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園
摘 要:依據成本分擔理論和公共產品理論,高等教育成本應由受益者共同承擔,因此社會也應成為分擔的主要力量,社會捐贈應作為社會分擔高等教育成本重要來源。然而,我國高校接受的社會捐贈存在比例低、數量少、分布差異大、缺乏有效管理和法制化激勵等問題。因此,高校要加大籌資力度,拓展社會捐贈途徑;提高辦學水平,吸引捐贈,縮小差距;健全財務管理。政府也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關鍵詞: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社會捐贈
中圖分類號:G46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7-0171-03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擴大,教育經費不足越來越成為制約高校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約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理論和薩繆爾的公共產品理論為各國解決高等教育經費不足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起初,我國的高等教育經費全部由國家提供;自20世紀80年代末引入成本分擔理論后,受教育者開始繳費上學。這一舉措雖然有力緩解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卻加劇了受教育者的經濟壓力,并間接引起教育不公等問題。依據成本分擔理論和公共產品理論,高等教育成本應由受益者共同承擔,因此社會也應主動承擔相應的教育成本。
一、理論依據
(一)成本分擔理論
美國學者約翰斯通的成本分擔理論為社會分擔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論依據。他指出,教育是一種雙向活動,既有產出又需要投資,即是有投資、有收益的活動。它滿足了包括個人、家庭、國家、社會等多個主體在內的多元收益主體[1]。它遵循誰受益、誰付款的原則,因此上述受益方均應對高等教育成本進行不同程度的分擔。所以,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理論要求各受益主體根據受益比例并結合自身經濟實力對高等教育的所有經費進行合理分擔。一般來說,政府受益于國民素質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各種機制體制的正常運行,因此,政府主要通過財政劃撥的方式進行成本分擔。知識改變命運,個人和家庭能教育中受益,即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提高收入水平,因此他們主要通過上繳學費完成成本分擔。最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企事業(yè)的革新也都離不開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其從教育獲得的益處不亞于個人或家庭,因此社會也應負擔相應的教育成本。
(二)公共產品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遜創(chuàng)立的公共產品理論認為,依據產品或服務是否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將其分為私人產品、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2]。高等教育服務屬于準公共產品,介于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之間。首先,高等教育具有私人產品的性質。人們通過投資高等教育可獲得個人的種種直接收益,包括收入的提高、就業(yè)機會的增加等等。并且由于高校招生指標有限,一個人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時會將其他人排除在高等教育消費范圍外。其次,高等教育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主要表現在全社會都能從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身上獲益,包括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科技生產力的提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等等。所以,高等教育屬于準公共產品,它所帶來的正向外部效應均有利于個人和社會。因此,社會也應積極主動分擔高等教育成本,以促進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
二、我國社會分擔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捐贈比例低、數量少
本文選取了近五年來高等教育成本分擔主體的分擔比重。從表1可以發(fā)現,自2010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在高等教育經費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趨勢,個人和家庭負擔高等教育成本逐漸減弱。然而,我國社會捐贈發(fā)展較為緩慢,捐贈經費比重呈下降趨勢,所占比例不足1%??梢?,我國社會捐贈經費數量過小。此外,由于國家財政性經費劃撥有限,學雜費也受到家庭支付能力約束,在高等教育數量和質量需求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社會捐贈無疑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重要途徑,發(fā)展?jié)摿薮骩3]。
(二)社會捐贈分布差異較大
我國高校社會捐贈數額因學校地理位置、所屬部門、層次等不同,導致差異非常明顯。本文分別選取據了艾瑞深2019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排名前五和最后五名的高校,從高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多數受贈高校集中在浙江、廣東等南方經濟發(fā)達省份[4]。教育經費是制約高等學校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根據優(yōu)勢累積效應和馬太效應,它將會使得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發(fā)展會越來越好,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等教育與其差距越來越大。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排名前五的高校中有3所為教育部發(fā)布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中央所屬高校,排名后5名的學校大多為地方高校和雙非院校(非一流大學、非一流學科大學),且第一名清華大學與最后一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捐贈金額相差較大。可見,社會捐贈分布差異較為懸殊,向普通院校捐贈的比例低于重點院校,向欠發(fā)達地區(qū)高校捐贈的數量低于發(fā)達地區(qū)高校的數量。
(三)社會捐贈缺乏有效管理和法制化激勵
