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麗麗
【摘要】音樂是世界上各個國家共通的語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音樂文化交流也促進了音樂的多元化發(fā)展,可能并不了解這個國家的語言,但是通過音樂卻可以了解這個國家的發(fā)展進程,由此可見,音樂對促進世界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意義重大。音樂的發(fā)展要從小抓起,而在我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對音樂引起充分重視,合唱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通過音樂實踐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和審美能力。怎樣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發(fā)揮音樂本身的魅力。此次針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提出了幾點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為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教學;策略;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音樂無國界,音樂的魅力可以促進國家與國家的文化發(fā)展,可以促進各個種族的和諧共生,可以促進世界的多元化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動聽的合唱不僅可以引導(dǎo)學生進入到音響世界中,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滿足,受音樂美的感染和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感覺和藝術(shù)情操。如何有效開展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讓學生可以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感受聲音的美,此次重點針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提出幾點可行性策略。
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
(一)以聽為主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shù),也就是說所有的音樂藝術(shù)實踐都是以聽覺為基礎(chǔ)的,聽也是音樂藝術(shù)最基本的特征,一切音樂作品都需要欣賞者去傾聽,去感受,而音樂教學也要秉承這一觀念,在合唱教學中,以聽為主,最終實現(xiàn)聽賞環(huán)境下開展合唱教學的目的。對于小學音樂課堂來說,合唱教學讓小學生短時間內(nèi)接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要求音樂教師做好合唱教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了解學生的音樂基礎(chǔ),針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狀況來有針對性的開展合唱教學,平衡合唱教學進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跟上合唱教學,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合唱質(zhì)量。
(二)聽整體
這里所指的是讓學生聽整首合唱歌曲,對歌曲先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哪些地方是發(fā)音重點能夠有一個大致的掌握,讓學生對合唱歌曲能夠有整體的感受,然后音樂教師在指導(dǎo)學生進行音色、和聲等意識的欣賞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感知合唱歌曲中的情緒起伏,這樣做也是為進一步學習合唱歌曲做鋪墊。
(三)聽合唱歌曲聲部
這一點就需要音樂老師幫助學生完成,先讓學生了解旋律的理論知識,然后在讓學生聽合唱歌曲,找出歌唱歌曲中高低聲部的旋律走向,并找出高低聲部的異同,這種集感性體驗和理性分析于一體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歌曲的情緒。學習之后也能再現(xiàn)合唱歌曲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
(四)聽彼此聲音
這也是合唱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更是合唱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聽彼此聲音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能夠聆聽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及時調(diào)整自我在合唱中的聲音。從而實現(xiàn)合唱聲音完整性,更能凸顯合唱歌曲的情感共鳴。
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要相對學生進行分聲部訓練,讓學生互相聆聽,找出對方聲部演唱的特點和不足,并在此基礎(chǔ)上逐漸熟悉另一聲部旋律。然后在合唱的過程中,教師還要不斷引導(dǎo)學生相互聆聽,聽聽彼此在實際演唱的時候,聲音是否和諧,及時調(diào)整自己聲音的大小、強弱。像這種有目的、有層次的聽,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合唱歌曲的層次及內(nèi)涵,學生在提出歌曲內(nèi)涵的同時也就收獲了聽的愉悅。
二、借用樂器
將樂器引入到合唱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找到合唱歌曲的情緒點,并以此為依托,全面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讓樂器為合唱教學服務(wù)。
(一)引入樂器用于分聲部自學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基本可以用樂器演奏音樂教材中的歌曲,幫助學生去熟悉旋律,比如說在學習合唱歌曲的時候,如果合唱歌曲相對比較簡單的話,音樂教師就可以采用分聲部自學的方式,給學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來自學歌曲的旋律。最開始教師可以建議學生跟著合唱歌曲原聲清唱,這樣在分組之后,就可以發(fā)現(xiàn)哪些學生是跑調(diào)的,哪些學生的音是準確的。然后在請一名學生用樂器來演奏旋律,其余的同學跟著模唱,通過試驗之后發(fā)現(xiàn),合唱教學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由此可見,運用樂器來輔助學生熟悉旋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二)聲部合奏
在小學的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學生在掌握高低聲部旋律之后,可以讓學生用樂器演奏的方式進行合唱合作,這樣就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很多合唱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在面對一首新合唱歌曲的時候,在進行初次合唱的時候,出現(xiàn)節(jié)奏不穩(wěn)、跑調(diào)的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但是第一次合作失敗往往會給學生的心理上帶來壓力,學生滿心歡喜的參與合唱,結(jié)果失敗了,這會給學生造成不小的落差,這時候?qū)W生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嚴重時還容易出現(xiàn)抵觸合唱的情況。但如若采用笙笛合奏的形式,進行初次合作,合作的成功幾率較大,也利于樹立學生合作的自信。學生的合唱水平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三、樂于編唱
(一)將齊唱改為輪唱
學生在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合唱教學之后,音樂教師需要開啟下一階段教學任務(wù),當學生開始學習輪唱的時候,我們的音樂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讀歌詞,分組閱讀,讓學生在聽覺以及感知上都可以熟悉合唱歌曲。在熟悉完合唱歌曲之后,在進行師生合作,最后在進入到二部輪唱。由于剛開始學習二部輪唱,很多節(jié)奏點卡的可能不是很準確,所以在選歌上盡可能的選擇那種節(jié)奏明朗、旋律簡潔的曲目。這樣在進行二部輪唱時,難度會小很多。也便于學生深入學習。
(二)將齊唱變?yōu)楹铣?/p>
在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大部分歌曲都是很簡單、旋律流暢的。音樂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合唱水平,選擇與之相對應(yīng)的歌曲,改編成簡單的合唱歌曲。用這一合唱歌曲來訓練學生的合唱。而在改編歌曲的時候,音樂教師要分清歌曲自身的調(diào)性,再編寫簡單、易唱的和弦,要做到改編后旋律的流暢性、和諧性。
四、善于評價
音樂教師要在合唱教學中善于運用評價教學手段,音樂教師要對學生的合唱能力充分信任,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學生的優(yōu)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取得了某些成績的話,是非常希望受到教師、家長的表揚的,而且也希望其他同學羨慕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個性相對較強的高年級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在鼓勵的同時,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一定的指導(dǎo)性建議。
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音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采取錄音評價方法,事先準備好一臺錄音機和一盒空白磁帶。然后在錄制學生的合唱聲音,再將錄制的音響帶播放給學生聽。然后再讓學生聽合唱范帶,通過二者的比較,學生就可以做出自我評價。最后,在音樂教師的指導(dǎo)下進行多次錄音、比較,在評價中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
參考文獻
[1]尹維敏.對音樂新課標實施以來“雙基”教學的反思[J].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2017.
[2]郭瑋.審美哲學還是實踐哲學?——Bennett Reimer與David J.Elliott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比較[J].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6.
[3]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J].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6.
[4]張尉強.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感覺體驗及實現(xiàn)途徑[J].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