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是一項艱難的工作,特別是中文與阿拉伯文之間的互譯,這是對譯者中文、阿拉伯文兩種語言功底,兩種語言文化背景知識掌握程度的綜合考查,是對其工作態(tài)度嚴謹認真與否的檢驗。本文認為中阿兩種語言互譯的難點主要在于:譯者個人兩種語言功底不夠扎實,文化底蘊不夠深厚,而導致的理解不到位或表達不夠精準;對翻譯工作的態(tài)度不夠嚴謹認真,缺乏長期實踐鍛煉的耐心;缺乏必要的翻譯技巧與方法。故此,譯者需要加強自己中阿兩種語言的功底,掌握兩種語言在其語言現(xiàn)象、語言文化等方面的異同,并長期堅持翻譯實踐練習,在具體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和方法,同時,借鑒他人翻譯理論與方法,以理論方法指導實踐翻譯,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較完善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力求達到翻譯的精準到位。
關鍵詞:翻譯;難點;語言功底;文化背景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① 它不僅是不同語言之間相互轉換的一個過程,更是一種文化傳播交流的工具,在譯出語文化和譯入語文化之間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因此,翻譯過程絕不是簡單地將一種文字直接轉換成另一種文字,而是一個復雜而又曲折的過程,要求譯者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素養(yǎng),從而首先完整準確地理解原文意義,然后再用譯入語規(guī)范地道地將其表達出來。
通過多年的翻譯及翻譯教學工作,筆者對翻譯,尤其是中阿互譯的主要難點或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略有一些認識和想法,現(xiàn)概述如下:
一、原文理解不夠透徹
翻譯活動的第一步首先是對原文的理解,理解的到位與否直接影響到翻譯的成敗,或者至少關系到翻譯的精準與否。對原文的理解需要反反復復地去讀、去賞析原文,這種閱讀和賞析不能只停留在原文的文字表面上。有些翻譯沒有到位或精準,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譯者對原文理解不夠透徹,只是粗略閱讀原文,查查字典,弄懂里面的生詞,掌握其大意,就開始著手翻譯,準確地說,應該是“編譯”。很少去分析原文文字背后的其它含義。當然,字面意義是理解原文的最起碼要求,但是,一篇文章往往除了它的字面意義,還隱含著其它方方面面的意義,主要包括:心理意義、風格意義、文化意義、修辭意義等。準確理解和分析這些意義的特點之后,譯者就得將它盡可能地體現(xiàn)在自己的譯文中。簡單來說,就是譯文要反映原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要保留原文表達的風格,原文雅譯文雅,原文俗譯文俗;原文正式譯文正式,原文隨意譯文隨意。原文語言表達中所承載著的文化信息要在譯文中再現(xiàn),保留原文的語言文化特征。當然,還要掌握原文的修辭表達特點,在譯文中將這種特點盡可能地體現(xiàn)出來,原文直白譯文直白,原文婉轉譯文婉轉,原文形象譯文形象,原文夸張譯文夸張,原文有韻譯文亦有韻,原文詳盡譯文詳盡,原文簡略譯文簡略……
二、語言功底不夠扎實
其實,上面所述的第一個問題,即對原文理解不夠透徹的問題,歸根到底,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譯者的語言功底不夠扎實。這個語言功底指的是母語和外語兩種語言的功底。翻譯要求譯者至少精通兩種語言:母語和外語。翻譯不僅考驗我們的外語水平,而且也在檢驗我們的母語功底。如果這兩種語言中任何一個的功底不夠扎實,就會直接影響翻譯的效果,要么原文理解不夠到位,要么譯文表達不夠精準,從而沒有完全傳遞原文所承載的信息。語言功底的淺薄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量有限,語法修辭不夠扎實,文化背景知識欠缺等。因此,對原文語言現(xiàn)象的特點掌握不夠,往往有望文生義,曲解作者意圖的現(xiàn)象發(fā)生?;蛘咴诒磉_時候措辭造句不太恰當,導致讀者沒有領會或者被誤解。所以,往往會有這種現(xiàn)象:譯者基本掌握原文中的所有詞匯,但在譯文中轉換時很難表達成比較通順的話語,就算勉強表達出來了,也不太合乎譯文的邏輯,不太符合譯文的表達習慣,很顯然就是阿拉伯語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阿拉伯語,很難理解和讀懂。這種情況下,有些譯者“大膽”地采用意譯法,但是意譯幾乎變成了曲譯了。
語言功底不夠扎實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對多義詞、近義詞,及對這類詞語之間的辨析掌握不夠。有些譯者雖然背記了很多詞匯,但在具體翻譯實踐過程中把握不住某些詞匯的準確意思,或在表達時候不會恰當選用,從而使得已背記的單詞仍像生詞一般陌生。有些單詞稍變一下詞型就摸不著頭腦了,分不清其意了,又得查閱字典,這樣既費時間又費精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翻譯的耐心,甚至可能要放棄了。歸根結底其主要原因在于語言基本功的欠缺,尤其沒有掌握好阿拉伯語詞匯的構詞規(guī)律及其表意特點,沒有掌握阿拉伯語詞匯中的多義詞現(xiàn)象,以及近義詞之間在詞義和用法上的細微區(qū)別。
