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金輝
摘 要:本文以教育傳播學的傳播要素理論為切入點,從傳播內容即《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內容和傳播策略即《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方式這兩個角度探討了如何優(yōu)化《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探討如何走出《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被認為“無用無趣”的困境。
關鍵詞:《中國新聞傳播史》;教育傳播;教學內容;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21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7-0010-03
《中國新聞傳播史》是新聞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其作為先頭課程影響著大學新生對新聞學專業(yè)的感知和理解。作為傳統(tǒng)基礎課程的《中國新聞傳播史》在新聞學的課程體系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正如日本新聞傳播學開山鼻祖,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首任所長小野秀雄說,新聞傳播史是任何新聞或傳播學院的學科設置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
教育的本質是傳播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地對人進行教育的傳播活動。本文以傳播內容和傳播策略為切入點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實現(xiàn)《中國新聞傳播史》教育過程的優(yōu)化,從而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這樣《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才能促使特定的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情景中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同時保持它在教學上的重要地位。
一、傳播內容——《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教學內容是教育傳播活動過程的關鍵因素??v觀各個學校《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大綱,可以看出其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我國新聞傳播產生、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以及在這個演變過程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些規(guī)律。而目前《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存在著注重史實尤其是微觀史這一現(xiàn)象,而忽略了對宏觀史實、思想內涵、專業(yè)精神的教學,使《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傳播內容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微觀史實和宏觀史實的結合
《中國新聞傳播史》教材是這門課程主要的教學材料,決定了目前教學的總體內容和框架。目前這類教材以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fā)展為主線,具體介紹某一媒介演變的歷史過程等微觀層面的歷史。例如,某一具體報刊的創(chuàng)辦時間、地點、創(chuàng)辦者、主要內容等微觀史層面的新聞史。這雖然是新聞史的本體敘事,但微觀史龐雜瑣碎,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較多。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習量。陳力丹教授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要減去 2/3的內容[1]。筆者認為減去的應該是微觀層面的新聞史。對一些重要的微觀史實,可以對其進行歷時性和共時性的全方位的關照。教師對重要的微觀史實不僅要多講,而且必須講細、講深、講透,要求學生重點掌握。
宏觀新聞史就是新聞史的發(fā)展脈絡和宏觀的歷史圖景,以及每個歷史階段新聞媒介系統(tǒng)與社會整體的聯(lián)系與互動。宏觀歷史的介紹可以使學生較清晰地掌握歷史的起承轉合。宏觀的歷史教學和微觀的歷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可以突出重點,又可以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二)史實與理論的結合
唐太宗曰:“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培根也說:“讀史使人明智?!比绻獙崿F(xiàn)歷史的借鑒與教育作用,就必須注重史論結合,引導學生理解歷史。
史實和史論是史學課程的兩個基本維度。史實是歷史本體演變的實際過程,也包括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史論是對歷史演變過程的分析、整理、評述,是對歷史演變本質的、內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的揭示與歸納。思想是靈魂,抽掉了思想,歷史或史學就變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2]。新聞史是歷史的科學,因此《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必須以史實為基礎,講解中國新聞傳播史上歷史事件的時間、空間,歷史人物等,這是基礎,這是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一書的緒論中曾談到的原始的歷史。
如果《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僅僅拘泥于史實,就無法把植根(或隱藏)于史實之中的理論解釋清楚,也就實現(xiàn)不了闡明新聞傳播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目標?!靶侣勈肪褪侨祟愰L期以來為了傳播而進行斗爭,即發(fā)掘和解釋新聞并在觀點的市場上提出明智的見解和引人入勝的思想的歷史”[3]。
“原始的歷史”是歷史教學的基礎層面,在這一基礎之上需要進行深化,和學生一起理解歷史、反思歷史,通過對新聞傳播歷史上發(fā)生的重要事件的講解、對歷史人物行為的目的與動機的探求,歸納歷史演進的客觀規(guī)律,使教學由知識的傳授上升到理論的探討。例如,中國新聞史上有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新聞失實,那么這幾次新聞失實的社會背景是什么?幾次新聞失實的原因是什么?從而分析出其共性的原因,這就是抽象出規(guī)律性的內容,這就是論,也是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一書中談到的反省的歷史。
(三)史實與專業(yè)精神的結合
