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子, 王其亨, 趙大鵬
(1.天津大學建筑學院, 天津300072; 2.天津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天津300201)
關于中國古代風景概念、風景審美觀的研究,“山水”之于“風景”,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關鍵話題。揭示和認知中國古代相關風景與其審美的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諸如建筑、風景園林等),都離不開“山水”這個語詞。如法國哲學家、漢學家朱利安①所說:“無論是描述歐洲人共同指稱的‘自然’,或是與其相關的繪畫門類,漢語中的風景一詞對應的是‘山水’或‘山川’(現代漢語中還把‘風景畫’稱作‘山水畫’)”[1]。西方翻譯中國“山水畫”,就是將“山水”譯為“Landscape”[2],與“風景畫”之“風景”同義。山水語詞在中國風景概念的起源當中,實際上是風景的同義語。也就是說,中國古代文獻中所言之“山水”,具有現代語中“風景”的意義②。
但是,“山水”語詞之于風景概念的研究,學術界始終存在一個盲區(qū):它的發(fā)生、發(fā)展,反映了中國古代風景概念的歷史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體現出什么思維規(guī)律?若不能將中國風景概念的源頭——“山水”的起源、發(fā)展弄明白,將無法真正對中國古人的風景審美思維、中國古代的風景概念追根溯源。筆者勉為其難,通過研究古代遺留的豐富文獻資料,針對“山水”語詞作了詳細的統(tǒng)計分析。
根據作者的前期研究,先秦時期,山水語詞已具有現代漢語中“風景”的含義:泛指有山有水的地理環(huán)境,體現出整體環(huán)境審美的意義[3]。但詞頻率很低,在文獻中僅出現一次。據《山海經》載:“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后稷之葬,山水環(huán)之”。其中“山水環(huán)之”很明顯指的就是有山有水的自然環(huán)境,山水風景審美的意蘊在此已十分凸顯。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和風景這兩組語詞已經成為當時能用以描述風光、景致的最高頻語匯。其中,山水在文獻中出現了60次,風景出現了13次。如《金樓子》載:“初婚之日風景韶和,末乃覺異,妻至門而疾風大起”;《宋書》記載:“食邑二千戶,少而閑素,篤好文籍,太祖寵愛殊常,為立第于雞籠山,盡山水之美”。此外,再從魏晉南北朝至宋代的相關文獻看,“山水”語詞始終都適用于表述現代漢語中的“風景”含義。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詞頻數量不斷增多,這同魏晉以來山水文化的蓬勃發(fā)展,山水詩畫的盛行這一文化現象正相吻合③??梢?,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山水”語詞在中國風景審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已十分凸顯。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魏晉以前“山水”語詞在相關文獻中出現的頻率還相當低,更鮮有能用以概括和詮釋風景審美概念的含義。這點,同中國漢語詞匯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緊密關聯。
漢語詞匯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由單音詞向雙音詞、復合詞逐步轉變的過程。最初,中國古代漢語中的詞匯絕大多數都是單音詞④,他們既能充當詞素⑤,又能單獨構成一個充當造句單位的詞表達概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數量有限并“身兼數職”的單音詞,已經無法滿足人際交往更為精準化和明確化的要求,信息度和清晰度更具優(yōu)勢的復合詞應運而生。另外,從詞義的角度分析,復合詞包含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素,它們在構成這個復合詞時,不是簡單的拼湊,而是有機的結合。在構成之后所代表的,也不是它們所拼湊的意義,而是語言上應用的一個特有概念⑥。也就是說,復合詞所具有概念的形成和由來,是可以通過這個詞的詞素找到源頭的。研究復合詞的詞素,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詞語所代表概念的由來[4]。因此,想要深入了解“山水”語詞所具有的 “風景”含義的由來,可以通過研究它的詞素“山”和“水”入手。
魏晉以前,“山水”語詞中的“山”和“水”已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單音詞,而且運用相當廣泛。重要的是,至上古時期的刻畫符號開始,“山”和“水”即已表現出極強的審美特性。
