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龍
(廣東省建筑科學(xué)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在煤化工企業(yè)的生產(chǎn)過程中,氯酚類污染物排放量較大,該類有機物不僅毒性大,而且其中很多是致癌物質(zhì)[1]。氯苯酚(4-CP)作為氯酚的典型代表,不僅被廣泛用于制藥、染料、塑料等工業(yè),還可被作為C2H5OH的變性劑、精煉礦物油的選擇性溶劑。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已將4-CP納入優(yōu)先控制范圍內(nèi),并規(guī)定4-CP在環(huán)境中的濃度不可大于1 mg/L[2]。
目前,生物降解、吸附和高級氧化(AOPs)等方法均被用于去除水中4-CP。非均相光催化技術(shù),作為AOPs中的一種新興技術(shù),已被成功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毒污染物,該技術(shù)操作簡單且易被大眾接受[3]。在品類繁多的催化劑中,粉末狀TiO2被公認為是催化活性最高、化學(xué)穩(wěn)定性最好、無毒而且價格合理的一種催化劑[4],其最大缺點是不易回收。研究表明,如將TiO2負載在SiO2上可提高其催化活性并利于二次回收[5]。當向負載型催化劑中摻雜金屬元素時,可促進電荷分離,在催化劑表面形成電子陷阱的同時,可使更多的e-遷移到催化劑表面,進而發(fā)生一系列氧化或還原反應(yīng)[6]。
本文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負載型銅摻雜TiO2催化劑并對其表征,以對水中4-CP的去除率(R)為評價標準,篩選出催化活性最優(yōu)的催化劑。
無水乙醇、鈦酸四丁酯、冰醋酸、氯化銅均為市售分析純,對氯苯酚(美國Sigma-Aldrich有限公司)為色譜純,實驗用水為超純水。
SEM(美國FEI公司);XRD(日本理學(xué)公司);BET(美國康塔公司);LC-10AVP型HPLC(日本島津公司);COSMOSIL C-18-AR-II 色譜柱(250,4.6 mm i.d.)。
7.4 mL無水乙醇和13.6 mL鈦酸四丁酯混合(20±2 ℃)后劇烈攪拌15 min,19.2 mL冰醋酸緩慢滴加入上述溶液,密封后持續(xù)攪拌72 h。在上述制備過程中加入一定量CuCl2溶液,得到摻雜金屬銅的溶膠凝膠。將50 g清洗干凈的載體(50~60目)與上述溶膠凝膠攪拌6 h。然后將混合物在80 ℃的烘箱中烘干,再在馬弗爐中焙燒,以2 ℃/min的速度升溫到某一溫度并停留一段時間。如向溶膠中加入不同量的CuCl2,則得到不同Cu2+和TiO2的質(zhì)量比(r)的溶膠,將r為0%、0.1%、0.5%、1.0%所對應(yīng)的催化劑分別記為Cu0、Cu0.1、Cu0.5、Cu1.0。
圖1 間歇性光催化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諝饨?jīng)底部鈦板進入使催化劑呈流化態(tài),每次進行反應(yīng)時將一定量的催化劑和1.5 L濃度為100 mg/L的4-CP溶液倒入反應(yīng)器中,打開紫外燈電源,每隔5 min用注射器取樣,樣品經(jīng)0.2 μm濾膜過濾后保存。每次實驗進行3次平行實驗,相對標準偏差小于5%。
