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鳴華
摘要:隨著媒體深度融合進程的加速,全媒體時代已然來臨。為適應新的媒體發(fā)展形勢,新聞教育應該隨之做出調整。文章分析了媒介融合的發(fā)展階段,以及新聞教育和媒介融合間的關聯性,提出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新聞教育途徑。
關鍵詞:媒體融合 全媒體 新聞教育
媒介融合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概念,上世紀末傳入我國,因此對媒介融合和新聞教育的關系探討并非新的話題,但隨著全媒體時代的來臨,媒介融合有了新的內涵,那么新聞教育也應當作出新的調整,融入到全媒體環(huán)境中。
媒介融合的概念和發(fā)展階段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政治學者伊契爾普爾(Ithiel Pool)于1983年在其著作《自由技術》提出,指的是各種媒介功能一體化的趨勢,我國學者孟建指出“最初人民關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將電視、報刊等傳統(tǒng)媒介融合在一起”。有意思的是,早在民國時期,著名記者戈公振就已經設想過未來媒介融合的場景,“則至其時,報館可不復印刷報紙,只須使各閱戶皆置備一無線電話及攝影機,報館編輯室則將稿件隨編隨發(fā)無線電浪,傳出文字或圖畫,各地閱戶隨時由無線電機收受新聞若聽留聲機看影戲然?!笨梢姼旯袷潜任鞣礁珙A見未來“媒介融合”的中國學者。
上個世紀末,媒介融合的相關概念被引入我國,起初介紹時也只是將其認為是“不同媒介的相互滲透”,例如電視節(jié)目采用報紙排版和報紙照片,廣播播放報紙摘要,發(fā)行有關電視節(jié)目的報紙等,這可以算是”媒介融合“的輕度融合時期。
進入新世紀以后,媒介融合的相關實踐更加豐富。根據蔡雯等人的研究,此時媒介融合包括內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終端融合三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內容融合包括圖像、聲音、文字、視頻等形式的媒介內容整合在以數字為基礎的信息平臺上;渠道融合指的是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同媒介類型的媒介信息在共享平臺上集成和分發(fā),包括三網融合以及中央廚房等;終端融合指的是媒介消費者的接收設備呈現多功能一體的特征,如數字電視、智能手機等。這個階段可以算是媒介融合的中度融合時期。
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輿論和宣傳工作高度重視,對媒介融合等新媒體現象有了更為全面和深刻地認識。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介融合發(fā)展在人民日報社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為此中央做好頂層設計,對“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相關舉措包括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合并以及其他一些管理措施。這些媒體所有權融合,以及政府規(guī)制措施的融合,正體現著我國的媒介融合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媒介深度融合”時期。
在融合發(fā)展階段,廣電的教育突破了以往編采、播音,而開始涉及到廣電新聞各個領域,“突破廣電系統(tǒng)辦學模式,發(fā)展成為全社會辦學模式”。一些綜合性大學的廣播電視教育借助多學科優(yōu)勢辦學,另外一些專業(yè)院校則追求廣電加優(yōu)勢專業(yè)的辦學理念,如廣電和財經、廣電和體育、廣電和政法等融合發(fā)展,尋求融合發(fā)展,以突破發(fā)展的同質化趨勢。
新聞教育和媒介融合的張力
新聞教育的發(fā)展邏輯是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這導致的結果第一是強調學科的獨立和邊界意識,不斷劃分專業(yè)的教學和研究領域。一般在專業(yè)建立階段,當一項新的媒體形式出現,會零散地出現在傳統(tǒng)媒體教育之中,而且往往會是先有技術再有應用。例如廣播剛出現時代,相關培訓的課程主要涉及的是技術和單一的廣播媒介服務領域,如1929年國民黨當局開辦的收音員培訓班,主要關注于廣播有關課程。隨著廣播的普及,1935年,剛成立的中央政治學校開設“無線電學”課程,1943年,顧執(zhí)中的民治新聞??茖W校在重慶開設廣播學課程。這些是廣播這一新媒介形式的零星出現時期。
而到了學科獨立階段,則開始了學科體系建設階段,還是以廣電為例。一是專業(yè)的教學機構出現,如1959年中央廣播事業(yè)局開辦的北京廣播學院。二是有專業(yè)的研究機構,一大批有志于從事廣播研究的人員陸續(xù)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所從事研究領域開始得到國家的認可,例如進入國家頒布的專業(yè)目錄。三是有相應的教材建設,形成了本學科的專業(yè)話語。