從語言學⑦的角度看,語言和文字始終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方式,具有極強的人文特性。與西方語言相比較,漢語的這一特征更加突出。漢民族從不把語言僅僅看作一個孤立、客觀、靜止的個體形象,而是將之與人的行為和思維密切關聯,并視為與人及人文環(huán)境互為觀照并且動態(tài)運作的表達和闡釋方式⑧。正因為如此,在漢語的分析和理解中,人的主體意識有更多的積極參與。如果說西方語言是思維客體化的產物,那么漢語則是思維主體化的產物,漢語的理解和分析,必須著眼于它的主體意識、語言環(huán)境、事理邏輯、表達功能、語言內涵[5]。
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思維與文化的載體,它的字形結構與內在含義的發(fā)生、演變無不映射出中古人類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也為研究山水語詞的發(fā)生演變提供了系統(tǒng)的依據。下文即根據中國語言、文字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從上古時期的刻畫符號,商周甲骨文、金文以及春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典文獻中,探究“山”、“水”語詞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含義的演變,探尋中國古人的思維規(guī)律,論證“山水”語詞在中國古代風景審美中的重要意義。
陶器刻符是中國古代比甲骨文更為古老的一種文字,被視為中國象形文字⑨的先驅⑩。山東大汶口文化殷商遺址中的陶器刻符,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有關漢字“山”的最早圖文記錄,其上部畫了一個圓形太陽,中部為一團火焰,下部為聳立五個峰巒的山脈(見圖1)。另外,二里頭文化出土的陶器刻符中,也發(fā)現一個類似自然環(huán)境中山峰的刻符圖案(見圖2),推算其年代應該是出自夏王朝時期。
圖1 大汶口陶器刻符
圖2 二里頭遺址陶器符號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這種形似山體的刻符,應與原始社會的自然崇拜相關,其中都包含著一種具有崇高感的審美意識??梢姀脑忌鐣?,中國古人的自然山水審美意識就已潛藏于這種原始巫術的神秘互滲之中[6]。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繼承了陶紋的造字方法,以象形文字為主。其中,“山”的甲骨文寫作“”、“”、“”、“”,象山峰并立之形。金文寫作“”、“”、“”、“”、“”(見圖3)。據《說文解字》釋義:“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水的甲骨文寫作“”、“”、“”、“”,金文寫作“”、“”、“”、“”(見圖4)。《說文解字》釋義:“象水流之形,其旁之點象水滴,固其本義為水流”?!八弊秩痪褪橇魉膶崒懀虚g是一條長水紋,兩旁各一條斷紋[7]。
圖3 “山”的文字演變
圖4 “水”的文字演變
從文字的誕生和演變,可以清晰看到,這種經過象形——象征的抽象過程的文字圖像,已不再是事物的自然之形,而是凝聚著人概括的事物本質[5]119,是人對物象的概括和理解,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從具體事物發(fā)展到抽象概念階段的體現。這正如帕默爾所說,漢字是一種程序化、簡化的圖畫系統(tǒng),它通過視覺符號直接表示概念[8]。
也正如中國當代語言學家申小龍先生所說,中國古人的思維往往同形象交織在一起。中國古代哲學中所講的“觀物取象”即取萬物之象,加工成為象征意義的符號,以反映、認識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概念是一種思維的抽象,在用語詞固定概念的形式時,中國古人習慣于用相應的具象使概念生動可感而有所依托。他們的這種具象思維,要求人的思維要達到審美的境界,使人以一種審美、直覺的眼光來看待一切。
據此推論,從上古時期的陶畫刻符開始,山形的圖案已不僅僅特指自然環(huán)境中山體的外觀形態(tài)。甲骨文、金文中的“水”,也不僅特指透明液體之類的客觀事物,而是凝聚著人們對大自然中整體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認識和理解,體現出對整體山水環(huán)境的審美和感官愉悅。原始刻符、甲骨文、金文中這些從自然物象中抽象出來的“山”和“水”的符號和文字,既包含著原始人類對自然山水之形的概括、抽象和理解,又包含著他們對以山水為主要內容之自然物象的認識、理解和審美。
文字的成熟,也為文獻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發(fā)展基礎。中國古文獻可謂汗牛充棟,其中記載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及其發(fā)展歷程,記錄了各時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的立論學說、哲學思想和理念愿望,對于我們研究古代的歷史、文化和思想,都具有無可替代和不可估量的價值。然而,正是由于中國古文獻時間跨度大、數量多、內容廣,作者實難覆蓋浩瀚的典籍進行“山”“水”語詞的研究分析和詞頻統(tǒng)計。因此,本文僅選取先秦至魏晉南北朝這段時期最典型的文本為研究對象,以期窺探 “山”“水”語詞含義的發(fā)展演變歷程以及中國古人的思維規(guī)律。
