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德育價值

2019-09-10 07:22:44王徵翾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19年9期
關鍵詞:德育價值克己復禮

王徵翾

摘? ?要:近年來,受市場經濟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代德育理念出現(xiàn)功利化傾向,導致道德滑坡帶來的惡劣后果在社會上頻頻出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德育理念,對解決當今德育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為當今德育的發(fā)展提供借鑒??鬃印翱思簭投Y”思想即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從而恢復“周禮”?!翱思簭投Y”作為一個哲學命題可以對當今德育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在探析“克己復禮”思想的內涵及其哲學意義的基礎上,研究其德育價值,探析其道德主體性對德育對象的道德自覺和道德自律的要求對德育目標實現(xiàn)的作用;解讀“克己復禮”思想對德育內容的補充和豐富,及其對德育實踐所提供的方法論指導等德育價值,從而為當代德育的發(fā)展提供有益思考。

關鍵詞:克己復禮;哲學意義;德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27-0009-06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有記載:“昔仲尼大圣之才,懷帝王之器……可謂命世之大圣,億載之師表者也?!笨鬃拥囊浴叭省睘楹诵?,所形成的包括目標、方式、實踐等一系列完整內容的德育理念,因其獨具特色的價值,被后世人譽為“萬世師表”。欲解讀孔子的“仁”思想,則要以“克己復禮”思想為出發(fā)點,正如《論語·顏淵》里的論述:“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但是,以往學者對“克己復禮”思想的研究大多側重于其政治學角度,而忽視了“克己復禮”的倫理學內涵及其作為一種方法論對當今德育的重要意義。我們可以順著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道德理路,將其和當代德育建立聯(lián)系,在探析“克己復禮”思想內涵的基礎上,研究其德育價值,試圖為當代德育的發(fā)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內涵及實質

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是儒家倫理道德的核心命題之一?!翱思簭投Y”是指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從而恢復周禮,孔子提出這個命題作為其政治目的的德育手段,對當今德育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其中涉及到的對公私關系的解讀,在當今社會依然適用。但是,“克己復禮”思想的政治目的是與當今的時代要求不符的,我們要辯證地去看待。

(一)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內涵

當前學術界對“克己”的內涵已形成共識。關于對“克己復禮”的界定,近代以前一直莫衷一是,這是由于上古文獻往往微言大義,文獻內容內涵豐富、外延寬廣,本課題在對近代以前的文獻資料歷史化梳理以及將近代學者們秉持的理論整理分析后,可以在學術界基本統(tǒng)一的概念基礎上,提出“克己復禮”思想內涵蘊含德育價值的界定?!翱思骸奔纯酥谱约翰缓侠淼挠蚣s束自己不合理的言行舉止。“克”是有意識地克制和約束,而不是無目的地扼殺;“己”強調的是不合理的欲望和言行舉止,并不是一切欲望?!翱思骸笔且环N對自然人欲求的道德約束,是對道德行為有選擇性地要求,從而達到“復禮”的終極目的。所以在“克己”的行為范式下,孔子希望塑造的是能夠“復禮”的君子式理想人格,而并不是無理由地扼殺一切自然欲望的“圣人”。

“復禮”的內涵較為復雜,主要源于“禮”內涵的不確定性。之所以用“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或約束自己不合理的言行舉止”來定義“克己”,是因為孔子“克己復禮”這一思想的終極目的是“復禮”。對于“復禮”的界定學術界一直不能統(tǒng)一?!皬汀钡谋疽鉃椤佰`、履”,后引申為常用的“恢復、返回”之意,如果按照文學“三古七段”的劃分,閱讀上古文獻,多以其本意為主,但解讀孔子的思想,其文學內容是服務于政治目的,不能單純的以文字意義來解讀。事實上,之前的學者也大多從政治學角度解讀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從其維護周王室統(tǒng)治以及為改變“禮崩樂壞”局面所做出的努力來看,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思想淵源應出自于其對“周禮”的維護。故而,“復禮”應解釋為恢復“周禮”。這里的“周禮”已經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周王朝的禮樂制度了。孔子認為,周王室的衰微以及“禮崩樂壞”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和戰(zhàn)爭,所以試圖通過“克己復禮”的努力來塑造人們“仁”的理想人格,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那么,他在這里所倡導的“周禮”就不是無力改變王室衰敗的舊的禮樂制度,而是一種在原有基礎上更加符合時代特征的新的“周禮”。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克己復禮”是指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從而恢復周禮,但是對“禮”的解讀,要秉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事實上,“復禮”內涵的多樣性,是源于時代需求的日新月異??鬃永硐胫械摹爸芏Y”回歸,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復制,而是一種超越式的借鑒,使“周禮”更加符合時代特征。正如熊燕軍曾提到:“在階級社會里,超階級的行為規(guī)范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鬃記]能找到超階級的行為規(guī)范,但是通過以‘仁’釋‘禮’,事實上擴大了禮的內涵,從而使得‘禮’具有了某些超階級的特征?!睆倪@個角度而言,可以說孔子的政治理想在那個時代就已經產生“與時俱進”的雛形了??蛇@種改變和新意,依然沒有使其思想跳出階級社會的圈子,孔子所提倡的“克己復禮”的根本目的依然是服務于統(tǒng)治階級,所以我們今天探討“克己復禮”思想的德育價值,就必須是批判式的繼承,將“禮”的內涵超越階級范式,更貼近一般意義上的禮儀規(guī)范。

