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引玉
摘要:課改后,英語的教學理念和目標發(fā)生了變化,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被拋棄,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應用及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任務要重于以往。在不增加課時、不給學生增加負擔的情況下,英語教學追求課堂高效化是一種必然選擇。本文結合初中英語學情,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
新課程改革之后,我們已經(jīng)意識到,英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指向學生能在實踐中應用英語,服務于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刻板地記憶英語去應付考試。這就要求英語教學拋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將目標定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上。教學的任務要比以往繁重得多。那么,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下,要想完成新的、多元的教育目標,英語教學追求課堂的高效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那么,怎樣來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呢?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力水平、思維特征以及英語的認知、習得規(guī)律來進行設計。
一、營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對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關于學習環(huán)境,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個是心理環(huán)境,另一個是語言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的問題后面會專門探討,這里主要就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進行研究。
就語言的認知規(guī)律來說,要想快速學好某種語言,最好的方式是把學生放在對應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通過不斷的浸染來發(fā)展語感。比如我們學習漢語,學生們自幼兒時期就接觸,并不需要專門進行語言專項訓練,他們就能自然掌握基本的表達和交流——英語學習也是這樣,當我們把學生放在英語的環(huán)境中去學習的時候,學生的英語實踐力比單純記憶要強得多。在這個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英語交流法。即在教學當中,教師盡量采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在學生回答問題或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盡量要求學生采用英語。但初中英語教師有個擔心,就是初中生的英語水平不高,詞匯積累還不夠豐富,采用英語授課或英語交流的方式,學生聽不懂,會不會影響教學質量呢?這種擔心也有一定道理。但我們可以采用英漢夾雜的方式來解決——我們見到過,港澳地區(qū)的人經(jīng)常會采用漢英夾雜的語言進行日常交流。教師在組織語言的時候,只要是學生能聽懂或能猜出意思,就可采用這種方式。如,“Now, please 練習對話——practice the dialogue”。
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情感對學習效率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見的,通常,學生在比較愉悅的心情下,在學習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nèi)容時,往往思維比較活躍、學習集中度較高。根據(jù)這種學習心理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多采用一些比較開放的活躍的教學方式,或利用初中生的心理采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感處于興奮、專注的狀態(tài)。
這一類的方法是有很多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需求來靈活掌握。比如互動法、游戲法、表演法、比賽法等等,都是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的。
比如在讓學生進行完形填空練習的時候,教師不是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單獨進行練習,而是采用比賽的方式,一下就能把學生的學習情感調(diào)動出來。如教師給學生一組單詞“guitar\can\call\dance\music\play”,然后使用多媒體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搶答。如“can you sing and( ? )?”——“Who can answer that?”如果學生回答,“music”,教師問,“Was he right?誰有不同意見?”這樣來組織練習,過程開放,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高。
有時候,采用設問的方法,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上課時,教師先與學生互動,“你們平時都怎么來學校?是騎車還是坐公交?……你們知道外國的學生主要是用什么交通工具到校嗎?”先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上,然后再展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課的教學。
三、多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
因為學生是生長在漢語語境中,他們的思維習慣以及生活經(jīng)驗是與英語思維、英語國家的生活情態(tài)不一樣的。如果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只是采用純抽象思維的方式來展開,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理解、消化的效率就比較低,而且在學習的情感上也不太積極。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采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當中,使抽象思維、想象思維變?yōu)榫呦笏季S、感性思維,學習的效率能夠大幅提升。
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使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播放視頻,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表演、情境對話,比如講故事、實物展示等方法。如,在教“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時候,我就采用了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對話的方法。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自己根據(jù)實際生活編一段對話,然后選派同學上臺來表演。如,“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I usually get up at six thirty(這個時間,鼓勵學生按自己實際表述)”……學生們在生活化情境中進行英語對話練習,無論是語感上,還是在詞匯的掌握上,效率都比較高。
綜上所述,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任務要重于以往。落實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是教師必然的選擇。一般來說,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思維特征以及英語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可關注營造學習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這三個策略。
參考文獻:
[1]張云春.新課改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英語園地,2012,32(03):39-40.
[2]陳麗云.新課改下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4,32(2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