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倩 胡范鑄
中國封建舊皇朝的社會結(jié)構基本可以分為“統(tǒng)治集團”和“被統(tǒng)治集團”兩大塊,也就是所謂“官/民對立”——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慣常認識。(1)當然,學界也有其他認識,容下文具體討論。
不過,今天我們卻要對它表示一點小小的懷疑。而我們懷疑的依據(jù)將從關羽形象的分析開始。
關羽,首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典型,在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中,他的“桃園三結(jié)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白馬斬顏良”“千里走單騎”等經(jīng)典橋段更是為后人所津津樂道,幾乎婦孺皆知。
不過,關羽不僅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的文學形象,同時也是一位為人熟知的歷史傳奇人物,更進一步說,他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極為特殊的符號。作為東漢末年名將,他曾追隨劉備,驍勇善戰(zhàn),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生前曾被曹操封為“漢壽亭侯”。關羽去世后,其形象不斷趨于神化,逐漸演化成為了“忠勇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傳統(tǒng)美德的化身,被尊奉為“關公”,成為中國神明中祠廟最多的一位,以至于在舊時幾乎到處可見“關帝廟”。
而今天我們需要討論的是:
第一,從“漢壽亭侯”到“忠義神武關圣大帝”:關羽形象的“社會身份”到底是如何建構起來的?
第二,既是“異姓兄弟”又是“同朝君臣”:關羽形象的社會身份隱喻了一種怎樣的“社會關系”?
第三,“官/民對立”還是“皇/民對立”:關羽形象社會身份隱喻建構了何種“社會結(jié)構”觀念?
本文將運用“觀念史”(以研究人類精神變遷中某些核心觀念的生成發(fā)展為目標)(2)曹意強:《觀念史的歷史、意義與方法》,《新美術》2006年第6期。、話語分析理論和“新言語行為分析”(3)胡范鑄:《幽默語言、謊言、法律語言、機構形象修辭、實驗修辭學……研究的邏輯起點——基于“新言語行為分析”的思考》,《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方法,以關羽形象隱喻為視角展開研究,逐層考察了政治話語與社會結(jié)構(身份定位、社會關系、意識形態(tài)、觀念結(jié)構等各個方面)之間的建構關系,尤其強調(diào)“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實踐的話語從權力關系的各種立場建立、培養(yǎng)、維護和改變世界的意義”。(4)[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
作為三國蜀漢名將的關羽,生前曾被曹操封為“漢壽亭侯”。據(jù)《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羽》記載(5)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60頁。: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曹操生擒關羽,雖“禮之甚厚”,然并未封其為侯,直至關羽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解白馬圍”之后,“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一個“即”字折射出了前斬顏良后封侯的直接因果關系。
昔年漢高祖劉邦同群臣刑白馬盟誓立下的“非有功不侯”,不僅是鞏固漢代中央政權的重要政治手段,同時也成了后世實行封爵所遵照的一大準則。關于封爵,《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有曰(6)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16頁。: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p>
“國以永寧”,即建立帝王與功臣之間的政治同盟,形成命運共同體,確保國家的穩(wěn)定。而“爰及苗裔”則為封爵最吸引功臣之處。國家授予功臣的官職一般不能世襲,然授予功臣的爵位則可世襲。
由此“非有功不侯”的封爵原則,對于社會各階層而言,具有強烈的“賞功”“勸功”的激發(fā)效應。這從歷代無數(shù)文人騷客、寒門士子孜孜以求,甚至不惜“萬里覓封侯”的社會普遍現(xiàn)象中可見一斑。而從本質(zhì)上來說,“爰及苗裔”實為“家天下”的邏輯延伸,也是建構君臣命運共同體,以致“國以永寧”的重要政治基礎。
(二)死后追謚及丑謚問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遇襲,被孫權部將斬殺于臨沮(今湖北襄樊市南漳縣)。死后蜀漢政權追謚其為“壯繆侯”,且有子孫襲爵?!度龂尽肪砣妒駮りP羽》記載道(7)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62頁。:
追謚羽曰壯繆侯。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jiān)軍,數(shù)歲卒。子統(tǒng)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xù)封。