我國高校對社會捐贈缺乏有效管理,主要表現在管理機構、管理方式、管理人員不專業(yè)。目前,我國社會捐贈事業(yè)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相應的體制機制對社會捐贈的財物規(guī)范化管理,部分受贈高校并未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有效管理捐贈物資。其次,很多高校缺乏專業(yè)化管理人才和運營團隊,以至于捐贈資產規(guī)模有限、投資風險偏大,客觀上阻滯了大學從事籌款和投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我國高校獲贈的信息也較少向社會和廣大師生公布,以至于師生和社會群眾對捐贈情況一無所知,更無法實施監(jiān)督,不僅不利于捐贈物資的高效利用,還降低了社會捐贈的熱情[5]。再者,我國關于社會捐贈的法律法規(guī)也不夠完善。目前我國法律條文只是相對暗示、鼓勵社會各方進行積極捐贈,并沒有專門針對高等教育捐贈作出具體規(guī)定。譬如,美國的遺產稅政策極大地刺激了社會對教育捐贈事業(yè)的熱情,而我國現行的納稅制度卻限制了社會捐贈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加強法制化激勵,從而有效促進社會對高校進行捐贈[5]。
三、構建社會分擔高等教育成本的機制
(一)加大籌資力度,拓展社會捐贈途徑
隨著社會競爭日益劇烈,高等教育數量和質量需求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財政性經費日益難以滿足大學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大學必須要提高自籌經費的能力。高校在籌資方面需要加強力度。一是要吸引著名校友,尤其是企業(yè)家們的投資助學。通過捐贈,企業(yè)可以更好加強與高校合作。一方面,企業(yè)可以更好提升自己的形象,給企業(yè)帶來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推廣企業(yè)新產品,培養(yǎng)未來消費人群,同時還可以解決學生實習、就業(yè)等問題。所以,高校需要與校友建立緊密的聯系,吸引校友投資助學。二是要主動募集資金。學校領導要有募集資金的責任意識,把社會捐贈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尋求社會的支持。只有領導重視,高校的社會捐贈工作才可能做好。
(二)提高辦學水平,吸引捐贈,縮小差距
由上可知,我國大學接受社會捐贈因地理位置、歸屬部門、層次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有鑒于此,首先,政府應該在政策上傾斜弱勢高校,在財政上大力支援弱勢高校,幫助弱勢高校宣傳呼吁,助其積極籌資。其次,弱勢高校也要努力提高辦學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學校優(yōu)勢學科專業(yè),提高學校聲譽和社會認可度,以此吸引社會捐贈。只有高水平的學校,才會贏得公眾捐贈意愿。最后,高校還需加強對學生捐贈文化的教育。高等學校應該定期舉辦、開展有關捐贈文化的宣傳或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捐贈意識,這樣,未來的校友捐贈就會越來越多。
(三)健全財務管理;完善法律法規(guī)
高校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使捐贈資金處于規(guī)范化、透明化狀態(tài),并積極接受捐贈者和社會大眾的監(jiān)督。高校應利用現代網絡平臺向社會大眾公開捐贈資金情況,以保證捐贈資金的高效、透明使用。其次,政府部門也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利于吸引社會捐贈。美國高校社會捐贈占比較大的原因之一是得益于其法律機制的完善。美國政府為了鼓勵社會各界對高校進行捐贈,制定了許多優(yōu)惠政策。我國也應該在適合中國國情的情況下借鑒并制定相應的法律、政策,比如配套資金政策和高遺產稅政策,以此激勵社會各界積極捐贈。
參考文獻:
[1] ?王瓊.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與補償問題研究[J].大學:研究版,2017,(11):21-29.
[2] ?王善邁.論高等教育的學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0,(6):24-29.
[3] ?張輝,林成華.成本分擔視角下我國高等教育的社會捐贈機制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7,(7):25-31.
[4] ?甘朝霞.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現狀與高校社會捐贈[J].商業(yè)經濟,2018,(3):186-188.
[5] ?滕煒.社會捐贈在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與問題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2):11-13.
The cost sha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donation
SUN Meng-yu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e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st sharing and the theory of public goods,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shared by the beneficiaries,so the society should also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sharing,and the social donation should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ocial sharing of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ocial donation accept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such as low proportion,small quantity,great difference in distribution,lack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legal incentive,and so on.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crease funding,expand the way of social donation,improve the level of running schools,attract donations,narrow the gap,and improve financial management.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cost sharing;social donation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