從語義學和語用學的角度看,對于語義的理解和闡釋,自先秦開始就成為古人認識世界、體驗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對于詞義、語義的闡釋,又必須結合全句、全章甚至全篇,在特定的情境、語境中才能準確判定語詞的含義。因此,只有結合文獻中的段落、篇章和語句對語義進行定位分析,才更易于確定語詞的含義,正所謂“望文生義”。以下通過對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經典文獻的研究分析,以探尋“山”“水”字義的發(fā)展和演變及蘊含于其中的審美思維規(guī)律。
(1)山。歸納起來,從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相關經典文獻中,“山”的含義主要有3種:一是本義,即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共488條;二是特指“五岳”,共2條;三是象山的“物體”,共1條(具體內容見表1和圖5所示)。
表1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經典文獻中“山”的具體含義
語詞文獻含義匹配數量/條例句山《詩經》《楚辭》《尚書》《四書》《漢賦》《文心雕龍》《世說新語》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488 《詩經·簡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61《楚辭·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27《尚書·虞書·舜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特指:“五岳”2《尚書·夏書·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28《論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象山的(東西)1《論語》:臧文仲居蔡,山節(jié)藻棁,何如其知也。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222《梁王菟園賦》:西望西山,山鵲野鳩。白鷺鶻桐,鹯鶚鷂雕,翡翠鴝鵒。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38《文心雕龍·原道第一》: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89《世說新語·言語第二》: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圖5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經典文獻中“山”的各種含義
(2)水。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的經典文獻中,“水”的含義主要包括7種:1)本義,即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共392條;2)河流,共218條;3)江、河、湖、海的通稱,共20條;4)洪水、水災,共15條;5)水星,共1條;6)陰,共1條;7)五行之一,共2條(具體內容見表2和圖6)。
圖6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經典文獻中“水”的各種含義
根據以上統(tǒng)計分析可知,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山”在經典文獻中共出現491次,其含義的99%以上都與自然環(huán)境中的山體相關;“水”在這些經典文獻中共出現649次,其中有630條含義都與自然環(huán)境中的客觀物質“水”以及由“水”生成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水體相關,數量占到總數的97%。
由此可見,在本文所統(tǒng)計的經典文獻中,“山”與“水”盡管在其原始意義的基礎上衍生出了新的含義,但其中的大部分還是“山”“水”文字原始意義的延續(xù)。也就是說,“山”“水”文字自產生時起,所表達的概念和描述的內容是一以貫之的。據此得出結論:從上古至魏晉南北朝,“山”一直都主要用來描述和表達自然環(huán)境中“山”的含義和概念;從殷商至魏晉南北朝,“水”一直都主要用來描述和表達自然環(huán)境中的液態(tài)透明物質以及江、河、湖、海等水體的含義和概念。隨著文明的發(fā)展和文化的演進,“山”“水”語詞的風景審美特性得到進一步鞏固,從而使概括整體風景審美的“山水”語詞能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表現的更為精煉和深刻,并成為在中國文字和語言中最能概括和表達現代漢語中“風景”概念的語詞,于山水文化集大成的宋代大規(guī)模爆發(fā)。