然須注意的是,此處的“壯繆”并非美謚。據(jù)考察,先秦《汲冢周書周公謚法解》(8)《汲冢周書周公謚法解》,載楊震方、水賚佑編《歷代人物謚號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96頁。、東漢蔡邕《獨斷·帝謚》(9)蔡邕:《獨斷·帝謚》,載楊震方、水賚佑編《歷代人物謚號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98頁。、宋代蘇洵《謚法釋義》(10)蘇洵:《謚法釋義》,載楊震方、水賚佑編《歷代人物謚號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00-401頁。及明代《明代通用謚法釋義》(11)《明代通用謚法釋義》,載楊震方、水賚佑編《歷代人物謚號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頁。等文獻中有關于“壯”“繆”兩字的含義,詳見下表所示:
表一
歷代文獻壯繆《汲冢周書周公謚法解》無名與實爽蔡邕《獨斷·帝謚》無名實過爽蘇洵《謚法釋義》勝敵克亂、共圉克服、死于原野、武而不遂、屢征殺伐名與實爽《明代通用謚法釋義》勝敵志強、叡圉見服、死于原野、兵甲亟作、屢征殺伐、武而不遂無
其中“壯”有“死于原野、武而不遂”之義,暗指關羽北伐未遂、死于非命?!翱姟眲t表“名與實爽”義。實際上,關羽大意失荊州,使得日后蜀國再也無法實現(xiàn)如諸葛亮“隆中對”中所提出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12)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44頁。(《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即從荊州、益州兩路出軍,北伐中原的戰(zhàn)略意圖。由此蜀漢政權將丟失戰(zhàn)略要地的關羽追謚為“壯繆”也就不難理解了。同時,也正因“壯繆”為帶貶抑義的丑謚,清高宗乾隆帝才要求史書作出刪改。據(jù)清代王先謙《東華錄》記載,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曾下發(fā)上諭(13)王先謙:《東華錄:東華續(xù)錄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4頁。:
關帝當時力扶炎漢,志節(jié)凜然,乃史臣所謚,并非佳名,陳壽又于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有私見,遂亦不為論定,豈得為公。從前世祖章皇帝,曾經(jīng)降旨,封為忠勇神武大帝,而正史猶存舊謚,陰寓譏評,非所以傳信萬世,今當抄錄四庫全書,不可相沿舊習,所有志中關帝之謚,應改為“忠義”。
乾隆因“壯繆”并非美謚,甚至要求修《四庫全書》時,將《三國志》中關羽的謚號盡數(shù)改為“忠義”。
清高宗乾隆帝要求刪改史書“壯繆”謚號,此舉背后實則反映了關羽形象在清代的社會語境下所獲認知定位已同三國時期截然不同。事實上,從蜀漢到清代,關羽形象經(jīng)歷了一個由“侯爵”到“帝王”,由“武將”到“武圣”,甚至最終封“神”的嬗變歷程。據(jù)清代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五“關壯繆”條(14)趙翼:《陔余叢考》,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756-757頁。:
關壯繆在三國、六朝、唐、宋皆未有堙祀,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為忠惠公,大觀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三年加壯繆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英濟王,祭于當陽之廟。元文宗天歷元年加封顯靈威武安濟王。
可知,在三國、六朝、唐宋時期均未對關羽行祭拜之禮(此或許同“壯繆”為丑謚不無關系),而史料中對于關羽的追封最早始于宋徽宗。宋元時期對于關羽的追封,是對先前認知評價的極大改觀。這一點可從大量的宋元通俗文學作品(如元關漢卿《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元無名氏《壽亭侯五關斬將》等)中得以印證。在這些作品中關羽作為一個忠于漢室的英雄人物頻頻出場,其忠義形象深入人心。而這之后,明清兩朝的君王更是對其褒封不斷:
明洪武中復侯原封。萬歷二十二年,因道士張通元之請,進爵為帝,廟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圣帝君”,又封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子平為“竭忠王”,子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賜左丞相一員,為宋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杰。其道壇之“三界馘魔元帥”,則以宋岳飛代;其佛寺伽藍,則以唐尉遲恭代。劉若愚《蕪史》云:“太監(jiān)林朝所請也?!崩^又崇為“武廟”與“孔廟”并祀。本朝順治九年,加封“忠義神武關圣大帝”。
以至于趙翼在書中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今且南極嶺表,北極塞垣,凡婦女兒童,無有不震其威靈者,香火之盛,將于大地同不朽。何有寂寥于前,而顯爍于后,豈鬼神之衰旺亦有數(shù)耶?
