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修貴
摘要:當前教育十分注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無論是哪一個學科,都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科基礎能力,還應拓展視野,基于學生長遠的發(fā)展目標,了解學生在本學科的素養(yǎng)生成,創(chuàng)建素養(yǎng)培育計劃,幫助學生達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體育的教學中,教師應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的運動習慣與特征,幫助學生找到體育的興趣,對體育形成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逐漸形成長期運動的意識。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引言: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體育運動的同時要熏陶學生的精神,讓學生自然形成堅韌的意志力,可以自我突破體育的困境,逐漸提高體育的能力,掌握體育的技巧,實現獨立的運動能力。教師在初中體育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規(guī)律化的展開鍛煉,在課堂上營造出較為輕松自由的空間,避免布置機械化的任務,打通課堂空間,讓學生融合到不同的體育場景中,積極的表現自己,感受體育的樂趣。
1.體育教師應重視自身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應充分分析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了解素養(yǎng)培育的目標,從而建立較為明確的體育運動計劃,讓學生能夠在體育的活動中對相應要求有心理準備,同時教師應改變以往體育教師較為嚴苛的角色印象,在活動中能夠樂活的與學生們打成一片,運動環(huán)節(jié)不僅要盯著學生做動作,教師也應融合其中,期間教師還可以講述有關體育的小故事等,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愿意與教師溝通,主動提出運動的要求。教師在初中體育的教學中,不僅要展開較為基礎的運動計劃,還應創(chuàng)新運動形式,營造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平臺,在體育的活動中同時為學生啟智,讓學生形成團隊意識,自主構建作戰(zhàn)計劃,鼓勵學生在競賽環(huán)節(jié)互相商議自己的定位,通過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讓體育的教學過程更為輕松。
2.在教學中落實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讓學生有了堅強的意志,遇到困難,被別人比下去的時候充滿了斗志,教師在體育的活動中,應關注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能夠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傳授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觀念,引導他們養(yǎng)成拼搏進取、勇敢團結、遵守秩序的體育精神。具體來說,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落實: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組織,讓學生養(yǎng)成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體育習慣,使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嚴密組織下迅速做出動作反應。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體育項目的訓練,如體操、球類、田徑等,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意識,增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及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逐漸形成機制、勇敢、果斷、頑強的品德意志。再次,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培養(yǎng)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機智果斷、熱愛集體、遵守規(guī)則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傊?,在體育教學中適時開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具體貫徹思想教育時,教師要注意不能脫離教材生搬硬套,而應該根據教學實際將思想品德教育同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避免空洞說教。只有這樣,思想品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讓學生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不斷受到熏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3.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所在。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會自主、自愿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認真了解和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身體素質、個性差異、接受能力、隱形適度等采取具體的適應學生心理和生理的教學措施,為不同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從而不斷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那些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法上要注意力求新穎,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情緒的變化,使學生對枯燥內容的學習產生興趣。如耐久跑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比較枯燥、困難的內容,也是學生最不感興趣的部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前幾次課上均采用了與球類活動相結合的教法,讓學生一邊跑一邊運籃球,或者讓學生帶足球跑,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另外,教師也可以采用目標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制訂努力目標,教師根據學生的目標,把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當的小組,讓各個小組展開競爭,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就被激活了,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打下了基礎。
4.注重在體育運動中發(fā)揮學生特長
素質教育最重要的特點就在于強調學生自主性、獨立性及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對體育教學而言,就是要引導學生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各種體育鍛煉,教師適時進行指導和示范。這與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學生沒有自由表達的權利的教學理念有很大的差別。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總是會限制學生的活動,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揮和發(fā)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體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比如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放權讓學生自由分組,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開展練習。另外,學校方面也可以根據現有的條件、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把發(fā)揮學生特長放在首位,打破原來的班級分組,實施年級分組,同時增加一些學生興趣較強的體育活動項目,并由專業(yè)教師進行專業(yè)指導,以幫助學生解決在體育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樣,不僅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自主進行體育活動的習慣,使學生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態(tài)度,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全面提高。
結束語
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有不容忽視的意義。如今終身體育的思想越來越普及,初中的體育教學重要性日益顯現。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學,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邵廣勝.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09(23).
[2]江燕萍.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及訓練學生心理素質的方法[J].中學課程資源,2014(10).
[3]楊蕾.淺談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體育意識[J].讀與寫,2014,(100):85-86.
[4]楊葉.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J].新課程學習,2013,(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