級知識點,是對一級知識點的補充和完善,一級與二級知識點覆蓋本門課程90%的學習和考試要求;三級知識點是對課程內容的全面覆蓋,同時輔以教師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屬于課程外的補充知識[1]。
圖2所示為模擬電子技術前兩章知識點總結。例如,運算電路這一章中對傳遞函數(shù)的認識對計算放大電路增益有重要的作用,對計算頻域和時域的傳輸特性都有較大的幫助,同時傳遞函數(shù)的概念對于后續(xù)課程《自動控制原理》經(jīng)典部分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二級知識點其實是對一級知識點的豐富和細化,例如比例放大、求和電路等都是基本的模擬電路。三級知識點模擬乘法器、指數(shù)運算、對數(shù)運算電路對學生的要求進行了降低,可以留給有較強能力的同學。
針對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列出了可能的題型,方便教師組織考卷時能夠兼顧各個章節(jié)的考點分布。參考練習題基本都是源自課后作業(yè)題,題目選擇典型,難度適中,用于學生鞏固知識點[2]。
三、模擬電子技術習題庫設計
學生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后,如果不加鞏固便很容易忘記。所以必要的知識點和常識,需要學生熟記。一般理論教學都是課后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但實際情況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往往是上課前補作業(yè)。為了鞏固學生對模擬電路常識及基礎知識點的數(shù)量掌握,本課程采用了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和加強訓練,包括:闖關答題、階段測驗、課后作業(yè)模式。
1.闖關答題模式。為了能夠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鞏固鍛煉過程中,設計的習題要求能夠花費學生比較少的時間,不需要太多的硬件條件,又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采取了當前流行性較高的全民答題模式[5]。
闖關答題一般在課后,通過微信群推送給學生,一般為5道選擇題,學生在手機上直接答題提交。如果回答失敗,則闖關失敗;闖關失敗后,學生每天還有兩次機會可以繼續(xù)闖關。闖關成功的同學才可進入最后的排行榜,或者領取紅包。闖關答題一般只針對基本常識和知識點進行訓練,能夠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記憶,為了便捷快速,題型只設置選擇題。根據(jù)2017—2018(2)教學實踐,我校151143AB、151141AB兩個班級的學生參與答題總數(shù)量達到5755題。
2.階段測驗模式。在習題庫的課程建設過程中,為了彌補闖關答題的缺點,設計了階段性考核測驗,學生通過測驗可以自我檢驗。題目一般包含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繪圖題等,題型豐富。題量比較大,題目取自往年考試題、課后習題、考研試題。題目作為課后任務布置給學生,試題答案的客觀題部分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答題提交,繪圖題和計算題部分要求寫在作業(yè)本上,統(tǒng)一提交給老師。學生在手機上答題完成后,可以看到試題的參考答案,對于學生自我檢驗和規(guī)范答題步驟有一定的幫助。
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到自我測試的環(huán)節(jié)中,每次自我檢測的結果都計入到課程總評成績的平時成績中。為了獲得較好的平時成績,大部分同學都能夠主動做練習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電子版的試題測試系統(tǒng)在各種考試系統(tǒng)中不斷出現(xiàn),很多高?;蛘呓處煵辉偈褂脗鹘y(tǒng)的紙版試題的形式,開始轉向基于網(wǎng)絡化電子化的考試系統(tǒng),以求更加方便自動統(tǒng)計、分析和評價學生的成績[3]。模擬電子技術階段測驗平臺使用基于問卷星的軟件系統(tǒng)[4],該系統(tǒng)不僅可以免費使用,而且功能較為齊全,具有分享推送方便、自動評分、答案解析和正確率統(tǒng)計功能。2017—2018(2)學期,班級學生自愿參與了485份模擬電子技術測試試題。
3.課后作業(yè)及反饋模式。只在手機上答題,不能夠滿足學生動筆繪圖和計算的需求,這方面的能力也需要鍛煉,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基本上還是采用紙質版試卷的方式答題。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一般使用教材的課后習題,以及前面提到的階段測驗的主觀計算題部分。
四、課堂管理反饋實踐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出勤率,我們設計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管理系統(tǒng)“中航大電子課堂”,能夠實現(xiàn)簽到、答題、共享學習資料、發(fā)布通知、學生反饋意見等功能。學生參加考勤、網(wǎng)上答題、課堂主動參與活動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學生可以實時查詢該積分,且此積分將被計入學生的平時成績。根據(jù)2015—2018年的實踐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這種平時成績的考查比較認可。
學生通過手機可以實時向任課教師反饋信息。利用這些反饋信息,比如學生在微信中向老師咨詢的問題,老師就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哪個環(huán)節(jié)沒有理解透徹,將這些信息輔助于今年和以后的課堂教學。如圖所示,為2017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151143AB班反饋的問卷。
問卷題目為“請選擇你認為本課程難于掌握或者你未理解透徹的知識點(多選)”。根據(jù)反饋數(shù)據(jù)可知,對于傳遞函數(shù)和MOSFET環(huán)節(jié),投票人數(shù)較多。經(jīng)分析,由于傳遞函數(shù)是自動控制原理中的內容,學生尚未學習,在模擬電子課程中提前給他們引入了這個概念,且教材中沒有對傳遞函數(shù)的說明,屬于擴充知識,導致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在參考書中找不到該點。在2018年度的教學中,我們向學生特別強調了該概念屬于重點學習內容,且指導學生做了筆記加以鞏固記錄。在2018年度的教學中,突出了該部分的學習,增加了習題練習。
五、總結
我們總結了近幾年來在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程中,對課程內容分級設計、課后鞏固強化練習、課堂管理、激發(fā)學生興趣動力等幾個方面所做的實踐嘗試。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程內容分級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明確重點和難點,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在上課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計算機仿真軟件對模擬電路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主動使用一些科學仿真軟件,病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學習、競賽中,以驗證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想法。課后的強化訓練使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利用微信群與學生交流過程,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愛上老師,愛上模擬電子技術。
參考文獻:
[1]魯萍,何宏璧,王玉英.智能組卷中分級帶權重知識點選取策略[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4,31(03):67-69.
[2]魯敏,金大衛(wèi),沈計.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計算機基礎》分級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49):134-136,139.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EB/OL].2012-05-06.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3.shtml.
[4]于妍,賈興彬.“問卷星”在信息技術隨堂測驗中的應用[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08):66-67.
[5]李軍廷.闖關答題器的設計方法與實現(xiàn)[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23):2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