為了明晰地呈現(xiàn)不同歷史時期對于關羽的追封情況,我們作了細致考察并列表說明:
表二
朝代皇帝時間封號北宋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忠惠公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崇寧真君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武安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義勇武安王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壯繆義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元元泰定帝天歷八年(1335)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1613)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清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忠義神武靈佑關圣大帝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關圣大帝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
由上表,關羽謚號的嬗變主要歷經(jīng)幾大標志性階段:
一是始于宋徽宗的追封。北宋末年尊崇道教的宋徽宗追封關羽為“忠惠公”“崇寧真君”,此舉不僅打破了丑謚“壯繆”所伴生的長期沉寂,同時也彌補了三國以來“未有堙祀”的空白。且須補充的一點是,“真君”為道教稱號,是對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擁有較高名望者的尊稱。據(jù)《大宋宣和遺事》載,崇寧五年,張?zhí)鞄熣堦P羽神靈斬殺在解州(關羽故鄉(xiāng)所在地,即今山西運城)作祟的蚩尤??梢婈P羽在北宋末年已然顯露出向神祇蛻變的趨勢與印跡。
二是北宋以降,歷經(jīng)南宋、元等多番追封,直至明神宗萬歷帝始將關羽追封為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繼又崇為‘武廟’與‘孔廟’并祀”,即是將關羽封為“武圣人”,與“文圣人”孔子齊名并肩,一同視作最具標志性的社會文化形象符號。至此關羽形象實現(xiàn)了從侯爵到帝王,從武將到武圣人,從凡人到神祇的關鍵性蛻變。這之后,關羽的帝王身份貫穿著整個明清時期,并一直延續(xù)至今,由此完成了符號化的成功遞衍。
費爾克拉夫曾于《話語與社會變遷》中說道:“變化著的話語實踐有助于在知識(包括信仰和常識)、社會關系和社會身份等方面的變化?!?15)[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他指出哈利迪(1978)有關語言的系統(tǒng)理論亦強調(diào)話語的社會性的建構屬性。它“將語言看作是多功能的,并認為文本(作為話語向度之一,指涉文本生產(chǎn)過程中的任何書寫或口頭表達的產(chǎn)物——引者注)同時能夠描述現(xiàn)實、制定現(xiàn)實關系和建立社會身份?!?16)[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而關羽身份指稱史的長期演進,正是體現(xiàn)出了封建舊皇朝政治集團借助政治話語對其社會身份所展開的層層建構,同時這一符號化過程的背后亦蘊藏著關羽形象在中國舊皇朝框架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特定組織、特定機構范圍內(nèi)的霸權、某個社會層面上的霸權,都是在話語中產(chǎn)生,在話語中再造的,也是在話語中體現(xiàn)爭奪和得到改變的。而且,在話語秩序的范圍之內(nèi),可以看見以特定方式建構話語實踐的過程,正是在那個范圍里,話語本身作為(尤其是文化的)霸權的一種形式開始被認為理所當然,并贏得了廣泛的接受?!?17)[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頁。
