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孝江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指出:“小學階段累計閱讀量應達290萬字。應該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碑斚抡n外閱讀的現(xiàn)狀是:一方面,素質(zhì)教育的倡導轟轟烈烈;另一方面,應試教育的潮流浩浩蕩蕩。作為課外閱讀這塊“自留地”更是少有老師關(guān)注與耕耘。那么,如何真正順應新課改的時代航標,落實課外閱讀,切實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2016年9月,我新接一個四年級班,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和努力。最主要的立足點是——以“學月推薦好書”(即老師每個月結(jié)合學生學情推薦一本課外讀物)的課外閱讀方式,輻射聽、說、讀、寫,以閱讀積累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建構(gòu)學生文化,奠基學生素養(yǎng)。兩年多來,我和全班所有的孩子一起讀過《昆蟲記》《海底兩萬里》《一千零一夜》《愛的教育》《三十六計故事》《魯濱孫漂流記》《秘密花園》《史記故事》《科技影響人類生活的119個瞬間》《烏丟丟的奇遇》等書。
我選擇的版本多數(shù)是由肖復興、竇桂梅等作家名師主編的“名師1+1導讀系列”。
或許有老師會質(zhì)疑:平時上課節(jié)奏緊張,學生沒時間讀課外書,更缺少監(jiān)督,又怎樣落實,使之不流于形式呢?
我的做法是:變著法兒讓孩子主動閱讀,喜歡閱讀,以下是我的“花樣小手段”。
獎勵閱讀花。每學月統(tǒng)計一次(最好有家長簽字為證),每50頁獎勵一朵。老師親自檢查張貼。累計達1000頁以上的同學,全班表揚。
學月達標檢測。每次閱讀完一本新書后,老師或班委會出一頁“閱讀達標檢測單”,題型多為填空、判斷、簡答、片段賞析等。如,《魯濱孫漂流記》片段賞析。
在這段時間里,我想起,搬家要花許多時間,我先得為自己建造一片營地,并且還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才能搬過去,所以我只得滿足于冒險住在現(xiàn)在這個地方。打定主意以后,我倒心情平靜了一陣子,而且決定我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修一堵用木樁和錨鏈等組成的墻,同以前那堵墻一樣,也是圓的。墻修好后,我就把帳篷搭在墻內(nèi),但是我非得冒險住在現(xiàn)在的地方不可,要等到墻完工后,而且要等到適合搬的時候才搬。
《愛的教育》問答:
《愛的教育》中,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誰?寫出他的一件事例并評價。
人物名字:
典型事例:
我的評價: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判斷:
1.海倫對不幸生活始終抱有的不屈不撓精神是本書的主旨。 ( )
2.本書是海倫·凱勒的一本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 ( )
3.沙利文是一個讓我們自豪與羞愧的名字,她應該得到永世流傳,以對我們的生命給予最必要的提醒?!诽亓挚朔蛉?( )
4.因為海倫的母親比父親去世得早,所以海倫很傷心。 ( )
5.《老師安妮·沙利文(節(jié)選)》是以求醫(yī)和求學的過程為主要線索,敘述了沙利文老師在醫(yī)治眼睛以及求學過程中的痛苦和快樂。 ( )
《中華上下五千年》選擇題:
1.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以覆舟?!边@說明唐太宗 ( )
A.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B.認識到崇尚節(jié)儉的重要性
C.認識到重視人才的必要性
D.認識到虛心納諫的好處
2.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統(tǒng)治被郭沬若先生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這位皇帝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3.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是在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4.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的原因是 ( )
A.中國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國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術(shù)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的聲望
D.唐朝時中國開始對外交往
當然,老師要教給孩子最基本的閱讀方法。比如第一次初讀主要感知故事大意,第二次回讀經(jīng)典片段及書頁旁邊的賞析以及想想作者的表達意圖。還可以進行第三次閱讀,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多讀一讀或續(xù)編故事等??己藘?nèi)容不能過難,過細,多是些常識或簡單感受,以免打擊孩子興趣。
小小故事會。通常是按學號提前選五名同學在每周的閱讀課上講或演“學月推薦好書”中讓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每個孩子用時三分鐘左右,并隨機請其他孩子打分評價。這樣,既了解了孩子們的閱讀水平,又鍛煉了大家的語文能力,一舉多得。
堅持閱讀記錄。四年級時是每天有十分鐘的課外閱讀記錄作業(yè):摘錄五個好詞(每個兩遍),默寫一兩處佳句(50字左右)。五年級時每周三次閱讀記錄,題型:一是從課外書中選三個新詞造句;二是默寫佳句,每個佳句50字左右;三是概括主要內(nèi)容;四是周末的閱讀記錄,寫200字左右的閱讀心得。為了落實到位,我每天的語文課前用四分鐘左右時間隨機抽三名孩子背誦頭天積累的佳句。其余孩子在閱讀組長處過關(guān)簽字,天天堅持不懈?,F(xiàn)在,幾乎每個孩子都養(yǎng)成了自覺記錄、自覺背誦的好習慣。
設(shè)立閱讀獎學金。每學月,從班費里開支50—80元用于獎勵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或小組。獎品有時是棒棒糖,有時是他們自己選的小玩意兒,有時是文具,或直接發(fā)獎金。雖然都不是貴重的東西,但這一招很管用,能大大地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熱情和競爭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引領(lǐng)孩子們走進了“我要閱讀”的快樂園地中。
就這樣,我堅持以各種花樣去助推孩子們課外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好書。兩年多的培養(yǎng)訓練下來,孩子們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并形成習慣和能力,真正地落實了新課標“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的大語文觀。
作者簡介:四川省綿竹市天河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