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銀妹
摘 要: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yīng)該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正確引導學生想讀、會讀、勤讀、樂讀,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本人認為應(yīng)該從“興趣”入手,多管齊下促進課外閱讀。
關(guān)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有效開展 途徑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明確規(guī)定小學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習近平主席把讀書提升到新時代的新高度,首次把“倡導全民閱讀”寫入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可見組織學生有效課外閱讀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渲染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想閱讀
古哲墨子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澤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睘閷W生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環(huán)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教育便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校每棟樓樓梯墻壁掛上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學校電子宣傳欄不間斷閃現(xiàn)關(guān)于讀書重要的宣傳語,每班把教室的墻壁布置成展示臺,展出學生的閱讀收獲,可以是讀書心得,可以是摘抄卡,可以是讀后感,可以是關(guān)于讀書的手抄報制作等優(yōu)秀作品。使每一面墻壁,都飄溢著濃濃書香。學校還設(shè)立讀書吧、班級圖書角,方便學生午休或課間借閱。這樣,學生一進校園,就浸在濃濃的讀書味中,漸漸地對課外書產(chǎn)生了好感,開始嘗試著閱讀。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利用家訪、家長會、微信群等途徑,讓家長明白孩子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做孩子的閱讀榜樣,營造濃郁的家庭書香環(huán)境,孩子的閱讀興趣才能漸漸被培養(yǎng)起來。
二、傳授閱讀方法,使學生會閱讀
“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币雽W生的閱讀興趣得以延續(xù),就要教會學生一些好操作適合他們年齡的閱讀方法,從而降低閱讀難度。本人認為偉人毛澤東和名人魯迅一生珍惜時間博覽群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方法,取得很好的閱讀成效。于是,先組織學生閱讀毛澤東、魯迅的讀書故事,布置學生上網(wǎng)查找他們的閱讀方法。然后專門開展一次毛澤東、魯迅讀書交流會。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認識了他們,知道他們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長期的刻苦讀書,心中油然而生崇敬和羨慕之情。此時組織學生交流兩位名人的讀書方法,正所謂水到渠成。課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用得比較多比較好的方法有毛澤東的劃讀法、讀思結(jié)合法、精讀法,魯迅的設(shè)問法、硬看法、摘抄法。學生們心中深深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又有現(xiàn)成的讀書方法可以借鑒,大大提高了課外閱讀效率。教師特別要用好課本上的每篇課文進行閱讀方法的榜樣示范,如怎么精讀、怎么泛覽、怎么做讀書筆記等,使學生有法可依。
三、提供展示平臺,使學生愛閱讀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勝心和表現(xiàn)欲都比較強。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成果交流、展示活動,能夠不斷地向?qū)W生提供課外閱讀的動力。如學習第六冊第一單元描寫春天美景的課文后,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描寫春天的美文,然后開展朗誦會;學習第七冊第三單元關(guān)于童話故事的課文后,推薦學生看童話故事書,半個月后組織開展神話(童話)故事會;學習第八冊第四組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課文后,組織學生閱讀新聞報紙,然后舉行小小新聞發(fā)布會……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系列課外閱讀知識競賽,系列手抄報制作比賽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課外閱讀成果,增強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推進課外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
四、完善監(jiān)督機制,使學生勤閱讀
要想保持學生被激發(fā)起來的讀書興趣,教師應(yīng)該建立比較完善的課外閱讀管理機制。主要做法是:
1.建立課外閱讀儲蓄卡,增強學生課外閱讀成就感。
(1)學生每看完一本書都要做好登記。每登記一本,學生心中的成就感就增加一份。看著自己的儲蓄卡越填越滿,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把摘抄列入家庭作業(yè)。摘抄是課外閱讀的重要方法之一。監(jiān)督學生每天做好摘抄,不僅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能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從而提高習作能力。
2.開展每日播報。
每節(jié)語文課課前安排2-3分鐘,讓1-2個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形式可以多樣,如講故事、朗誦詩歌或散文、背誦詩詞或名言、播報新聞、談閱讀收獲等,學生準備的過程就是一次課外閱讀。有時教師可以提前一天確定播報主題。教師還要考慮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防止有的同學鉆空子,有時可以采取臨時抽簽決定誰播報。無論教學工作有多緊,教師都要把每日播報列入常規(guī)工作,時間長了,學生們就會養(yǎng)成習慣,自然課外閱讀也就成為習慣了。
五、開展多元評價,使學生樂閱讀
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yīng)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jié)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yīng)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币虼耍處煈?yīng)改變評價方式和策略,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家長督評的全體參與的多元化評價。
1.學生自評:根據(jù)自我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自我總結(jié)反思,找出閱讀的進步與差距。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自評活動,也可以一個月或一個季度自評一次。學生通過自評,會為自己的進步感到欣慰,同時了解到自己與同學的差距,明確努力的方向,然后迎頭趕上。
2.小組互評:學生互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在小組內(nèi)匯報閱讀收獲,展示閱讀成果,互相交流讀書心得等,變單純的檢測為互相交流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這一過程,組長要做好資料收集和記載。
3.家長督評:通過家長在家的督評有利于學生課外閱讀真實、有效的落實。
4.教師點評:這種點評主要運用于日常教學和作業(yè)批改中。
5.設(shè)立星級評價:在自評、組評的基礎(chǔ)上,推出候選人參加星級評價,推動學生的閱讀水平不斷發(fā)展。此項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也可以一個月或一個季度評一次。設(shè)立的獎項有“讀書星”(讀書最多,收獲最大——以儲蓄卡記載為準)、“摘抄星”(摘抄最多、抄得最好——以摘抄本為準)、“博士星”(知識面最廣——以課堂表現(xiàn)為準)、“進步星”(課外閱讀進步最大——以學生習作進步為準)。既激勵課外閱讀做得好的學生,又鼓勵剛起步閱讀的學生。學生付出努力能得到認可,自然更加愿意繼續(xù)課外閱讀。
組織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是一項長期、艱辛的工作,需要教師的耐心、恒心和決心,但只要教師、家長密切配合,相信總有“守得云開見云月”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