由此,就封爵、追謚、追尊等政治言語行為而言,其之所以在古代社會備受重視,不僅僅在于其表明以封建皇權為代表的政治集團對個人的社會身份、地位、價值、貢獻等諸多方面的綜合評定,更在于此類政治言語行為的背后實則內(nèi)蘊著一股極其重要的政治導向力,即通過爵名、謚號、尊號等指稱方式的訂立來凸顯政治集團特定的話語權或曰霸權,進而創(chuàng)建或夯實有利的社會秩序。可見,“話語實踐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介入成分,因此體現(xiàn)了有助于維持或重建權力關系的意義”(18)[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頁。。
在此點上,關羽形象的符號化可說是彰顯這一政治修辭的鮮明例證。
回顧關羽身份指稱的嬗變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尊崇道教的宋徽宗、保住半壁江山的南宋開國之君宋高宗、力圖北伐中原的宋孝宗等君王對關羽的加封都頗具政治意味,此類政治言語行為的背后無一不是潛蘊著“尊崇道教”“忠君報國”“恢復故土”等政治修辭意圖。再如元代最重文治的文宗,創(chuàng)建奎章閣,編修《經(jīng)世大典》,雖為外族皇帝,卻傾心漢禮。其對關羽的加封更是體現(xiàn)出了他重文復禮的政治意愿。而如滿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世祖順治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同樣具有深遠的歷史性意義。滿清雖為外族入主,但尊孔教、行科舉。順治帝對關羽的尊崇,反映其收攏人心、鞏固統(tǒng)治的政治目的。之后的清德宗光緒帝更是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關羽不僅是圣人,是大帝,同時被奉為“護國保民”的護國神。這一舉措與當時晚清迭遭外患,飽受列強欺凌不無關系。
要言之,關羽形象的符號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封建皇權為代表的政治集團在特定社會歷史語境下,為實現(xiàn)政權合法性、保證政權穩(wěn)固性等政治意圖而采取的一種自上而下的政治言語行為。進而言之,政治動因的內(nèi)在驅(qū)使與政治意圖的亟待實現(xiàn)是推動關羽形象符號化這一言語行為得以不斷延續(xù)并長期貫穿于封建歷史的根本動力。
更進一步,我們不禁要追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何歷代封建皇權集團會對關羽這一歷史人物如此青眼有加?
若說是因為關羽被公認為“忠勇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傳統(tǒng)美德的化身,這固然通,然似乎并不局限于此。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框架中,如關羽這般集儒家傳統(tǒng)美德于一身的英杰俊才可謂不計其數(shù)。而為何單單關羽的地位會如此顯赫,會成為貫穿儒釋道三大中國教派的神祇,成為中國神明中祠廟最多的一位?
公眾對于關羽人物形象的普遍感知,大多集中于這樣一些經(jīng)典性的歷史事件或情節(jié):“桃園三結(jié)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白馬斬顏良”“千里走單騎”等。這其中雖不免有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文學雕琢與勾勒,然關羽的忠肝義膽、戰(zhàn)功赫赫卻是為世人所矚目與公認的。而“桃園三結(jié)義”更是作為婦孺皆知、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橋段,為后人所津津樂道。然而對于“桃園三結(jié)義”的歷史解讀,通常公眾的關注點停留于劉關張三位志士仁人意氣相投,舉杯結(jié)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感召于人物身上所流轉(zhuǎn)的忠義氣節(jié)。但若細加揣摩,似能讀出另一層意蘊。
劉關張三人“桃園結(jié)義”,劉備年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最末。三人中最先值得留意的是劉備身份的特殊性。據(jù)《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19)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20頁。: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