(二)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實質

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實質上是一種提倡先進社會意識及其方法論的哲學命題?!翱思骸钡慕K極目的是“復禮”,這個“禮”就是孔子心目中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的“周禮”;而全社會的“復禮”是通過每個個體的“克己”實現(xiàn)的。所以說,“克己”并不終止于個體的行為上的自我約束或道德上的自我實現(xiàn),而應該是對“復禮”的辯證回歸運動。“克己復禮”思想中的“己”是個人不合理的欲望,這種私欲在哲學中可以說是主觀的個別性或者抽象的個體性。在中國哲學中,“私”往往與“公”相對應,“公”是社會秩序或倫理普遍物,“私”即未獲得倫理承認的人的自然存在的個別性,所謂 “一己之私”。公私的取舍實質上就是貫穿中國傳統(tǒng)倫理學史的“義利之辯”,即道德和利益何者更重,從理論上表現(xiàn)出道義論和功利論兩種傾向,儒家堅持的是道義論,即孔子在“克己復禮”思想中提倡的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私欲,實現(xiàn)全社會的“周禮”恢復。

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對公私關系的解讀在現(xiàn)今而言依然有其合理性。人自然存在的“一己之私”其實有其存在的普遍性,而每個人普遍存在的私欲又有其個體的特殊性,所以孔子承認每個個體所存在的欲求的普遍性,而要求人們去克服自己特殊性中的不合理成分??鬃印翱思簭投Y”思想雖然堅持道義論傾向,卻并不以犧牲個體為前提,這種有選擇性地揚棄,也是符合當今“義利之辯”的倫理學命題的。

人的個體欲求與社會的普遍倫理觀念的矛盾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避免的,孔子“克己復禮”思想實際上為解決這個矛盾提出了十分有效地思路:個人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私欲,從而促進全社會的道德實現(xiàn)。這是對個體的道德自覺和道德自律上的要求,以個體的發(fā)展促進社會全體的道德進步,而不是以全社會的道德要求去強迫個體個性的遏制性改變,從方法論上來說,可行性和指導意義要更高。

二、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德育價值

當今的時代,正如馬克思·韋伯所說,這是個“理性化”的時代,可當今中國人的道德行為卻存在著工具合理性和價值不合理性之間的矛盾。這其中固然有經濟飛速發(fā)展所帶來的價值觀的短暫迷失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但是當代道德教育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孔子“克己復禮”思想中蘊含著中國儒家傳統(tǒng)的義利之辯觀念,發(fā)揮對個體個性化的克制對全體道德進步的作用這一觀點,對當今道德教育的不足有著重要意義,它能從對德育對象、內容、實踐三個角度出發(fā),發(fā)揮其德育作用。

(一)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內含的道德主體性有利于德育對象道德行為的實現(xiàn)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德育活動促進德育對象,對道德行為準則的自覺遵循和對相應義務的自覺履行??鬃印翱思簭投Y”對個體道德自覺和道德自律的要求,與德育目標的實現(xiàn)對德育對象的要求有著內在一致性,這有利于德育對象自覺行使道德行為。

