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雪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一個年僅七歲的少年在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雙井村寫下了這首《牧童詩》,從此聲名遠播,被稱為“雙井神童”。這個少年,便是后來名揚天下的黃庭堅。
入蘇門 ?書初尚意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后人多以號稱之。他生于書香門第,父親黃庶和舅父李常都是詩人。黃庭堅自幼熟讀五經(jīng),聰敏好學,表現(xiàn)出超凡的記憶力和文學天賦。
治平四年(1067年),二十二歲的黃庭堅中進士,步入仕途。幾年后,黃庭堅的岳父孫覺把他的詩作推薦給蘇軾,得到蘇軾的欣賞。當時蘇軾名滿天下,黃庭堅對其非常崇拜。元豐元年(1078年),在國子監(jiān)任職的黃庭堅寫信給蘇軾,并呈詩兩首,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蘇軾復信,盛贊其詩“得古人之風”。二人雖未謀面,已是惺惺相惜。
元祐年間,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三人在京城一同游學于蘇軾門下,被稱為“蘇門四學士”,其中論書法造詣以黃庭堅為最。黃庭堅小蘇軾七歲,二人亦師亦友,交誼深厚,蘇軾成為黃庭堅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和朋友。
蘇軾是宋代尚意書風的開創(chuàng)者,對書法有獨特的見解。黃庭堅早年書法起點并不高,學習時人周越近二十年,始終未能脫其俗氣。在與蘇軾交往后,開始追隨蘇書尚意風格。其早期作品,如書于元祐七年(1092年)的《徐純中墓志銘》,可以說與蘇書“波瀾莫二”。黃庭堅學蘇書并不盲從,他有自己的見解,有時甚至當面指出蘇軾書法的缺點。蘇軾曾譏笑黃庭堅的字為“樹梢掛蛇”,而黃則稱蘇字如“石壓蛤蟆”,雖是戲言,卻體現(xiàn)出二人書法理念的差異。這種不迷信、敢質(zhì)疑的治學精神是其書法個性養(yǎng)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重師恩 ?書以傳情
見解上的不同,并沒有影響蘇黃二人的友誼,黃庭堅對蘇軾畢生以師禮事之。雖然因為新黨之爭受蘇軾牽連,屢遭貶謫,但他毫無怨言。在離開蘇軾后,黃庭堅開始反省,漸漸揚棄了蘇書的缺點,開始向晉唐前輩學習,追求自己的面貌。
從黃庭堅后來的行書作品來看,雖然運筆和氣韻與蘇軾大有不同,但其尚意灑脫之風,仍可見蘇書的影子。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加深,他總結前賢優(yōu)點,厚積薄發(fā),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性格。與蘇軾完全跳脫古法不同,黃庭堅重視對古人作品的臨習,并根據(jù)個人理解,加以提煉強化,為己所用。
黃庭堅是個重感情的人,他做太史時為母親“滌親溺器”的故事,被列入二十四孝廣為傳頌。他對朋友也是一片赤誠,其書法作品也往往包含了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例如他的行書作品《松風閣詩卷》《題蘇軾黃州寒食詩帖跋》等,激情飽滿中呈現(xiàn)一種沉著痛快、舒展大度之氣。
元符三年(1100年),貶謫在外的黃庭堅去蘇軾的家鄉(xiāng)尋訪老師,而當時蘇軾遠在海南儋州,他只見到了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大為贊賞,題跋其上,稱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他放下“石壓蛤蟆”的笑談,更加客觀地看待蘇軾的書法,可見其書法認知也已提升到新的高度?!饵S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的巔峰之作,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黃庭堅書寫的跋文結構夸張,筆墨多變,常有枯筆出現(xiàn)。結字中宮緊湊,四維擴張,呈輻射狀,增強了字的動勢和視覺效果。章法上打破常規(guī)聚散關系,字距緊湊,有時以字入字,融為一體。全篇欹側互生,神采斐然,兩位宋代書法巨擘合璧生輝,堪稱絕品。
大約是受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感染,黃庭堅又特意遠路去拜掃了蘇父蘇洵之墓。蘇黃二人,遠隔萬里,似有神通,這份交情難能可貴。次年,蘇軾病逝于回京途中,二人再未能相見。黃庭堅在家中供奉蘇軾畫像,每日焚香參拜,并數(shù)度寫詩文紀念,那份對老師的崇敬與懷念之情依然不減。
悟禪道 ?字中有筆
與一些人遭遇逆境便萎靡不振不同,黃庭堅始終保持樂觀心態(tài),表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他堅定自己的藝術目標,越是處于逆境,其藝術創(chuàng)造力越強,越是晚年其書法成就越高。這與他平日尊佛樂道的修行有關。他常說“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這是他在深刻理解禪宗旨趣之后的頓悟,并以此為律,應用到書法創(chuàng)作當中。