在獨立話語增強的同時,邊界意識也在加深。這里包括新聞教育的大邊界,新聞學從文學、歷史和社會學等其他學科脫離,起初新聞學畢業(yè)生頒發(fā)的是文學學位,廣播電視學畢業(yè)生還被授予過藝術學學位,逐漸新聞傳播學地位獨立,直到1998年成為一級學科。同時學科內部也在不斷重復上述的過程,從大學科里不斷分化出更多的子學科,并同其他學科交叉出理論、經管、倫理和實踐等若干個方向,不斷產生二級和三級學科。
第二是突出學科的體系,在學科邊界劃定以后,內部體系的建設也在強調,在涉及到專業(yè)的學科評估和認定時,完備的學科體系這類提法被一再強調。
第三是強調培養(yǎng)的層次,一般院校新聞教育的形成,往往從幾門課程開始,逐漸發(fā)展到開始本科招生,接著幾個本科方向,再接著二級碩士點、一級碩士點,博士點,直至雙一流建設。評價新聞學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就是學科點建設。
第四是以研究為本位,高校的評價體系往往基于學術研究,因此熟悉學術體系,受過嚴格學術訓練的青年博士生成為高校教師的主要后備人才,而相關論文和課題的數量則成為教育的硬指標。
媒介融合的發(fā)展邏輯是第一跨學科邊界,這包括三個層次跨學科。一是新聞學同其他學科的交叉,在日常實踐中,從事新聞報道的新聞工作者往往是集中在某個專業(yè)領域中,這就需要從事媒體實踐的人同時需要兩個甚至更多的專業(yè)背景。例如從事金融報道的,既需要新聞學知識,也需要金融的相關知識。二是新聞傳播學內部的融合,從事內容傳播的新聞從業(yè)者,也需要了解廣告經營、公關宣傳等媒介管理上的知識。三是媒介形態(tài)的跨越,文字、圖片、視頻、移動多媒體信息載體的融合使得從業(yè)者必須是多面手,不能有短板。
從非體系性上來看,媒介實踐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大量媒介從業(yè)者來不及甚至不需要完備的知識建構就已經開始從事實踐活動了。大量對學科建設上不可缺少的課程,對于媒介融合的實踐而言沒有多少用處,而媒介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甚至使得學科體系都來不及作出系統(tǒng)性的反應,例如媒介融合早已經是公認的媒介現實,但有關中國媒介融合史的著作還沒有誕生。
從需求的適應市場性來看,媒介融合要求人才能干出活,對于人才本身的層次,要求并不多,事實上過高的學歷反而會降低其適應新媒介環(huán)境的能力。
張力下的融合困境
因為新聞教育和媒介融合兩者在發(fā)展上存在著張力,無論是在業(yè)界還是學界都對有關媒介融合的呼聲很早也很高,但同期望之間,仍存在著不少的差距,許多相關的措施往往成效不大,甚至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例如一般在輕度媒介融合階段,往往是新媒介形態(tài)產生和發(fā)展之初,很多院校的應對之道是在原有的專業(yè)基礎上開設新的課程,如以前在紙質媒體時代,開設廣電、攝影等課程,互聯網出現以后,則競相開設新媒體、多媒體以及移動媒體乃至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課程,以達到涵蓋各個媒介形態(tài),緊追實踐發(fā)展的目的。其結果卻是隨著課程越開越多,導致僅新聞教育的相關課程學生就難以修完。另外隨著各個媒介形態(tài)的課程增加到一定程度,又開始了學科獨立、專業(yè)割據,如影視方向從新聞中分離,新媒體同傳統(tǒng)媒體分道等。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就是這樣的情況,培養(yǎng)計劃上是要求學生一專多能或者多種技能培養(yǎng),但是在課程設置、院系管理上,卻條塊分割趨勢愈演愈烈。
即使能夠開出相應的課程,也達不到相應的目的,這是因為一則師資得不到保證,二則是一項媒介技能并不是一門甚至幾門課能涵蓋的?,F在不少學校開設了大數據新聞,但沒有相應的統(tǒng)計學基礎和一些計算機知識,學生必然只能獲得隔靴搔癢的知識。
還有的院校應對媒介融合趨勢的辦法是加強學生的實踐培養(yǎng),一方面是在學校內部建設媒介中心、新聞演播室等,另一方面則是和外部媒介機構合作,以實踐、共同培養(yǎng)的方式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這樣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院?;ù罅饨ㄔO的校園新聞平臺,投資巨大,并且還要不斷更新,但實際用率并不高,不少高校的媒體實驗室從立項開始就過時了。還有很多學校的虛擬演播室之類,最多只能和校園新聞網共用,受眾面窄,新聞單一而且管理上還過于的官僚化,并且這樣學校還因為缺乏足夠的有實踐經驗的師資,使得教學水平低下,乃至設備荒廢。而同校外媒介機構合作,則因為不可控因素較多,往往學校沒有辦法體系化管理,難以監(jiān)控實際的效果。