1.“克己”層面的道德自覺有利于德育對象對道德行為準則的遵循?!翱思骸眱群w現(xiàn)的對德育對象的道德自覺的要求促使其自覺遵循道德行為準則?!翱思骸钡囊笫紫葟娬{了自我這個個體在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中的自覺性,它強調道德主體自發(fā)地發(fā)現(xiàn)自身欲求的不合理成分,并自主地、有意識地去克制它,體現(xiàn)了道德主體性。正如陳瑛所說:“我們知道,一切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必須自覺自愿,由自我決定,按照自我所認可的方向、方式方法去做??隙ㄗ晕业淖饔?,強調自我的作用,正是道德的顯著特點和優(yōu)點,尤其是與法律的區(qū)別之點?!笨鬃印翱思骸睂用娴囊蟪浞煮w現(xiàn)了道德主體性的作用,肯定自我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追求,而這必然要求道德主體對社會全體所遵循的道德行為準則有著清醒的認知和自覺認同。這就對德育活動中德育對象對道德行為準則地自覺遵循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翱思骸钡牡掠齼r值即是要求在德育活動中引導德育對象形成正面的道德價值觀,使其能夠在道德認知中得出正確的判斷,那么在接下來的道德行為的行使過程中,德育對象就能充分發(fā)揮自己作為道德主體的自主性,克制不合理欲求,使自身更加符合道德行為準則。

2. “復禮”層面的道德自律有利于德育對象對相應義務的履行?!皬投Y”內涵體現(xiàn)的對德育對象的道德自律的要求促使其自覺履行相應的道德義務??鬃釉谠A上有所“損益”的周禮,是其認為維系封建統(tǒng)治、促進社會和諧的關鍵,故而要求人們能夠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欲望,從而使自己的行為能更加符合社會需要,恢復周禮的規(guī)范作用??鬃诱J為社會動蕩的根本原因是禮崩樂壞,所以要恢復“禮”制的社會規(guī)范作用,在這里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體現(xiàn)了道德主體性和社會規(guī)范性的統(tǒng)一,以道德主體的自覺促進社會規(guī)范的完善,又以社會規(guī)范的約束作用促進道德主體對相應義務的履行。當今中國人的道德行為存在著一種工具合理性和價值不合理性的矛盾,一方面擁有使道德行為更加合理、履行相應義務的主觀傾向性,一方面又會在實踐過程中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干擾,從而使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銜接中出現(xiàn)斷層,德育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而孔子的“復禮”則為德育對象的道德行為增加一層社會規(guī)范性約束作為保障,用社會約束感,引發(fā)德育對象對相應義務的責任感的共鳴,從而增加德育對象道德自律的力度,促進其對相應義務的履行。

(二)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作為儒家傳統(tǒng)德育理念有利于當今德育內容的豐富

當德育作為一種教化活動對個體施加影響時,其內容不免帶有明顯的功利傾向性和時代時效性。但是德育的根本落腳點應該是德育對象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為,這需要在德育對象的價值取向方面做努力,那么德育活動的功利性和時效性就會對最終結果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德育內容雖然要緊跟時代需求,也需要增加其底蘊和內涵。

1.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對德育內容給予傳統(tǒng)文化角度的補充??鬃印翱思簭投Y”思想對當今德育的不足從傳統(tǒng)文化角度提供補充。當前我國的德育內容政治傾向性明顯,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混為一談,對于德育對象的德育自覺的培養(yǎng)有著面面俱到但又銜接斷層的弊端。中小學強調面面俱到的道德觀,但到高中和高校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著重政治理論的學習,這其中巨大的銜接斷層讓德育對象對道德和黨性區(qū)別模糊不清,加之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而產生對德育內容的懷疑和違背。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強調對德育對象的不合理欲望的克制,對比單一的向善導向,“有所為而又有所不為”的自覺選擇性道德行為要更能切合德育對象的需要。同時,孔子及其“克己復禮”思想可以作為德育內容傳統(tǒng)文化角度的一個補充,是德育內容的提法,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提高德育內容的文化繼承性,拓寬其發(fā)展的時間長度。在此基礎上,儒家傳統(tǒng)文化以及“復禮”思想的內在目的從一定意義上而言為德育內容的政治內容提供理論依據,可以減輕德育對象在德育活動中對道德原則和黨性原則的混淆感和矛盾感。

但這里必須注意的是,“禮”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有著階級本質的不同??鬃拥摹皬投Y”復的是周禮,而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理論內涵存在著階級性的本質區(qū)別,不可混為一談??鬃铀枷肟梢宰鳛橐环N理論依據在德育內容中發(fā)揮借鑒作用,但是德育內容的根本依然是具有時代特色、符合時代要求的道德規(guī)范。

