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當代史,客觀性,歷史知識,歷史認識,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9)13-0003-06
這里的“當代史”,指克羅齊在《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中的“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論斷。①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在各類文章中引用這句話,但很少有人比較全面地了解克羅齊這個判斷的原意,對它的涵義實際上認識比較模糊,似乎它只表示歷史知識不過是當代人對過去的理解,并非那么客觀可靠。局外人往往把它理解為歷史可以根據(jù)需要,可以作這樣或那樣的解讀。歷史研究者和歷史教師雖然理論上不承認這種說法,但很多人對“當代史”是否具有客觀性的問題或其客觀性到底有什么限度,并不清楚,有必要加以討論。
歷史知識不可能完全避免歷史認識者或解釋者摻雜在其中的情感因素,但專業(yè)的歷史工作者同時需要了解:歷史知識中摻雜著的情感因素在什么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即不可避免的;在什么程度上是不可接受的,應該避免的。這中間如果沒有一道相對清晰的界限,我們常說的“歷史科學”也就岌岌可危了。文革時期的“影射史學”就是后者的一種表現(xiàn),搞清楚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我們先看看克羅齊說這句話的原意是什么,即他自己對這句話是如何解釋的。他在《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的第一段話中就說:“‘當代一詞只能指那種緊跟著某一正在被作出的活動而出現(xiàn)的、作為對那一活動的意識的歷史。”比如,當我正在寫一本歷史書時,這本書必須體現(xiàn)出“我的寫作思想,這種思想必然是和我的寫作工作相聯(lián)系的”。②這是克羅齊筆下的“當代”這個概念的原意,強調任何歷史著作都是“當代”人思考歷史的產(chǎn)物。進一步分析的話,我們至少應該從下述幾個方面來理解他的“當代史”的含義:
1.歷史內(nèi)容無限豐富,一個時代的人對歷史的關注是有選擇性的,只有當人們認為某個歷史事實對自己有用或能使自己產(chǎn)生興趣時,才會去了解它、描述它,否則它就是死歷史,即人們不知道、也不想去了解的歷史。這就是克羅齊說的,“只有現(xiàn)在生活中的興趣方能使人去研究過去的事實。因此,這種過去的事實只要和現(xiàn)在生活的一種興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針對一種過去的興趣而是針對一種現(xiàn)在的興趣的”。他還認為:“當生活的發(fā)展需要它們時,死歷史就會復活,過去史就會再變成現(xiàn)在的。羅馬人和希臘人躺在墓室中,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的精神有了新出現(xiàn)的成熟,才把它們喚醒?!雹圻@種提法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凡想起來的歷史,必是對這代人有用的或令當代人感興趣的,但未想到的歷史事實肯定都是對這代人無用的嗎?不過,克羅齊由此提出了人們在認識或解釋歷史時,不可避免地要摻雜自己的感情和期望的問題,是后人對他這個判斷發(fā)生持續(xù)不衰的興趣的根本原因。
2.不能把他的“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簡化成“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當中的“真”字不能少。因為克羅齊所說的歷史不只有“當代史”,還有“假歷史”,后者包括“編年史”“語文性歷史”“詩歌性歷史”“普遍史”,等等,①那些也是歷史,只不過不是“真歷史”。
3.“真歷史”是活的歷史,有生命力的歷史,其標志是存在著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那就是提出一個基本問題并對它作出解答。克羅齊把“編年史”看成死歷史,就是因為它缺乏一以貫之的思想。他認為假歷史“并不想把光輝投射到一組針對實際的和倫理的需要的事實上去;它可以漠不關心地擁有任何事項,不管那事項距離編纂者的實際的和倫理的心靈是多么遙遠”。②他還在《作為自由故事的歷史》一書中專門闡述了這一觀點。彭剛對此有過這樣的介紹:克羅齊認為,“一部歷史著作只要它不是死材料的拼湊堆集,而是有生命力的活歷史,它就有著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這種統(tǒng)一性就在于,構成了它的是由歷史判斷所闡述的一個問題和對于這一問題的解答,因此歷史著作的統(tǒng)一性乃是邏輯的統(tǒng)一性。這一問題可能和別的許多特殊問題相互聯(lián)系,但所有這些別的問題都是與它相關而統(tǒng)一于它的。換言之,沒有內(nèi)在的邏輯的統(tǒng)一性就不成其為真正的歷史著作,而保證了這種統(tǒng)一性的,乃是對于一個根本性問題的提出和解答”。簡言之,不是“以一貫的線索和思路來組織和解說史料”的歷史,就不是真歷史。③
