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玲
【摘要】語文不僅是義務教育必修科目,也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科目,隨著《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修訂,學校對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致力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因此,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學會結合前沿技術進行授課,并且最重要的是班主任應該配合管理,讓同學們從根本上去認識語文,從而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
學生從小學邁入初中后,科目逐漸增多,面對日益倍增的學習壓力,心里會有一定的波動,身體也可能出現各種狀況,從而導致學習興趣大大下降。而且這時候他們正處于叛逆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做出正確的引導和管理,并在學習上給予一定的幫助,使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
1.教師教學缺乏新意,語文知識不受重視。就目前情況來看,初中語文教學依然要在識字、閱讀、文言文解析、寫作等方面進行基礎性講解,通常情況下,教師只在乎學生的成績,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從而忽視了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對這一學科產生厭煩情緒。2.語文教學方法運用得不恰當。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教學體系,但是大部分學校教師還沒有做出創(chuàng)新,以至于無法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在教學中對同學們給予適當的獎勵和相應的懲罰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保證實施獎懲的過程既合理又公平,因此班主任要和語文教師經常溝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因材施教。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的措施
1.開展綜合性的語文活動。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為了應對新課標要求,學校應該多開展綜合性的語文活動,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生機的課堂,從而使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第四課《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時,教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背景下設計一個小型的舞臺劇,讓學生將這首韻律十足、細膩的詩歌以臺詞的形式演繹出來,以便他們在這種藝術形式中切實地感受林徽因筆下的語言魅力。這不僅能使同學們學習新詩的鑒賞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價值。2.加強學生的閱讀,促進其德育的發(fā)展。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步驟,它能幫助同學們積累經驗和知識,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班主任在平時自習課時也要留出一些時間加強學生的閱讀。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第八課《木蘭詩》時,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掌握“排比”“互文”“對偶”等句式特點,更好地理解木蘭形象,并感受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3.制造討論要點。小組討論是交流學習經驗最好的辦法,同學們可以針對特定問題主動思考,以便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例如,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可以選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第一課毛澤東的《消息二則》作為討論要點,先由教師播放渡江戰(zhàn)役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們了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班主任給他們設立一些問題,讓他們分析主體部分各層次之間的關系,討論文章中的具體人物、事件,從而在交流互動中深化理解。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初中生在心智上略顯成熟,但是他們沒有豐富的經歷,不能完全理性地看待事物,因此語文教學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它就如精神養(yǎng)料滋養(yǎng)著同學們的心靈,讓他們獲得教養(yǎng)和生活中與人溝通的能力。而學生往往忽略這一點,所以班主任要做出適當的管理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使學習和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婷玉.初中問題班級管理中的班主任行為策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責任編輯?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