2.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對道德修養(yǎng)內涵的新解讀?!岸Y”內涵下的道德修養(yǎng),是對個體理想人格的一種行為指導。道德修養(yǎng)是指個人為實現(xiàn)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識和行為方面進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道德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yǎng)論是在“禮”的規(guī)范下言說的,禮是其學說體系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笨鬃拥摹翱思簭投Y”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鬃訉τ诶硐肴烁瘛叭省钡膬群屃x即是“克己復禮”,強調個人的視、聽、言、動均要符合“禮”的要求。我們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層面的要求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事實上都包含于“仁”字之中。增強個體的道德修養(yǎng)是德育內涵最重要的一環(huán),個體在所處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小環(huán)境中,都應時時刻刻注意道德行為及其影響,因為這不只是“修身”更是“立身”?!傲⑸怼本筒恢灰髠€體對優(yōu)秀道德修養(yǎng)的追求,還需擁有對自身個性地正確認識,及時辨別自身欲求的合理性并能夠用符合“禮”的方式克制它,從而完善自身。

孔子的道德修養(yǎng)中的自主成分可能因主觀因素產生差異。道德修養(yǎng)的內涵通常是向善的,對于人本性的善惡倫理學家有著不同的判斷,但是他們都堅持可以通過教化引人向善??鬃拥摹翱思簭投Y”著重強調道德修養(yǎng)中的主體性,雖然更符合德育要求,但單一的個體修正可能會因為主觀差異而背離現(xiàn)實?!叭松谑溃粦撬槠?、原子式的個體,而應是生活在社會倫常與關系網絡中,努力做到一以貫之并能積極融通他人、融入社群的社會人。每個人的自身發(fā)展,既要以此社會倫常與關系網絡的良性運轉為前提,因而也理應為維護此社會倫常與關系網絡的良性運轉為己任?!惫识?,德育教化的個體差異原則在個體的道德修養(yǎng)形成階段以及后續(xù)的完善過程中不可或缺,因為德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符合公共原則的“社會人”,而不是獨立于社會之外的孤立個體。

(三)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作為一種方法論可以提供對德育實踐的指導

孔子“克己復禮”思想的核心要求就是道德實踐,“克”體現(xiàn)的就是德育對象個體在公共價值取向、道德規(guī)范面前的判斷和取舍,凸顯出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對社會和諧的現(xiàn)實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種精神對當代的德育實踐的指導意義十分重大。它可以古為今用地為當今德育實踐提供新思路,從而深化德育實踐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1.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為德育實踐提供理論依據??鬃印翱思簭投Y”的道德主體性要求促進當今德育實踐過程中德育對象自主性的培養(yǎng)。當前的德育實踐以考察德育對象的受教育效果為主要方式,這種考察往往是單向的,單次的,既無法檢驗德育效果的時效性,也無法保證考察結果的正確性。而孔子的“克己”是在道德主體性的基礎上將德育定義為道德糾正而不是道德服從。現(xiàn)代德育實踐著重對優(yōu)秀德育內涵的認同或正面德育模式的踐行,實際上側面的削弱了德育對象在價值取向形成過程中的自我意識,才會出現(xiàn)在德育活動過程中的偏差,因為德育對象缺少了充分的自我感悟和自我糾正環(huán)節(jié)。而孔子“禮”的約束作用是發(fā)生在個體的自我選擇之后,“克己復禮”的實踐方式是“為仁由己”,實踐圍繞著個體自主為核心。因此,它給了德育對象充分的價值判斷和自我克制的時間,再用統(tǒng)治者的“禮”進行后期約束,雙重保險,縱然用統(tǒng)治者作為約束和檢驗手段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但是孔子的這種德育實踐順序卻加深了德育對象的主體性,從這個角度而言,孔子的“克己復禮”無疑更貼合現(xiàn)代德育的實質——個人的自我鍛煉才是實踐和檢驗理想人格的真正途徑。

社會背景不同,故而德育實踐的根本目標是不同的??鬃犹岢觥翱思簭投Y”思想的社會背景是禮崩樂壞,社會動蕩,而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雖然存在道德滑坡、不良價值導向的道德問題,但本質上是穩(wěn)定和諧的。所以,孔子“克己”的自主實踐方式我們可以借鑒,但根本目的卻不同于“復禮”的政治功能,而應該是以德育目的為主。