4.撰寫當代史,需要一種客觀冷靜的心態(tài),使用歷史學的專業(yè)方法,不能憑個人好惡隨意褒貶歷史人物和事件,否則就會寫成詩歌??肆_齊不僅撰寫過《十九世紀歐洲史》等歷史著作,還從理論上把詩歌和歷史作了如下區(qū)分:“為了把詩歌性傳記變成真正的歷史性傳記,我們必須壓下我們的愛情、眼淚、蔑視,必須找出個人在社會活動或文明中起過什么作用……我們應當用思想的價值去代替、亦即改變情操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能達到這種思想‘主觀性的高度,我們就只會產(chǎn)生詩歌,不會產(chǎn)生歷史?!雹芩€說:“當我或別人打算寫一部歷史、一部真正的歷史而不是一部詩歌性歷史時,我們就要清除神話和偶像,排除朋友和情人,一心注意歷史問題……”⑤在這方面,克羅齊的歷史觀與傳統(tǒng)的并無二致。
上述四個方面,說明克羅齊的“當代史”概念是一個整體,如果對其斷章取義,很容易造成曲解或誤解。不過,他一方面強調歷史與詩歌的區(qū)別,另一方面又主張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使后人對歷史知識的客觀性產(chǎn)生深刻懷疑。由此造成的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是:既然死歷史是因為人們的關注或愛好才變成活歷史,作為人的情感因素的這種關注或愛好必然要滲進對歷史的理解中,那么我們憑什么來區(qū)分歷史著作與詩歌的區(qū)別?后現(xiàn)代主義者一般不承認歷史與詩歌有什么區(qū)別,但歷史學家在實踐中從來不認為自己的著作是文學作品,他們在撰寫時也從來不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虛構,而總是盡最大的努力收集史料,并努力予以最精當?shù)母爬ê徒忉?。不過,他們也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什么情況下?lián)诫s進歷史著作中的情感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是合理的,或可以保持甚至彰顯歷史學的特性的;在什么情況下是不合理的,是不能保持歷史學的特性或歷史學不能接受的?
要在理論上說明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因為這實際上是一個如何才能斷定歷史認識具有客觀性的問題,而客觀性“是在任何一種可以號稱有科學資格的知識中所必定會有的特點之一”。⑥對此,學術界有大量的討論,下面筆者作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介紹,以便表明當我們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時,不能忘了歷史認識的客觀性的一面。
對于客觀性或歷史客觀性,①哲學和歷史哲學都非常關注。對一般從事歷史研究和教學的人來說,歷史客觀性主要是一個如何解釋歷史,才能使其體現(xiàn)出某種科學性的問題。
李醒民指出:“客觀性是一個錯綜復雜、頗多爭議、難以捉摸、負擔沉重的概念,它包含或關聯(lián)實在、客體、知識、理論、假設、觀點、看法、方法、慣例、價值、道德、情感等?!钡P注的焦點還是有變化的,老的客觀性問題是“在客觀性和相對主義兩者中,你站在哪一方?”而新的客觀性的爭論則是是否:“把該問題本身看做一個必須探討的主題,一個有待解釋的歷史和認識問題?!雹跉v史由于其不可復制不可重現(xiàn)的特點,一些歷史哲學家傾向于懷疑甚至否定其具有客觀或科學知識的意義。從這個角度看,“歷史客觀性”概念比“客觀性”概念還要復雜。諾維克說的正是這種情況:“‘歷史客觀性并不是單一的觀念,而是各種主張、態(tài)度、愿望和憎惡相互糾纏在一起構成的集合體。哲學家W. B. 加利克(Gallic)稱它為‘本質上有爭議的一個概念……它的準確含義究竟是什么,永遠存在著爭議?!雹凵踔吝€有人說:也許“客觀性”不是用來描述歷史學的“觀點和實踐的最好的措辭”。④
客觀性或歷史客觀性問題的重要性及其復雜性、不確定性,使其不時地成為熱門話題。21世紀初,西方有人指出:“過去十年間,對客觀性本身的研究日益增加,從歷史或從哲學的角度研究的都有。研究科學史的歷史學家令人信服地證明,自17世紀的‘科學革命以來,不管在方法還是知識方面,曾被認為是客觀的東西并非固定不變。哲學家們則對客觀性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客觀性最終可簡約為一種基本的意義,其他的意義圍繞它而聚焦起來,另一種認為客觀性內(nèi)在地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其核心沒有任何意義,而是幾種不同的意義疊加在一起?!雹葑愿母镩_放以來,我國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也頗有成就。