表2 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經典文獻中“水”的具體含義
從“山”“水”文字的產生和含義的演變來看,“山”“水”語詞的風景審美特性日益凸顯。如結合當時文獻中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和展現的藝術意境,則更利于證實山、水作為自然環(huán)境中的重要客觀存在物,始終是中國古人風景審美中的主體。“山”“水”語詞作為自然界各種山體、水體的總稱,由它們組成復合詞“山水”,最能體現中華民族深厚的風景審美淵源。
先秦時期,是中國古人自然美審美意識飛躍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時期形成的自然美審美觀及建構的相關理論體系,不僅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且影響極其深遠,為中國后世獨特自然美審美意識和理論思維的發(fā)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山與水,概括了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環(huán)境。這一認識,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早有體現。其中所謂 “八卦”,實際上就是先民概括的與人發(fā)生關系的種種自然現象。“艮”和“坎”,代表的就是山與水;《易·說卦》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即是以樸素的哲學觀點,在“道”的層級還包括審美在內的哲學本體論上,概括了山水對于萬物和人類的重要性及其功用。至先秦時期開始,中古人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就已表現出強烈的審美意識。
如在《詩經》中,詩人對山、水的詠嘆和贊美有的是含蓄隱秘,有的則是直抒胸臆?!对娊洝に垢伞分械摹爸戎人垢?,幽幽南山”一句,就對宮室建筑有山有水的整體環(huán)境進行了形象而生動的描繪:清溪澗水潺潺的流著,遠處的終南山幽靜而深遠。通過對自然山水客觀形態(tài)的直觀描繪,表達出作者對自然山水的關愛和詠贊?!对娊洝P之水》一文中,對風景審美意蘊以及物我、景情關系的表達則更勝一籌。其開篇即以“揚之水”起興,描繪了一個平靜安詳的環(huán)境:小河之水緩緩地流淌,流經水底之白石,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全文也是通過對“揚之水”的反復歌詠、層層推進,以反襯緊張而又神秘的環(huán)境氛圍。這類詩歌都采取以自然山水起興的方式以烘托主人公的情思,從而寄托對現實生活的感情意趣和審美體驗,達到物我渾然,情景交融的審美意境。
山水“比德”是儒家對孔子山水審美的概括。它是一種以自然山水的形態(tài)特征比附人道德品質的山水審美活動,是建立于對客觀山水事物的感性形象特征全面而充分觀察前提下,是主客體之間能獲得充分交流和溝通的一種山水審美活動?!墩撜Z·雍也》載:“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正如《孔叢子》所言:“夫山,草木植焉,烏獸蕃焉,直而無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無私,興吐風云以通乎天地之間,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咸餉,此仁者所以樂山也?!边@就是說,自然界中山、水等客觀事物和現象,只要具備與人的某種情操、精神以及品質同形同構之處,都能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共鳴和感應,從而獲得自然美審美的喜悅。以孔子為核心的儒家諸子建構的自然美審美觀,從精神、情感、道德的角度將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緊緊聯系起來[9]。
山水“比道”,是孔子提出的審美境界更高的又一自然美審美命題。《論語·子罕》記載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臨川觀水的感慨,描繪出極具詩意的“川上”圖畫意境(見圖7)。正如李澤厚先生在《華夏美學》中的評價:“孔子對逝水的深沉喟嘆,場面和話語雖然簡單,但卻能體現出孔門仁學以審美替代宗教,把超越建立在此岸人際和感性世界中的美學之道”。
圖7 臨川觀水