新聞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精神。新聞教育需要傳授基本知識和傳播技巧,但絕不僅僅局限于此。新聞教育的靈魂是職業(yè)精神和專業(yè)理念的教育,這才是新聞教育的根本,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本末倒置。
《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應該服務于新聞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并且結合自己課程的特點來實現(xiàn)新聞教育的教學目標。歷史與人的關系最為密切,史學實際上就是人學。因此,對于新聞職業(yè)精神的教育主要在對著名記者和報人的講解中體現(xiàn)出來。如果說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講解僅僅停留在介紹歷史人物具體的成長經歷和新聞實踐活動,那就是舍本逐末。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講解其身上體現(xiàn)出的專業(yè)理念和職業(yè)精神。例如,對于著名報人史量才的講解不僅僅介紹其如何發(fā)展《申報》、如何構建起自己的報業(yè)托拉斯,并且需講解其“史家辦報”“敢言直書”的辦報理念,及其背后所體現(xiàn)的“客觀”“獨立”的新聞專業(yè)主義精神,以及面對蔣介石的威逼利誘所體現(xiàn)出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勇于堅持真理與正義的精神。
二、傳播策略——《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
《中國新聞傳播史》是以中國新聞傳播活動的發(fā)展為主線,對相關歷史知識的介紹。這樣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其教學具有明顯的劣勢(相對的枯燥、實用性較差),這就需要選擇一定的傳播策略,采用相對靈活的教學方法,走出《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被認為“無用無趣”的困境。
(一)教學媒介的選擇:從口傳到多媒體教學 ?媒介的使用是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之一。教學傳播過程中多媒體的引進和開發(fā),應該著眼于優(yōu)化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是以口語為主、以文字為輔的傳播方式,這樣的傳播方式形象性較差,難以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實物、歷史人物產生直觀的印象。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符號形式和多種媒介,如圖片、音像符號和媒介可以起到提高學生興趣、增強傳播效果的作用。教師通過展示報紙的圖片使學生對不同時代的報紙板式、編排版面特征有直觀的感受。
另外還可以找一些關于中國新聞傳播史的影像資料給學生播放,影像調動各種符號形式,圖文并茂、動靜結合,作用于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覺器官,這樣就強化了學生對歷史的感知,而多角度、多層次符號的共同作用使信息的獲得更加方便和深刻,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傳播效果。
(二)傳播方法的選擇:從已知到未知
一切教育活動的起點都是建立在對教育對象的認識和假設的基礎之上的,教育對象對于教育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方式的安排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4]。
初高中階段學習的是社會史,其正是新聞史的社會歷史背景。而這些歷史知識就是從已知到未知這一傳播方法的“已知”,而中國新聞傳播史的內容是“未知”,以舊代新,用一定量的冗余實現(xiàn)信息的傳播與接受,這是從已知到未知的途徑。如何介紹中國近代報刊產生這一章,首先就離不開對鴉片戰(zhàn)爭和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性質變化這一社會背景的介紹和解讀。鴉片戰(zhàn)爭前洋人一直就想打開中國市場,但是面對看似強大的清朝不敢貿然使用武力,傳教士就成為文化滲透的先頭部隊,而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就是辦報,這樣就引入了這一章的主體,進入到了這一時期外國人辦報活動的具體介紹。同時,這段歷史背景的介紹也有利于學生正確評價外國人在中國的辦報活動,有利于學生認清他們侵略的本質,可以說這樣的講解對新的歷史知識的介紹不突兀,也有利于學生對歷史事實的理解和評價。
(三)敘事方式的選擇:從平鋪直敘到故事化 ?故事化是人類在傳播信息與接收信息時最為喜聞樂見的一種敘事方式。從歷史故事、喜劇小說甚至新聞作品,紛紛采取了故事化的敘事方式,其已經日益頻繁地被使用在各種信息傳播過程中。維爾在《故事與極權主義》中總結認為,故事的魅力在于“已知與未知之間、規(guī)則和變化之間、不可避免和難以預料之間”[5]。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節(jié)目《60分鐘》的創(chuàng)始人唐休伊特曾經指出:“如果我們能使節(jié)目主題多樣化,并采用個人新聞——不是處理事件,而是講述故事;如果我們能像好萊塢包裝小說那樣包裝事實,我擔保我們能把收視率翻一倍”[6]。
《中國新聞傳播史》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掌握講故事的技巧,抓人和容易引起學生聽課興趣正是講故事這一敘事方式的優(yōu)勢。運用敘事學理論,多講歷史的故事和人物,通過故事化敘事來完成新聞歷史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的潛移默化。例如,對民國時期著名記者黃遠生的介紹,可以將其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進士、留學、記者、暗殺,這是其人生的四個關鍵點,通過一段段故事演繹他傳奇而又短暫的一生,其中四年的記者生涯是這段故事中的高潮,而暗殺的結局使他人生的高潮戛然而止。這樣通過對其人生關鍵點的介紹,一個活生生的名記者就呈現(xiàn)在了學生的面前,再通過《昔日日記》的介紹使學生對通訊文體也有了感性認識,為以后學習新聞通訊體裁的寫作奠定基礎。
三、小 結
本文的初衷在于通過探討,來改變《中國新聞傳播史》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形式枯燥的困境,使《中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活動在內容層面更深刻、在形式上更生動,使學生真正受益的同時彰顯這門課程在新聞學學科體系中的位置。
參考文獻:
[1] 楊麗.關于本科新聞史教材的幾點思考[J].新聞界,2006(4):122.
[2] 李彬.中國新聞社會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8.
[3] (美)邁克爾·埃默里著.展江等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序言.
[4] 李凡卓,班建武.閱聽人假設與西方媒介素養(yǎng)教育范式的變遷[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9(7):15.
[5] 哈維爾.故事與極權主義[E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001204559.html.
[6] 張宇丹,孫信茹.應用電視學——理念與技巧[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3:460.
[責任編輯: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