僅從歷史認識客觀性的問題看,按周祥森的歸納,我國史學界的討論就涉及6個方面內(nèi)容:“(1)歷史認識客觀性的內(nèi)涵;(2)歷史認識客觀性的根據(jù)或條件,其中又涉及歷史認識客觀性與歷史客觀性的關系,歷史認識客觀性與歷史認識主觀性(主體性)的關系,歷史認識客觀性與歷史認識主體、歷史認識客體的關系,等等;(3)歷史認識客觀性的‘量‘度——限度、比重、量度——的問題;(4)現(xiàn)代史學中的客觀性與前現(xiàn)代即古代史學中素樸的客觀主義史學觀念的關系;(5)現(xiàn)代西方史學中客觀主義認識論、相對主義認識論關于客觀性問題的認識;(6)當前后現(xiàn)代主義史學語境下的歷史認識客觀性問題。”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關于客觀性或歷史認識的客觀性有眾多的定義或分類,這里僅談談我們最好能掌握的幾點理論知識: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客觀存在著,而且是可知的,人有能力認識這個世界;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是一個能動的反映過程;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及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檢驗標準;人的認識能力總體上講是無限的,認識,包括歷史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不斷接近絕對真理的過程。這些是我們探討歷史客觀性的基礎。
2.關于歷史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定義五花八門,一般歷史研究者或歷史教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全面掌握,但必須對此有一定了解。下面的引文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我們關注:“歷史知識是人們對于歷史事實的記述和分析,歷史知識中的客觀因素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以及對它的忠實記述,它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知識中的主觀因素指人們對歷史事實的理解、解釋、分析、推理、評論等等,它們受到人的不同的立場和觀點的影響。”“歷史知識中客觀因素的客觀性和主觀因素的客觀性有不同的含義。其中客觀因素的客觀性主要指歷史著作所依據(jù)的史料要盡量準確可靠,能夠正確地再現(xiàn)歷史事實的原貌;主觀因素的客觀性主要指歷史學家對歷史資料的理解、解釋、推理、分析、評論要盡可能有助于使讀者正確地認識這些史料所反映的那段歷史的原貌?!雹?/p>
3.客觀性和主觀性的概念都是相對的,不要把它們絕對化??陀^性概念之所以極為復雜和混亂,與客觀性和主觀性之間相互依賴、彼此糾纏分不開?!翱陀^性是相對于主觀性而言的,而且它本身就包含著主觀性”,這是因為我們在認識事物時,“客觀的實在并不是直接給予我們的心智的,而是我們借助主觀的感覺經(jīng)驗、理性思考和直覺領悟,透過實在的外觀,去把握實在的。尤其是,由于人的(主觀的)經(jīng)驗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窗口,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客觀性和主觀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②簡言之,人們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客觀因素互相作用的過程,人在認識的過程中要加入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感悟。歷史認識過程更為復雜,因為一方面過去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早已從現(xiàn)實中消失,我們只能憑借各種史料來“復原”歷史,而史料是有各種情感追求的人記錄下來的,是主客觀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產(chǎn)物,去除史料中的情感因素甚為重要也甚為困難。另一方面,歷史學家在“復原”歷史的過程時,不僅依靠歷史資料,同時也依賴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和感悟,有時不免出現(xiàn)用今天的眼光來解讀歷史事件的現(xiàn)象。認識到歷史認識中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相對性,是我們比較科學地解讀歷史事實的一個基本前提。