《中庸》闡述天地之道,也引出了中國古代自然山水審美“泉石勺水”的理念:“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叭姿币浴耙弧倍岸唷保磸膫€別的具體事物——泉水引出事物的普遍象征意義和特征,使人擺脫對“原型”山水的簡單再現和摹仿,而通過藝術的抽象和概括,以具有象征意義的“泉石勺水”來完成對“原型”山水的再現。這種自然山水的審美不再拘泥于山水的原型特征,而是強調“寓意于物,雖物微足以為樂”的美學思想,以“小中見大”、“以大觀小”的審美觀照方式,實現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觀照?!叭姿钡淖匀簧剿^照方式,奠定了中國古人自然山水審美的基調和文化心理結構。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盡管鮮有用以表述現代漢語中“風景”概念的語詞,但古人以山水為主要審美內容的風景審美品位和審美意蘊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对娊洝贰墩撜Z》《孔叢子》《中庸》等,都從不同角度詮釋出古人對自然美的理解,傳達出他們的山水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山、水在風景審美中的重要價值,并證明由“山”“水”組合形成的“山水”復合詞,的確是中國古代最適合用以表述現代漢語中“風景”概念的語詞。
“山水”語詞在先秦時期鮮有能用以概括和詮釋風景審美概念的含義,直至魏晉時期才用以更為精煉的表述風景審美的概念和相關內容,在宋代更是出現了大規(guī)模使用。但其詞素“山”和“水”,從文字產生之時起就已體現出風景審美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說,作為現代漢語“風景”同義語的“山水”,它所具有的自然山水審美意義在中古文字產生之時起便已產生。隨著文字和文獻的發(fā)展和演變,它的自然美審美價值和意義也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內涵也更加精煉、深刻。因此推論,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古人便習以“山水”語詞表述現代漢語中“風景”的概念,這是符合中國古人的思維規(guī)律,也更能體現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
注 釋:
①朱利安是一位哲學家和漢學家,現任法國巴黎人文之家世界研究學院教授,同時也是迪特羅大學特級教授。他致力于歐洲和中國思想的研究,以其信條“借道中國反思歐洲以重振歐洲哲學”而聞名。
②其實,山水即是中國當代漢語中“風景”概念內容的源頭,而且始終都是中國風景的主體。只要牽扯到風景、景觀相關的內容,都可以用山水來涵蓋。如錢學森于1990年提出的山水城市理念,就是以山水來涵蓋整體的風景、景觀內容。在這里,山水城市即是在中國傳統(tǒng)之“天人合一”哲學觀、山水自然觀基礎上提出的城市構想。吳良鏞認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發(fā)展的,其最終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相融合的人類聚居環(huán)境”。此山水城市中之“山水”,正是中國當代漢語中“風景”概念中人文與自然和諧有機統(tǒng)一的體現??梢姡瑢W者們都一致認為以山水語詞表述當代漢語中的“風景”概念及相關內容,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③與山水、風景語詞詞頻統(tǒng)計相關的內容,在作者博士論文第一章節(jié)中有詳細的論述。其中對山水及風景語詞的詞頻統(tǒng)計從先秦一直延續(xù)至宋代。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風景審美文化的質變期,宋代是中國山水文化集大成時期,也是具有風景審美含義的“水”語詞大量爆發(fā)的一個歷史時期。也就是說,從魏晉時期開始,山水合成詞已經出現并大量運用。因此,文章對山與水的語詞統(tǒng)計截止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同時,由于相關內容涉及的文獻較多,占用文章的篇幅較大,此文不作詳述。
④單音詞是指在語音形式上只有一個音節(jié)的詞。在漢語里,一個漢字就代表一個音節(jié),所以由一個字構成的詞也就是單音詞,這是古代漢語構詞的重要方式。
⑤詞的構成成分,是從詞中分析出來的最小的音義結合單位。
⑥引自張世祿的《古代漢語》,第71頁。
⑦語言學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fā)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理論研究。廣義的語言學包括語文學,以研究古代文獻和書面語(即文字)為主。
⑧這也正是古漢語多種語法方式產生的原因。如將山水這一名詞表達為去游歷山水的一種狀態(tài),用以闡述人參與其中與自然景物互為觀照的動態(tài)的過程。
⑨所謂象形文字,是把客觀事物的形象抽象或概括成一定圖案的文字。
⑩文字的發(fā)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艱難的發(fā)展歷程。在文字產生之前,還經歷了結繩時代和文字畫時代,這些刻在某些物品或器具上面的符號或“繪畫文字”,被視作象形文字的先驅,而漢字就是由象形文字發(fā)展而來的。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考究文字字形、字義的著作《說文解字》中曾提到:“文者,物象之本”,陶器亦或銅器上的花紋、圖案文字,都是以物象為依歸,其中自然物即為兩種主要物象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