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娃
摘要:統(tǒng)編教材將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須的語文能力、適當?shù)膶W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分成若干個知識點,由淺入深地分布在每個單元之中,成為語文學習的要素。每個單元,既有人文主題,又有語文要素,這種雙線組織的單元結構,使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對于培育初中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有很強的引導價值。本文初步分析了統(tǒng)編教材的雙線組織結構,希望對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雙線單元結構;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4-0025-01
引言
人文主題是立德樹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培育學生的正確思想,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良好的引導作用。語文要素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是為了加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深入挖掘語文課文內(nèi)容,保障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和多彩。運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主要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1.創(chuàng)新語文的教學形式
語文要素尤其是人文素養(yǎng)的彰顯,需要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雙線結構,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穎的變化,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依然變化不大,要么依然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人文教育的重要價值,要么就是在方式方法上單一保守,學生依然感受不到統(tǒng)編教材的魅力。有鑒于此,教師就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己任。如在教學《春》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開展讀寫訓練,從課文的春日圖景中自選喜歡的畫面進行仿寫。讀寫訓練模式有助于把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可以在寫作中感受詩一樣的語言,體味作者的歡樂和情感,感受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像:“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边@句話看似普通,但是卻有很強的表達效果,遠比“嫩綠的小草從土里偷偷地鉆出來”要有意趣和童趣。學生在練習中會充分體驗到語言文字的不同之處,這比簡單的誦讀教學給學生的教益會更多。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要素尤其是人文素養(yǎng)的彰顯,需要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死氣沉沉,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教師忽視啟發(fā)和交流,學生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而雙線并行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實踐的機會。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以首先借助于微課視頻給學生展示一下課文的寫作背景,寓意和內(nèi)涵,還有魯迅的生平經(jīng)歷,最好再專門給學生制作一個介紹《朝花夕拾》的小視頻,提升學生的人文感悟,做好這些鋪墊工作之后,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會被調(diào)動起來,之后教師再正式開始課文閱讀和知識講解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高漲的多,同時學生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意識和思考能力。
3.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雙線組織單元結構,需要教師在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要素兩方面有很強的教學能力。尤其是人文素養(yǎng),需要教師在審美,鑒賞,品味,以及個人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很好的修養(yǎng),才能保障雙線并行不悖地運行。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意識和質(zhì)疑精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有擔當,有道德的教師,和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不同想法不是視而不見而是積極回答,對于后進生的語文學習不是歧視而是積極關心,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信賴,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得以順利實施。在語文要素方面,教師也需要把功夫用在平時,養(yǎng)成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的習慣,提升文化基礎和語言基礎,才能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上駕輕就熟。
4.提高學生的人文感悟
語文課文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具有啟迪人心的力量。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中,教師要注重人文感悟的激發(fā),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氛圍。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講的是親情,其編排目的是讓學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體味蘊含在字里行間的真摯情感。所以在教學這一單元的課文時,教師就要以提升學生的人文感悟為主要方向。如《秋天的懷念》和《荷葉母親》兩篇課文,都是有關母愛的,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開展群文閱讀,問問學生對母愛的認識,讓學生們暢所欲言,結合各自的生活,表達對母親的贊美。之后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閱讀一篇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們一邊閱讀一邊尋找最讓自己感動或者最受啟發(fā)的句子,記錄之后讓學生們互相交流:為什么這些句子會讓人感動?借此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結束語
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教學,是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統(tǒng)編版教材從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出發(fā)進行課文編排,兼顧到了應試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兩方面的內(nèi)涵,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語文學習效果,有顯著的作用。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習慣,在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不斷提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讓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學煥發(fā)出應有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段華明.初中語文主題式單元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2]朱曉晴.初中語文教材選文系統(tǒng)與助讀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7.
[3]張凌芳.芻議“交互式”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構困境與對策[J].新課程(中),2019年02期.
[4]趙慧芳.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