2.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增強德育實踐的自覺性和有效性?!凹骸钡闹黧w性促進德育實踐過程的自覺性和有效性。德育過程實質上是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手段將社會道德準則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觀念內化為自身的潛在情感需求,激發(fā)其道德熱情,使其道德思想和道德行為得到不斷地提升與革變,最終實現(xiàn)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翱鬃印思簭投Y’思想作為優(yōu)秀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能夠有效地在學生中間產生認同效應,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笨鬃印翱思簭投Y”思想道德自覺和道德自律的要求,能夠培養(yǎng)德育對象的內省習慣,促進其對自我修養(yǎng)的認識深化,自發(fā)的糾正自己的道德行為,更加切合德育要求?!翱思簭投Y”的最終目的是“仁”。也就是此思想行為的目的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下,對自己的言語及行為舉止進行適當約束,使其在一定的禮的范圍內,也就是“周禮”所提倡的內在情感與道德精神上,形成仁愛、和諧、有序的人文關系氛圍,這與當前德育的最終目的有相重合的地方。因此,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所具有深刻的人文價值內涵,對德育對象的教育意義是深遠持久的,從而增強德育的有效性。

以德育主體的自覺性促進德育效果的有效性,其正面影響是必然的,但是一旦德育對象所堅持的價值選擇是不符合現(xiàn)實的,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這就要求在德育實踐過程中要注重對德育對象價值觀的引導,為其在德育實踐中的價值判斷奠定正面基礎,從而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三、結論

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催促著新的德育體系時代的到來。而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德育與傳統(tǒng)思想相結合,對培養(yǎng)德育對象的綜合素質,實現(xiàn)德育效果的進一步增強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充分考慮到歷史局限的前提下,我們需要從科學的角度認識到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對德育對象、德育內容和德育實踐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耀坤.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M].成都:巴蜀書社,2012.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熊燕軍.百年誤讀還是千年爭論——也談“克己復禮”的釋義及其它[J].孔子研究,2007,(04).

[4]樊? ?浩.《論語》倫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學詮釋[J].中國社會科學,2013,(03).

[5]朱貽庭.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史(第四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陳? ?瑛.克己復禮與公民道德建設[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02).

[7]張忠華.中國德育內容體系構建的反思與探索[J].教育導刊,2006,(10).

[8]張學斐.孔子道德修養(yǎng)論及其現(xiàn)代啟示[D].南昌大學,2014.

[9]陳二林.孔子“克己復禮”社會主體思想及其啟迪[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5).

[10]袁? ?琳.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對當代高中生的教育意義[J].新校園(中旬),2015,(02).

猜你喜歡
德育價值克己復禮
朱熹“克己復禮為仁”詮釋研究:以理學體系建構為視角
倫理學研究(2022年4期)2022-09-02 12:24:56
儒家管理哲學對現(xiàn)代管理實踐的影響探究
商情(2019年33期)2019-08-27 07:24:39
傳統(tǒng)催生力量 德育潤化心靈
江西教育C(2018年6期)2018-07-27 14:10:00
船山“克己復禮”義析及其時代關切
船山學刊(2016年6期)2017-04-26 14:04:12
長征精神和青年成才
學校紅色文化道德教育價值及其實踐研究初探
求知導刊(2017年1期)2017-03-24 03:54:25
大學生籃球選修課的德育價值研究
青年時代(2017年5期)2017-03-10 23:07:45
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民俗的德育價值
學生游戲的德育價值及游戲活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6期)2016-03-22 10:44:49
糾纏
紅豆(2016年3期)2016-03-17 10:37:11
贞丰县| 望谟县| 平顶山市| 阳曲县| 施甸县| 弥勒县| 卢湾区| 武安市| 林周县| 铜鼓县| 武定县| 财经| 松江区| 南宁市| 永仁县| 岗巴县| 潼关县| 美姑县| 柞水县| 锦屏县| 商河县| 介休市| 黔西县| 拜泉县| 南开区| 六盘水市| 龙南县| 略阳县| 高安市| 达尔| 若尔盖县| 浮梁县| 南充市| 漳浦县| 剑河县| 麻栗坡县| 秦皇岛市| 文成县| 海安县| 舟山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