語言功底不夠扎實的又一表現(xiàn)就是沒有掌握好阿漢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上的異同。譯者需要精通中阿兩種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尤其是兩種語言各自特有的一些語法現(xiàn)象,將這種原語中有而譯語中無的語法現(xiàn)象,巧妙而又恰當?shù)剞D換成譯文中有的語法現(xiàn)象。要掌握兩種語言表達中不同句子成分的語序特點,譯文表達過程中不受原文語序的約束和影響,將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用符合譯文表達習慣的語序重新進行組織表達。另外,還要注意把握中阿兩種語言在句子銜接上的特點??偟膩碚f,阿拉伯語的句子結構多見長句,總是通過各類工具詞,將一個個的分句相互銜接起來,組成統(tǒng)一的長句。因此,阿拉伯語注重語言表達在其形式上的統(tǒng)一,“從句迭生,修飾語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句子結構較為嚴緊,句子成分的從屬關系、邏輯關系多用起連接作用的關系名詞、虛詞、介詞、條件詞等明確地表現(xiàn)出來”② ,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形合”(hypotaxis);而中文多見短句,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多靠句意、標點符號等實現(xiàn),被稱為“意合”(parataxis)。③ 類似這些特點,譯者必須要把握好,并在翻譯過程中,根據(jù)譯文的表達習慣,要適當“拆分”長句,或“整合”短句。拆分的時候要注意從什么位置拆分,整合的時候也要知道該將哪些句子整合,該用什么樣的工具詞整合等。
三、翻譯實踐中的惰性
可以說:翻譯實踐是提升翻譯水平的最好途徑。翻譯是對語言聽說讀寫等技能掌握程度的綜合性考查,當然,它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方法與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活動。因此,翻譯水平更多的是靠譯者長期堅持不懈的實踐翻譯鍛煉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能夠大概理解原文,但具體動筆翻譯的時候往往無從下筆,不知如何翻譯,困難重重。主要是缺乏平時的翻譯實踐練習,有“惰性”,沒有養(yǎng)成勤于翻譯實踐練習的好習慣。因此,譯者要“勤”,要勤于思考,勤于動口,勤于動筆,多思考如何將一份材料譯出來,并養(yǎng)成經(jīng)常動口或動筆翻譯的好習慣,與此同時,虛心認真地研讀其他譯者所總結出來的翻譯理論和方法,并結合自己長期的翻譯實踐經(jīng)驗,總結出比較適合自己的一套翻譯方法和技巧。
四、缺乏語言文化背景知識
前面我們提到: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語言文字上,他還需要掌握原文的文化意義等其他方方面面的意義。翻譯是不同民族文學文化互輸與交流的必由之路,一國文學和文化能否成功地為他國讀者所接受欣賞,翻譯的作用舉足輕重。然而,恰恰是文學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民族色彩造成了翻譯中的種種文化沖突現(xiàn)象,甚至造成了不可譯現(xiàn)象。④
在中阿互譯過程中,一般譯者或學生往往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對阿拉伯國家的俗語、諺語、固定表達等跟阿拉伯社會文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一些內容的翻譯,很多時候出現(xiàn)翻譯不通順、不到位,甚至被誤譯的現(xiàn)象。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必然承載著其背后的文化意義。這就需要譯者對自己母語與所學外語的社會文化要有較好的掌握,從而能夠在翻譯過程中靈活處理,巧妙地轉換或傳遞。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流。因此,翻譯不僅需要堅實的語言基礎,而且還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尤其是對所譯語言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的了解,如果缺乏這方面的了解,所譯出的文章會大失“原味兒”,從而大大降低所翻譯的作品的水平。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翻譯,只有比較好地了解中阿兩種文化的異同,才能在翻譯過程中較好地處理兩種語言所承載著的文化現(xiàn)象,進而使得譯文更為忠實和地道。
五、譯“字”而非譯“意”
翻譯時候,譯“字”往往是困擾譯者或學生的一個主要問題。在翻譯過程中,到底是直譯還是要意譯?一直是困擾譯者的一個問題。無論是語句、段落,還是篇章,很多時候我們會大致弄懂里面的詞匯,以及句子結構,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具體要用譯入語表達出來時,就不那么容易了,表達總是不夠完整、貼切、通順。理論上,我們一直在講直譯和意譯兩種最為常見的翻譯方法,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不能恰當?shù)卦趦烧咧凶鋈∩?,總覺得直譯了譯文不夠“達”,不符合譯文習慣,難于傳達原文意思;意譯吧譯文則不夠“信”,不忠實于原文。其實,這兩種翻譯方法在翻譯過程中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譯者要靈活運用,總的一句話:理解過程中多一點“直譯”,表達過程中多一點“意譯”,讓最終的意譯建立在直譯的基石上。
這也就是翻譯過程中“意”與“字”,或“內容”與“形式”的得失與取舍問題。翻譯是在一種新的語言基礎上把原作的內容和形式重新加以統(tǒng)一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內容和形式相互轉化或推移的過程。有些內容因素需要提升到形式上來;有些形式因素需要納入到內容中去。⑤