現在不少新聞院校應對媒介融合的方案是雙學位模式,一是在頭兩年不分專業(yè)大類培養(yǎng),后兩年進行媒介相關課程學習;二是從其他專業(yè)招收大三本科生;三是讓新聞專業(yè)學生選修第二專業(yè)。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會使得學生課業(yè)負擔過于沉重,而且課業(yè)的增加反而占用了實踐的時間,使得學生缺乏必備的媒介技能訓練。同時過多的課程也使得學生知識體系反而不完備和深入,無效學習太多,看上去學生的成績單很全面,但實際上都是紙上學分而非實際能力。
深度融合下的新聞教育
新聞教育如何適應全媒體環(huán)境下的媒介深度融合趨勢,本文認為當前的新聞教育應當深嵌入媒介機構,同媒介的實踐機構全面整合和合作,共同培養(yǎng)新聞人才,而非目前的教育和實踐各自為政或絲連藕斷。
可資借鑒的是國內醫(yī)學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醫(yī)學院的本科教育同醫(yī)療機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醫(yī)學院都有自己的附屬醫(yī)院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附屬醫(yī)院的醫(yī)生同時也是醫(yī)學院的教師。這樣的制度安排下,老師本身有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而學生也有足夠機會獲得實踐技能培養(yǎng),并且因為教育和實踐機構是在一體化管理,能夠很好地協調兩者的關系。
其實以往我國也有類似的經驗,民國時期上海新聞教育最成功的不是復旦大學和圣約翰大學,而是顧執(zhí)中創(chuàng)辦的民治新聞專科學校,其經驗就在于一是所有教師直接從新聞機構一線聘請,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二是學校創(chuàng)辦在市區(qū)離新聞機構很近的地方,便于跑新聞和學生實習。三是教學上強調實踐并鼓勵學生去各大新聞機構。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新聞教育,也有兩個可資借鑒的例子,一是1978年人民日報社和中國社科院共同管理的社科院新聞研究所,另外是1986年新華社成立的中國新聞學院。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新聞教育深嵌入到媒體實踐中,同相關的新聞機構《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深度合作,接受實踐機構的管理。這使得這兩所機構培養(yǎng)的學生實踐能力強,至今還被很多人懷念。但可惜的是,因為各種原因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沒有傳承下來。
現在國內很多新聞機構有部委共建的計劃,也有和新聞機構合作的情況,此外還有學界和業(yè)界交流的各類計劃,但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并且高校的管理模式和業(yè)界實踐存在著天然的體制壁壘,這使得有實踐經驗的從業(yè)者因為學位問題進不了高校,而有學位的老師們又對媒介實際情況一無所知。
要讓新聞教育突破現有的邏輯悖論,應當大膽借鑒以往的成功經驗,進行體制上的改革而非課程體系之類的調整,鼓勵新聞教育機構和新聞媒體之間的深度融合,而非表面的合作。
第一,樹立正確的新聞教育觀,以培養(yǎng)合格的新聞人才作為評價新聞教育的主要標準,改變現有的新聞教育評價體系里重學輕術的做法,這是媒介和新聞教育能夠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
第二,改革以高校院系教育為主的新聞人才培養(yǎng)體系,將其調整為以新聞機構為主至少是共同為主的模式,現有的新聞教育情況已經證明,單純依靠高校體系培養(yǎng)新聞人才,總是會出現教育落后于實踐,理論和現實兩張皮的情況。要讓新聞機構參與新聞人才培養(yǎng)從招生到畢業(yè)的全過程。
第三,改革現有的新聞教育課程體系,增加實踐類課程數量和質量,一是由有豐富經驗的從業(yè)者來授課,對沒有實踐經驗的博士,要求必須在媒體有若干年經驗,才可以轉入教學。二是將課堂開在媒體機構里,在實踐中授課,中央政治局有關媒介融合的學習就在人民日報社現場教學,新聞教育更應該改變教學的場域,增加教育的現場感,也可以減輕高校自己摸索的資金、設備、人才壓力。
第四,鼓勵新聞實踐機構開設面向不同層次的新聞教育,一是對現有的高校教育模式形成必要的競爭壓力。二是豐富現有的新聞教育課程。三是為新聞機構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梯隊。
總結
錢穆先生在對中國歷史進行探討時提到過,很多問題往往是“其表在政,其里在學”,即現實的問題其根源往往在于教育,學風影響到政風。以此觀之,在全媒體環(huán)境下,要想實現習近平總書記的“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要求,僅靠原有的新聞教育模式,進行少許的調整已經無法適應全媒體環(huán)境的要求,新聞教育從業(yè)者一定要有所作為,拿出改革的魄力和決心,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作者單位: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