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課堂的一大特點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自主和合作完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就高效課堂下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及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效課堂;合作探究;問題策略
高中政治新課標突出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相應地應該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學習方法中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不失為一種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進高校課堂進行的好方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在以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指導學習小組成員展開組內合作,發(fā)揮群體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動力和能力,達成特定教學任務的教學方式。
一、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相互激蕩,課標的修整完善就是對這一復雜背景的反應,它更加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即教學中最能體現(xiàn)本學科育人價值的根本性、關鍵性,政治學科上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yǎng),所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方法需也要進行改革,否則無法培育出時代所需要的真正人才。小組合作探究也就成為當下高中政治課堂進行新課改及高考試點改革的選擇。
二、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合作探究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效果分析
第一,知識點方面。“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集多人智慧更利于開闊思路,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糾正知識點錯誤,或者補充上課遺漏掉的知識點,而討論過程中查漏補缺會讓自己印象更深刻。
第二,技能、方法方面。學生積極討論發(fā)言能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多次的思考和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和舉一反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組內討論,也會鍛煉和提高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膽量,尤其對內向的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更是鍛煉的機會。
第三,氣氛方面。調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活力,以更飽滿的精神解答各種疑惑。每個人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周邊同學,當組內氣氛活躍時就會帶動全組甚至全班以良好狀態(tài)學習。
2.問題分析
第一,討論的積極性有待提升。有的同學不發(fā)言,有的想發(fā)言卻找不到合適機會或者沒時間發(fā)言,有的每次討論或展示答案、點評時幾乎是組長或者發(fā)言較積極的同學發(fā)言,其他同學發(fā)言和展示的機會很少,這就可能造成組內“兩極分化”,積極的同學更積極、不積極的同學興趣依然調動不起來。
第二,一些同學說借機說笑,擾亂課堂秩序。一些同學由于缺乏興趣或者不理解內容或者目標不明確而不想探討解決問題,就不會積極地進行參與,進行與課堂無關的內容,影響效果。
第三,經常是組長或本科成績突出的同學在說,其他同學只是在聽甚至有的不聽,這無疑使有的同學“坐享其成”,形成惰性心理和習慣,長期下去勢必影響其成績。
第四,有些問題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看法,降低效率。認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各執(zhí)一詞,討論過于“激烈”,可能會引起紛爭或者時間不夠。
第五,串組現(xiàn)象嚴重。有些同學不想跟組里某個同學一起想跟另一組的同學一起討論或覺得另一個組更有實力,所以會脫離本組,這樣造成:這個組每個同學都很強,另一個組只剩“空殼”(基本只?;A比較薄弱的同學)。
三、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合作探究中問題的解決策略
針對小組合作探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地解決,以此提高課堂效率,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組內結構合理
分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將學習成績、能力甚至是性格不同的學生比較均勻地分在各小組內。所以這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現(xiàn)狀、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和性格等方面的基礎上進行分組,當然我認為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地調試,尤其避免組內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小組人數(shù)上也要避免出現(xiàn)兩極現(xiàn)象,根據(jù)總人數(shù)來劃分,一般劃為6-8組,如果總人數(shù)較多的,可以先劃成3-4個大組,然后再劃成6-8個小組,每組6-8人。劃分小組后指定一名能力強且負責的學生擔任組長,以指導本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在合作討論目標的指導下有序地討論,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要帶動不發(fā)言或者發(fā)言較少的同學發(fā)言(比如組長可以指定哪個同學回答哪個問題,力求每位同學都得到鍛煉,或者組內排號,每位同學依次發(fā)言,并對答案進行完善等等)。
2.教師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
第一,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上應該難度適中,不宜簡單也不應太難,應該結合內容及學生情況設置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問題來完成教學目標。只有貼近生活和實際的問題尤其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才更能吸引學生興趣去探究。
第二,小組合作前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探討過程中教師應該全程巡視,注意每組的探討情況并及時解決問題。教師更應提高自身教育和教學機智,處理好教學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有足夠的耐心并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并培養(yǎng)起他們善于獨立思考的習慣。
3.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
比如對于一些課前需要準備的資料,教師在小組討論時就可查看他們完成的情況,并對此進行記錄。在討論過程中對于小組的探討程度可劃分等級或記錄得分,雖劃分等級不是目的,但我覺得可以在劃分等級和得分上看出小組間的差距和需要的進步空間,營造一種“趕、幫、超”的和諧氛圍。而且在每一組里除了指定組長外,還需要一名公正的記錄員,記錄大家的表現(xiàn)情況,比如:課前資料的準備程度、討論時的參與度、討論時的進步程度、課后作業(yè)的完成度等等,在每一方面分別記錄相應的分值(分值可不用過高,可采用零到五分制),每周一匯總,將老師和組長、記錄員的結果進行整合,學生每周分析自己與上一周的對比情況。對于每次的月考、期中考試,結合組員的成績算出平均分;結合平時的表現(xiàn),選出優(yōu)秀小組和個人以及進步比較大的個人給予獎勵。評價機制要發(fā)揮它的激勵作用,使學生能感受到自己的進退程度,清晰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并制定針對自己實際情況的計劃和目標,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拿出最好的“精、氣、神”,調動每一根神經,達到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實現(xiàn)最佳的學習目標。
高效課堂小組合作中還有其他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克服和改進,我相信在每一位領導和教師的努力下,高效課堂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會發(fā)揮到更大,學生的潛能得到更好地發(fā)揮,合作學習也會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王純婭.論高中政治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J].新課程研究,2016,(8):101-102.
[2]王穎.淺談高中政治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5):61.
[3]董芳.高中思想政治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問題和反思[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17):74.
[4]李月蘭.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好家長·教學與管理,2017,(59):132.
作者簡介:王元風(1989.04-),女,漢,山東聊城,碩士,山東省德州市實驗中學,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