4.既然歷史認識是人生經(jīng)驗和感悟介入解讀、概括各種史料的過程,或者說它是“歷史與歷史學家之間的雙向結構”的過程,那么我們就不能只強調主觀因素的負面作用,還應看到并利用其不可或缺的、創(chuàng)造性的一面。張耕華說得有道理:“史家的主體性并不必然破壞認識的客觀性”,因為只有通過史家的“能動的創(chuàng)造構建”,“積極的探索和主動的提問”,即經(jīng)過整理、抽象和概括,才能使各種各樣雜亂的歷史資料變成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歷史知識或歷史圖像。③偉大的歷史著作,必然體現(xiàn)了著作者的偉大胸襟和情懷,是公認的事實。當然,不能由此忽視,在這一認識過程中,人們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摻雜進好惡愛恨等個人情感因素的問題,這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歷史教師總會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限制這些因素,使歷史認識盡可能符合客觀歷史事實。
值得提一下的是,經(jīng)過后現(xiàn)代主義的折騰,西方后分析的歷史哲學家也認可了歷史學家的認識特點,即承認了歷史與詩歌的區(qū)分。他們“既認可歷史學家的主體性在認識活動中建構理論的積極因素,又承認作為感官刺激的經(jīng)驗證據(jù)的約束作用”。歷史學家的自由選擇權并非如后現(xiàn)代主義者所想象的那么不受限制,因為經(jīng)過考證的史料也會對主觀認識起重要的制約作用。在他們看來,“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問題既不能像后現(xiàn)代主義者那樣被估價得過低,也不能像邏輯實證主義那樣估價得太高”。④這似乎意味著,西方的歷史學度過了20世紀最后幾十年后現(xiàn)代主義的強烈質疑。
我們雖不可能完全“復原”歷史的原貌,不可能寫出“絕對”客觀的歷史,但嚴格遵循歷史學的訓練,從盡可能多的史料出發(fā),靈活應用所掌握的理論和已得到公認的研究方法,就有可能寫出受人歡迎的或會被許多人評為(比較)“客觀公正的”歷史著作??茖W的或客觀的研究程序和方法是歷史認識客觀性的基本前提。
從史料出發(fā)是歷史學的生命,研究任何歷史問題都必須掌握盡可能多的史料。20世紀歷史學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史料范圍的擴大,并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從而為多角度、多層次地看歷史問題提供了條件。所掌握的史料越多,越有可能抽象或概括出更客觀的結論。各種史料都在迅速或不斷地增加。關于古代的史料的增加主要體現(xiàn)在許多考古新成果的問世,或各種歷史遺存的發(fā)現(xiàn);近現(xiàn)代史史料的增加主要體現(xiàn)在各種調查資料的積累和大量記憶或敘事性文字的形成,其中有許多只在網(wǎng)上傳播。但除了各種專門的數(shù)據(jù)庫,其余的網(wǎng)上資料只有經(jīng)過證實的才能使用。我曾說過,“多采用‘權威網(wǎng)站的材料,或用它們的材料來互相印證,或許是使用網(wǎng)上材料必須遵循的一條規(guī)則?!W(wǎng)絡雖然是一種嶄新的現(xiàn)象,但人類的行為總是有延續(xù)性的,對網(wǎng)絡資料的真實性問題,只要在傳統(tǒng)方法的基礎上再根據(jù)網(wǎng)絡的特點加上一些新的技巧,是可以判斷的”。比如,用二重證據(jù)法來證實網(wǎng)上資料時,一定要確定相關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資料是真正單獨出現(xiàn)的,要警惕同一個(批)人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時間用不同的電腦炮制類似的假材料的現(xiàn)象,要特別重視網(wǎng)上就相關問題發(fā)表的各種反對意見。盡管有證實難的問題,有些網(wǎng)上資料非常寶貴,因為其不可能進入檔案館或見諸正式報刊。①
以上大都是老生常談,但要做到也不容易。下面再介紹三種有助于歷史認識具有客觀性的方法:
1.普羅斯特討論了研究歷史的兩種方法,即“調查”和“系統(tǒng)化”。他所說的“調查”,與預審法官或新聞記者所說的調查相同,那就是搞清楚一件事的過程和前因后果,關鍵是要有“證據(jù)”。他認為確定證據(jù)的方法并非歷史學所專有,但這是一套成體系的手段,而歷史學應“毫無保留”地使用這套手段。他還指出,“事實證據(jù)不一定是直接出現(xiàn)的,它也可能在貌似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中找到”,比如確定一幅油畫的作者,有時“耳朵和手指上的細微之處比簽名更可靠”。普羅斯特所說的“系統(tǒng)化”,指的是我們根據(jù)一定的歷史資料和方法得出的各種判斷,如在1940年有很多法國人支持貝當元帥的維希政府,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戰(zhàn)老兵是和平主義者,西歐16世紀的人不可能不信神,或法國七月王朝期間工人家庭的開支中,買面包的錢占一半以上,等等。這些判斷是怎么來的,根據(jù)什么樣的資料和方法才可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同的歷史學家會使用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中,最嚴格的“是構建可量化的和統(tǒng)計學上的效力”,而最不嚴格的“是提供例證來支持系統(tǒng)化”,處于兩者之間的有各種各樣我們常用的方法。他強調:“例證應該是系統(tǒng)的,研究者應該說明他在研究其例證時依照的是何種程式。這就要嚴格一些了。如果再界定明確的方法,訴諸對內(nèi)容的分析或某種形式的語言學分析,那就更嚴格了。方法確定下來,文本確定下來,那么所有將這種方法運用于這個文本的研究者都應該得出同樣的結果?!雹?/p>
