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雨 華燕
【摘要】大多數(shù)家庭在親子閱讀中缺乏挑選親子閱讀材料的能力,缺少規(guī)范而有序的方法指導,只會運用自身的經驗和個人特色幫助孩子進行閱讀。我們設計使用《親子閱讀評價反饋表》,有效借助家庭的力量,引入家長個體的優(yōu)勢。力求在親子閱讀中滲透評價要素,優(yōu)化閱讀目標;彰顯評價個性,延伸閱讀外沿;引領評價交互,促進場域內親子閱讀共同成長,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親子閱讀價值。
【關鍵詞】低年段兒童;親子閱讀;評價;策略
親子閱讀是以書為媒介的家長與兒童共同參與的增進言語智慧、分享情感體驗的閱讀活動。多名研究者指出,大多數(shù)家庭在親子閱讀中缺乏挑選親子閱讀材料的能力,缺少規(guī)范而有序的方法指導。進行親子閱讀評價,正是希望通過評價調動家長個體的優(yōu)勢,形成親子閱讀互動場域,以評促讀,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親子閱讀價值。在不斷思考、實踐的過程中,筆者梳理了如下實施策略和效果反饋。
一、滲透評價要素,優(yōu)化閱讀目標
評價可以指向閱讀過程,改進親子閱讀無目標、低效率的閱讀現(xiàn)狀。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了《和大人一起讀》這一板塊。板塊中所選材料雖然不長,但是經過了精心的選擇,適合該學齡兒童的閱讀能力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這一特色化編排,為親子閱讀評價的策略指導打開了一個新的可操作平臺,在閱讀材料一致的前提下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評價方案,優(yōu)化閱讀目標。
以一上教材為例,八個語文園地中分別編入了《小兔子乖乖》《剪窗花》《小鳥念書》《小松鼠找花生》《拔蘿卜》《誰會飛》《猴子撈月亮》《春節(jié)童謠》等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_@一編排呈現(xiàn)兒童化、系統(tǒng)化的特色,可讀可誦,可講可演?;谶@一板塊的內容,筆者帶領教研團隊共設計了8張親子閱讀反饋表,針對親子閱讀內容與操作方法等方面進行設計。以《小鳥念書》一表設計為例(見表1)。
表格中設計了如下項目。
1.客觀評價
閱讀時間:記錄閱讀的日期(幾月幾日)。
閱讀用時:記錄本次閱讀活動總共用了多少時間(幾分鐘)。
閱讀題目與要求:這一部分內容直接給出閱讀的篇目與要求,給予親子閱讀明確的指導,給之后的閱讀評價指明方向。
閱讀形式:除了“大人讀給孩子聽”“孩子讀給大人聽”“大人和孩子一起讀”等基本形式,還設計了“其他”一項,給親子閱讀個性化表達的余地。
2.主觀評價
請家長在達成閱讀要求的基礎上,對讀得是否正確、流利,是否生動、有趣,以及其他在閱讀中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化閱讀情況進行描述性評價。
表格中設計的這些項目確定了親子閱讀的內容、要求,明確的評價要素指導家長有計劃、有目標、有方法地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8個閱讀篇目的內容不同,根據(jù)文本特色與孩子的閱讀能力設計的閱讀要求也不同(見表2),這讓親子閱讀易上手,螺旋上升,給了孩子逐步提高的臺階。
此外,整冊書的所有的評價表全部在學期初就發(fā)給孩子,由家長和孩子共同設計封面,裝訂成冊,希望外在形式也能體現(xiàn)家庭個性,讓孩子在親子閱讀起始之前就產生情感歸屬,輔助落實親子閱讀效果。
二、彰顯評價個性,延伸閱讀外沿
在客觀的閱讀評價之外,親子閱讀評價反饋表中的“閱讀情況”評價欄給足了家長引導孩子個性化閱讀的空間。從反饋來看,家長們在閱讀時充分發(fā)揮了個性化的優(yōu)勢,拓展了閱讀的內容,由固定文本向更大的閱讀外緣延伸。
個性化的閱讀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語用閱讀層面
語文學習應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親子閱讀反饋中,有效的親子閱讀明顯體現(xiàn)出了語文學習的特點。
(1)語言活動。除了讓孩子圈出生字,逐步讀熟兒歌,有的家長還給孩子配上了相應的音樂,有的和孩子一唱一和相互呼應,讓孩子有節(jié)奏地朗讀文本,形成一種語言文字的美好活動,加深孩子對語文閱讀的喜愛。比如,在閱讀《剪窗花》和《誰會飛》這兩首兒歌時,好多家長都選用了配樂朗讀的方法,也有一問一答的方法,將兒歌讀出了童趣。
(2)詞匯積累。在閱讀文本時,有的家長有意識地運用其中的詞匯進行積累練習。如《小鳥念書》中有風聲“淅淅沙沙”,小鳥叫聲“嘰嘰喳喳”,家長就和孩子一起做這類重疊詞的接龍游戲,積累了雨點“滴滴答答”、鈴鐺“叮叮當當”等詞語,增加了詞匯量。又如在讀過《小松鼠找花生》后,由文中的“一朵朵”聯(lián)系到課文《秋天》中的“一片片”,知道這樣的疊詞表示數(shù)量較多,然后讓孩子學著說“一群群”“一只只”“一座座”等詞。
(3)語段仿說。《誰會飛》這首兒歌語句簡潔,朗朗上口,很多家長都在閱讀時抓住了該文本的特點,也感受到了孩子創(chuàng)編的熱情,及時引導孩子進行了仿說,創(chuàng)編出了不少富有童趣的兒歌。
誰會跳?兔會跳。兔兒怎樣跳?豎起耳朵蹦蹦跳。
誰會飄?蒲公英會飄。蒲公英怎樣飄?伴著風兒輕輕飄。
誰會叫?蟬會叫。蟬兒怎樣叫?知了知了大聲叫。
在創(chuàng)作后,孩子更好地了解到詩歌是作者帶著感情創(chuàng)作的,讀者要帶著感情去欣賞、朗讀,更可以循著詩歌的思路表達共鳴。
2.大語文觀層面
