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敏
摘 要:有效提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且,對課堂有效提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但能夠開闊學生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齊思廣義,由此可以減少授課難度,增加師生間的感情。本文對如何有效課堂提問展開了論述,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課堂,有效提問,數學,高中
以前教師在課堂中,通常喜歡用提問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但是有許多時候提問的時機不是很準確。有效的課堂問題不僅是對學生更多的了解,也是對學生監(jiān)督檢測的一個過程,更是對教師本身知識素養(yǎng)和文化程度的檢驗。
一、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內涵
在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可以看出:有效課堂提問能集中學生注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互動建立在師生都愿意配合的基礎上,從而使使雙方都從中受益。有效的課堂提問直接引導學生進入所學的新課題;讓學生疑惑的問題得到答案。教師在課堂中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根據教師的思路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不懂到了解再到掌握。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還應具有靈活性,既能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又能讓學生理解起來不那么困難。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進行有效提問時,教師應該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慢慢使學生擁有解題思路逐漸豁然開朗,讓學生在學習的途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二、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造成的影響的因素
在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模式中,有很多原因對于高中數學有效提問造成影響,通過對這種教學模式的分析,發(fā)現(xiàn)了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一些因素:
1.數學課堂提問難度跨度太大
在數學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都是融會貫通的,如果對于一個知識點了解的不清楚,就會導致后面知識點的盲目,后面的問題也很難搞懂,還要再花費時間去鞏固以往的問題來熟悉后面的課堂。例如:在《三角函數》這一章的教學中,在已經學完了“和差角”公式之后,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講解案例并分析,而不是急于求成立即進入“和差化積”公式中,應通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使學生熟悉并掌握“和差角”的習題,再進去下一章節(jié)。
2..數學課堂提問的頻繁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不能進行有效的提問,教師提出的問題很隨意并且頻繁,學生參與率低、興趣也不高昂,教師對于提出的提問沒有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說出的只是大腦表層、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對于教學質量和學生積極參與能力都會減弱。在數學課堂提問頻繁雖然能夠避免學生跑神、集中記憶力,但易于使學生緊張、造成心理負擔,有些學生課堂上放不開,因此課堂頻繁提問是不可取的。要使學生完全敞開心扉、活潑課堂,這是一個不斷努力探索的過程。
3.數學課堂提問太過僵硬
在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教材上問題的思考,忽略了在課本之外的知識,這樣提問就顯得十分僵硬,如果教師經常使用這種方式就會減弱學習對數學的熱情,數學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學科,沒有語文的風花雪月,也沒有英語課文的高格調。所以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對課本之外的事物進行提問,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學生對問題的自我探索能力。例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應結合學生玩過的刮刮卡,能刮到中獎的概率是多少,還有街道上一些商家抽獎活動、買彩票中獎的記錄幾率都是與概率有關。這樣學生更利于知識的掌握也有助于學生對于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三、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方式
根據上述對課堂有效提問造成的原因,下文給出了一些改善方法。
1.對于提問的難度符合實際學習狀況
教師提問的問題難度應與學生本身所學知識相符,否則浪費時間精力結果效果也不佳,如果提問的問題太難學生答不出來大家都沉默不語,這個課堂氛圍肯定不是教師想要的,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進度來衡量所提問問題的難度,確保所提問的問題是有效的,教師可以提問一些參與性強的問題,例如在《坐標系》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坐在‘x軸’‘y軸’的同學組成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在‘x軸’左邊的第三個學生與‘y軸’下邊的第三個學生所形成的點在哪一象限。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找出答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聽課更加聚精會神。
2.給予充足的時間
提問在高中數學中是很重要的,教師對于提出的問題給出一定得思考時間,如果學生還是一籌莫展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語言進行引導、分析讓學生自己找到解題思路,或者可以讓學生找出其他解題方法,請學生自告奮勇說出自己的解題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程度好的學生有一個提升的空間,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沉默者或不懂裝懂的人,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探索。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利于培養(yǎng)師生的默契度。
總之高中數學本來就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進行有效提問才能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既可以鞏固之前所學的內容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對一些模糊的知識點和錯誤的觀點得以糾正,教師有效的提問是得知學生對知識的第一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圍繞一個中心點展開討論,學生大腦只有一個中心點,想要知道答案,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趙鳳路.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探索[J].文理導航荀刊.2016(10),00054
[2]周英亮.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探索[J].數學大世界荀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