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華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共十九大開幕式上提出關(guān)于未來五年教育發(fā)展總方向的設(shè)想和規(guī)劃,其中包括“加強師德師風建設(shè)”“培養(yǎng)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等重要論述,可見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本文從“我(教師)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如何教得更好?”四個方面,論述新形態(tài)下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應(yīng)該具有的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人生價值;跨學科
“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教育界最熱門的話題,對于它的解釋有很多,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這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我(教師)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如何教得更好?下面,我將圍繞這四個方面來談?wù)剛€人的一些見解。
一、我為什么教
第一,我深深地熱愛著教師這份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業(yè)。毛澤東曾對他的老師徐特立說:“二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師,現(xiàn)在你仍是我的老師,將來你必定還是我的老師?!边@段話深深地鼓舞著我,我愿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老師,“對自己學而不厭,對別人誨人不倦”。第二,可以實現(xiàn)我的人生價值。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呢?我認為,是有一份摯愛的事業(yè),并為之努力奮斗,同時得到別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肯定。作為一名教師,領(lǐng)導欣賞你,同事認可你,學生尊敬你,這便是師德最好的體現(xiàn)。
二、教什么
第一,立足教材,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科知識。韓愈在《師說》里面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對于教師來說,最有效的課堂是立足課堂、立足教材。教師一定要在熟悉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并且結(jié)合學生實際,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第二,用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點亮”每一節(jié)課。一位好的教師不能安于現(xiàn)狀,要學會與時俱進,不斷汲取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新常態(tài)下,教師應(yīng)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注意加強業(yè)務(wù)的進修和廣泛的學習,用豐富的知識來“點亮”課堂,讓每一節(jié)課都有值得圈點、回味的地方。
第三,跨學科的教學理念。以核心素養(yǎng)體系為基礎(chǔ),對各學科教學的統(tǒng)整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的科學性和時代性。嘗試跨學科教學,對教師的角色定位、專業(yè)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幫助。跨學科教學、跨學科聽課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對于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好的作用。
三、怎樣教
第一,“導而弗牽”,巧妙的課堂組織能力是考驗教師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為什么有的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沒有學生打瞌睡或者搗亂呢?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小兔子釣魚》的故事,或許能有所啟發(fā):小兔子去釣魚,第一天沒有釣到,第二天又空手而歸。第三天眼看就要過去了,小兔子很失望,決定回去了。突然一條魚從水里跳出來對兔子破口大罵:“小兔崽子!再拿胡蘿卜當誘餌,小心我拍死你!”這個故事意味深長,我們只講其中的一個層面:假如小兔子是老師,魚是學生,那么這個老師該不該被罵?我覺得這聲“小兔崽子”罵得真好。因為對于小兔子來說,胡蘿卜是最好的美味,但對于魚來說并不是。小兔子以自己的喜好代替了魚的喜好,絲毫不在乎魚喜歡什么、心里怎么想的。教師不也經(jīng)常犯這一類的錯誤嗎?很多老師精心制作了課件,反復(fù)強調(diào)各種所謂的重點,殊不知這些都是學生知道的,或者不感興趣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認為你的課堂好玩,才能引起學生與你在思想、情感上的某些共鳴,學生才會愛上你的課。
第二,誨人不倦,潤物細無聲。我常常在思考:教師批評、教育學生的藝術(shù)到底有多重要?美國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曾經(jīng)說過:“表揚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評打個電話就行了。”這就是說,含蓄而不張揚的批評有時比那種電閃雷鳴式的批評效果好得多。例如,第一次去上美術(shù)課的時候,有一個學生的課桌下有很多紙團,我很自然地邊講邊走到他的身邊,然后彎腰撿走了這些紙團。第二次去上課他的座位下依然有紙屑,但我稍微拿眼神看一下他,他就立刻不好意思地撿起來了。后來再去上課,他的課桌下總是干干凈凈的。教育最大的成功是“潤物細無聲”,教師要學會于潛移默化中改變、轉(zhuǎn)化學生。
第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久前,我曾拜讀了王開東老師的《老師怎么愛學生》一文,文中講到的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一些老師評職稱需要考英語,考試歸來后,幾位老師便在辦公室興高采烈地交流自己的抄襲經(jīng)驗。更為諷刺的是,其中講得最起勁的某位老師,班上有一個學生考試抄襲被抓了現(xiàn)行,交到班主任這里來了。于是這位老師是這么教育學生的:“你考試差,只能說明你的成績暫時不好。但是,一旦你選擇抄襲,這就說明你做人有問題了……”王開東說:我為我們老師這個職業(yè)感到可悲。反觀我們自己,或者我們身邊的某些老師,有沒有這一類人或這一類行為呢?我認為身為教師,應(yīng)牢記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p>
四、如何教得更好
第一,不忘初心,做一個真性情的教師。不忘初心,堅持真性情是教師核心素養(yǎng)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沈從文在《邊城》里邊有這么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崩纾业囊晃煌惺植幌矚g公開課,他曾不止一次地拒絕過參加這一類的活動。他說:“教育不是演戲,學習也不是看戲。”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您又了解我的學生水平多少呢?”這位特立獨行的教師教學碩果累累,學生非常喜歡上他的課,在教師當中的威信也相當高。他是這么形容自己的教學理念的:“我享受課堂,我渴望在課堂上和我的學生進行靈魂和心靈的碰撞,我喜歡靈動而活潑的授課方式……”這段話讓我感觸至深。
第二,恩威并施,亦師亦友。新理念下的師生關(guān)系,其內(nèi)涵應(yīng)是:教師既是學生學習上的導師又是學生生活中的益友。熟悉學生,多換位思考,尊重、理解學生,是教師一直在做的工作。如我作為一名美術(shù)老師,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記得一次全校運動會,我協(xié)助學生親手涂鴉、創(chuàng)作的班服既美觀又有個性,學生們穿著它在校運會上小小地驚艷了一把,而我在他們心目中的威信也高漲無比。
第三,人到中年,拒絕“油膩”。第一次接觸“油膩”這個詞是在微信上,我的朋友圈被“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男人”“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婦女”這樣的文章屢屢刷屏。魯迅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是我想說,教書不是玩命,人到中年,我拒絕過這樣的生活。下課了,作業(yè)批改好了,課備好了,我想有一個私人的時間和空間。我想把辦公室收拾得干凈而舒適,我想在不打擾其他人的情況下聽聽歌,喝喝茶,或者看看書……只要能讓我放松就好。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放松是為了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和挑戰(zhàn)中去。
我愿我只做這樣的教師,帶著最真誠的心,“尚自然,展個性”“師生合作,創(chuàng)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我要做學生的導師而非教師,愛我的事業(yè),更愛我的學生,無愧于天地,無愧于我心。