(1)科普解讀?!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在親子閱讀中,有的家長就有這樣跨學科的樸素意識,敏銳地捕捉到了文本中相關的科學常識,給孩子進行科普小知識的講解,不局限于語文,拓展了知識面。如《小松鼠找花生》中的花生果長在地下,還有什么植物的食用的部分長在地下(蘿卜、土豆、芋頭、荸薺等);《猴子撈月亮》中水中的月亮是怎么形成的,甚至畫了示意圖(如下),解讀語言文字之外的知識。
(2)文化傳播。閱讀對兒童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因此,教師與家長應該重視閱讀對兒童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在這一方面,家長的意識也十分敏銳。如在讀《剪窗花》時,家長有意識地向孩子傳播了與窗花有關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孩子知道窗花常見的特色內容,如喜鵲(報喜)、鯉魚(力爭上游)、梅花(高潔)等,這些事物都寄托了中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家長讓孩子讀了兒歌之后,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剪了窗花,了解了剪窗花的方法,加深了對“窗花”這一傳統(tǒng)習俗的印象。
3.親子共成長層面
心理學研究表明,親子關系對兒童學習效率的影響至關重要。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學習的情感更積極,主動性更強。親子閱讀就是給兒童正面影響的有效方式。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清晰診斷
8次閱讀評價的反饋表,給每個孩子提供了一次次進步、進階的機會。每次作業(yè)的完成不一定會十全十美,家長對照閱讀要求,準確記錄孩子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既是一次清晰的對照診斷,又是有目標的成長空間。例如,家長在一次描述性評價中寫道:“孩子看著拼音可以自己讀兒歌了,但缺乏感情,還需多投入感情朗讀?!奔议L關注到了孩子在朗讀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后的閱讀中經常出現(xiàn)這方面的評價,同時不斷矯正,孩子在朗讀方面逐步有了進步。這就是診斷與改進的功效。
(2)情感互融
除了語文閱讀層面的效果,從反饋中能更多看到這樣的閱讀方式促進了親子關系的進一步親近。孩子非常期待每一次和家長完成“和大人一起讀”作業(yè),因為這時候父母就會陪伴左右。家長也更多參與孩子的成長,感受到家庭美好溫馨的氛圍。家長們不止一次在閱讀反饋中提到“整個閱讀過程都非??鞓?,孩子樂在其中”,“家里人一起來演繹整個故事,真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兒時的童謠脫口而出,生動地唱給奶奶聽,大家都很歡樂”……課件,親子閱讀不僅能收獲知識技能,還能使情感互融。
三、引領評價交互,團隊閱讀成長
個性化的親子閱讀評價,充分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運用了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資源。如果說這樣的閱讀評價是“點”,那么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進行展示、互動的交互式評價,就帶動了整個班級“面”的親子閱讀。
1.展示型互動評價
在每次閱讀反饋表完成后,筆者都會將表格中記錄的呈現(xiàn)個性特色的有趣的形式和主觀評價展示在班級網絡平臺上與所有家長共享,家長們在閱讀中會發(fā)現(xiàn)其他家庭閱讀中的優(yōu)勢。經過幾次展示,明顯能感受到家長在閱讀反饋表中的主觀評價即閱讀情況愈加豐富起來。一些家長在吸收信息后都慢慢打開了思路,逐漸將許多好的閱讀方法引入到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閱讀中,激發(fā)了更廣的閱讀拓展,帶動了整個班級的親子閱讀共同提高。
2.對話型互動評價
在展示型的閱讀交互之外,家長們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分享習慣,樂于在QQ群中將閱讀的個性化內容進行展示。這種對話互動不僅局限在“和大人一起讀”的范圍內,還拓展了親子閱讀的其他內容。比如在親子閱讀之后,將親子共讀的故事錄制成音頻發(fā)送到QQ群里。一時之間,群聊氛圍濃厚、融洽,家長和孩子們互相聽故事,點評自己喜歡的故事音頻,也提出閱讀中的合理化的建議。過幾天,就有家長將孩子運用課上學到的方法練講的其他故事音頻也上傳到QQ群里,之后大家紛紛效仿。有的還由音頻升級到視頻,除了語音語調,孩子還在表情、肢體語言上有所表達。對話型互動評價使每一個家庭有機融合起來,使親子閱讀團隊化,帶動集體閱讀成長。
親子閱讀評價的個性化實踐幫助家長找到親子閱讀的有效策略,讓家長循著規(guī)律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并在更大的閱讀場域中共同成長起來。在識字量逐漸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逐漸增強之后,如何進階親子閱讀評價,需要進一步思考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唐惠琴.親子閱讀存在問題及指導策略研究[J].學子,2013(4).
[2]周雪芹.親子閱讀現(xiàn)狀研究簡述[J].圖書情報論壇,2016(1).
[3]李漫.親子閱讀方法漫談[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5(Z1).
[4]楊玲.小學低年級親子閱讀的問題分析與指導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