上面所說的程式、程序或例子的系統(tǒng)化很重要。比如,說某政治家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支持,可通過他的得票數(shù)與總票數(shù)的比例來證明,也可通過各種典型的例子來說明,但必須讓讀者知道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結論的,以便可以判斷你所用的數(shù)據(jù)或例子是否合適。在數(shù)字資料不足時,你所舉的例子有無典型意義是關鍵性的。比如,有的數(shù)據(jù)或例子必須在某個社會階層內(nèi)尋找,有的則要求社會各重要階層應占一定的比例,否則會缺乏說服力。論證時舉的例子是否有說服力,關鍵看例子是否有典型意義。成系列的典型例子,會極大地增強論證的力量。
2.人的認識是否符合現(xiàn)實或歷史實際,即是否具有客觀性,“存在著真實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三種不同的理解”。其中,“有效性”最有說服力,因為“真正令人類感知客觀性問題并據(jù)以判斷思想客觀性的,乃是其在外部世界中的效準或有效性(Validity),即思想、觀念在實踐中是否具有引發(fā)人所預期的結果、反應的效力……因此,思想客觀性的本質乃是其有效性”。至于“一致性”,它指的是大家一致同意,與“有效性”相比,它的說服力要弱得多,因為大家同意的東西并不一定符合客觀事實。比如,一個時代的認識常被另一個時代的人證明是錯誤的或不全面的;再如,我們常說真理有時可能在少數(shù)人一邊,也是對一致性的客觀性的否定。但由于歷史研究對象是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情,有時難以用是否有效來檢驗,這時“一致性就成了判斷客觀性的重要指標”。①把“一致性”作為歷史認識是否正確的標準,雖然不是很過硬,但在現(xiàn)實史學討論中,它實際上往往成為某個觀點是否正確的標志,值得我們重視。
表面上看,我們評價歷史時更多地也是采用有效性的標準,如我們分析王莽改制失敗或貞觀之治的原因,或解釋大躍進為什么無法達到預期經(jīng)濟發(fā)展目標,等等,都是根據(jù)其結果來進行的。但真正的有效性應該是可以檢驗的,自然科學用同樣的方法做實驗就會得出同樣的結果。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各門社會科學有時候也可以采用檢驗的手段,如在不同地區(qū)采取不同的政策,或修改現(xiàn)行政策,再對各種政策的實施和結果進行比較,可以證明什么政策是最好的。在無法進行此類操作時,這些社會科學也會與歷史學一樣,只能通過邏輯推理進行討論,并由此產(chǎn)生大量爭論。歷史學只能通過已知的歷史結果來評價某項政策的優(yōu)劣,由此產(chǎn)生各種爭論在所難免。此時,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關系還會在每個人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從而引起更多的爭論。
3.收集對同一事件或同一個歷史人物的不同描述和評價,找出不同評價中共有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有可能提出比較正確的觀點。馬克·貝維爾專門探討過這個問題,他稱之為“比較的原則”(criteria of comparison),認為使用這一原則可以確定歷史知識是否具有客觀性。②其理由如下:
客觀性來自根據(jù)事實對各種競爭性的、錯綜復雜的解釋所作的比較和批判,之所以存在對各種競爭性的觀點作這樣一種比較的基礎,是因為歷史學家們對大量事實有同樣的看法,這為他們一起爭論各自觀點的價值提供了足夠多的共同語言。比如,即使彼得的觀點涉及瑪麗不同意的一些理論假定,即使瑪麗的觀點涉及彼得不同意的一些理論假定,彼得和瑪麗仍然可以對許多事實持有共同的看法,足以使他們進行有價值的辯論,及有可能使他們就各自觀點的價值達成某種決定。因為他們對許多事實有同樣的看法,在他們試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并比較可供他們選擇的各種解釋時,這些事實構成了某種他們可以指涉的權威。③
無疑,“比較的原則”有助于判斷某種歷史認識是否具有客觀性的問題。
上面介紹的幾種方法我們在不同程度上也在使用,但對系統(tǒng)性的追求往往不太注意。
【作者簡介】王加豐,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責任編輯:王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