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財鳳
【摘? ?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難點,對許多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使他們攻克閱讀理解題這一難關,進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本文主要圍繞初中閱讀教學的解題技巧進行簡要的探究,以期為廣大同仁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理解? 解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38
在語文教育中,閱讀理解題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次考試的必考點,占據(jù)了比較大的分值。然而,在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都未能掌握一個正確的解題技巧,這使得他們在解題之時會出現(xiàn)些許偏差,影響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诖?,對閱讀理解題目的解題技巧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縱觀全文
在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瀏覽,要了解全文的大意,讓學生理清文章的層次以及段落,為接下來的答題做好鋪墊。而在閱讀文章之時,教師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速讀,因為考試的時間有限,所以必須要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握文章的主旨段落。在速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到該文章是哪種類型的文體,究竟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另外,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這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當前,在閱讀題的解題中,許多學生沒有太多的耐心去閱讀文章,所以經(jīng)常在沒有掌握題目大意的基礎上進行答題,結(jié)果可想而知,他們的答題準確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故此,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閱讀全文的習慣,讓他們在了解全文大意以及中心思想的基礎上去進行答題,這樣能夠提高他們的解題正確率。
二、尋找文章原話
這里所提到的尋找文章原話,其實就是讓學生找尋關鍵詞或者段落,然后通過這些關鍵詞來進行答題。其實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尋找文章原話有助于學生理解題意,確定了他們答題的范圍。但是在找尋文章原話之時,要建立在學生閱讀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先去分析題目,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這樣就能夠確定問題的回答范圍。有一些閱讀題要求學生用文中的原文來進行回答,那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的做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還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若題目并未要求用原文來進行回答,但是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所找到的原文用于作答。若題目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語來作答,那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所找到的原文,來進行相應的改變,以發(fā)掘出原文所隱藏的信息。
三、把握材料
在文章閱讀之時,如果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準確的把握,能夠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那么即便問題再難再復雜,學生也能夠進行解答。那么如何快速把握材料以抓住文章的主干呢?
1.從題目著手。一般情況下,標題能夠從側(cè)面反映文章,它可以透露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而,在解題過程中,有一些學生往往略過題目,直接進行正文閱讀,這樣就會影響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導致他們不能夠找到解題的正確方向。故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題目著手,當學生對題目進行了準確地把握之后,那么他們就會對文章的大意有初步了解。
2.抓住中心句。在閱讀文本中,中心句是整個文章的基石,是對文章題目的闡釋,如果學生能夠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那么他們就會對文章的大意有更深入的理解,這就有助于學生把握解題的方向。當前,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對中心句的把握不夠理想,這與學生的閱讀習慣有著一定的關系,因為學生對題目的分析不夠重視,對文章的閱讀也只是走馬觀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分析文章題目,引導學生去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例如,在一些文章中,其中心句是議論句或者抒情句,這些句子能夠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的主題思想得到升華。
四、正確解答問題
在閱讀理解題目的解答過程中,當學生對文章進行了閱讀與理解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去對其進行解答,而這個解答的合理與否就關系到學生的得分。在回答問題之時,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可不答。在解答問題時,有些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無從下手,找不到解題的思路,所以就干脆放棄解答。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不答題則不會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在改卷過程中,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做出解題記錄,自然不會給予相應的分數(shù),而若是學生在題目中回答了一些關鍵點,哪怕回答不夠全面,教師也會酌情給分。因此,學生要改變以往不作答的習慣。
2.不亂答。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要求學生不能夠空題,要求學生即便找不到解題思路,也需要在文章中找尋原文進行解答。這使得一些學生為了獲取相應的分數(shù),而在文章中隨意找尋一些句子來進行解答,這就會導致出現(xiàn)風馬牛不相及的情況發(fā)生,題目與學生的答案完全沒有關聯(lián),這樣教師也不會給予分值。所以,教師所說的盡量作答并不代表學生亂作答,而是要學生在文章中找尋與題目相關聯(lián)的詞句段落進行解答。
3.言之有據(jù)。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要做到言之有據(jù),即可以在文章中找到題目的答案,不能夠一味地自圓其說。此外,在答題之時,學生要做到語言簡潔明了,防止出現(xiàn)重復啰嗦的情況,然后注意字跡的清晰工整,這樣就能夠取得高分。
4.結(jié)合題意。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要注意看清題目的要求,仔細領會文章字里行間隱藏的信息和作者所表達的真情實感。學生切忌不要帶入個人的主觀情感,主觀臆斷,以至于完全答偏了方向。結(jié)合題意需要學生細心的瀏覽文章的重要段落,仔細品味文章的主題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作者所傳達的感情細細領悟。這樣才會有下筆的思路,答題也才不會跑偏。
五、結(jié)語
綜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通讀全文的良好習慣,要為學生講述一些閱讀答題技巧,如在文章中尋找原話,準確地把握題目等等。這樣一來,就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他們在閱讀理解題目中獲取高分。
參考文獻
[1]趙萍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精準解答策略探究[J]文學教育(上),2017(09):74-75.
[2]宋聚敏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的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03):224.
[3]張建紅淺議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