可知,先主劉備是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的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nèi)閣受詔》中講述了劉備與漢獻帝劉協(xié)的關系:“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20)羅貫中:《三國演義》,春明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頁?!皠⒒适濉敝Q由此而來。雖然對此身份稱謂語有學人曾提出諸多質(zhì)疑與異議,但劉備屬皇族成員則是毋庸置疑。而在羅貫中所演繹的三國文本框架中,“劉皇叔”的身份標簽實則也極大強化了劉備乃漢室正統(tǒng)的觀念,為其日后的三國爭霸乃至最后稱帝都起到了十分有利的輿論導向作用。
而正因劉備屬皇族,且又為三國蜀漢的開國皇帝,關羽的身份定位由此就顯得特殊與微妙了。他與劉備既是“同朝君臣”,同時又是劉備的“異族兄弟”。昔年劉邦與群臣刑白馬盟誓,約定“非有功不侯”,關羽斬顏良解白馬圍才得封漢壽亭侯便是貫徹此立功原則的典型例證。然除此項原則之外,實則還約定了一項“非劉氏不王”(即血統(tǒng)原則)。據(jù)《資治通鑒》卷第十三《漢紀五》記載,呂后想封呂家子弟為王,征詢右丞相王陵的意見,王陵則搬出了漢高祖與群臣的盟約(21)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二冊),胡三省音注,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419頁。:
冬,太后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高祖刑白馬與群臣盟曰:“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薄莿⑹隙?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狈怯泄Σ缓睢?/p>
“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即強調(diào)血統(tǒng)原則在前,立功原則在后。
關羽雖在個人情感上與劉備如親兄弟一般,忠心護主,戰(zhàn)功赫赫,然因其屬異族,囿于血統(tǒng),他永遠不可能進入皇族群體,成為其中一員,由此也就意味著他永遠不可能成為皇權的合法繼承者。進而言之,關羽雖身兼“同朝君臣”與“異族兄弟”兩層關系,然當二者并立之時,尤以前者最為根本。即便有“桃園結(jié)義”的情義在,君臣之間的鴻溝依然根深蒂固,不可僭越。而從政權執(zhí)掌者劉備的立場而言,他既希望異族兄弟們感念“兄弟情深”,永遠對其同心同德,把皇上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保證其政權的穩(wěn)固性;同時也希望彰顯“異姓有別”,異姓兄弟安分守己,不可對皇權抱有覬覦之心,認同其政權血統(tǒng)的合法性。
故而,由劉備與關羽二人彼此間的社會關系,實則投射出了封建皇權集團與非皇權集團之間的微妙關系:既是“同朝君臣”,亦是“異姓兄弟”。這其中無疑寄寓了封建皇權執(zhí)掌集團的一種強烈的政治理想:皇權集團與非皇權集團彼此高度認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因此,當君臣一心,相互扶持;但與此同時,“君臣有別”,異姓更是一道橫在彼此間的鴻溝,這一鴻溝需要不斷加深與固化——皇權永遠只能執(zhí)掌于皇族內(nèi)部,不能旁落異姓,以此維持社會統(tǒng)治的安定和有序運行。
然而,皇權集團無疑明白這一政治理想在現(xiàn)實中難免不斷受到挑戰(zhàn),昔日的“異姓兄弟”的“黃袍加身”不僅僅是一種在特殊語境中才會發(fā)生的事變,更是蘊含在很多人內(nèi)心深處的沖動與夢想。
如何才能既有效地回應這一內(nèi)心夢想,同時又抑制其現(xiàn)實沖動?關羽的封帝成神過程可謂是反映皇權集團的這一內(nèi)心糾結(jié)的真切的符號化過程:關羽生前對君主滿懷“兄弟情”又嚴守“君臣制”,身后卻可以借此在神話系統(tǒng)升格為“帝王”——盡管已然“貴為大帝”,依然只是護佑現(xiàn)實君國的“武圣”??梢?,關羽這樣一個人物形象的身上實則承載了歷朝封建君王的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