光催化系統(tǒng)中所用催化劑的載體類型包括無機和有機兩類,由于系統(tǒng)中羥基自由基的存在,反映系統(tǒng)表現(xiàn)出較強氧化性,這就要求所用載體必須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和抗氧化性。此外,還要考慮負載型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和可回收利用性。針對以上要求,選擇焙燒溫度為500 ℃,焙燒時間為2 h,本實驗分別以50~60目的粗孔硅膠(SiO2)、顆粒活性炭(GAC)、γ-Al2O3作為載體,在相同條件下制備Cu0.5,以R值為考察指標,比較3種催化劑活性。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反應(yīng)條件下,當以SiO2為催化劑載體時R值最大。因此,在本實驗中選擇SiO2為載體。
[4-CP]0=100 mg/L,[催化劑]=10 g/L, T=20±2 ℃,空氣(0.6 m3/h) 圖2 使用不同載體制備的催化劑對R值的影響
焙燒溫度改變會引起TiO2晶型改變,并且影響到催化劑的催化活性[7]。當焙燒溫度分別選擇300 ℃、500 ℃和700 ℃時,保持焙燒時間為2 h,制備催化劑Cu0.5。從圖3中可以看出催化劑的晶型結(jié)構(gòu)明顯不同。經(jīng)過XRD分析可知,本實驗方法制備所得催化劑為混晶型TiO2,由銳鈦礦型和金紅石型構(gòu)成。不同焙燒溫度制備所得催化劑中銳鈦礦型TiO2的含量不同,300 ℃時其含量為63.6%,500 ℃時其含量為81%,700 ℃時其含量驟降到4%,金紅石型TiO2質(zhì)量分數(shù)為96%。這是因為過高的焙燒溫度導(dǎo)致銳鈦礦型TiO2向金紅石型TiO2的轉(zhuǎn)變。有研究表明,當以TiO2為催化劑時,銳鈦礦型TiO2起到主要的催化作用[8]。相比300 ℃和700 ℃而言,500 ℃時催化劑中銳鈦礦型TiO2含量最多。因此,本實驗中最佳焙燒溫度為500 ℃。
圖3 不同焙燒溫度時的XRD分析
不同焙燒時間會影響催化劑表面微觀形貌和比表面積,其催化活性也受影響。實驗考察了焙燒時間對R值的影響。如圖4所示,制備Cu0.5時,當焙燒溫度為500 ℃時,焙燒時間分別選擇1 h、2 h和3 h,R值并非一直隨焙燒時間延長而提高,當焙燒時間為3 h時,R值明顯低于2 h時的值。這是由于過長的焙燒時間導(dǎo)致催化劑部分燒結(jié)(圖5),進而降低了催化劑活性。此外,不同表面形貌導(dǎo)致3種催化劑BET測試結(jié)果各異。從表1可以看出,焙燒時間的為2 h時制取的催化劑比表面積最大。因此,本實驗中最佳焙燒時間為2 h。
[4-CP]0=100 mg/L,[催化劑]=10 g/L, T=20±2 ℃,空氣(0.6 m3/h) 圖4 不同焙燒時間制備催化劑對R的影響
圖5 不同焙燒時間制備的催化劑的微觀形貌
表1 不同焙燒時間催化劑的BET測試結(jié)果
Cu的摻雜量會對R值產(chǎn)生影響。由圖6可以看出,在完全相同反應(yīng)條件下,分別使用Cu0、Cu0.1、Cu0.5、Cu1.0時,R值表現(xiàn)不同,適宜的摻雜量可使R值最大。當r值從0增加到0.5時,R值由66.62%增加到90.21%,這可能是因為摻雜適量的Cu后可以有效阻止e-和h+的復(fù)合進而使R值增大。但當r值增大至1.0時,R值卻下降到78.54%。這可能是因為過多摻雜量會使催化劑活性降低,過多的金屬可能會成為催化劑表面上e-和h+新的復(fù)合中心[6]。因此,本實驗中r的最佳值為0.5。
[4-CP]0=100 mg/L,[催化劑]=10 g/L, T=20±2 ℃,空氣(0.6 m3/h) 圖6 Cu摻雜量對R值的影響
以CuCl2為銅源,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負載型銅摻雜TiO2催化劑。研究了載體、焙燒溫度、焙燒時間和銅的摻雜量對催化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當以粗孔硅膠為載體,焙燒溫度為500 ℃,焙燒時間為2 h,Cu2+和TiO2的質(zhì)量比為0.5%時,所得Cu0.5對去除水中4-CP的效果最佳,催化劑中TiO2以銳鈦礦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