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感受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音樂形式、音樂主題及音樂結構的變化,能夠提升音樂核心素養(yǎng)。而在欣賞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音樂欣賞的能力,我們一般會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但是,在欣賞教學的提問中總是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提出的問題不是脫離了音樂本身,就是比較乏味、無代表性,或者學生難以理解等。這些問題對欣賞的效果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不利于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通過不同的設問方式,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復雜的情感和音樂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并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積極向上、永不妥協(xié)的人。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堂提問;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質是學生所必需的綜合能力,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我們在小學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主要通過音樂氣氛的創(chuàng)建、授課方法的革新以及各種學科融合授課的方式來達到預期目標。學生可以通過音樂作品形式的不同、音樂主題的出現(xiàn)及變化、音樂結構的理解來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及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一、對于音樂形式的提問
1.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提問
音樂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宏觀上有聲樂、器樂之分;中觀上有民歌、藝術歌曲、絲竹樂、鼓吹樂、交響樂、器樂獨奏小品;微觀上有進行曲、舞曲、小調、交響曲等。如果要想讓學生對以上的音樂形式有所了解,教師就要學會提問,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提問。例如,《鴨子拌嘴》是一首打擊樂合奏曲,在欣賞時,筆者會這樣提出問題:我們聽到的是聲樂曲還是器樂曲?學生做出回答后,筆者會繼續(xù)提問:這是哪一類型的器樂曲?學生回答是打擊樂合奏,筆者繼續(xù)提問:具體用到了哪些樂器呢?我們從音樂中來尋找答案。欣賞過后,學生回答有木魚、鑼、鈸、三角鐵等打擊樂器。筆者通過以上的三問三答,使學生了解到這首樂曲的音樂形式。這種提問方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音樂的形式,熟悉樂器之間的關聯(lián)。
2.由淺入深,感受情緒提問
每首樂曲的背后都包含了特定的情感,學生在初聽音樂時最容易把握的便是音樂情緒。因此,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提問,使學生對音樂包含的情感有一個初步的感受。例如,《快樂的諾蘇》這首由彝族民間音調改編的彈撥樂合奏曲,非常適合在節(jié)日聚集時聽。在欣賞這首歌時,筆者提問:這首樂曲要表達的是快樂的情感還是悲傷的情感?學生回答是快樂的情感。接著筆者繼續(xù)問:這樣的情感是通過哪些樂器表現(xiàn)的?樂曲是幾拍子的?速度又是如何的呢?于是學生就會從感性層面感受情緒入手,深入挖掘樂曲的各種音樂要素,從而達到記憶情緒、提升綜合音樂素養(yǎng)的目的。
二、對音樂主題的提問
1.全面感受,結合作品進行提問
當教師想讓學生理解音樂主題內容時,可以結合音樂作品來進行。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結合音樂作品的特點,如主題在作品中顯現(xiàn)的頻次、時間長短、位置等。例如,在欣賞樂曲《驚愕交響曲》這種主題樂句頻繁顯現(xiàn)又不停變化的作品時,教師可以對主題樂句顯現(xiàn)的頻次及變奏的方式進行提問;在欣賞多段體音樂如《牧童短笛》這個作品時,可以對主題樂句出現(xiàn)的位置進行提問:這部作品中存在幾個主題,它們顯現(xiàn)的順序是什么?而在欣賞音樂主題形象明顯的作品如《四小天鵝舞曲》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認為作品描繪了一種什么樣的景色?在美麗的湖邊出現(xiàn)了誰?它們在做什么?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與作品的主題緊密相連,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主題的理解和記憶。
2.系統(tǒng)分析,把握要素進行提問
音樂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樂要素的不同,所以在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時,教師要讓學生抓住音樂作品的要素,如演奏的旋律、速度、力度等,在提出問題時要對這些內容有所側重,讓學生了解、掌握這些音樂要素至關重要。例如,在鑒賞《天鵝》這個作品時,樂曲的主旋律從高點到低點,再到高點的特點非常容易識別,針對這個特點,筆者會提出問題:主題音樂旋律的高低有什么變化嗎?這樣學生在欣賞時就會注意到樂曲旋律的走向。這種提問方式更有針對性,便于學生了解某一特定的音樂要素。
三、對音樂結構的提問
1.針對音樂內容明確提問
音樂的結構分為很多種,不同的音樂結構之間又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因此,在提問題時,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熟知音樂的復雜的結構,化繁為簡,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采茶舞曲》是一首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結構的作品,其中的第一部分的四個樂句是上下句的結構,前后能夠形成呼應。為了使學生理解呼應的結構特性,在學生欣賞這部作品時筆者會這樣提問題:第一部分的這四句有什么聯(lián)系?對比、問答還是呼應的關系?學生經過思考后認為是呼應,于是筆者接著提問:請根據作品總結一下呼應有哪些特點?于是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后,整理出呼應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理解音樂的結構及各自的特點,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更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2.針對不同層次深入提問
音樂不是紙張上的音符,它們是有生命力的,因此,當人在欣賞音樂時會產生共鳴。音樂具有縱向的結構,并能通過這些結構體現(xiàn)其感染力。在授課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層次進行提問。例如,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這首作品時,筆者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作者想通過這首作品展現(xiàn)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樣的特點?你的夢境中出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如果你是作曲家你會用什么樂器,怎樣的速度、力度和情感來表達你的作品呢?筆者通過不斷地深入提問來增強學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甚至創(chuàng)造作品的綜合音樂能力。
總之,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上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對學生理解音樂有所幫助,只有立足于音樂內容本身,教師提出的問題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提出類似的問題,緊緊抓住學生的關注點,引導學生按照事先設想的方向去思考,學習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逐漸指引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融入音樂,甚至創(chuàng)造音樂,有力地提升學生的核心音樂素養(yǎng),從而幫助學生提升感受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趙樹輝,吳文漪.小學音樂教學100問[M].北京: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楊秋儀.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技術問題[J].中國音樂教育,201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