由此便不難理解為何關羽受歷代君王如此青睞,幾經(jīng)褒封,由最初的漢壽亭侯到帝王,從武將到武圣人,從凡人到神祗,并最終蛻變?yōu)榕c“文圣人”孔子并肩的最具標志性的社會文化形象符號。這一場話語實踐的背后既是對關羽形象社會身份的不斷建構,同時也是對其所處社會關系的層層演進。正如費爾克拉夫所指出的:“在社會意義上,話語是建構性的”,它“建構社會主體,建構社會關系,建構知識和信仰體系?!?22)[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頁。進而言之,“話語有助于社會結(jié)構的所有方面——這些方面直接或間接地構成或限制話語——的建構:它本身的規(guī)范和習俗及其背后的關系、身份和機構?!?23)[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頁。
“話語分析不僅關注話語中的權利關系,而且關注權利關系和權利斗爭如何構成和改變一個社會或結(jié)構的話語實踐?!?24)[英]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頁。正因關羽形象寄托著封建歷代君王(以劉備為例)期盼“異姓兄弟”既要滿懷“兄弟情”,又要嚴守“君臣制”(即便稱帝,亦是身后事,且依舊忠心護佑現(xiàn)實君國)這一政治理想,故而由對劉備關羽二者間社會隱喻關系的解讀,可以推衍出關于中國封建舊皇朝社會結(jié)構的更深一層的認知與剖析。
在人們固有的社會觀念框架中,中國封建舊皇朝通常被認為是由統(tǒng)治集團與被統(tǒng)治集團兩大組織單元所構成。即所謂的官與民的對立。前者以封建皇權為代表,具體包括皇帝與朝廷官吏,后者包括平民即農(nóng)商學兵等(見圖一)。
然而,由對關羽形象符號化的深入探究,我們以為,慣常的社會觀念結(jié)構似有待商榷,或可作他解。
在君臣關系上,以關羽為代表的“異族兄弟”實則屬于“絕對的臣”,即在保證政權合法性的前提下,永無繼位可能。而這“絕對的臣”中既可包含朝廷的異姓官吏,也可包含平民。元末高明《琵琶記》中即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名句??梢姽倮敉矫裰g存在著互轉(zhuǎn)關系。
而以劉備為代表的皇族集群中,除皇帝外,其余皇族成員便是“相對的臣”了。此處的“相對”是指一旦帝位人選空缺,則將由其余皇族成員中選出一人繼位。從這個層面上而言,皇帝同其余皇族成員之間同樣存在著互轉(zhuǎn)關系。
由此,便形成了皇權集團同非皇權集團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詳言之,所謂的“對立統(tǒng)一”是指一方面強化手足兄弟之間的身份認同,以求得“家天下”“天下歸心”的大一統(tǒng)局面,另一方面加深與固化兩大階層、集團之間的不可逾越的鴻溝,以確?;首逖y(tǒng)的純凈與社會秩序的安定。
有鑒于此,我們以為,中國封建舊皇朝原有的二分結(jié)構或當由皇權集團(皇帝和其余皇族成員或曰潛在的繼位者)與非皇權集團(官吏和平民)構成。(見圖二,其中實線箭頭反映的是一般情況,而虛線箭頭反映的是例外,代表轉(zhuǎn)換的可能性與條件性)
圖二中,上下兩圓分別代表皇權集團與非皇權集團。二圓相切表明在正常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框架下二者間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若二圓相離則表明完全對立;而二圓相交則只反映個例)。
在這兩大集團內(nèi)部,又會發(fā)生著微妙的互轉(zhuǎn)關系。在皇權集團內(nèi)部,皇帝是君,皇族成員是臣,但屬“相對的臣”。此二者間存在互相替換關系。而在非皇權集團內(nèi)部,平民階層同異姓官吏亦存在這種互轉(zhuǎn)關系,而不論何者,相對于君王而言,均屬“絕對的臣”(“異姓不得為王”)。
具體來說,首先,在皇權集團內(nèi)部,通常一旦皇帝正常退位或駕鶴西去,那么新皇帝繼承人則由皇族其他成員生成。然而有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皇帝追求修仙超脫,或者遭遇逼宮,那么他也可能退為一般的皇族成員身份。
同樣地,在非皇權集團內(nèi)部,平民階層可以通過科舉中第入朝為官,升為官吏集群中的一員,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官吏則在諸如犯法遭貶或自我退隱等特殊境況下,也會滑落成為一般的庶民。
