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冰
摘? 要:現(xiàn)代化教學中,新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較高,而且要求教師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各項能力均衡發(fā)展,以提高素質教育作為小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和思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加強,教育部對學生各項教學活動嚴格要求,但在落實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小學音樂常態(tài)下的學生唱歌教學中有很多弊端和缺陷亟需解決,本文對小學音樂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唱歌教學的誤區(qū)作以分析和研究,并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常態(tài);唱歌教學;誤區(qū)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127-01
眾所周知,我國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唱歌能力,幼兒園開始就開設了音樂課程,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鑒別能力,通過對音樂的理論知識教學和實際唱歌教學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認知,進而提升學生的相關音樂能力。其實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難度還是很大的,學生因為基礎薄弱、聲音發(fā)育不成熟等原因對歌曲的歌唱和詮釋不能很好表現(xiàn)出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從而導致教師教學過程和學生音樂學習中存在很大的誤區(qū),這對學生的唱歌教學不能起到很好的促進效果。
1.小學音樂常態(tài)下唱歌教學中的誤區(qū)
(1)歌曲題材選擇不合適
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很好的了解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接受能力,選取的歌曲往往是教師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和判斷選擇的歌曲,其中很多歌曲的類型都與學生的年齡、性格、心理等特征不符,而教師卻沒有意識到嚴重后果,導致在教學中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和曲調。大多數(shù)教師在歌曲的選擇上普遍難度偏高,對于孩子的承受力有很大壓力,長此以往下去學生會失去對音樂歌曲的喜愛和熱情,而且十分打擊孩子對唱歌的自信心和接受程度。
(2)歌曲選擇和定調過高
許多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經(jīng)驗不足以及學習等原因,在歌曲伴奏的選擇中,不符合孩子的成長發(fā)育過程,有時定調過高導致孩子歌曲演唱不在曲調上引起教學中的失誤,影響學生的音樂教學活動和進度。比如,歌曲《祖國,祖國我愛你》中由于教師定調過高,學生總是唱不上去,而教師卻沒有充分意識到其中的錯誤,結果使整體教學中效率不高,多數(shù)學生在此過程中沒能學到有效知識信息。
(3)唱歌方法不正確
理論知識是教學的基礎,許多音樂教師只注重學生唱歌教學,而嚴重忽視理論知識教學,導致在唱歌過程中學生一味地聲嘶力竭的喊唱,缺乏技巧性歌唱。由于理論知識的缺乏致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只有聲音變得嘶啞,而歌唱水平卻沒能得以提升。這對學生的音樂教學有不利影響,不能很好提升學生唱歌水平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2.關乎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存在誤區(qū)的解決措施
(1)選擇適合小學音樂教學的曲目和音調
針對上述問題,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當盡快解決課堂教學中不符合學生學習的歌曲曲目和音調問題,通過合理的曲目和曲調選擇和定位,對音樂教學中的每一首歌曲進行嚴格篩選和測試,根據(jù)學生實際能力和個人特征選擇適合其歌唱的曲目,通過對曲目的更換達到音樂教學效率提升的效果,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加喜歡音樂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其課堂活躍度。而正確的曲調定位可以確保學生在唱歌過程中保持準確的音準和水平,做到不跑調、完整的唱完整首歌曲。比如,在小學教學中,應當循序漸進的進行歌曲教學,從《小雨沙沙》到《粗心的小畫家》再到《北京有個金太陽》,從歌曲的選擇和曲調的定位上逐漸提升難度,有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音樂基礎。
(2)以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和唱歌教學同等重要,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內涵和意義,專業(yè)的音樂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自我修養(yǎng)。而唱歌教學可以將理論知識有效的結合在實際唱歌練習中,將唱歌的相關技巧和竅門運用在歌唱中,而不至在集體唱歌過程中出現(xiàn)跑調、喊唱等教學現(xiàn)象。比如,在音樂教學中,對某首歌曲的教學可以利用“哼唱”、“小聲唱”、“假聲唱”等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此類教學活動徹底摒棄不良的唱歌習慣和方法,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對于整體音樂課程的發(fā)展和提升都有重要意義。
(3)開展多樣化唱歌教學活動
傳統(tǒng)唱歌教學中往往以教師領唱、學生跟唱的方式進行,幾遍唱歌下來學生體力消耗嚴重,而且對歌曲的掌握程度不高。所以新時期音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唱歌教學。比如,在進行歌曲教學中,教師可采取接唱、對唱、單獨唱等多種方式教學,可將學生分為小組或者個人進行唱歌。此過程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能力,使其在音樂課堂上更加積極活躍,而且在多種形式的唱歌教學中,能快速發(fā)現(xiàn)學生唱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缺陷,有利于教師及時進行指正和引導。同時可以對部分不愛唱歌、不會唱歌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提高學生整體音樂歌唱水平和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常態(tài)音樂教學過程中,對于唱歌教學中存在的各項誤區(qū)應該及時改正和調整,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提升音樂教學過程的質量和水平,保證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為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各位音樂教師在課堂教育中應當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唱歌教學,從選擇合適的曲目和曲調做起,教給學生正確的唱歌技巧和方法,同時緊抓理論知識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唱歌教學,盡量避免學生出現(xiàn)各種唱歌誤區(qū)。同樣唱歌教學對于孩子的綜合素質提升和專業(yè)能力發(fā)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林瓊.從“有效性”到“長效性”—小學音樂常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音樂教育,2018(11):26-31
[2]丁霞.小學音樂常態(tài)課下唱歌教學的誤區(qū)和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