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在教學中,許多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劃分到德育工作的范圍中,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德育課的教學中全面完成,不需要單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事實上,小學思品課(道德與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都是“育人”的功能,但兩者的區(qū)別是明顯的,不能平等對待。其次,許多小學生把心理健康問題看作是思想品德問題,讓班主任和思品教師來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他們也會按照處理思想品德問題的方法來處理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的教學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與心理學相關的內(nèi)容,從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充分理解心態(tài)是決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同時,幫助學生交流他們的經(jīng)驗,指導他們?nèi)绾蚊鎸吞幚碓趯W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認識,健全網(wǎng)絡
心理健康教育充分體現(xiàn)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技術。與它的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深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滲透到人才觀點,教育觀和學生觀,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對實現(xiàn)學校教育的需求,同時成為實現(xiàn)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社會和學校應該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和作用。同時,還要建立社會、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網(wǎng)絡,形成合力。目前,由于學生每天花在校外的時間不少于50%,有必要創(chuàng)建一個以校園為主體、家庭教育為輔助的科學教育指南。在家長和學校的幫助下,學生可以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拋棄不合理的教育方法,積極營造家庭氛圍,促進家長和學生進步,從而幫助孩子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同時,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使三者統(tǒng)一協(xié)作,提高教育效果。
二、開展心理活動,加強師資建設
學校應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向?qū)W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首先,學校應該積極創(chuàng)建和運行心理咨詢中心。其次,學校可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講座的形式教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教育行政部門應在深入了解相關法規(guī)和學校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盡早規(guī)劃我們的教育相關專業(yè)和心理咨詢,積極培養(yǎng)大批專業(yè)人才。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培訓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相關培訓內(nèi)容合并到所有地區(qū)的教師培訓項目,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質(zhì)量。
三、構建良好的校園心理氛圍
學校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學??梢蚤_展專題講座、舉辦各種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班會等,豐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得到良好的身心鍛煉和發(fā)展。同時,學校還可以因地制宜,積極創(chuàng)建一個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定期推廣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學生通過電子教學設備和其他方法,并加強教師和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從而美化生活,啟迪他們的情緒,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和諧。
四、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得到學校領導的充分重視和支持,得到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做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有效地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
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小學校長必須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加強對“學習情況”的分析。尤其要與小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愿意與班主任溝通,深入了解每個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緊密結(jié)合起來。既要重視心理教育,又要重視心理健康。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明確的目標,才能真正取得實際的成果,花因花而異,要教育人,必須了解人的心,小學生的感性思維比較強,所以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小學生的心理變化,一般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往往表現(xiàn)為外部變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六、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融入到班級日常管理中去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特別是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與小學生接觸的機會更多,接觸的時間更長。因此,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應納入班級管理,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班集體”應該是首要任務。要鼓勵、支持和引導小學生樹立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在班級管理中應重視加強對小學生健康心理的教育,要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會尊重、合作、理解,傾聽等,形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和習慣。
七、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
在實施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等,老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心理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此同時,應該積極探索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jié)合的有效載體,各種課外活動,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教育內(nèi)容、新教育方法,促進科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具備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類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專業(yè)發(fā)展。
八、營造溫暖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
應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學?!靶睦斫逃杯h(huán)境,使家庭與學校同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該與父母加強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積極與家長合作,充分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并積極提高家長的心理健康水平,確保和家長通過正確的方法、良好的行為教育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從提高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總之,在社會,家庭和學校這個網(wǎng)絡里,我們應該充分關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呂甫群.淺析班主任在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7(41):74-75.
[2]鄒瑞琨,曹海燕.談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32.
[3]徐文馨.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