在正常的社會秩序制約下,皇權集團與非皇權集團之間可謂天差地別,存在著根深蒂固與不可逾越的鴻溝。然而不排除非皇權集團以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方式來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的情況。如此原先居于下方的圓便會逐漸越過切點,同上方的圓發(fā)生疊加相交,并最終取代之而成立新的皇權集團,同時新的非皇權集團也應運而生,及時填補了下方的空缺。至此社會的運行表面上依舊沿襲二分格局,然而舊有的社會秩序經(jīng)歷一番洗牌后已不復存在,新一輪的秩序由此誕生。
中國封建舊皇朝的社會結(jié)構多被認為是由“統(tǒng)治集團”和“被統(tǒng)治集團”構成,即所謂“官/民對立”。其實,對這一社會結(jié)構更可從另一視角加以切分,關羽形象的衍化正是一個絕好的例證。
身份是行動的基本依據(jù)。(25)胡范鑄、胡亦名:《“十字架身份體系”的崩裂——從流行語“萬元戶”看改革開放40年》,《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8年第4期。封爵與追謚、追尊既是古代社會特有的禮儀行為,也是封建皇權政治集團的重要政治言語行為之一,在這種語言指稱符號的構擬、衍化過程中蘊含著深刻的“政治修辭”現(xiàn)象。通過對關羽形象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關羽謚號呈現(xiàn)出了從侯爵到帝王,從武將到武圣人,從凡人到神祇的嬗變歷程。這一嬗變之所以得以發(fā)生,不僅因為關羽是“忠勇仁義禮智信”的化身,更是因為其承載了特殊的政治動因:
舊皇朝社會實則由兩大集團構成:皇權集團(皇帝和潛在的繼位者)與非皇權集團(官吏和平民)。官/民彼此間存在“互轉(zhuǎn)”關系,但除非用暴力方式推翻皇權集團,否則絕不允許直接加入到皇權的爭奪當中。在這里,皇權集團極其需要非皇權集團的擁護和認同,但是又必須斷了非皇權集團成員爭奪皇權的任何可能。(26)李振宏所謂“在秦至清兩千多年的中國帝制社會中,無論是以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為基本體制的中央官僚制度,還是以皇權為中樞的郡縣官僚制度,都是皇權的派生物,其 職能都在于保障皇權控制社會的絕對性。官僚體制運作中的宰相制度、封駁制度、諫官制度等等,在制度設計上有著某種合理性成分,但這些制度設計的主旨都在于保障皇權體制的正常運轉(zhuǎn),而不是皇權的對立因素”。(李振宏:從政治體制角度看秦至清社會的皇權專制屬性,《中國史研究》2016年第3期)與本文認識頗可互文)
由此就同時產(chǎn)生兩條規(guī)則:一是皇帝與臣下(劉關張)可結(jié)為“異姓兄弟”;二是“異姓不得為王”(遑論皇位)。關羽謚號的衍化正是這一政治動因的符號化過程。以關羽為代表的“臣”與以劉備為代表的“君”二者間的社會關系由此形成規(guī)約:既是“同朝君臣”,亦是“異姓兄弟”。臣下對君王既要滿懷“兄弟情”——君臣一心,相互扶持,以此確保政權的穩(wěn)固性;同時又要嚴守“君臣制”——君臣有別,需安分守己,以此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而即便身后稱帝,亦是護佑現(xiàn)實君國的“武圣”。由此可見,關羽身份指稱的演變實為歷朝封建君王的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的投射。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較為有力地解釋了中國歷代封建君王深厚的“關羽情結(jié)”。
政治,究其本質(zhì),是不同政治集團為尋求政治利益最大化而展開的一種博弈行為。(27)胡范鑄:《國家和機構形象修辭學:理論、方法、案例》,學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4頁?;谔囟v史語境和政治意圖下所實施的政治言語行為無不屬于修辭行為,而由關羽形象符號化的探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政治修辭”的根本要旨,即政治集團運用現(xiàn)有的一切資源以構建政權合法性,保障政權穩(wěn)固性,以期實現(xiàn)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彰顯出了關羽在政治修辭學上的特殊意義與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