禪語中的“眼”其實是唐人論詩的術語,是指深藏禪機的精要所在。黃庭堅將其化用,以“眼”喻“筆”,以心馭筆,追求“筆從字出”的意境呈現(xiàn)。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重視字法與筆法的靈活變化,不死板,不拘泥,掌握“擒縱”“起倒”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字的收放、俯仰、輕重、起伏變化,從而避免結字平庸和用筆單調(diào)。
崇寧元年(1102年)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今湖北鄂州西山),夜宿松林間一座亭閣,觸景生情,書作《松風閣詩卷》,表達對朋友的懷念之情。讀《松風閣詩卷》可以感知到黃庭堅書寫時情緒的飽滿與激蕩,特別是后一段提及一年前去世的蘇軾時,筆力凝重,結字傾側,其懷念故友的激動心情自毫端宣泄而出。
《松風閣詩卷》是黃庭堅行書經(jīng)典之作,其用筆正如明代馮班《鈍吟雜錄》中所講:“筆從畫中起……正如陣云之遇風,往而卻回也。”其字結體舒展,長波大撇,下筆著意變化,起筆欲右先左,然后從筆畫中藏鋒逆入,行筆至左頓筆平出,形成“無平不陂”的特征;收筆時以“畫竹法作書”,回鋒藏穎,收轉之間,采用楷法,下筆沉穩(wěn),頓挫爽利,已然完全脫離時人俗氣,直入魏晉堂奧。
黃庭堅晚年常以大字行書表達心中郁勃不平之氣,以殺紙極重的力度和拗折恣肆的線條表現(xiàn)出一種不屈不撓的倔強性格。他的大字行書得力于臨習《瘞鶴銘》,比其小字更能體現(xiàn)出雄健豪邁的氣勢和跌宕捭闔的筆力。如其應朋友之求寫《范滂傳》,字徑數(shù)寸,全程默誦,大字書寫,一氣呵成,全篇僅二三字有誤,其學識之廣,筆力之強,令人驚嘆。
近古人 ?以韻去俗
黃庭堅性格豁達直爽,亦有狂狷傲世、放浪形骸的一面。比如他在朋友聚會時,披散頭發(fā),橫吹竹笛,不顧眾人驚愕的眼神,飄然而去;也曾在同事熟睡時,偷偷在其胸腹或后背寫字取樂……
他的狂草開一代新風,為宋代柔靡書風注入了活力。自唐懷素之后,至元代數(shù)百年間,善草書者唯其一人,因而有人說“山谷之后再無草書”。
黃庭堅的草書完全是自學參悟而得,其間也走過不少彎路。他曾自述,年輕時寫草書,不知師從古人,剛剛有點意境,便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他的草書最早學鐘繇、王羲之,旁及韋誕、張芝,家藏古本數(shù)十卷,經(jīng)常自己探索臨摹,只是未得要領,俗氣未脫。
當時,有一些書家,如周越、蘇舜元以及蘇軾兄弟,皆以行書為主,草書偶有為之,狂草還沒有人敢嘗試。黃庭堅得張旭書論啟發(fā),認為要寫好草書,“須精真書,知其下筆向背,則識草書法,草書不難工矣”。自此眼界拓寬,以為得法。從其早期作品《花氣薰人帖》可以看出其筆意較少縈帶,與晚年《廉頗藺相如列傳》等作品的跌宕多姿有顯著區(qū)別。
元祐初年,黃庭堅與蘇東坡、錢勰在京城同游寶梵寺。吃罷齋飯,黃庭堅乘興寫了幾張草書,得到蘇軾的稱贊。但是,一旁的錢勰卻說:“你這字寫得太俗氣!”黃庭堅問其原因,錢說:“沒什么,你是沒見過懷素的真跡罷了?!卞X勰的話給滿腔熱情的黃庭堅澆了一盆冷水,自此他不肯為人作草書,有求字者,便以行楷敷衍。
紹圣年間,黃庭堅被貶黔州,謫居涪陵,在石揚休家里看到了懷素的《自敘帖》,深信錢勰所言不虛。于是,他便借回家里,日夜臨摹,幾廢寢食。自此頓悟草法,下筆飛動,已經(jīng)與元祐前所書大不相同。他托人將黔州所作帶到儋州給蘇軾看,得到蘇軾的肯定,從而恢復了自信,習練愈加精勤。他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打破甚至推翻自己之前的書作,并善于在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他在戎州時,觀“長年蕩槳,群丁拔棹”,豁然頓悟,“意之所到,輒能用筆”,筆意到時,韻味自出。其草書以劃槳蕩舟之勢入書,氣勢開張,提頓起伏,縱伸橫逸,氣魄宏大,狂放之外,意韻天成。他用生命體悟書法妙趣,總結出以韻去俗的書法理念,其精神已與張旭、懷素相通,達到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境界。
崇寧三年(1104年)三月,已屆花甲之年的黃庭堅來到宜州。他的生活極度困苦,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最后只能在城頭一間破敗的閣樓落腳。雖然“上雨旁風,無所蓋障”,寫字只能用三文錢的雞毛筆,但是他拖老弱之軀,在俗世喧鬧之中,臥榻焚香,讀書寫字,表現(xiàn)出了一個藝術家頑強的生命力。
崇寧四年(1105年)九月,久旱之后,突降甘霖。黃庭堅興致勃勃地邀請好友范廖,破戒喝了幾兩小酒。他興致大發(fā),脫掉鞋子,挽起褲腳,把腳伸出檐外淋雨,體驗雨滴清涼的觸感,高興地像個孩子。他對范廖說:“真爽??!信中(范寥的字),什么鐵龍爪,什么黨派之爭,我今天統(tǒng)統(tǒng)把它拋到九霄云外。哈哈哈……信中,我一生從沒有這樣快活過……”言未盡,含笑而逝。
他的滿頭白發(fā)在風雨中散亂飄舞,如同在書寫一幅美妙精絕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