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波
(江蘇省蘇州外國語學校 215011)
數(shù)學教育家G·波利亞有個觀點:“掌握數(shù)學就意味著善于解題.”解題能力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也很重視解題訓練,但是不知道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題的主要方法也是“模仿”,模仿老師講解的方法與思路,然后通過刷題來提高速度與正確率,很少去思考題目深層次隱含的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方法,一旦題目稍加變化,就不知所措了.如何改變這種解題的低效局面?如何將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效地融入到解題教學中?筆者以一道中考題的解題教學為例,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
如圖1,△ABC是⊙O的內接三角形,直徑AB長為10,弦AC長為6, ∠ACB的平分線CD交⊙O于點D,求CD的長.
評析從條件CD是∠ACB的平分線入手,利用角平線性質,過D作DE⊥CA,DF⊥CB,分別交CA、CB所在直線于點E、F,從而得到解法3;亦可利用角平分線對稱性,構造△CAD≌△CED,過點D作DF⊥BC,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來解題,從而得到解法4.
評析在四邊形ACBD中,∠ADB=∠ACB=90°,AD=BD,可構造△CAD≌△BDF,其本質是將△ADC繞點D旋轉至△BDF,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解題,由此還可得另一種解法,過點D作DE⊥CD,交CA延長線于點E,解法類似.
變式1 如圖7,⊙O的直徑AB長為10,弦AC長為6, ∠CAB的平分線交⊙O于點D. 求AD的長.
分析此題與原題對比,∠ACB的平分線改為∠CAB的平分線,雖然條件有了變化,但是角平分線這個條件仍然存在,因而聯(lián)想到角平分線的性質,過點D向CA、CB作垂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來解題.
變式2 如圖8,△ABC是⊙O的內接三角形,AC=6,BC=8,∠ACB=60°,∠ACB的平分線交⊙O于點D,求CD的長.
評析此題與原題對比,條件中添加∠ACB=60°,本質上只是將∠ACB=90°改為∠ACB=60°,我們仍然可以從角平分線這個條件入手,過點D向CA、CB作垂線,利用角的對稱性、解直角三角形相關知識來解題.
如圖9,△ABC是⊙O的內接三角形,AC=b,BC=a,∠ACB=n°,∠ACB的平分線交⊙O于點D,求CD的長.
評析將原題的條件一般化后可進一步推廣,即一個圓的任意內接三角形,知道兩邊及其夾角,可求出夾角平分線與三角形外接圓相交形成的線段長.
一道題的圖形會很復雜,條件也會有很多,學生在較多條件情況下,分析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存在一定的難度,那么,我們老師在幫助學生分析的時候,需要從題目的關鍵條件入手,讓學生能夠聯(lián)想到某個基本圖形,對比分析選擇的條件與是否與基本圖形的條件一致,從而很自然地生成一個解法.例如本題中問題的解決,圓只是作為題目的背景,實質上就是解三角形的問題,而角平分線就是一個關鍵條件,學生只要聯(lián)想到角平分線的性質,就能作出相關輔助線,最終解決問題.
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邏輯推理能力起主導作用,所以在平時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題目的自然解法,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一題多解),對題目進行類比、拓展、延伸(一題多變),對同一類題型題目進行歸納與總結,關注每題考查的核心內容,從題目中提煉出數(shù)學的本質,使數(shù)學解題更自然,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解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