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微
摘 要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由于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信息技術的基礎出現(xiàn)層次性,導致了信息技術學習兩極分化現(xiàn)象。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尊重個體差異,強調(diào)因材施教,從學生差異性、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后練習、測驗分層五個方面進行層次化教學,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學生差異性;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后練習;測驗分層
中圖分類號:A,C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4-0062-01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導致學生的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內(nèi)容、不同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可以照顧全體學生,消除學生學習中的自卑、驕傲等消極心理因素的影響,使各類學生在每堂課中都能有發(fā)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從而很好地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分層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學生差異性分層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依據(jù)大綱要求,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將其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然后規(guī)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各類學生各有所獲,使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使學生每一次學習后都有一種成功感在激勵著自己,從而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知識技能不斷提高。然而,信息技術的教學,要讓每個學生達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教師要對每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比如:家中是否有電腦、開始接觸電腦的時間、中學階段所學的軟件有哪些、對所學軟件的操作熟練程度等,掌握了這些信息,就為學生分層打下了基礎。教師根據(jù)這些信息,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的學生有較為扎實的基本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較為濃厚,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較強;B層的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對信息技術課有進取心,但學習的自覺性相對較差,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一般;C層的學生基礎較差,對以前學過的內(nèi)容沒有掌握,對信息技術課不感興趣,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較弱。當然,各個層次學生也都不是固定的,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學生的層次。對C層的學生要多加關注和輔導,多多鼓勵這些學生,力爭讓他們進入B層次。
二、教學目標分層
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在教學中,并不是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同樣的目標,而是要求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與應用,在原有的基礎上盡可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將教學目標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在知識目標上,要求學生徹底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并能熟練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能力目標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掌握的知識超出大綱要求的水平。B層:在知識目標上,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并能進一步提高和拓展實踐能力。在能力目標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生的上進心,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達到大綱要求的水平。C層: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開發(fā)學生非智力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要求學生基本掌握所學知識,理解所學內(nèi)容,掌握上機操作方法。
三、教學方法分層
教學目標的實行,總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對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對于A層的學生,應多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完成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B層的學生,宜選用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在教學過程中,多多提問,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A層學生的活動,給自己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力爭達到高一層次的等級目標。對于C層的學生,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對于他們在課堂上積極的表現(xiàn)和進步都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讓他們做一些淺易的練習操作,讓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樹立起學好電腦的信心,喚起他們學習電腦的熱情。
四、課后練習分層
信息技術的教學主要是操作性內(nèi)容,課堂操作練習設計是否得當是學生操作能力能否提高的關鍵。比如:在數(shù)據(jù)庫排序練習操作時,針對不同的學生確立不同的要求,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利用“記錄”菜單中的“排序——升序排序或降序排序”命令進行排序,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要求掌握2種以上的排序方法,中層次的學生要求掌握2種方法。凡是提前完成本堂課操作任務的同學,可以讓其擔任老師的助手或者輔導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施教實質上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施教方法和內(nèi)容,保護較后進者的學習信心,使他們在現(xiàn)有基礎上盡快地彌補知識結構或學習習慣上的缺陷,迎頭趕上,使有潛力的學生不停滯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標,錦上添花,最終使全體學生都達到大綱要求,順利通過學業(yè)水平考試。
參考文獻:
[1]張麗娜.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實踐?思考與感悟[J].中小學電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