所以說,譯“字”是我們翻譯最終達到譯“意”目的的一個過程,是我們翻譯之前的理解這一步必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實,很多時候譯“字”是為了理解,譯“意”是為了表達,因此,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應該是對立的。我們在翻譯過程中,要通過譯“字”理解原文,掌握原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與習慣,要通過譯“意”表達譯文,掌握譯入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與習慣,從而最大程度地達到翻譯“信”與“達”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這些中阿互譯過程中常見的困難和問題,我們要在平時的阿拉伯語學習或翻譯工作中,認真培養(yǎng)自己自覺翻譯的意識和習慣,培養(yǎng)自己對翻譯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要勤查字典,翻閱相關資料。
魯迅先生的“字典不離手,冷汗不離背”這句話總結出了他的翻譯經(jīng)驗和極為嚴謹?shù)姆g態(tài)度。翻閱字典是翻譯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驟,但是,很多譯者由于自身的惰性和對翻譯不夠嚴謹?shù)膽B(tài)度,往往懶于翻字典,而是根據(jù)上下文“猜”詞義,尤其在這“手機不離手”的時代,更多譯者只依賴方便快捷的手機軟件,懶得翻閱那么厚重的紙質字典,從而導致對該詞詞義理解不夠全面,而翻譯不夠精準,或者甚至被誤譯。
我們通過認真耐心地查閱字典,掌握每一個詞的不同詞型及其表義特點、使用語境等,然后根據(jù)原文語境精準地理解和表達。
為了提升在翻譯過程中對阿拉伯語原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漢語翻譯阿拉伯語時候的阿拉伯語表達水平,我們平時要多讀各類阿拉伯語原著,尤其小說,多看阿拉伯電影,對阿拉伯文化、風俗、社會等要有一定的了解,進而了解和掌握阿拉伯人的思維模式,以及中阿兩種語言現(xiàn)象所存在的差異,并善于總結和積累。
然后,在具體翻譯過程中,用適當?shù)姆g方法與技巧,巧妙地解決這些差異。本著使翻譯盡量達到“信、達、雅”⑥ 標準的要求,符合譯文表達習慣和語言現(xiàn)象特點的目的,各種翻譯方法與技巧要靈活運用,直譯兼意譯,轉換過程中對個別詞語做適當?shù)脑鰷p,對個別句式做相應的替換等。
在材料的翻譯過程中,我們切忌拿上材料就直接開始逐句或逐段的單獨翻譯,我們應該整體把握全文的語言風格特點,把握其整體語境,并在該語境下準確、透徹地理解每個詞句的含義,以及詞、句、段之間的銜接關系,進而在譯文中準確翻譯原文意思,如實傳達其思想內容的同時,還要盡可能地反映出其背后的感情色彩、文化內涵等其他意義。每一篇文章之中,都蘊含著超越了其本身意思的情感因素、環(huán)境色彩等,在每一位作者精心推敲的背后,從字里行間中所傳達出的那份情感色彩的意義要遠超于文章本身的意思,如若不然,為何每位作家不直接把文章大綱拿出來發(fā)表呢?作為一名譯者,要將原文的思想傳達給譯文的讀者們,原文的風格展示給他們,原文的色彩和情感體會給他們,讓他們即便是在不同的語言之下也可以體會到跨文化的文章之中的美。做到對原文負責,對譯文負責,對廣大讀者負責。
我們要不斷學習,扎實自己的母語和外語功底,充實自己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素養(yǎng);要勤于練譯,牢固樹立自覺翻譯意識,沒看到或聽到一句話都有一種想把它轉換成另一種語言的意識,并且要勤于動口或動手去實踐,在長期堅持不懈的實踐練習中善于總結自己的翻譯經(jīng)驗和方法,并進行不斷反思,認真思考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譯水平,做到翻譯更精準,更地道,更好地為中阿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注釋:
①夏征農(nóng),陳至立:《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第962頁。
②劉開古:《阿拉伯語漢語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頁。
③劉開古:《阿拉伯語漢語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頁。
④周方珠:《文學翻譯中民族色彩的處理》,載《國俗語義研究》(論文集)吳友富主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頁。
⑤黃秀梅:《通過實例探討譯事之得失》,載《國俗語義研究》(論文集)吳友富主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頁。
⑥我國翻譯家嚴復先生在《天演論·譯例言》中指出:“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薄靶拧保褐阜g要忠實于原文,不悖原文思想內容,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不隨意增減;“達”:指翻譯要符合譯入語表達習慣,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易于理解;“雅”:指翻譯要符合原文風格,譯文要根據(jù)原文風格,選詞造句得體,再現(xiàn)原文本身的雅或俗。
作者簡介:馬曉明,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